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至光

簡至光

簡至光,字元穎,吳橋人,成剛小說《再扶漢室》人物之一。

小說《再扶漢室》人物


簡至光,字元穎,又字元炬,青州吳橋人,齊國貴族,原任青州刺史王尋部下大將,正是由於他千里迢迢加入并州刺史士吉光、絳州刺史黃天元聯合發動的“綿山之戰”,而受到牽連。在磐朝太傅張明叔親帥大軍討伐青州的形勢下,為了自保簡至光殺了懦弱的刺史王尋,簡至光在青州大戰之後,自立為齊王,使得磐朝太傅張明叔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平定齊國的問題上。直接導致了魯國獨立、間接支持了中原烏鵲澤力量的發展壯大。人物活動篇章為:第1、6、16、18、20、23、24、38章。
齊國(簡至光)形勢圖
齊國(簡至光)形勢圖

人物介紹


人物介紹

簡至光,姓氏“簡”,是春秋時期齊國、吳國艾陵之戰時期齊國國君齊簡公的謚號。之所以要選取這個謚號,就是在艾陵之戰之後,齊國實際上就完成了歷史上所謂的“田氏代齊”。所以“簡”氏是具有對齊國懷古情緒的一個姓氏。
名至光,也顯示了小說人物簡至光個性一面。簡至光的極端個性在小說中顯露無疑。他追求極端的透明達到了“水至清則無魚”的地步。他手下最重要的謀士——肖讓、肖春、卜良等都先後離他而去。就像韓倉在小說第十九章中所說的那樣“簡至光方得志,兵勢雖強,然不足懼,為其倨傲,左右惡之,必將解去,待其宇下一空,太傅兵鋒所指,不敗而何?”這句話幾乎將簡至光分析的入木三分。“不敗而何?”最終也一語成讖,成了簡至光在齊國奮鬥的結果。後來雖然簡至光在管州再次被賦予征服齊國的重任,擔任征東大將軍。但是還是韓倉的那句話“為其倨傲,左右惡之”,這時候的左右換成了烈軍監軍厲德,正是簡至光派遣厲德前往歷下城下書,借刀殺人才使得厲德怒火中燒,利用歷下斷義挑撥離間,使得年輕氣盛的李封最終誤殺了同樣“為其倨傲,左右惡之”的簡至光。這可以說是性格決定命運。
謀士卜良對他以及齊國的一番評價:“主公吞齊望河,氣盈已極,月盈必虧,水滿必溢。主公自恃大功,迷於享樂,分兵四鄙,已至強弩之末,我等無回天之術!張明叔新破燕、趙,必來攻齊。主公驕溢,難容舊臣,我等若久事之,恐難全身。”這是非常具有見地的。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卜良的預見性。
在小說中存在兩個表字:元穎、又字元炬,元穎這個表字早在小說開篇就有了,元炬這個表字出現在小說第二十五章,這個時候簡至光已經落草烏鵲澤。“元穎”這個對簡至光的註腳,是出於對簡至光在小說開篇的作用所適用。至光“奪殿戟砍死王尋”顯示了簡至光的極大的勇氣和脫穎而出的特殊出場方式。
“元炬”這個表字,就像是對簡至光念念不忘的恢復齊國的一團火焰。但是後來被拜為“征東大將軍”的簡至光,卻身死在歷下。被身為監軍的厲德挑撥他和李封之間關係。所以在“金蘭亭”事件中被殺。簡至光最終還是死在了他所魂牽夢繞的三齊大地。這就是一個宿命論一樣的結局。

小說人物結構列表


齊王簡至光
第一次淄水之戰~經營三齊之戰己方部將肖讓肖春簡至則叛將名單西門當西門劇西門康青州大戰己方部將耏門班卜良卜宣 敵將名單張地朱如王獲王嘉第四次淄水之戰~第三次歷下之戰己方部將太史決南宮尚南宮嬰北郭極北宮申叛將名單東郭俊韓丑韓童韓沖齊國女性人物己方闞氏敵方 西門迷東郭倩

文學分析


小說中共有五次歷下之戰,其中四次與簡至光直接有關。四次淄水之戰、博山之戰、青州大戰,這顯示了東方齊國在小說中的獨特的地位。簡至光與歷下守將張地、朱如之間互相鬥法,之間還夾雜著膠東西門當、狄陽東郭俊之間的兩次叛亂。簡至光在這些戰役中所給讀者的印象是非常的糟糕,並不是純粹的正面人物的感覺。而是一個亦正亦邪的角色。
縱觀整部《再扶漢室》小說篇幅的三分之一戰役發生在齊國,這在客觀上也表明齊國局勢牽制了朝廷的大量精力,為中原烏鵲澤的崛起提供了有利的空間。這裡不由得會想起楚漢相爭時期的形勢。也是東方的齊國田橫的進攻迫使西楚霸王項羽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平叛上,而放鬆了對漢王劉邦的控制。再來比較一下《再扶漢室》中的簡至光所領導的齊國和士吉光所領導的三晉的異同點:簡至光齊國基本上處於一個封閉狀態,簡至光的對手主要是內部的西門當、東郭俊,還有時刻盯著青州的歷下大將——張地。這些簡至光的對手都是處在齊國這個相對封閉的環境當中。這就和士吉光的從并州、上黨壺關兗州這幾乎貫穿了晉冀魯豫大範圍的運動戰有所不同。所以磐朝張明叔對諸侯當中最為擔心的諸侯就是齊國簡至光。不管是平定燕趙叛亂還是穩住兗州的展皋,目的就是徹底消滅簡至光。消除來自大磐帝國東方的威脅。這也正好說明了簡至光在小說中的重要地位。
歷下之戰、淄水之戰這些長期消耗戰導致了簡至光青州集團的整體力量的嚴重削弱,簡至光在整個青州防禦戰中所表現出來的用兵策略是有欠考慮的,這也導致簡至光在青州的敗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正是由於簡至光在青州堅持不懈的鬥爭,而牽制了大磐帝國大部分兵力,為“局陽起義”后落草烏鵲澤的大烈王朝逐步進軍中原贏得寶貴的時間和空間,使得大烈王朝在後來的管州、洛陽、邙山之戰中最終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青州大戰,是簡至光一生征戰的一個最有影響戰役。也是小說《再扶漢室》中最為輕鬆的一段。青州大戰,之所以冠以“大”字兒,不但但是因為這場“青州大戰”的規模和持續時間在小說中是空前的,而且對主人公——簡至光而言,是一個克服自身缺陷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簡至光將青州大戰前半截的失利作為後半截對付西門當、王獲的一個經驗,這就是一個人生的“大”的方面。這兩者就是青州大戰為什麼叫做“大”的原因。

性格分析


簡至光暴戾的性格在《再扶漢室》中應該是有著相當大的鮮明的特色,小說中所使用最為頻繁的字眼就是“怒”和“恢復舊物”,“恢復舊物”成為晉陽起兵者士吉光的口頭禪,而“怒”則不折不扣是簡至光“身體力行”的一個見證,這其實就是作者當時寫作時候所要進行深層次思考的問題所在。作者寫作時期所處的思想波動層出不窮和所面臨的對待《左傳》上的一些問題,綜合寫入了《再扶漢室》,所以像簡至光、士吉光、李封、張明叔這些人物身上是具有了很多很複雜的性格,怒也是人抒發內心世界的一種真實感。抑或是受了《再扶漢室》影響,才有了後來“3·4翟家堡事件”。

相關原文


(小說第十九章:張明叔謀士韓倉對簡至光的評語)倉曰:“以某拙見,燕趙即日可破,為其軍中無謀主,名將栗燧匹夫之勇,一戰可擒;簡至光方得志,兵勢雖盛,然不足懼,為其倨傲,左右惡之,必將解去,待其宇下一空,太傅兵鋒所指,不敗而何?東方既平,秦蜀可定。”
(小說第二十章:卜良對簡至光的評語)良以鞭指濟水曰:“濟之奔海,自然之道。主公吞齊望河,氣盈已極。自恃大功,迷於享樂,分兵四鄙,已至強弩之末。張明叔新破燕趙,必來攻齊。主公驕溢,難容舊臣,若久事之,恐難全身,此去實為避禍。子謙明達之士,何必強之。”
(小說第二十四章:田成方對接納簡至光的意見)田成方曰:“仲桃差矣。簡至光領袖山東,自謂漢將,縱橫河上,抗拒官軍之半,其功難掩。攬之麾下,他日收齊,齊王一現,青州立歸。若拒齊王於外,恐寒賢良之心。”烈公謂義先曰:“納與不納,先生一決。”義先起曰:“主公欲成霸業,若棄齊王於危難。天下之士將裹足不前。若納之,上可安頓漢將,下課撫定游賢。小朱虛論之甚善,納之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