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會
皇會
天津“皇會”,最初叫“娘娘會”,是為慶祝海神天后娘娘生日農曆3月23日而舉辦的迎神賽會。
自清代開始,每年這一天到來時,虔誠信仰天后娘娘的農商官紳都要舉辦迎神賽會,以求驅災賜福。這實際是一次民間表演技藝的會演。所有參加迎神會活動的人,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文藝節目的齣節目。
作為人神之間、人與大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的特殊對話、溝通行為,皇會為研究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探求媽祖文化與海洋文化,與人類的文明和進步,與城市的歷史、文化、民俗、信仰,乃至音樂、舞蹈、工藝美術等,提供了翔實的佐證。皇會榮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具有很高的遺產價值。
“娘娘會”的會期為4天,第1天(3月16日)“送駕”,把天后從天后宮接出來,送回娘家即閩粵會館(后改在如意庵、千福寺),因為天后林默是福建人,意在讓娘娘與父母團聚一次,頗富人情味兒。第2日(18日)為“接駕”日,各會聚於閩粵會館,接娘娘返回天后宮。第3、第4日(20、22日)為“巡香散福”。大會從天后宮出發,由接香會抬著香鍋,經過各大街道,接受善男信女的香火,意為天后散福給各家男女兒童。在這4天出會中,每天都有各會沿途表演節目,逞技獻藝,浩浩蕩蕩,觀者如堵。最後一日(23日)是天后壽誕之日,天后在宮中接受人間香火祝賀,大會也在天后宮表演最精彩節目。香客絡繹不絕,觀眾摩肩接踵,從早到晚,通宵達旦,方才燭滅人散。
天津皇會從清初到清末興盛了200多年。但是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以後,人心惶惶,市面冷落,一年一度的皇會不得不停下來。在1924年和1936年又舉辦過2次,以後就再未舉辦。
清代康熙年間,有人倡儀,在海神娘娘誕辰之前出會4天,即農曆3月16日送駕:將海神娘娘和眼光、子孫、斑疹、送生娘娘的頭像,送到閩粵會館天后殿供奉;18日接駕:將這5位娘娘的木像接回;20日和22日“出外散福”:抬著5位娘娘的木像沿街遊行,接受人們的香火。這就是最初“娘娘會”的活動。每逢此時,民間的法鼓會、大樂會、鶴齡會、重閣會、中幡會、高蹺會等,沿街表演各種技藝,呈現一番盛況。
到了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乘船下江南路過天津,一時高興,提出要看“娘娘會”。當時,乾隆皇帝的船停泊在三岔口。各會從船前經過,儘力表演,各顯其能,精彩紛呈,博得乾隆皇帝的賞識。其中,鄉祠挎鼓表演出色,乾隆皇帝賞給4名鼓手各一件黃馬褂;鶴齡會唱得最好,乾隆皇帝賞給4名鶴童各1個金項圈。乾隆皇帝還“娘娘會”的組織安排大加稱讚,賞給2面龍旗。從此以後“娘娘會”身價倍增,易名為“皇會”。
乾隆、嘉慶年間以來,“皇會”越辦越紅火,聲勢越來越大,各會依次出遊:凈街會,負責將街道打掃乾淨;門幡會,將“天后宮”海神娘娘的歷代封號寫在大幡上,組成儀仗隊簇擁;太獅會;“天后宮”大殿前兩個石獅的樣子,做成兩個木頭獅子,抬著保駕;挎鼓會,由十三、四歲的鼓手表演歌舞,此外,還有花鼓、高蹺、身歌、捷獸(獅子舞)、重閣、中幡、萃韻音樂等歌舞、雜技表演。最後,才是載著5位娘娘木像的寶輦;每個寶輦前面都有法鼓會,後面有8個人騎著8匹大馬、打著8桿大黃旗,進行護駕。每逢出“皇會”,沿街人山人海,人聲喧鬧,人情激奮,盛況空前。
在後來的歲月里,“皇會”不再是年年都舉辦。最後的幾次“皇會”,分別在清代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民國4年(公元1915年)、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差不多是10年左右1次。
天津古文化街修復以後,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又恢復了“皇會”。在這一天,以龍燈、高蹺、旱船、秧歌、法鼓、中幡、獅子舞和武術等表演為主,街頭熙熙攘攘,熱鬧異常,成為豐富市民文化生活的盛舉。這個富有天津地方特色的民間娛樂活動,又出現了一片生機。
迎神的皇會雖然不舉辦了,但參加迎神賽會的民間文藝組織、節目、技藝以及鑾駕、會旗、樂器還有不少保留至今。現在有些老人和青年還能表演那些傳統的民間廣場文藝節目。他們平時有暇就聚在街邊、村頭,練習、娛樂。天津南郊小鎮葛沽,號稱花會之鄉,每年春節期間,這裡仍保留著“跑輦”風俗,“輦”是船民接送海神娘娘的交通工具。十幾道花會擁戴著八駕寶輦和兩個寶亭從正月初2到正月16,熱鬧半個月,到高潮時,通宵達旦,觀者雲集。天津近些年還組織全市性的民間廣場藝術會演。1987年4月15日,在天津第二工人文化宮廣場上舉行的“津沽民間花會大獎賽”,就很精彩。參賽的有:尖山街“同樂高蹺會”,陳塘庄“同音高蹺會”,和平區“武樂高蹺會”,河西區“小車會”,漢沽區“飛釵會”,大衚衕“雙傘陣閣老會”(地秧歌),楊庄“永音法鼓老會”,褂甲寺“慶音法鼓會”等。會名、會旗、鑾駕都沿用清代所傳,表演技藝也很高超。尖山街“同樂高蹺會”表演的“白蛇許仙”:白蛇扮演者從高蹺上前後分腿坐地,許仙隨之前翻跟頭坐地,然後各自起立,白娘子拖許仙後腿而行。這種在高蹺上翻跟斗和坐地而起的動作是有難度的。拉駱駝的表演也不易:4人踩著高蹺駝二人如駱駝形,其上再駝一人,向主席台行拱手禮,駱駝前一人牽著綢帶如拉駱駝狀。這種在4個人的高蹺不斷走動中保持駱駝形整體穩定的技藝,立即博得了觀眾的掌聲。昔日以海神天后慶壽為目的皇會,變成了今日以娛民為目的的花會,他們在天津城區和村鎮健康地活動著,發展著,給天津百姓奉獻著歡樂。
其一,皇會所詮釋的媽祖文化,是中華民族超凡的文化創造力的體現。天津不僅是個移民城市,人口構成五方雜處,“比閭而居者率多流寓之人”,而且還是一個既沿海,又有運河的港口城市,“地當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車”。媽祖文化信仰在元代隨著漕運的興起而傳播到這裡,並在此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茁壯成長,成為這一多元文化城市中最具特色的文化現象。相對天津人來說,媽祖是一位外來的神明,但傳入津門后很快與本土文化相融合,成為當年廣大民眾的普遍信仰。媽祖文化在天津紮根,內在的感情因素大致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因為千百年以前,天津曾是退海之地,歷史的遺存從情感上使天津人對海洋情有獨鍾;二是移民城市所特有的環境,需要他們在共同的生活中構建一種共同的信仰;三是媽祖身上所體現出的崇高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正好符合廣大民眾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模式。因此傳入天津的媽祖文化,形成具有中國北方特色的民間信仰文化圈,並創立了天津獨有的皇會民俗。
其二,皇會所蘊涵的媽祖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深刻彰顯。首先,皇會充分體現幸福平安與和諧圓滿。皇會是基於民眾需要而形成的。是那些從事海上作業和貿易的人們,長期面對洶湧無情的大海,本能地急需尋求一種安全、佑護和寄託,同時,將他們對生命的珍視,對家庭團聚、對幸福的願景等等全部情感都依附於對皇會活動的參與。而中國歷史上長期佔主導地位的農耕自然經濟社會結構,也形成了廣大民眾安土重遷、追求穩定的民族文化心理,這些便塑造了他們熱愛生活,企冀安定,嚮往祥和圓滿的文化價值取向。這種對生活的熱愛,對幸福的嚮往,維繫著人們對家園的感情,經過長期感化的結果,即是皇會的傳承、傳播最深厚最有力的保證。此外,人們還充分利用皇會,把她當作情感的黏合劑,藉以修好世間的人事關係,創造家庭和諧,鞏固親族團結,凝聚群體。因而,皇會的歌舞昇平是如此美妙動人。其次,皇會全面推崇孝悌、仁愛和勸善思想。將媽祖文化中尊老愛幼、愛國愛家等諸多傳統美德推崇到了極致,無論從宣傳的媽祖傳說故事,還是皇會各道老會、聖會的表演內容都可以感受到這種思想。特別是皇會民俗中就有將天后的神像用黃轎抬至象徵她娘家的天津閩粵會館,這一被天津人稱為“老娘娘回娘家”的風俗,一次次宣傳了孝順美德。且皇會的每一個表演內容幾乎都是以一個美好的民間典故為依託,把自己看待生活的哲理和願望編演成一個個寓意美好的故事,使人們在表演和觀賞的同時得到共鳴和理解。正是因為皇會所具有的這種內涵豐富深刻的寓意賦予了她不衰的藝術魅力。
其三,皇會所標誌的媽祖文化,是對中華民族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的促進。皇會在宣傳媽祖悲天憫人的精神鼓舞和深情厚誼的人文關懷的同時,也構成了和諧的文化交流與文化共享的重要紐帶。從古時的外地民眾不遠萬里,前來赴會,“白髮紅顏,瀰漫於途”,“凡可泊船之處,幾乎無隙”,到今天規模宏大的“中國·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依然吸引眾多的民眾,更有海外華人、各國及各地遊人、商人云集此地,造成一種現代人文景觀。這些無不體現出民族認同的博大感召力、凝聚力與向心力。
其四,皇會所展現的媽祖文化,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多彩畫卷。皇會把雕刻、繪畫、音樂、舞蹈、文學等各種藝術融於一體,反映了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積澱,體現了民間美學思想和審美情趣。無論威嚴的儀仗,還是雍容的輦轎、考究的道具以及各種人物艷麗華貴的裝束,無不使人感到美的直觀享受。在天津歷史上,每次皇會大都展示了標誌著當時最高水平的物質條件,這也說明早期的天津人十分重視美學中的形式美,很懂得只有通過它才能恰當地反映出藝術水準和表達內心境界。而皇會的舉辦,正好為民間的工藝匠人和表演藝人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機會和舞台。他們馳騁想象,借會抒懷,將個人感受與群體文化融為一體,表現了在文化創造中的才幹。在皇會期間,一切美術、音樂、舞蹈、演藝、工藝各種審美表現在這時都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示。因此說皇會是美麗的,豐滿的。
其五,皇會所弘揚的媽祖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教育的重要載體。皇會以它的寓教於樂、雅俗共賞,為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成為全民參與的盛會。特別是在當今處在社會轉型和變革時期,大力扶植和弘揚皇會——這種包蘊著生活中的歷史演變、風土人情、願望信仰、道德倫理、文學藝術等諸種文化因素為一體的,體現了人們豐富的生活情趣、樂觀的精神面貌、卓越的藝術才能和對美的執著追求的民間盛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