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沽
天津舊時的別名
七十二沽是天津舊時的別名,又叫津門、津沽、沽上。稱津門是因為明朝初年設軍事衛戍之地天津衛,它正處京畿門戶,所以叫“津門”。又因天津古時名直沽,所以設天津衛之後,也稱津沽。而津沽、沽上的名稱更與河流的名稱有關。沽是一條古河名,沽河故道在今通縣以東,並有東西之分。東沽河即今潮白河、薊運河等,西沽河即今北運河、海河。所以沿沽河兩岸的村莊名稱多帶有沽字,像三岔沽、小直沽、大直沽、塘沽、漢沽等。
城內二十一沽有丁字沽、西沽、東沽(東沽在窯窪,見明時窯窪元帝廟磬文“曰東沽港村”,今元帝廟改凈土院)、三汊沽、小直沽、大直沽、賈家沽、邢家沽、鹹水沽、葛沽、元沽、草頭沽、桃源沽、盤沽、四里沽、鄧善沽、郝家沽、東泥沽、中泥沽、西泥沽、大沽。此二十一沽,從西潞河名也,西潞河一名西沽河。
在寶坻者二十九沽,曰翦子沽、南在沽、五道沽、小塔沽、又小塔沽、王家沽、曹家沽、葫蘆沽、青稗沽、於家沽、梁家沽、豹子沽、西魯沽、東魯沽、菱角沽、矼石沽、塔沽、半截沽、大淀沽、瑪瑙沽、大駱里沽、小駱里沽、大沽、灘沽、北李子沽、南李子沽、八道沽、傍道沽、西壯沽。
在寧河者二十二沽,曰齊家沽、南沽、江石沽、大麥沽、傍道沽、捷道沽、麥子沽、東槐沽、中興沽、北澗沽、盤沽、南澗沽、鉤樓沽、漢沽、馬杓沽、李家沽、又李家沽、蟶頭沽、寧車沽、塘兒沽、田家沽、豐家沽。此二縣五十一沽,從東潞河名也,東潞河一名東沽河。
古時海河一帶的居民以打魚、割草、熬鹽、販鹽為生,收稅的官員很少來到這裡。到了漢朝,這裡已變成人煙稠密、繁榮、富庶之地。朝廷開始重視海鹽生產,徵收鹽稅,就在當時渤海郡章武縣的大直沽設置鹽官署,欽命鹽官長坐收鹽稅。那時實行包稅制度,超征部分,全歸鹽官長自有。鹽官長帶的千餘兵卒,分駐沽水兩岸,海河上下。不分鹽戶、漁民或種地、割草的人普遍受到勒索、威逼,甚至坐監獄或被打死。不義之財發不得。有一年鹽官長突然得了大病,背上長了個碗大的疔瘡,疼得鑽心。侍衛們又是求醫問葯,又是請術士巫婆設壇作法,也不見好轉。一天夜裡鹽官長做夢:他被兩個公差抓進一座宮殿里,金甲力士踢得他跪倒在地。只見殿上坐著一位白鬍子老人,手持大鎚,怒容滿面。老人說:“我乃古水真君,自從來到這裡,萬民康樂。想不到,你這賊子敢逞淫威殘害生靈,罪大惡極!”鹽官長狡辯,老人舉錘便朝鹽官長背上瘡口打去。疼得鹽官長求饒。第二天夜裡,鹽官長又做同樣受審的夢,因他打死、逼死的百姓數千,要把他斬首,嚇得鹽官長哭叫驚醒。
侍衛們請術士來給鹽官長圓夢。術士說:“古水二字合為沽字,古水真君乃是沽水的水神。想求寬恕,只有祈禱悔罪。”鹽官長忙問:“如何悔罪?”術士想了想說:“免除沽水一帶捐稅服役,叫百姓安生,神人自會寬恕。”鹽官長忙點頭稱是,馬上吩咐差役,供起古水真君牌位,早晚焚香拜祝。又貼出告示,沽水兩岸的村莊和以“沽”為名的村莊定為免稅區。告示一出,被豁免的村莊當然高興。其它村莊,一聽說叫“沽”的村子可以免稅,也一陣風似的把村名改成了“沽”紛紛呈報,請求免稅。不到一年,呈報備案的竟達80多沽。據說當時不論肩挑、船載的任何物資,只要插上某某沽的白旗,就能暢通無阻。鹽官長一看,叫沽的村莊太多,如果都改為沽,稅收就沒有了,才又出了一張告示,再不許以沽取村名。
後來這些帶有沽的村莊,有的成了市區,有的與其它村莊合併,改名,也就難以說清有多少沽了。然而天津的別名“津沽”、“沽上”還常有人沿用。“尋芳步步踏青來,柳外何人築釣台?七十二沽春水活,午景聲里野桃開。”清代詩人查昌業的《即景》,描寫出了天津秀美的景色。二百多年前的天津野景,當然已不復存在。但用“七十二沽”來為天津河水匯流的沿岸風光命名,卻流傳至今。
“七十二沽”名聲大的是從西北的丁字沽、西沽起,繼之是城東北的小直沽,東、西泥沽等,直到海河入海處的大沽。西沽和丁字沽距離較近。清初詩人朱導江詩句云:“潞衛交流入海平,丁沽風物久聞名。”潞河即今北運河,衛河是南運河,兩河流進天津,在城北八里處匯合,成丁字形,故名丁字沽。西沽在明代曾設官渡,清康熙時在舊址設浮橋。民國后,沿北運河岸遍種桃樹,春天桃花盛開,成為天津春遊勝地。抗戰前夕,桃樹殘存已不多,西沽桃林的盛名則仍在。清末水師學堂及武庫的舊址,後來成為著名的北洋大學的校舍,即在西沽桃堤之側。直沽是明清以來對天津三岔口居民區的通稱。具體地點,《方輿紀要》說是在縣東南十里,小直沽受群川之流,大直沽在其東南,群流橫溢,茫無涯涘,故稱大直沽。流傳下來的大直沽地名在今海河東岸,當地多設制酒燒鍋,釀製高粱白乾酒出名,天津產酒即以“直沽酒”聞名全國。鹹水沽在海河中下段西南岸,同葛沽、桃園沽、西泥沽等都在一側。當年我曾乘汽船從海河的市內碼頭出發,沿河下行遊覽過這幾個地方。鹹水沽和葛沽在城東南四、五十里處,是天津郊區的兩個大鎮。據說,海河水隨潮上漲,鹹水至此而止,故名鹹水沽。海河入海處,兩岸對峙的是大沽和塘沽。近代著名的鹽鹼化學工業大廠“久大”和“永利”的鹽田都設在大沽。海河灘上的鹽田茫茫耀眼,一望無際;引水風車高聳入雲,與翱翔的海鷗比高低。對岸塘沽有大型的造船廠;有現代化的海港,巨型輪船停泊在港口,很是壯觀。塘沽居民善使船、打魚;又多遠出海外者,塘沽亦有僑鄉意味。20世紀80年代初,天津市在塘沽設立經濟技術開發區對外開放,塘沽及其港口的建設,更加一日千里!
天津簡稱津,意為天子渡過的地方,別名津沽、津門等。
天津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現在的金鋼橋三岔河口地方,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唐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代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
從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到2004年,天津建城已有600周年。
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經直沽渡河南下奪取政權,1403年改元永樂,天津這個名稱出現於永樂初年。天津作為軍事重地,於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設衛,翌年設天津左衛,轉年又增設天津右衛。清順治九年(1652年),三衛合一,歸併於天津衛。
1860年天津被闢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強紛紛在天津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由天津開始的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採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全國之先河,天津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天津作為直轄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進一步鞏固了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商貿中心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天津的港口優勢不斷增強,對外交往進一步擴大。進入新世紀,天津已經成為現代化的國際港口大都市和中國北方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