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專科醫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原名黑龍江中醫學院附屬醫院),於1963年建院。是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院、全國示範中醫院、全國愛嬰醫院、省級文明單位標兵、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省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省直醫療單位行風建設先進集體、全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醫院黨委)、省級優秀臨床教學基地、全國首家“放心藥房”建設單位

醫院簡介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40餘年來,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黨委領導下,在黑龍江省衛生廳和中醫局的關懷支持下,幾代人共同努力,使醫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現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是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院、全國示範中醫院、全國愛嬰醫院、省級文明單位標兵、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省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省直醫療單位行風建設先進集體、全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醫院黨委)、省級優秀臨床教學基地、全國首家“放心藥房”建設單位、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全國首家通過中醫學專業認證單位。
醫院坐落於天鵝項下璀璨的明珠--哈爾濱市。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院內繁花似錦,綠樹成蔭,環境清爽優美。全院開設床位744張,3個住院處、2個門診部。正式在編職工913人(含教學編製人員),其中正高職84人,副高職150人,有博士學位42人,有碩士學位110人,先後被評為全國和省名中醫24人。
概況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建院40餘年來,醫院以醫療為基礎,教學為中心,科研為主導,三位一體,皆有長足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醫院有大幅度的改變,經濟效益逐年增加,醫療設備不斷更新,基本條件得到了改善。診療環境舊貌換新顏。醫療上,堅持突出中醫特色,走中西醫結合道路,使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優勢互補。大力購置先進醫療儀器,現有上萬元醫療設備4145台件,共計7011餘萬元。有核磁共振、螺旋CT、數字化X光機、鈥激光、多彈頭治療儀、數字減影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宮腹腔鏡、彩色B超、氣管、胃、腸電子鏡等。
現有重點專科專病13個,其中國級重點專科2個,省級重點專科8個,省級重點專病3個。國家級重點專科中醫婦科,在治療婦科疑難病、常見病上取得了顯著的療效。周圍血管病是國家中醫管理局批准的國家中醫周圍血管病醫療中心建設單位,也是我院在全國居領先地位的特色醫療項目。2005年上半年兩科均通過了國家重點專科建設中期評估。省級重點專科有中醫呼吸內科、中醫血液內科、中醫腎病科、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科、中醫腦血管病科、中醫急症科、中醫肝膽病科、中醫骨傷科;省級重點專病有:老年痴獃病、腰間盤突出症、眼底病。現代化的手術室,現代化的化驗室,現代化的醫技科室,不僅為病人診治提 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又為教學、科研提供了優越條件。
教學
醫院實行了院糸合一的體制,擔負著臨床本科、碩士、博士生的教學任務。我院現有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中醫婦科學、中醫內科學、中西醫結合臨床),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五官科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結合)。專業覆蓋了中醫學、中西醫結合等一級學科下的全部二級學科,在學位授權點建設方面顯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尤其2003年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的設立,實現了我院高級人才培養的歷史性突破,成為我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我院擁有博士指導教師25名,碩士指導教師94名,導師規模迅速擴大,年齡結構年輕化,學歷結構高層次化。有力地推動了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是我校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根本保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中醫婦科學學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2個:中醫婦科學學科、中醫內科(內分泌學科);省教育廳重點學科4個:中醫婦科學學科、中醫內科學學科、中醫骨傷科學學科、中西醫結合臨床學學科;省人事廳重點學科(2個)中醫內科心血管學科 中醫內科消化學科;省中醫管理局重點學科(6個)中醫耳鼻喉學科,中西醫結合神經內科學科,中西醫結合腎病學科,中西醫結合呼吸學科,中西醫結合內分泌學科,中醫皮膚學科。

科室設置


臨床科室呼吸科、肝脾胃病科、心血管病一科、心血管病二科、心血管病三科、心血管病四科血液病科、腎病科、內分泌科、風濕病科、外一科外二科、外三科、周圍血管病科、婦科門診、婦科一科、婦科二科、產科兒科一科兒科二科、皮膚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腫瘤科、骨傷一科、骨傷二科、骨傷三科、骨傷四科、肛腸科、針灸一科、針灸二科、針灸三科、針灸四科、針灸五科、癲癇治療中心、推拿科、康復科、急診科治未病中心、手術麻醉科重症醫學科營養科
醫技科室檢驗科、病理科物理診斷科、超聲醫學科、放射科、CT磁共振科、內鏡診療科、輸血科、同位素科
(參考資料)

中醫五官科教研室

中醫五官學科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現代化中醫、中西醫結合五官科高級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2000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4年被黑龍江省中醫管理局批准為中醫耳鼻喉科學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眼底病重點專病建設單位。
一、學科隊伍
本學科現有13人,以教研室主任周凌教授、副主任孫河教授為學科帶頭人,擁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講師2人,助教1人,碩士生導師7人,具有碩士學位5人,學士學位8人,平均年齡38歲。世界中醫藥學會耳鼻喉科專業委員會、眼科專業委員會理事各1人,中國中醫藥學會、中西醫結合學會耳鼻喉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各1人,中華中醫藥學會眼科專業委員會委員1人,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耳鼻喉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眼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各1人,省醫學會耳鼻喉科專業委員會委員1人。學科隊伍穩定,職稱、學歷、年齡結構均較合理。
二、科學研究
本學科努力開展中醫藥特色研究,探索出多套中醫或中西醫結合診治五官疾病的治療方案。主要學術發展方向是中西醫結合治療眼底病、眼表疾病、耳鼻咽喉疾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已確立四個研究方向:中醫藥防治咽喉疾病的研究;中西醫結合防治眼底病的研究;中醫藥防治眼表疾病的研究;中醫藥防治鼻病的研究。承擔科研課題27項(省自然科學基金5項,廳局級12項,校級10項),已結題驗收11項、在研課題16項,獲獎成果8項,在本專業領域具有一定學術影響。
三、人才培養
本學科人員素質高、業務強、團結進取,務實求真,與時俱進,開設承擔學校各層次、各專業學生《中醫耳鼻咽喉》、《口腔科學》、《中醫眼科學》、《眼與全身疾病》等多門課程教學任務,高職教師授課率達90%以上。課程設置兼顧中、西醫兩大體系,注重“三基”培養,重視教學優化改革,開發出適合本學科特色的CAI課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課題5項,獲教學成果獎2項,參編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院校規劃教材《中醫耳鼻喉科學》、《中西醫結合耳鼻喉科學》各1部,已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54人,畢業獲碩士學位32人,考取眼科博士研究生1人。
四、醫療工作
本學科擁有40張床位和800多萬元的現代化診療設備,在突出中醫中藥治療五官科疾病的同時,充分發揮了傳統中醫與現代醫學相結合的優勢,為本學科醫療、教學與科研水平再上新高提供了有利保障。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總結出系列中藥(湯、丸、散)製劑,用於臨床,收到顯著療效,形成了“科有專病、人有專長”的局面。
五、學術交流
本學科注重以學術交流促進醫教研工作發展,多次舉辦專業講座,先後參加世界、全國、省級專業學術研討會或培訓班36人次,赴台灣講學2人次,承辦省級學術交流會2次。
六、標誌性成果
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9篇,出版著作16部,獲全國醫藥衛生成果優秀一等獎、北方十省市優秀科技書二等獎1項,黑龍江科技進步三等獎、省自然科學基金成果獎各一項,省優秀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三等獎、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市醫療新技術引進應用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
主 任:周 凌
副主任:孫 河
成 員:馬 莉 唐 英 李 岩 張 莉 姚 靖劉靜霞 滕小明 常培傑李曉楠 范雅娟 王 宇

中醫外科教研室

中醫外科教研室現有教師12人,其中正高職有5人,副高職有4人。
承擔著中醫外科的臨床教學工作。其中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7人,學士學位4人。
多年來中醫外科教研室在完成教學任務,承擔臨床實習帶教任務,培養中醫實用人才方面取得一定成績。在工作中全體教師能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並運用到實踐中。同時承擔著醫療工作和科研工作。近三年來也積極總結臨床教學經驗,並在國家級雜誌上發表論文共19篇,編寫著作8部,主持省內學術會議3次。承擔國家中醫管理局課題1項,完成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項,承擔校級基金3項。獲省教育廳科技進步獎兩項。
中醫外科教研室所有成員正以新的姿態和飽滿的工作熱情積極投身教學改革中,為中醫外科的發展和培養中醫外科專業人才而不懈地努力著。
中醫外科教研室人員名單:
主任:楊素清
副主任:郭耀輝
成員:張曉林、王俊志、王遠紅、郭純艷、程麗敏、何曉軍、高龍英、閆景東、欒天慶、王和平

製劑室

我院製劑室始建於1969年,經過近四十年的建設和發展,由當年極其簡陋的條件和幾個人,發展到今天擁有2000平方米的製劑大樓,先進的製藥設備、50多名(其中包括近20名藥師以上職稱的)藥學專業技術隊伍的一個先進的製藥企業。
我院製劑室現有粉碎機、過篩機、多功能提取罐蜜丸制丸機及其包裝機、壓片機、糖衣機、顆粒機及其包裝機、糖漿灌裝機口服液灌裝機膠囊灌裝機、泡罩機、自動噴碼機等製劑設備和檢驗儀器70多台套;製劑車間按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設計:人流、物流分開,採用空氣凈化系統,使生產車間內的空氣凈化級別達到30萬;製劑室擁有一支高素質的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的隊伍:有3名主任藥師、2名副主任藥師、7名主管藥師、1名藥師,並有4名碩士研究生、4名本科生、5名大專生。雄厚的技術力量,使製劑室有能力配合臨床完成多項省級科研項目,並擔負本校藥學院的學生生產實習工作,為醫院的醫、教、研三位一體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我院製劑室在2005年12月31日通過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醫療機構的製劑許可證的五年換證審批,可以生產丸劑、散劑、硬膠囊劑、顆粒劑、片劑、軟膏劑、口服液劑、糖漿劑、擦劑9種劑型的製劑品種。製劑室現擁有94個製劑品種(經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註冊發有批准文號),多為我院名老中醫、專家教授數十年臨床教學醫療科研的經驗總結和科研成果,是我國中醫藥學的寶貴財富,是我院中醫特色的集中體現,這些製劑品種應用範圍涵蓋了中醫內科、中醫外科、中醫婦科、中醫兒科、中醫骨科、中醫五官科,它們當中的一些代表品種更是在省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譬如:滋陰補腎的內障丸,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清熱定宮丸,寧心安神的早搏靈膠囊,宣肺平喘的止咳靈,抗菌消炎的抗炎靈都是中醫內科主要用藥;袪風除濕、殺蟲止癢的苦參丸,清熱瀉火的蜈蚣托毒丸,清熱燥濕的三黃散,攻毒散結的全蠍膏,消腫止痛的消瘀膏,去腐生肌的生肌玉紅膏都是中醫外科的用藥;行氣解郁、消積止痛的炎克寧,疏肝理氣、消瘀散結的乳腺沖劑,消症散結的消症丸,潛陽補陰的育陰靈,養血調經的調經助孕沖劑,溫經止痛的痛可舒,都是中醫婦科主要用藥,潤肺化痰的清肺化痰散,理氣合胃的消乳散,健脾和胃的飽和散,是兒科良藥,脊痛消一、二、三號都是骨科治療頸椎病的良藥;還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牛黃利咽丸,潤肺養陰用於喉痹的清咽甘露丸,以及中醫眼科常用的理血還光丸、決明退障丸等等,臨床療效非常顯著,得到患者的一致認可。
我院製劑室準備進行廠房改造,部分設備儀器更新,以達到葯監管理部門審批的GPP認證的要求。所以,擁有先進的硬體設施,高素質的人才隊伍,高科技的研究成果,才能造就我院製劑室高品質的製劑產品,才能更好地服務於醫院,為醫院的長遠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醫內科教研室

我校中醫內科學科始建於上個世紀50年代, 198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權點,1986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點,1988年被省教育廳批准為黑龍江省重點學科,2001年學科所屬的中醫內科內分泌學科被確認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建設單位, 2007年中醫內科學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002年本學科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准為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2004年中醫內科心血管病學及消化病學學科於被省人事廳確定為黑龍江省級重點學科,2007年所屬的心血管病專科、血液病專科被確定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此外,心血管病、呼吸病、腎病、血液病、腦病、急診被確認為省級重點的專科、專病。
教研室共有2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4人,博士學位者8人,碩士學位者11人,教授15人,副教授3人,講師6人,助教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3人,龍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2人、內科學會常務委員2人,、消渴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1人,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委員1人。擁有醫療科室8個,病床數240張。
承擔著本科生及碩士研究生中醫內科學、中西醫結合臨床科研方法學、循證中醫藥學的理論教學工作,年課堂教學時數5000餘學時,同時負責指導本科生、研究生的實習工作。“中醫內科學課程”2007年被黑龍江省教育廳確認為省級精品課程。
本教研室人員先後擔任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六版教材編委1人、21世紀課程教材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副主編1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供七年制中醫類專業用)(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年出版和人民衛生出版社)副主編各1人,中國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規劃教材、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案例式教材《中醫內科學》(科技出版社2006年出版)副主編1人。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本科複習應試及研究生入學考試指導叢書《中醫內科學》(清華大學出版社)主編1人。
具有穩定的研究方向:中醫藥治療消渴病及其合併症的研究;中醫藥治療心腦血管疑難性疾病的機理及療效評價的研究;中醫藥治療治療血細胞與血小板病變疾病的研究;中醫藥治療胃腸炎性病變疾病的研究;中醫藥治療腎炎性病變與慢性腎功能衰竭性疾病的研究;中醫藥治療肺小氣道炎性病變疾病的研究等
近5年本教研室人員承擔教學課題12項,獲得教學成果4項,發表教學論文4篇;已完成國家級課題4項、省部級課題8項、廳局級5項,在研國家級課題3項,省部級課題11項,廳局級4項。獲省部級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出版著作14部,發表學術論文81篇,獲國家專利2項。
中醫內科教研室人員名單:
主任:周亞濱
副主任:、宋立群、孫鳳
成員:尹燕、尚溪穎、劉東方、徐京育、謝晶日、陳波、張傳方、李延、呂瑞民、石杜鵑、李延龍、孫麗華、栗德林、陳鵬、欒仲秋、劉朝霞、王迎新、杜立坤

中醫急症教研室

中醫急症教研室成立於1989年,成立14年來,承擔了中醫專業、中西醫結合專業等本、專科學生的內科急症教學工作。為提高我校歷屆學生的急症診治能力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目前教研室有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2人,該5人全部參與教學和臨床帶教工作。多年來教研室的教師共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出版著作5部,科研項目10餘項,以上的五名教師均在臨床醫學院工作,並且工作在急診急症科室的第一線,具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而且能夠理論聯繫實際,使教學工作更具生動性,為提高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醫急症教研室人員名單:
任:陳守龍
副主任:高嵩山
成員:李爾剛、任紅、肖菲、蔣寧

中醫兒科學教研室

兒科教研室共有教師9名,兒科學科帶頭人呂玉霞為院級學術骨幹。
課程組教師有業務培訓規劃、有實施方案,有青年教師試講制、導師制,青年教師聽課制度,新教師均獲得崗位證書。
為了適應高等中醫藥教育的發展和社會對中醫藥各類人才的需求,兒科教研室在學科建設、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考試手段上進行了改革與創新。
兒科教研室人員名單:主任:呂玉霞
副主任:張偉
成員:張立秋、王國傑、楊麗珍、侯樹平、王海、姜毅、王林

診斷教研室

西醫診斷課時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樑,因此西醫診斷教研室是臨床醫學院的一個重要教研室。
教研室師資力量雄厚,現共有教師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講師3人,碩士學位5人、博士學位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人。
教研室承擔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七年制中醫專業、五年制中醫專業、護理專業、中西醫結合專科等全部西診課程。全體教師熱愛黨的教育事業,深知西醫診斷課的重要地位,每位教師都認真教書育人,同時充分利用啟髮式教學方法進行並且深入開展教學改革,應用CAI課件等先進的手段進行授課,受到學生的好評。另外,每位教師還潛心進行學術研究,先後發表學術論文50篇,撰寫著作5部,獲科研成果獎10餘項,為教學與醫學做出巨大貢獻。
診斷教研室人員名單:
主 任:劉建秋
副主任:黃萍、宋愛英
成 員:徐慕韓、霍傑、艾民、張世友、姜家康、李竹英、李齊放、劉霞、姜南、張梓榮周景華、文成英、王艷芬、聶浩傑、王鈺、王晶波、謝春郁

針灸教研室

臨床醫學院針灸教研室是我校針灸系的前身。1983年,經歷二院建立,院系合一的改革,大部分人員轉到二院,發展成為現今的針灸推拿學院,剩餘部分成為今天針灸教研室的基礎。經過臨床醫學院12屆領導班子的共同努力,教研室也不斷壯大,發展成為一個內含針灸科、神經內科和針灸康復科三大科室的大教研室。教研室人員不斷增加,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是我院學歷最高的教研室之一。
教研室現有教師13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其中學歷結構為博士后2名、博士4名、碩士6名,有一名在職讀博士,另有三名在職讀碩士。
教研室主任:鄒偉教授,醫學博士、博士后,研究生導師。38歲,是我校最年輕的正教授之一。現任臨床醫學院針灸康復科(神經內科三病房)主任。現為中國針法灸法學會針刺手法學組委員、黑龍江針灸學會副會長、黑龍江省科技廳評審專家、哈爾濱市神經內科學會副主任委員、民盟黑龍江省衛生專業委員會委員、民盟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副主任委員。主持參加省、廳、局級科研項目10餘項,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項,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中醫百科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省衛生廳青年技術成果獎1項。出版著作四部,其中兩部為英文專著。在國家及省級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研究方向為針刺治療急性中風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先後榮獲黑龍江省五四青年獎章、黑龍江省十大傑出崗位能手和黑龍江省衛生系統傑出崗位能手稱號。
教研室副主任:程為平教授,醫學碩士、研究生導師。46歲,1983年畢業於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現任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二病房主任,日本廣島大學客座研究員(神經內科)。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帕金森氏病、中風、多發性硬化症等多種疾病。出版著作5篇,發表論文3篇。
教研室副主任:趙軍,醫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43歲,現任臨床醫學院神經內科一病房主任。主持省教委攻關課題1項,編寫著作三部,發表論文8篇。
主要研究方向:
1、針刺治療中風的臨床與實驗研究
2、針葯結合治療血管性痴獃的研究
科研課題:
承擔省、廳、局級科研課題共18項。其中省級科研項目7項,廳、局級科研項目11項。
針灸教研室人員名單:
主 任:鄒偉
副主任:程為平、趙軍
成 員:朱永志、劉丹、張桂波、鄭祖艷、趙立剛、時國臣、於學平、李岩、陳英華、梅晨健.吳限.馬莉。藤秀英。王龍

影像教研室

影像教研室成立於2001年12月,承擔七年制中醫、中西醫結合、五年制中醫各專業、護理本科、中西醫結合專科、碩士研究生、成人教育本專科影像教學工作。開設放射診斷學、CT診斷學、超聲診斷學三門課程。每學期授課近196學時。利用課堂講授CAI課件、閱片、幻燈片等教學手段與方法,使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影像學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了解影像學的新技術、新發展,使知識多樣化、全面化,為今後的臨床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近三年來,教研室主編影像學教材2本,著作6本。教研室主持科研獲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獎。醫學科研獲省政府三等獎1項,省教委一等獎1項,省中醫局二等獎5項,省高校二等獎1項,市政府二等獎1項。主持申報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校基金2項。在國家、省級醫學雜誌上發表論文28篇。教研室全體同志積極努力、奮發向上,為培養新世紀中醫藥人才貢獻力量。
影像教研室人員名單:
主 任:尹志偉
副主任:許宇飛
成 員:李曉陵、李建軍、林林、許曉明、溫穎、姚家琪、劉麗、關昕、欒金紅、王 豐

外科學教研室

西醫外科教研室與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同時建立,已有四十餘年的歷史,為中醫藥大學西醫外科的發展、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幾十年來,教研組積累了豐富的臨床、教學、科研經驗,同時培養和造就了較雄厚的師資力量,教學制度及教學手段不斷完善,人才結構日漸合理,多年來為中醫藥大學培養了成千上萬的優秀畢業生。目前的西醫外科教研室,除承擔學校各院系的西外教學任務外,還承擔著外科臨床及科研任務,是三級甲等醫院中的骨幹科室,設有普外、泌尿、胸腦等專科,是省內中西醫結合外科的龍頭單位。
外科教研室人員組成:
主任:安立文
副主任:趙剛、王寬宇、王建偉
成員:趙寶山、趙可軍、張景欣、劉海潮、賈 振、於文慧、陳文閣、孫曉龍、高傑、趙振宇、夏士濤

推拿教研室

推拿又稱按摩,是中醫傳統治療方法,因其簡單易行,見效快,無創傷,無副作用,治療費用低,頗受我國人民的喜愛,被稱為“綠色療法”。推拿學也是中醫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中國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也備受外國學生青睞。
推拿是以手法治療為主,可以治療許多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肩周炎、落枕、急慢性腰腿痛、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軟組織損傷、頭痛、失眠、眩暈、便秘、腹瀉、胃脘痛、周圍神經損傷、小兒肌性斜頸、半身不遂、面癱等。因此,推拿的教學是在介紹理論的基礎上,強調手法的演練和臨床教學,我們引用多媒體教學,電子教案,理論結合實際,提高基礎知識和動手能力。
推拿教研室是在2001年末建立的,教師隊伍的建設有待於逐步完善。
教研室主任:王軍,49歲,男,於1985年畢業於黑龍江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擔任黑龍江中醫學會推拿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推拿學會委員;從事中醫臨床30餘年。現擔任我院推拿科的教學,為中醫專業、骨傷專業講授推拿學。參加我院教材《推拿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的主編,副主編全國成人教育教材《推拿學》(湖南科技出版社)。推拿的教學,與時俱進,不斷引進現代化手段,完善教學,使教學更形象化,現代化,培養更多推拿人才。
推拿教研室人員名單:
主 任:王 軍
副主任:郭繼承

內科學教研室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內科學教研室,共有23人組成,其中主任醫師7人、副主任醫師9人。大學本科學歷7人、碩士學位10人、博士學位6人。
扶著承擔中醫本科、中西醫結合專科、護理專業、骨傷專業、計算機方向、外語方向的西醫內科教授工作。
教師師資力量雄厚,教研室成員中有七人擔任臨床科室科主任。成立教研室以來講授近四十屆的大學畢業生達萬人。獲得省級、聚集科研成果二十餘項,發表著作論文百餘篇,是臨床醫學院重點發展教研室之一。
內科教研室人員名單:
主 任:秦克力
副主任:馬建、劉莉
成員:常毓穎、劉麗波、耿乃志、吳維平、楊穎、梁群、翟鐵軍、韓峰、王靜濱、王欣波、郅扶旻、崔健崑、王冰梅、徐洪濤、王鳳茹、張鐵林、佟穎、張潔玉、李永華

護理教研室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於1985年成立護理教研室,創辦了護理專科教育,1999年開設本科護理專業,現已畢業學生646人。2006年已招收護理碩士生5名。
在幾十年的護理專業建設中,本專業在學科隊伍,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實驗室建設及教學科研等諸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一、教師隊伍結構合理化
目前護理教研室有教師20名,其中副教授7人,講師12人,助教1名。具有本科學歷者13人(另有3名正在攻讀碩士學位),大專學歷7人,學歷結構合理。各主幹課程均有高職授課,高職授課率達到了100%。從成立至今一直是臨床醫學院的優秀教研室,為社會培養出大批的優秀護理畢業生。
學科帶頭人穆欣主任現擔任黑龍江省唯一的中華護理學會黑龍江省護理學會常委、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醫藥學會第四屆理事會理、黑龍江省護理學會中醫、中西醫結合學術會專業主任委員。
二、專業課程設置科學化
專業基礎課突出現代護理學的理論框架,符合護理專業的實際需要,多學科互相滲透,使學生今後較好的適應生理—心理—社會的醫學模式。本學科承擔了7門專業課及全校1門選修課的講授,其中精品課程《護理學基礎》有一套完整的課程規劃和措施。每門課程講授中都配合自製的多媒體課件,並增加大量的臨床圖片,達到了圖文並茂的效果,突出實效性,教學效果好,受到學校及學生一致好評。
三、教材建設先進化
根據最新發展需求,選擇實用性強、知識含量高的教材作為學生學習主要工具書。本學科參加編寫了21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規劃教材9本,包括《護理學導論》、《護理管理學》、《中醫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護理美學》、《護理教育》、《中醫食療葯膳學》等,並將規劃教材在2004級護理本科學生中加以應用。
四、實驗室開放化管理
1、實驗室面積240平方米,模擬的護理單元內擁有現代化教學儀器,包括CP1200型監護儀、美國納斯精裝靜脈手臂穿刺模型、美國納斯嬰兒頭部靜脈穿刺模型、皮內注射模型、肌內注射模型、高級全自動心腦復甦模擬人等若干。設備總值24萬元,能夠滿足教學需要。
2、定期開放實驗室,充分利用實驗室的資源,讓學生多動手進行練習。開放的護理實驗室為學生進行基本技能的練習提供了有利的場所,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並且通過模擬病房,使學生適應了臨床護理的模式,縮短了護理教學與護理臨床工作的差距,為今後學生從事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畢業前在實驗室定期舉行護生技能大比武,鼓勵學生加強基本功訓練的積極性。
五、強化科研意識
我們獲黑龍江省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5項;黑龍江省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十五規劃課題二等獎1項、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省中醫管理局頒發的科技進步獎共5項;現有在研的教學課題5項。
六、有效的實習是畢業學生分配趨勢良好的保證
1、制定和調整實習大綱和實習計劃,明確規定臨床實習的具體內容,建立相應的臨床考核標準和考核辦法。同時重視對臨床帶教教師資格的篩選和培養,在實習生帶教中要求各病區護士長有帶教計劃,有專人帶教,嚴格管理。而且護理部有計劃培訓教學人員,組織護師以上人員教學試講,老師互相聽課,以及教學查房等活動,來提高教學及帶教老師的素質和水平形成了良好的護理教學隊伍,保證臨床教學效果。
2、護理畢業學生走向了全國19個省市的各大醫院,並擔負著重要護理工作,其中10%從事護理管理工作,20%從事護理教學工作,30%以上擔任科護士長工作,她們在臨床護理管理、護理教學等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另外,有1名學生去澳大利亞就讀,1名被北大錄取為研究生,4名被我校錄取為研究生。
護理教研室人員名單
主任:穆 欣
副主任:王東梅張春宇
成員:曹秋茹、孫 秀、邢立輝、聶 宏、賀志美、韓志毅、王 榮、仇 穎、賈麗丹、安雪梅、王麗芹、國旭熳、薛 敏、王北明、鮑雅麗、劉 葳、陳冬梅
醫療設施
醫院開設床位1500張,配備核磁共振、螺旋CT、數字化X光機、數字減影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宮腹腔鏡、彩色B超、氣管鏡、胃鏡、腸鏡等設備。

醫護團隊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姓名:劉建秋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診治範圍:呼吸系統疾病及疑難雜病。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姓名:謝晶日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肝膽胃腸科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診治範圍:消化系統疾病。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姓名:劉莉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心血管病一科主任。 
診治範圍:高血壓及代謝性疾病、心律失常、早搏、房顫、甲亢性心臟病、冠心病合併抑鬱、焦慮症等。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姓名:孫鳳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血液病科主任。 
診治範圍: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各種貧血、白血病等。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姓名:宋立群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腎病科主任。 
診治範圍:內、兒科常見病、難治病。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姓名:趙鋼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圍血管科主任。 
診治範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糖尿病足、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多發性大動脈炎、雷諾氏綜合征、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

領導團隊


從左到右依次是:
領導
領導
劉松江 紀委書記、周亞濱 副院長、刑國利 黨委副書記 副院長、郭魯義 院長、黨委副書記、苗錢森 黨委書記 工會主席、秦克力 副院長、鄒偉 副院長、杜文旭 副院長

醫院環境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乳腺沖劑
乳腺沖劑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製劑室始建於1969年,經過近四十年的建設和發展,由當年極其簡陋的
條件和幾個人,發展到今天擁有2000平方米的製劑大樓,先進的製藥設備、50多名(其中包括近20名藥師以上職稱的)藥學專業技術隊伍的一個先進的製藥企業。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製劑室現有粉碎機、過篩機、多功能提取罐、蜜丸制丸機及其包裝機、壓片機、糖衣機、顆粒機及其包裝機、糖漿灌裝機、口服液灌裝機、膠囊灌裝機、泡罩機、自動噴碼機等製劑設備和檢驗儀器70多台套;製劑車間按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設計:人流、物流分開,採用空氣凈化系統,使生產車間內的空氣凈化級別達到30萬;製劑室擁有一支高素質的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的隊伍:有3名主任藥師、2名副主任藥師、7名主管藥師、1名藥師,並有4名碩士研究生、4名本科生、5名大專生。雄厚的技術力量,使製劑室有能力配合臨床完成多項省級科研項目,並擔負本校藥學院的學生生產實習工作,為醫院的醫、教、研三位一體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製劑室在2005年12月31日通過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醫療機構的製劑許可證的五年換證審批,可以生產丸劑、散劑、硬膠囊劑、顆粒劑、片劑、軟膏劑、口服液劑、糖漿劑、擦劑9種 劑型的製劑品種。製劑室現擁有94個製劑品種(經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註冊發有批准文號),多為我院名老中醫、專家教授數十年臨床教學醫療科研的經驗總結和科研成果,是我國中醫藥學的寶貴財富,是我院中醫特色的集中體現,這些製劑品種應用範圍涵蓋了中醫內科、中醫外科、中醫婦科、中醫兒科、中醫骨科、中醫五官科,它們當中的一些代表品種更是在省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譬如:滋陰補腎的內障丸,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清熱定宮丸,寧心安神的早搏靈膠囊,宣肺平喘的止咳靈,抗菌消炎的抗炎靈都是中醫內科主要用藥;袪風除濕、殺蟲止癢的苦參丸,清熱瀉火的蜈蚣托毒丸,清熱燥濕的三黃散,攻毒散結的全蠍膏,消腫止痛的消瘀膏,去腐生肌的生肌玉紅膏都是中醫外科的用藥;行氣解郁、消積止痛的炎克寧,疏肝理氣、消瘀散結的乳腺沖劑,消症散結的消症丸,潛陽補陰的育陰靈,養血調經的調經助孕沖劑,溫經止痛的痛可舒,都是中醫婦科主要用藥,潤肺化痰的清肺化痰散,理氣合胃的消乳散,健脾和胃的飽和散,是兒科良藥,脊痛消一、二、三號都是骨科治療頸椎病的良藥;還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牛黃利咽丸,潤肺養陰用於喉痹的清咽甘露丸,以及中醫眼科常用的理血還光丸、決明退障丸等等,臨床療效非常顯著,得到患者的一致認可。
今年,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製劑室準備進行廠房改造,部分設備儀器更新,以達到葯監管理部門審批的GPP認證的要求。所以,擁有先進的硬體設施,高素質的人才隊伍,高科技的研究成果,才能造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製劑室高品質的製劑產品,才能更好地服務於醫院,為醫院的長遠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科研成果

我院堅持科技興院,現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實驗室(三級)2個,即中藥藥理實驗室(婦科)、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省級研究所1個(心肺病研究所)。“十五”期間臨床醫學院共立項168項,已完成95項,在研7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1項;國家中醫管理局科研基金項目6項;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項;省攻關科研項目16項;市科委科研基金項目21項;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16項;省中醫局科研基金項目29項;中醫藥大學科研基金項目61項,總計獲得科研經費430.6萬元。共獲得各級成果獎53項。其中省政府二等獎5項;三等獎14項;國家級學會科技獎三等獎4項;廳局級一等獎6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13項。
目前,醫院全體職工正豪情滿懷、信心百倍的以“三個代表”為指導思想,以“愛院如家,院榮我榮”為行動準則,以病人為中心,以“文明服務,質量第一”為辦院宗旨,以“管理上新檔次、質量上新水平、效益上新台階”為奮進目標,不斷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為爭創在國內同行業中“服務一流、設備一流、管理一流、質量一流”的現代化綜合性中醫院而努力奮鬥。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29日,位居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聯合中華中醫藥學會醫院管理分會發布的三級中醫醫院百強榜單第16位。
獎章
獎章
獎章
獎章
獎章
獎章
獎章
獎章
獎章
獎章
獎章
獎章
獎章
獎章
獎章
獎章
獎章
獎章
獎章
獎章

醫院地址


哈爾濱市動力區和平路2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