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旺鎮

全旺鎮

全旺鎮隸屬浙江省衢江區,位於衢江區中南部。轄1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全旺村船觀路1號,古迹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弓塘窯址群。

沿革


1950年設全旺、明山二鄉,1956年合併為全旺鄉,后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岩頭鄉併入設鎮。1996年,位於衢縣東南部,面積99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全旺、雙盈頭、尹家、柴公崗、賀輅亭、黃毛畈、樓山後、馬蹊、全旺毛家、橫溪、立新、官塘、尚倫崗、幸福源、賽東塢、大壟坑、岩頭、新聯、郎家、官山底、塘前、虹橋頭、里舍、螺螄塢、尖峰山25個行政村。
2002年屬衢州市衢江區。2005年末,面積97平方千米,人口2.29萬人,轄全旺、雙盈頭、尹家、柴公崗、賀輅亭、黃毛畈、馬蹊、全旺毛家、樓山後、立新、橫溪、新聯、岩頭、官塘、郎家、官山底、尚論崗、幸福源、塘前、虹橋頭、里舍、賽東塢、螺螄塢、尖峰山、大壟坑25個行政村。2009年末,面積97平方千米,總人口21427人,其中農村人口19527人。2010年,將雙盈頭、尹家2個行政村劃歸高家鎮;調整后,全旺鎮轄23個行政村;同年調整為14個行政村。

地理


全旺鎮(古稱清平鄉)是一個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衢南重鎮,地屬浙江省衢州市,位於衢江區東南邊陲,地處衢南半山區,東西寬14.34公里,南北長16.5公里,東北與高家鎮、龍游縣詹家鎮、官潭鄉、靈山鄉毗鄰,西南與橫路辦事處、大洲鎮、龍游縣廟下鄉接壤。衢州市衢江區全旺鎮是一個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衢南重鎮,總面積93.3平方公里。

歷史淵源


全旺鎮古稱清平鄉,境內方言為吳語衢縣南鄉話。全旺鎮古村落較多,其中樓山後村歷史最為悠久。官塘村境內有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兩弓塘窯址。全旺人大多數為衢縣南鄉土著,其中立新村以及尹家村一部分為淳安移民,大龍坑、賽東塢有一部分是福建汀州的客家移民,黃毛畈、柴公崗、岩頭、大龍坑等村有江西廣豐籍移民。
全旺鎮近三萬人口中,王姓、徐姓、毛姓、周姓、鄭姓、汪姓、邱姓、袁姓居多,每個村樓都有較強的宗親觀念。

行政區劃


全旺鎮下轄25個行政村:全旺村、馬蹊村、賀輅亭村、尹家村、雙盈頭村、樓山後村、官塘村、立新村、岩頭村、新聯村、官山底村、虹橋頭村、郎家村、里舍村、尖峰山村、塘前村、螺絲塢村、柴公崗村、黃毛畈村、橫溪村、毛家村、尚論崗村、大壠坑村、賽東塢村、幸福源村。全旺村是鎮政府所在地,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全鎮總面積98.93平方公里,總戶數6994戶,20707人(2017)。2010年,轄區內雙盈頭村與尹家村與橫路辦事處下轄村劃歸浙江省中心鎮高家鎮。

產業經濟


特色的農業產業有:柑桔、毛竹、水產、茶葉、花卉苗木等。工業主要涉及建材、機械加工、服裝加工等行業。2005年全鎮GDP為13210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838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500多元。200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37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00元。

教育事業


全鎮有初中、小學各一所,在校學生總人數2158人,教職工115人。2004年度鎮財政收入944萬元,總支出935萬元,用於教育支出的有443萬元。

旅遊資源


全旺
全旺
紅岩庫區,地處衢州南鄉最南端,景區有幸福源、賽東塢、大龍坑三個村組成,庫區內有幸福 源漂流等水上娛樂項目。大龍坑風景秀麗,最高峰東東尖海拔1029米為南鄉最高峰。
全旺鎮飯甄山風景區位於衢州市區東南面境內,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景觀的類型有:嶂石類、峽谷岩、洞府類、瀑潭類、水體類、古樹名木類等,可分期開發成集旅遊、休閑、訪古、遊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
毛家村位於全旺鎮東南1.5公里,其“狀元廳”,系南宋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狀元毛自知中榜而建。“狀元廳”的現址“經堂殿”位於毛家村口的西北面,因1966年“文革”時作為“四舊”被推倒,斷成了兩截三塊,分別當作廢石砌於路旁坑邊。1996年7月,鎮、村幹部極重視,認為毛自知是本地的歷史文化名人,得好好保護才行。將原地址遷至現在的經堂殿,並重塑了毛自知狀元塑像。現經堂殿正門10米處的狀元牌坊歷近八百多年的風雨滄桑仍佇立在村口的老樟樹下,而那棵老樟樹靜靜地在好像在訴說狀元郎騎著高頭大馬、頭戴官花、手捧黃榜的歷史篇章。現村口的這塊狀元牌坊仍十分神奇。在這塊長2.3米、寬 0.9米、厚0.3米的優質青石上,晴天基本上看不見字,雨天或潑水在石板上時,碑文上的“狀元”二字仍清晰。為了保護歷史文化古迹,村人除了從2006年開始祭祀毛自知外,正擬將此地建成旅遊休閑的勝地。

名人


古代

全旺,地靈人傑,謂為“三元”之地,所謂三元,即有:
宋代的“忠壯公”徐徽言:(1093——1129):出生官塘村,大觀二年(1108)應詔賜“武舉絕倫及第”(武狀元),在討伐西夏、抗擊遼、金戰役中屢建戰功。建炎三年(1129)在晉寧抗擊金人戰役中因寡不敵眾被俘,後為國殉難,宋高宗趙構追封為“晉州觀察使”,謚“忠壯”,墓葬今尚論崗村五墳頭。1996年遷葬於爛柯山。
宋代的“文狀元”毛自知(1177——1212):出生卧龍山(飯甑山)下,后遷居毛家村。南宋開禧元年乙丑(1205),參加殿試,名列進士第一名,是西安縣第一個文科狀元。新加坡出使番邦,榮及一時。后因主張伐金,得罪主和派,被皇上罷黜狀元稱號,三十六歲鬱鬱而終。村中有“狀元坊”,其墓葬在村后迥龍山;
明代“孝貞”皇后王鍾英(1450——1518):出生於樓山後村,明憲宗朱見深的正宮皇后,民間傳說則稱“癩痢娘娘”。天順七年(1463)年,明英宗為皇太子朱見深選美,十四歲的王鍾英被選入宮。次年英宗駕崩,皇太子朱見深即位,史稱明憲法宗,改年號為“成化”,王氏封為賢妃。后成化元年,吳皇后被廢,十六歲的王鍾英被封為後。次年,王鍾英奉旨回鄉省親。成化二十三年(1487),明憲宗駕崩,皇太子朱佑樘即位,史稱明孝宗,改年號為“弘治”,尊王皇後為“王皇太后”。弘治十八年(1505),孝宗駕崩,皇太子朱厚照即位,史稱明武宗,改年號為“正德”,尊王皇太後為“王太皇太后”。

當代

高洪星,著名浙商,華林證券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衛視國際傳媒集團董事局主席。北京對外經貿大學和人民銀行總行研究生部研究生導師、特聘教授、深圳高級職稱評委會評委、沙河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海南海峽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鄭炳林,浙江省政府辦公廳社保處處長。
徐紅素,衢州十大女企業家,老樹根創始人,現任浙江老樹根油茶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衢州百分百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致力於食品貿易領域運作近二十餘年,經過了不懈的努力成為了衢州有名的年輕女企業家。其創立的公司也成為了衢州市農業龍頭企業和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理事單位。
徐紅明,寧波一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現任一鳴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品牌營銷專家,浙江省十大職業經理人。曾為奧克斯集團、慈星股份、雅戈爾集團等國內知名企業提供服務。實力派營銷新銳。《新營銷》雜誌特邀研究員。
盧和邦,衢州市衢江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局局長。
徐光仕,衢州市衢江區安監局局長。
巫建民,衢州市衢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
梁忠進,衢州市衢江區招商局局長。
盧志勇,浙江百斯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