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縣鎮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轄鎮
蘄縣鎮隸屬於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位於埇橋區南部,距市區約22公里,南與大營鎮、永鎮鄉毗鄰,東南與固鎮縣的湖溝鎮接壤,東北與大澤鄉鎮連結,北部與桃園鎮相鄰,西南是濉溪縣的南坪、雙堆集兩個鄉鎮。
截至2019年,全鎮總面積約102.93平方公里,全鎮下轄14個村,207個自然庄,人口8.2萬人,其中鎮區人口約5萬人。
在蘄縣古城內外及其周邊,有眾多的名勝古迹:西上航,東上航,橋上閣,魚趕集,觀星台,金鑾殿,二龍戲珠,隱王廟,象窩,古戰場,七十二連營等等。
漢高祖四年(前203年),屬沛郡。征和四年(前89年)六月丁巳,為車千秋富氏侯國。本始三年(前71年),國除仍為蘄縣。漢宣帝地節元年(前69年),屬彭城郡。王莽新朝始建國元年(9年),改蘄縣為蘄城縣。東漢建武元年(25年),復舊名蘄縣。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沛國分置譙郡,蘄縣屬譙郡。
延康元年(220年),曹魏代漢,改名蘄陽縣。嘉平五年(253年),屬譙郡。晉泰始元年(265年),復舊名蘄縣。南朝宋,蘄縣屬譙郡。南朝梁中興二年(502年),置蘄郡領蘄縣,屬西徐州。北朝東魏武定六年(548年),改蘄郡為蘄城郡,改蘄縣為蘄城縣,蘄城郡領蘄城縣。北朝北齊,蘄城郡領蘄城縣,改屬仁州。南朝陳,蘄城郡領蘄城縣。北朝北周,蘄城郡領蘄城縣。
隋開皇六年(586年),廢蘄城郡,改蘄城縣為蘄縣,蘄縣屬仁州。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廢仁州,蘄縣屬徐州;大業三年四月,改徐州為彭城郡,蘄縣屬彭城郡。
唐太宗貞觀年間,蘄縣屬徐州。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將轂陽(谷陽,今固鎮縣南)併入蘄縣。天寶元年(742年),改徐州為彭城郡,至德二載(757年)十二月,彭城郡複名徐州。蘄縣先後屬之。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置宿州,蘄縣屬宿州。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廢宿州;太和七年(833年),復置宿州,遷治埇橋(今埇橋區),蘄縣屬宿州。
北宋開寶五年(972年),為加強宿州的軍事地位,設置保靖軍節度,宿州屬淮南路。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宿州屬淮南東路。南宋時期,宿州淪陷,南宋孝宗隆興年間,北伐中原,宋朝在宿州戰敗,史稱符離鏖兵。南宋寶祐二年(1254年),置懷遠軍。宋金在淮河流域長期拉開割據戰,南宋在宿州蘄縣荊山鎮設置荊山縣,屬懷遠軍(今懷遠縣)(元析蘄縣南地置懷遠縣《元和郡縣誌》、《太平寰宇記》、《讀史方與輿紀要》、《蘄縣鎮志》、《嘉慶懷遠縣誌》)。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廢蘄縣,併入宿州,宿州屬歸德府。
清順治二年(1645年),置江南省,宿州改屬江南承宣布政使司,蘄鄉隸屬宿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宿州改為宿縣。蘄縣為宿縣16個轄區之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宿縣湖溝設第六區署,蘄縣集屬宿縣第六區署。抗日戰爭時期,國、共、日偽多種政權並存,歸屬錯綜複雜。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權所轄蘄縣地區先後歸宿蒙、宿靈、宿懷縣領導。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3月,蘄縣屬宿南區抗日民主政府管轄;日偽政權蘄縣歸屬湖溝。1945年宿懷縣的蘄縣區劃歸宿縣。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蘄縣屬國民政府宿縣湖溝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蘄縣屬宿懷縣宿南區,區洽蘄縣集。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懷遠縣與宿懷縣合併。
1958年9月,蘄縣人民公社成立,公社管委會治所設在蘄縣集。
1961年10月,重建蘄縣區,駐地蘄縣集。1969年2月,區劃調整,新的蘄縣人民公社建立,駐地蘄縣集。
1992年3月,撤銷宿縣,併入縣級宿州市,蘄縣鎮隸屬縣級宿州市。撤區並鄉建蘄縣鎮,駐地蘄縣集。1998年,蘄縣鎮隸屬宿州市埇橋區。
清光緒時蘄鄉所轄37集:桃園集、東坪集、南坪集、忠義集、蘄縣集、小劉村集、雙堆集、高家口集、蘆溝集、永鎮集、尚廟集、單家口集、官溝集、大營集、羅家集、公平集、湖溝集、陳家集、項橋集、繪河集、楊家集、洪溝集、雙橋集、趙家集、清忠集、褚家集、姚家集、瓦町集、蒿溝集、南義興集、棠棣鋪集、溧澗鋪集、興隆集、水池鋪集、花庄集、任橋集、三里灣集。
中華民國(1912年)成立,蘄縣是國民政府宿縣16個區之一。
1934年蘄縣是國民政府宿縣第六區(區署駐地湖溝集)下轄的一個保。日本侵佔湖溝后,湖溝偽政權仍控制蘄縣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共產黨領導的宿南區,下轄蘄縣鄉、蘄南鄉、袁樓鄉、官溝鄉、桃園鄉、澮北鄉、澮南鄉、劉圩鄉。
1945年8月至1948年11月,蘄縣是國民政府湖溝區下轄的一個鄉,即蘄縣鄉。
1949年2月宿縣解放,成立蘄縣區,下轄:桃園、劉村、蘄縣、蘄南、澮南、澮北、劉圩、袁樓、尚廟、大營、朱廟、方店、奶奶廟、宋橋、閻店、永鎮等鄉。
1949年6月至9月,蘄縣區區劃有所調整,下轄:桃園、劉村、蘄縣、蘄南、澮南、澮北、劉圩、袁樓、永鎮、尚廟、大營、朱廟、方店、奶奶廟、閻店、宋橋、東南、西南等鄉,另外還有現屬固鎮縣的2鄉1鎮。
1949年10月,蘄縣區區劃調整,下轄:澮南、澮北、蘄南、蘄縣、尚廟、朱廟、永鎮、大營、方店、袁樓、劉圩、桃園、劉村、奶奶廟、西南、東南、宋橋、閻店、漕坊、趙廟等20個鄉。
1950年3月,將所屬漕坊鄉、趙廟鄉划屬濉溪縣雙堆區。
1950年9月,將所屬桃園鄉、劉村鄉、奶奶廟鄉、西南鄉、澮北鄉等5個鄉劃歸新建的桃園區;宋橋鄉、閻店鄉、東南鄉劃歸新建的二鋪區。
1951年10月,蘄縣區增設石橋、三官、龍王廟、瓦坊4個鄉,至此蘄縣區下轄14個鄉。同年12月鄉合併,設立大營、永鎮、蘄縣3個大鄉。桃園撤區后,桃園、劉村、東坪3個大鄉並人蘄縣區。后又將原宿縣城郊所轄的東南、西南兩鄉並人蘄縣區。
1958年9月,蘄縣人民公社成立,轄原蘄縣區的蘄縣、桃園、東坪3個鄉。
1960年,蘄縣人民公社同大營人民公社合併成立新的蘄縣人民公社,下轄蘄縣、燈塔、團結、袁樓、戴庵、白衣庵、東坪、王灣、桃園、光明、耿灣、韓圩、永鎮、方店、瓦坊、關湖、大營、陳里、狼湖、孫白等20個大隊。
1961年10月,重建蘄縣區,下設蘄縣、大營、永鎮、桃園、東坪、澮南6個公社。
1969年2月,蘄縣區撤銷,原蘄縣區所轄的蘄縣、澮南2個公社合併為蘄縣人民公社,並將澮南公社的常湖大隊、張許大隊劃歸新建的大營公社;將東坪公社的許寨、李寨、白衣庵、忠義大隊劃歸蘄縣公社。
1979年12月,原蘄縣人民公社改建為蘄縣區,下設蘄縣公社、澮南公社、團結公社、白衣庵公社。
1981年1月8日,中共宿縣縣委決定撤銷蘄縣區設蘄縣公社,澮河以南歸屬大營區,白衣庵公社4個大隊及澮河以北地區歸屬桃園區。蘄縣公社管轄蘄縣、邱園、沈寨、徐橋、燈塔、龍王廟等村。1981年1月2613復設蘄縣區,轄蘄縣公社、周寨公社(團結公社)、白衣庵公社和澮南公社。
1984年5月,公社改稱鄉。蘄縣區下轄蘄縣鄉、白庵鄉(原白衣庵公社)、澮南鄉、團結鄉。
1992年撤區並鄉,置蘄縣鎮,下轄29個行政村:蘄縣村、燈塔村、徐橋村、邱元村、龍王廟村、沈寨村、單寨村、團結村、石橋村、曹塘村、袁橋村、周王村、吳謝村、白陳村、八里村、戴庵村、王樓村、劉圩村、袁小寨村、大江村、袁樓村、袁大橋村、馬橋村、許寨村、李寨村、白庵村(原白庵鄉)、新王村、忠陳東村、忠陳西村。
2019年,蘄縣鎮轄許寨村、白安村(原白庵鄉)、忠陳村、徐橋村、燈塔村、袁小寨村、團結村、大江村、劉圩村、白陳村、周王村、代安村、邱元村、蘄縣村。
蘄縣鎮位於宿州市埇橋區南部,東經117°02′、北緯33°27′,西南是濉溪縣的南坪、雙堆兩個鄉鎮。全鎮總面積約102.93平方公里。
蘄縣鎮地處黃淮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高程20.8—23.2米。
蘄縣鎮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一般年份日照時數較多,最高氣溫達40℃以上,最低氣溫在一20℃以下。年平均氣溫14.4°C,無霜期210天左右。一般年份夏季炎熱多雨,多盛行東南風、南風和西南風。冬季寒冷,雨雪較少,多盛行西風、西北風和東北風。年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最高可達1500毫米左右,最低不足600毫米。由於受冬夏季風強弱影響,氣溫、降水年際變化較大,容易造成旱澇等自然災害。
蘄縣鎮
蘄縣鎮生物資源豐富。植物資源主要有林木、花卉、農作物、野生植物等,動物主要有野生動物、家畜家禽、魚類、昆蟲類等。
蘄縣地下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高嶺土(耐火粘土)和煤矸蘄縣鎮(2張)石。煤炭資源豐富,至2014年,境內煤炭探明儲量5.4億噸,境內年產260萬噸的蘄南煤礦、年產200萬噸的蘄東煤礦。
蘄縣鎮
蘄縣鎮境內,206國道縱貫鎮區南北,合徐高速公路飛跨蘄縣西部。2006年後蘄縣鎮陸續修建了206國道至袁君圩;206國道至小寨;206國道至袁大橋;蘄高公路至周寨、北張家;蘄高路至袁橋;206國道至邱寨;206國道至呂樓;門南至文城等鄉村道路。除了塌陷區外,都修建了水泥路面,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庄庄通公路,初步改變了鄉村交通晴通雨阻的狀況。
隨著蘄南、蘄東、桃園等煤礦的建成投產,為解決煤炭外運問題,1992年開始,國家投資興建從渦陽青町車站到津滬鐵路蘆嶺車站的青蘆鐵路。青蘆鐵路在白庵村人蘄縣鎮,穿過新王、忠陳西、沈寨、邱園、龍王廟等六個村,在忠陳西和沈寨村兩村之間跨越澮河鐵路大橋。為運煤方便先後又修建通往蘄南、蘄東、桃園三個礦的運煤支線,總長約18公里。在蘄縣境內設立宋庄、蘄南、前邱寨三個車站。
蘄縣鎮
20世紀,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機械化程度迅速提高,各類化肥完全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糧食產量同解放前相比翻了幾翻,蔬菜栽培在蘄縣是很有特色的產業,蘄縣集周圍多個村莊有50%以上農戶既經營糧食作物又栽培蔬菜,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解放前澮河裡只有3戶漁民以捕魚為生,已有40戶漁民集捕撈、養殖、水上運輸為一體,成為新型漁民。林業在解放前沒有形成規模,農民只在房前屋后栽植很少的樹木,1978年以後,隨著高產樹種引進,退耕還林政策的落實,林業有了較大發展,林業產值已上升到占農業總產值的5%。
蘄縣鎮20世紀50年代合作化開始后出現集體所有制的社辦企業。社辦企業規模小,生產方式落後。20世紀70年代出現現代工業,有代表性的如蘄縣鎮農具廠。該廠利用機械生產,主要產品是空氣錘、彈花機、汽車拖掛等。改革開放以後,蘄縣鎮充分依託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交通優勢,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加大招商服務力度,保持鄉鎮企業的良好發展勢頭。20世紀90年代以後,蘄南、蘄東兩大國營煤礦相繼建成投產,實現了採掘機械化、裝備現代化、辦公自動化。到2007年底,蘄縣鎮鄉鎮企業工業總產值4.2億元,創利稅3000多萬元,全鎮年產值50萬元以上的企業共有50個,產值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21個。
1952年6月,宿縣以南設一個人民銀行流動服務組。1956年該組固定在蘄縣。1963年,服務組改為蘄縣營業所。1980年,改名為中國人民銀行宿縣支行蘄縣營業所。1999年11月以後,稱中國農業銀行埔橋區支行蘄縣營業所。蘄縣信用社始建於1956年,是一家面向“三農”服務,依法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合作金融機構,所轄一個營業部,一個分社,職工18人,截止2007年末各項中國建設銀行宿州市分行蘄縣分理處,於1995年5月18日經宿州市人民銀行批准,對外開辦規定的金融服務業務。截止2005年7月末,一般性存款餘額已超億元大關。存款餘額達9155萬元,各項貸款餘額達6900萬元。
20世紀末,柳元小學、曹塘小學、團結小學各建教學樓一棟總計1900平方米,袁樓小學建校舍21間525平方米。1999年蘄縣中學建教學樓一棟4000平方米,至2005年底總共建4棟教學樓、3棟學生宿舍樓和3棟教師宿舍樓,總面積26000平方米。2006年蘄縣初級中學新建教學樓一棟5500平方米。2007年7月,蘄縣鎮中心幼兒園自籌資金20萬元,改建校舍建一棟二層教學樓20問528平方米,當年11月竣工交付使用。進入21世紀,各校教學設施逐步完備。每所中學和蘄縣小學都有實驗室、電腦室、儀器室、圖書室、閱覽室、體育器材室。蘄縣中學還配有語音室。另外蘄縣中學、蘄縣初級中學還配有醫療室。一般小學都有圖書室、儀器箱和體育器材室。至2007年,全鎮各學校擁有藏書50萬冊、電腦200台、投影儀100多台、廣播器材27套、電視機25台,校校有錄音機、VCD、幻燈機:中學短侍英語教師都配備錄音機。
蘄縣鎮
1990年區站購設一台50W調頻發射機,使四個鄉使用了區站發出的調頻信號,各鄉調頻接收區站信號。1992年撤鄉,區改鎮,29個行政村成立廣播放大站,鎮往各村傳送廣播信號。1996年有線電視開通,至今全鎮已安裝有線電視1200多戶。2007年安裝一台發射機、498隻喇叭,建成無線調頻廣播台,實現村村通廣播。
1998年8月18日,轄區內蘄南礦醫院開診,現有床位62張,醫務人員56人。醫院主要為礦職工服務,同時也面向社會為蘄縣乃至周圍各鄉鎮患者服務。截止到2007年底,全鎮有個體診所70多家,從集鎮至農村遍布全鎮。個體診所醫療技術參差不齊,大多是經過蛹橋區衛生局考核批准的合法經營者。
西上航,位於蘄縣老街南頭,沿澮河北岸向西約100米至200米處,是一處新石器時期遺址,遺址面積約有1000平米,上面疊加著各個時期的生活遺物。自新石器之後還發現有西周,春秋戰國,秦漢時期的生活遺跡。據考證得知,古代先民多傍水而居,西商行遺址就位於澮河北岸,即澮水之陽,澮河是一條天然河流,水面寬闊。過去的陸路交通不便,交通都以水運為主,河流相當於古代運輸的大動脈。這裡曾經是蘄縣城南一古代延續數百年的碼頭,因而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貨物集散地,像集市一樣可以進行貿易往來,影響很大,形成一定的行市。因而稱作“行”,即隨行就市。至於稱為另外一“航”,據說貨物都是船舶從這裡運出運入,出航歸航而來,所以西上行也叫西上航。
觀星台,位於蘄縣大街北頭,內城東南角。觀星台,是古代先民用來觀測天象,預測天氣的一古老的氣象建築設施。下面用土夯成高台,台上有閣樓一座,閣內設有觀測天象的古老儀器。閣樓上有一木製圓台,人可以站長在圓台上,觀星斗,望日月。據說建於西周末年諸侯國時期,是諸侯王國的天文設施。傳說為備垓下之戰,劉邦駐軍蘄縣時,經常與軍師一同登臨觀星台,觀測星象,預測天氣。有一天劉邦觀星回來,下令軍民備足一月的柴草,眾人不解其意。蕭何問曰:大王,這是為何?劉邦說:天機不可泄露!依令照辦即是。果然沒兩天,秋雨連綿,一直下了一個多月。這個故事,後代也有古詩佐證。詩曰:澮水滔滔西北來,漢王基業步雲開,蓋世英雄今已負,空留昔日觀星台。觀星台曆時兩千餘年,閣樓設施都不復再,而今遺址尚存,遺址上建有蘄縣變電所。
隱王廟,位於蘄縣集澮水南岸的戴庵村,與蘄縣古城隔河相望。廟建於何時,已無從查考。隱王廟雖不復存在,但遺址尚存。
遺址上有棵紅果樹,據說已經一千多年,還很茂盛生長著,被當地人尊奉為神樹,也是蘄縣著名的景點之一。1958年,蘇聯史學家來蘄縣考察古城,專程到隱王廟觀賞紅果樹。上世紀80年代初,著名評書藝術家劉蘭芳也慕名專程到隱王廟觀賞紅果樹。
象窩,位於蘄縣古城西徐橋南靠近澮河的地方。傳說是范王坐蘄縣時,交趾國(越南境內)供來一頭大象。大象是熱帶動物,喜水源充足的地方,所以范王就遣人把大象散養於縣城西門澮水岸邊。大象擅掏洞戲水,河灣一帶被大象掏了許多窟窿,人們便把這一帶稱為象窩。象窩周邊水草豐茂,岸柳成行,河灘上白鷺與仙鶴成群。有古詩云:往事如煙歲月寒,賞今懷古意纏綿,千秋勝跡知多少,象去窩空不復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