延壽寺

江蘇地標之一

延壽寺,位於建湖縣顏單鎮。清乾隆十七年(1752)建,名延壽庵,屬曹洞宗,歷代時興時廢。改革開放后,由地方居士覺賢(法名)主持修建。寺院建築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主次分明,排列有序,並呈宮殿式。

簡介


江蘇建湖縣延壽寺
江蘇建湖縣延壽寺
延壽寺位於建湖縣顏單鎮區延壽橋南畔,古為沙村盪北塘,是在水面上凸起的一座水廟。寺外東、南、北三面環水,風光旖旎。寺下有航道,可聞汩汩流水。水韻禪聲,相融相合,頗有幽深邃遠的文化意境。重建的延壽寺,規模宏偉,氣勢非凡,與縣城雙湖公園羅漢院相得益彰,已成為蘇北旅遊線上的一大亮點。

建築


江蘇建湖縣延壽寺
江蘇建湖縣延壽寺
延壽寺始建何年,無考。據地方志記載,該寺於清乾隆十七年(1752)重修。舊時與大雲寺、水月庵、桑台寺齊名,統稱為湖垛南鄉“四大寺”。該寺原屬曹洞宗,系南宗青原派系。清代下葉一度為羅漢院下院,曹洞宗逐漸與凈土、臨濟兩宗融合,專志修凈祈福,延年益壽。歷史上延壽寺幾經毀建,幾度興衰。近代遭受兩次較大磨難,一是在抗日戰爭中,為了免於資敵,主建築被拆除;另一次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經典佛像被砸個稀巴爛。改革開放后,落實宗教政策,在地方黨委、政府和宗教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本地信教徒覺賢(俗名劉玉珍)擔起延壽寺重建重任,於1994年9月完成主體建築,並經政府批准正式對外開放,從此步入了盛世發展期。經重建后的延壽寺,保持了與自然相親、與人文相融、與禪道相合的特色。進入寺院,就會給人一種空靈神秘之感覺。全寺佔地70畝,其中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是全縣佛殿中比較完整的寺院。寺內分為禮佛區和生活服務區兩部分。以山門為中軸線,中、西部為禮佛區,主要殿堂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觀音殿、藥師殿、大悲樓;兩側為法音樓、地藏殿、伽藍殿、三聖殿、玉佛殿、羅漢堂、迴向堂、念佛堂、客堂、尚客堂、祖堂、內壇等,這裡殿堂既保持了古典建築的風格,又充分體現佛教“六和敬”的內涵。殿堂內的璧畫、佛像塑造、楹聯、匾額皆出自大家之筆,精妙絕倫,讓古樸的延壽寺更增添了斑斕的佛教藝術色彩,令人嘆為觀止。東、南部為生活服務區,有住宿間包括老年區(平房)、居士區、僧房,計432間,洗衣房、衛生間、淋浴室等設施齊備,最宜人居。西南隅為生活區的就餐處,除廚房外,尚有10間寬敞清凈的齋堂,常年有100多人在此就餐。山門東首,聳立著一座9級6角33米高的延壽石塔,蔚然壯觀。塔南不遠處是放生池,有600多平方米水面,池內魚歡水躍,池外花木扶疏,加上漢白玉的浮雕配置,為花園式的寺院憑添了幾分魅力。所有建築風格和諧,觀賞價值與實用價值並重。今天的延壽寺,已成為集佛教文化、園林藝術及自然景觀於一體的宗教活動場所和旅遊、休閑的好去處。寺院環境幽靜,遠離城市的喧嘩,所以不但是佛教的居士,社會的各界老人,也都喜歡這裡的環境,喜歡在這裡修身養性。單上海一地,每年都有上千人前來修行禮佛,或度假、靜住。平時,來這裡參觀朝拜者絡繹不絕,都是為享受優秀的佛教文化和美好的自然環境而來。
江蘇建湖縣延壽寺
江蘇建湖縣延壽寺
在復建過程中,覺賢的皈依師、中國佛教協會原副會長、江蘇省佛教會會長茗山法師上海玉佛寺首座大和尚秉義法師給予親切關注,幾次親臨延壽寺實地考察,幫助解決籌建中有關問題。同時,特聘請上海寶山凈寺方丈從達大和尚前來任名譽方丈,協助覺賢主持教務,重振道風。因從達大和尚是從大寺院下來的,他把那裡的道風和規矩傳下來,堅持早晚殿堂,勤修三學,遵守戒規,要求僧眾在平時修持中,更加註重自身品德修養,積極維護好僧人形象,受到廣泛好評,因此香火日盛。尤其是一年一度的水陸法會影響頗大。該寺2002年舉行的祈禱世界和平法會,歷時7天,有600多信眾參會,其中上海來的即有200多人。寺院幢幡寶蓋招展,香花燈竹及各色供品林立。其盛況在鹽城地區來說堪稱首例。

發展現狀


江蘇建湖縣延壽寺
江蘇建湖縣延壽寺
進入新世紀,該寺從弘揚佛教文化入手,積極創新,開拓寺院工作新境界。認為現代寺院所承擔的職能已遠非傳統意義上的敬香禮佛,需要有信仰的文化元素與之配套,努力實踐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服務社會的理念。住持覺賢說得好,寺院的基建資金,基本是來自社會,到頭來應該回報社會才是。在信眾面前,她積極提倡佛教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救世精神。當寺內基建搞得差不多,就把重點放到搞社會公益慈善事業方面來。即使寺內經濟緊張,也要擠出錢來,主動支援抗災救災和扶貧濟困。近十年來,該寺捐出40萬元,為周邊村組鋪設水泥路,並新建兩座水泥橋。去年捐出15萬元,資助顏單醫院創建住院樓。近兩年又獻出82萬元募捐款,為地方重建革命烈士塔等。寺院每年還拿出數萬元用於走訪慰問困難戶、孤寡老人。積極參與“愛心助學”活動,資助貧困生完成學業。每年花費3000多元,為敬老院征訂報刊。農閑時,出資到城裡聘請戲班,為鄉親們送戲看。值得一提的是,延壽寺創建的鹽城市首家佛教“安養院”,這種養老性質的功德事業,為政府分了憂解了難,為社會做出了特別貢獻。因此,得到社會各界普遍讚譽。多年來,榮獲市、縣“模範宗教活動場所”稱號。隨著知名度的日益提高,這裡的人氣也越來越旺,現有僧侶19人,住寺安養和精修者達百餘人。僧徒內部團結融合,和合無爭,與信教群眾關係亦十分和睦,整個寺院呈現出一派和諧、團結、和睦和積極健康向上的氛圍。目前,該寺在縣主管部門指導下,根據當前的實際,不斷加以充實和完善,推行科學管理,精心打造佛教文化品牌,為構建和諧社會、為社會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