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頭丸帖
王獻之寫在絹上的一件優秀草書作品
《鴨頭丸帖》是東晉書法家王獻之寫在絹上的一件優秀草書作品,唐代摹本,共有兩行15字,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這幅作品運筆非常熟練,筆畫勁利靈動,風神散逸,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徵“筆鋒人紙靈巧而又變化多姿,方筆、圓筆、側鋒、藏鋒都有,如“鴨”、“當”兩字起筆處是順著筆鋒直接入筆,“故”字起筆是側鋒,“頭”、“不”等字與上一字相連,所以是逆鋒起筆,但也有以頓筆和藏鋒起筆的,如“明、君”等字。字與字之間氣脈貫通,連中有斷,如第一行“明當必”,第二行的“集當與”筆畫連綿,而“佳、明”,“與、君”等字之間重新起筆,調整筆鋒,但暗中還是有呼應,斷連結合使整幅字有疏有密,空白靈活。帖中的10多個字曲直結合:橫豎較直,有剛勁之美;又有圓轉外拓的曲筆,有遒婉之美,用墨巧妙自然,墨色有枯有潤,變化豐富。章法上行距很寬,顯得蕭散疏朗,堪稱是一幅不拘法則而又無處不存在法則、嫵媚秀麗而又散朗灑脫的草書精品。
鴨頭丸帖的一部分
釋文:“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
添加解釋:從這一帖的語氣來看,應當是有人已服用過鴨頭丸,但感到效果不好,因此告訴過王獻之這個情況,王獻之服后,覺得果然如來信所說,所以回信約這位朋友明天聚會並將求教。
全帖用墨枯潤有致。
姜夔《續書譜·用墨》說:“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則燥潤相雜,以潤取妍,以燥取險。”《鴨頭丸帖》兩層意思,蘸墨兩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潤而枯,由濃而淡,墨色分明。從而展現出全帖的節奏起伏和氣韻自然變化。
“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獻之獨創的書體,《鴨頭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
對於帖后的宋高宗贊語一紙,徐邦達先生《古書畫偽訛考辨》中認為系從他處移來,論之甚詳,此不贅述。然後又提出以下疑問:“按此為宋高宗趙構所書,庚申是紹興十年(1140年)。書法極精,確是真跡。但首句‘大令’系挖去原文,該書筆畫僵硬,與下文其他字截然不同,但王肯堂刻《潑墨齋帖》時已同今本,可知拼配早於萬曆年間。”文中對高宗贊語被挖改成“大令”之前的原文是什麼,以及拼裝、挖改的時間並沒有具體說明。
鴨頭丸帖的一部分
自宋《淳化閣帖》后,公私刻帖蔚然成風,王獻之名跡《鴨頭丸帖》也多次被摹刻入各類叢帖中,考查各帖所刻《鴨頭丸》版本之異同,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
《鴨頭丸帖》宋時曾刻入《淳化閣帖》第十及《大觀帖》第十,這兩種叢帖按刻帖體例均不加刻跋文。又《淳化閣帖》刻於淳化三年(992年),《大觀帖》刻於大觀三年(1109年),因移裝宋高宗贊語的時間必晚於其所書年代1140年,兩帖自然也不可能先行預刻。
明時,《鴨頭丸帖》刻入《東書堂集古法帖》《寶賢堂集古法帖》《余帖》《玉煙堂帖》及《潑墨齋法書》等集帖中。
書法著錄
《鴨頭丸帖》曾著錄於《宣和書譜》《清河書畫舫》《畫禪室隨筆》《妮古錄》《吳氏書畫記》《式古堂書畫匯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