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西南雲大都市區
衡陽西南雲大都市區
徠衡陽西南雲大都市區以湖南省衡陽市中心城區為核心,衡陽縣城西渡、旅遊勝地南嶽區、衡南縣城雲集、工業強鎮大浦為副中心的大都市區。衡陽西南雲大都市區面積2351平方公里,人口396萬,衡陽市中心城區247平方公里,人口218萬。
衡西快速幹道、南嶽高速公路、衡雲幹道、衡大高速公路快捷聯繫衡陽市中心城區與四大副中心城區。西渡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發展電子、醫藥等產業;南嶽區以旅遊業為主,為國際旅遊名城;雲集以物流為主,為湖南最大物流中心和輕工業中心;大浦以工業為主,為湖南工業重心,發展有色冶鍊、鹽滷化工、製造業。
衡陽西南雲大都市區,也叫衡陽西南雲大經濟圈,以湖南省衡陽市中心城區為核心,衡西快速幹道、南嶽高速公路、衡雲幹道、衡大高速公路快捷聯繫衡陽市中心城區與四大副中心城區。
衡陽西南雲大都市區,是2009年2月5日衡陽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湖南省委常委、衡陽市委書記張文雄提出的衡陽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規劃的戰略構想。是指以衡陽中心城區為核心,以西渡(衡陽縣城)、南嶽區(旅遊勝地)、雲集(衡南縣城)、大浦(工業強鎮)為衛星城的大都市區。
衡陽西南雲大都市區:以衡陽市中心城區為核心,西渡、南嶽、雲集、大浦為中心,半小時通勤為半徑,市場化為紐帶的經濟協同發展區域,是衡陽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地區,已納入湖南省"十二五"城市群規劃。
隨著衡大高速公路建成、衡雲幹線(衡陽市區到雲集)、南嶽高速公路(衡陽市區到南嶽)、船山大道西延西渡相繼建成,衡陽西南雲大都市區已初具規模。
在產業布局上,衡陽市規劃部門已編製 衡陽西南雲大都市區規劃,南嶽以旅遊業為主、西渡以消費供應為主、大浦以工業為主、雲集以物流為主,發展相關產業。
衡陽西南雲大都市區旅遊交通圖
衡徠陽,重點發展先進位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以科技、資本和信息產業優勢,在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中發揮創新先導和引領作用。
西渡,大力發展電子、醫藥、陶瓷、太陽能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由於其處於蒸水河畔,中心城市衡陽水勢上游,與衡陽中心城區即將融城,不發展污染較重和用水較多的工業。
南嶽,世界旅遊名區、南中國旅遊休閑中心、湖南旅遊龍頭,大力發展旅遊業,興建旅遊工藝品生產基地,發展演藝娛樂業和飲食服務行業,建設 衡陽至南嶽,打造宗教文化產業,引進衡東土菜。
大浦,衡陽工業重心、湖南新型工業中心,著重發展有色冶鍊、鹽滷化工、製造業,與松木工業園、咸塘形成一條工業帶,對接長株潭,打造長株潭衡工業走廊。
衡陽武廣新區,總規劃面積64平方公里,首期規劃建設16.7平方公里,定位為南中國最大交通樞紐,衡陽西南雲大都市區副中心,輻射大衡陽都市圈的城市商務中心。建設以衡陽東站為中心的衡陽國際商貿區、衡陽大學城、衡陽體育新城、衡陽大酃湖風景名勝區、耒水河生態商務區、衡州古城、酃湖高檔住宅區等,集金融、商貿、服務於居住的外向型副中心城市。
衡陽西南雲大都市區構想始於2009年2月5日的衡陽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指的是以衡陽市中心城區為中心,以西渡、南嶽、雲集、大浦四地為衛星城區,構成一個周邊25-30公里的地緣經濟共同體。
2009年,衡陽中心城區面積達到120平方公里,5年內再造兩個新市區,進入了全國特大型城市行列。
2009年2月25日,衡陽市委統戰部副部長陳群洲召集7個黨派專職副主委商討開展衡陽西南雲大都市經濟圈重點課題。在中共衡陽市委統戰部的指導下,衡陽各民主黨派整合力量,迅速圍繞西南雲大都市區重點課題展開深入調研。
2010年1月20日,衡陽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加快推進以衡陽中心城區為核心的西南雲大都市經濟圈建設步伐。
2010年6月18日,衡陽至雲集的“衡雲快速幹線”正式動工,為衡陽市南北向道路主軸將與解放大道和衡州大道構建成雙“十字”型,標誌著衡陽構建“西南雲大”都市圈戰略邁出了實質性步伐,按64米寬城市I級道路建設,為西南雲大都市區的黃金髮展通道,雲集到衡陽市中心城區僅需12分鐘。
2010年11月23日,衡雲幹道簽約,由湖南省公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湖南財潤投資有限公司、衡陽市財政局、衡陽市交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全長11.495公里,總投資11.721億元。對於優化區域公路網路,構建高效整合運輸體系,構建西南雲大都市區具有重要意義。
2010年8月底,衡陽市人民政府牽頭召開了衡西快速幹道項目可研評審會,會議通過了長沙城市規劃設計院的可研報告。
2010年12月,西南雲大都市經濟區納入湖南省“十二五”規劃。
2011年3月9日,衡陽市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召開,構建“西南雲大”公路網,加速推進南嶽高速公路建設,建設衡陽—雲集、衡陽—西渡、衡陽—大浦快速公路,為實現衡陽“西南雲大”都市圈提供交通保障。
2011年8月9 日,衡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自銀率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調研107國道、322國道繞城項目前期工作。繞城環線途經衡陽縣、珠暉區和衡南縣的15個鄉鎮,全長120公里,環內區域面積900餘平方公里。張自銀指出,兩條國道改線是落實衡陽市委、市政府建設西南雲大都市經濟圈戰略的具體行動。
2012年11月9日,湖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2-2020)》,提出重點支持衡陽西南雲大經濟圈加快發展,積極推進永州冷零祁經濟圈等城鎮密集地區的統籌開發建設。
2013年,衡西快速幹道竣工。
衡陽西南雲大都市區位於國家級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核心,往北對接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往南承接珠三角、海西經濟區產業轉移,往西藉助廣西與東盟的優勢,既可以利用與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接軌,實現與國家和省里的政策對接,在全省優先享受到國、省的資金、項目和政策扶持,通過南、西兩面拓展引資渠道和市場空間,使衡陽利用西南雲大經濟圈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衡陽西南雲大都市區的形成,增加了衡陽對湖南的貢獻,擴大了衡陽對湖南更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尋求到更大的發展平台,加快衡陽的發展步伐。以衡陽中心城區為中心,實行四地與中心城區發展、建設和基礎設施等的統一規劃,將城市管理實行對接,有效地產生吸引資金流和人才流的魅力,形成大衡陽城市群,加快衡陽城市化率的提升,提高城市經濟對衡陽的貢獻,做大衡陽經濟總量。
衡陽西南雲大都市區建設湖南省域中心城市,是衡陽優化區域資源配置,拓寬城市發展空間,實現衡陽與湖南城市群建設有效對接的重要舉措,壯大中心城區經濟實力必然的戰略選擇。衡陽打造湖南中心城市,有利於建成功能互補的 高新產業聚集區,布局合理的 新型城市群集區,設施完善的 現代商貿物流區,生態良好的 國際旅遊區,環境優美的 綜合生態區,社會和諧的 人性化宜居區;有利於探索次中心城市發展新模式,形成長株潭“兩型社會”的延伸區、湖南省政治經濟中心;有利於爭取中央和省里政策支持,加快衡陽經濟發展,提升衡陽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衡陽西南雲大都市區的形成,促使了大衡陽成為長株潭融城之後的湖南省會城市,類似於廣東的深圳、浙江的寧波和江蘇的蘇州,享受國家和湖南更多更好更大的政策、項目和資金等扶持。西南雲大都市區提升了衡陽人民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推動衡陽成為湖南科學發展的排頭兵、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