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郡
曹魏置
公元220年,三國時曹魏改沛國為譙郡,屬豫州刺史部。
東漢時期,州成為一級行政區域。其中豫州刺史部治所為豫州刺史部 譙(今安徽亳州) ,轄區在今河南東南部、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東的河南東部、安徽北部、江蘇西北角及山東西南角。下轄潁川郡、汝南郡2郡,梁國、沛國、陳國、魯國4國,縣九十七個。註:東漢時期行政名稱,比如幽州是薊縣(今北京市),豫州是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等等,並非指的是縣城。《潁川郡,汝南郡,梁國,沛國,陳國,魯國,這些只是地界名稱並沒有實權。類似今天華北地區,華南地區,北京雖然屬於華北,但是北京管轄華北,同樣的道理譙縣雖然是沛國地界,但是譙縣管轄沛國。譙縣代表是豫州。豫州刺史部相當於現在中央一級政府,直接管轄兩郡,四國,九十七個縣》。東漢置建武十八年(42年)在譙治豫州刺史部,管轄2郡4國,97縣,今安徽亳州譙城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分沛國立譙郡治譙縣。
東漢建安末,魏武析沛國置,治所在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三國魏譙郡(2張)。三國魏黃初元年(220年),改為譙國,旋復為郡,屬豫州。魏皇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封譙郡為“陪都”,與許昌、長安、洛陽、鄴並稱“五都”。晉僑置陳留郡,西晉時,在此置譙國,譙縣是治所,北魏兼置南兗州,南朝梁改譙州,北周改亳州,隋復曰譙郡。
西晉為譙國。
南朝宋移治蒙縣(今河南商丘縣北二十二里老懞牆寺)。
譙郡
北魏正光中屬兗州。
北齊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