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河南工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河南工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教工133人,擁有一支綜合素質好、學術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具有開創精神的教學科研隊伍,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教師30餘人,具有博士學位13人,其中包括從日本岡山大學等歸國博士、博士后2人,具有碩士學位60餘人。現有在校研究生、本科、專科生共計3200餘名。
河南工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運動會圖片
微波探測技術研究所、新型計算技術研究所、糧食信息學研究中心、信息集成與控制研究中心、空間數據處理技術研究中心、決策支持技術研究中心、信息安全研究中心、通信工程研究中心
學院擁有四個碩士點: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與信號處理、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三個本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四個專科專業: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計算機應用專業、信息電子技術專業、通信工程專業。一個獨立學院:軟體學院
近年來,該院主持承擔國家“十五”項目、省重點項目、省科技攻關項目和省基金項目等共計 27項,其中包括河南省傑出人才創新基金“非接觸智能IC卡不停車收費系統的研究與應用開發”,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小麥粉加工精度檢測方法研究與儀器開發”等。發表學術論文近300篇,大多刊登在《計算機學報》、LNAI、LNCS等一些國家級刊物、核心期刊和國外權威刊物上,其中部分論文被《SCI》、《EI》等國際權威索引引摘。
學院以人才培養為目標,以素質教育為核心,本著“全面與特色相統一,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相統一,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相統一”的理念,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突出工作創新,加強教風和學風建設,教學工作和學生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學院先後湧現出多名省級三好學生及優秀學生幹部等先進個人,多人獲得省、市級獎學金,多人次在全國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電子設計大賽和學校組織的電腦網路大賽、智能機器人大賽、大學生社會實踐、藝術大賽、“青春杯”足球賽等賽事中獲獎。多年來,我院為國家經濟建設、教育和科學研究等部門和機構輸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質、高水平、求實創新的科學與技術人才。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培養計劃(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一、培養目標
Ⅰ. Educational Objectives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系統、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在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及應用等方面具有較寬廣的專業知識、較強的英語語言能力和實踐能力,良好的人文素養和創新精神,並在電子、通信、計算機、自動化、電子信息和信息感測專業領域中的一個或兩個方向具有特色。畢業生能在信息技術產業,科研部門,高等院校及其相關領域從事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研究,設計、集成及開發等方面工作的研究性及應用性人才。
This Program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 thorough grounding in the theoretical principles and knowledge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its transfer,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It remains committed to systematic education for high-level researchers and doers,who have particular interests in the area of electron,communication,computer,automation and information sensing. Students with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and personality of innovation can prepare for any professional role they might choose-research,design,integration,practi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research institutes,universities,the professions and other community groups.
二、基本規格要求
Ⅱ.Skills Profile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⒈ 具有較紮實的數理基礎;
⒉ 掌握信息科學、電子學、計算機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⒊ 具有研究信息學科領域理論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⒋ 了解信息學科的發展動態;
⒌ 具有較強的英語語言能力;
⒍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方法和撰寫科學論文的能力;
⒎ 具有較好的人文社科知識和人文素質,以及較強的協調、組織能力;
⒏ 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gain:
⒈ Sound grounding in both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⒉ Principles of information science,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⒊ Research and problem solving skills;
⒋ Skill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 in the discipline;
⒌ Skills to use English language;
⒍ Ability in document searching,data querying and thesis writing;
⒎ Attainment in humanities & art,cooperative and organizational skills;
⒏ Sense of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三、學制、畢業最低總學分與學位
Ⅲ. Length of Schooling/Minimum Total Credits and Degree
學制:標準學制4年,彈性學制3~7年
Length of Schooling:Standard Length of Schooling 4 years,Elasticity Length of Schooling 3~7 years
畢業最低總學分:175學分;其中必修課99學分;限選課32學分;選修課(含公選課)17學分;實踐27學分
Minimum Total Credits:175,Required courses 99,Required elective courses 32,Required options courses 17,Practining courses 27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Degrees Conferred:Bachelor of Engineer
四、主幹學科
Ⅳ. Major Disciplines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五、主要課程
Ⅴ. Main Courses
Discrete Mathematics,Data Structure,Assembly Language Programming,Numerical Analysis,Principle of Operating System,Microcomputer Interface Techniques,Principle of Database System,Compiler Principles,Computer System Architecture,Software Engineering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培養計劃(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一、培養目標
同上
二、基本規格要求
Ⅱ.Skills Profile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⒈ 具有較紮實的數理基礎;
⒉ 掌握電子科學、計算機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⒊ 具有研究電子學科領域理論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⒋ 了解電子信息學科的發展動態;
⒌ 具有較強的英語語言能力;
⒍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方法和撰寫科學論文的能力;
⒎ 具有較好的人文社科知識、人文素質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有效的交際能力,多學科隊伍中的影響和作用力,對全球社會工程科學和技術影響的理解力以及對自己所處領域中重點和關鍵問題的敏感性;以及較強的協調、組織能力;
⒏ 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
⒐ 系統地掌握電子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並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先進通用電子設計、電路與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和測試技術、數字信號處理系統等;
⒑ 具有較強的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繼續學習的能力。
⒈ An ability to apply knowledge of mathematics,physics,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 develop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microelectr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
⒉ Principles of 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⒊ An ability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to investigate and conduct experiments,and analyze and interpret data on electronic disciplines;
⒋ Skills to use English language;
⒌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trend of electron science,electronics,and computer science;
⒍ An ability in data querying and thesis writing;
⒎ Solid grounding of natur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and art,and an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to function on multidisciplinary teams,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engineering in a global and social context and to be aware of contemporary issues in their fields,and an understanding of professional and ethical responsibility;
⒏ An ability in original creation;
⒐ Knowledge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testing technology of advanced electronic design,circuits and systems an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⒑ An ability to continue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their future lives and careers.
三、學制、畢業最低總學分與學位
同上
學制:標準學制四年,彈性學制3~7年
Duration:4 years
畢業最低總學分:171學分;其中必修課96學分;限選課32學分;選修課(含公選課)16學分;實踐26學分
Minimum Total Credits:171 Credits,Required courses 96,Required elective courses 32,Required options courses 16,Practining courses 26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Degrees Conferred:Bachelor of Engineer
電子信息工程本科培養計劃(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Electronic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一、培養目標
同上
二、基本規格
同上
三、學制、畢業最低總學分與學位
同上
1.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糧食儲備信息系統”的專題“中央監控指揮系統財務人事管理系統”和“國家糧食儲備庫財務人事管理系統”,通過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驗收。
2."全國糧食系統計算機應用中長期發展綱要(1990-2020年)”,獲國內貿 易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⒋“微機在糧食業務環節中的應用技術研究”,通過商業部科技司鑒定。
5.“安全儲糧智能決策支持系統”,通過河北省科委鑒定。
6.“辦出專業特色,推動學科發展”,獲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7.“糧油食品生產微機測控系統”,可用於麵粉廠、飼料廠生產過程的監測和控制。
8.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散糧儲運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研究開發”的專題“散糧調運路線的計算機模擬技術研究”,已完成,待鑒定。
9.“小麥品種的蛋白質電泳鑒定方法研究”,通過國家商檢局鑒定,並獲 國家商檢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10.“商業企業市場營銷效益綜合評價與控制研究”,通過國內貿易部鑒定。
11.“高等院校學生收費管理系統”,通過河南省科委鑒定,並獲河南省教委科 技進步三等獎。
12.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糧食儲備信息系統”的專題中央監控指揮系統的“儲運業務管理系統”、“流通設施建設管理系統”和國家糧食儲備庫系統的“儲運業務管理系統”、“糧情檢測分析控制系統”、通過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驗收。
⒔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EDI效益評價研究”。
近年來,科研人員以專業實驗室和研究所為依託,已完成國家科技攻關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科技攻關項目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項,其中省部級二等獎3項,三等獎6項。發表科技論文138篇,在計算機學報等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62篇。
其中,我院研製開發的“國家儲備庫糧情檢測系統”在全國糧食行業有廣泛的影響,在1000億國家糧庫建設工程中作為國家指定產品,中標庫點數105個,佔總標額的10% ,取得了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
*小麥粉加工精度計算機檢測方法研 究與儀器開發(2001BA501A16)。
*小麥硬度測定指標的研究及設備開發(2001BA512B0602)
主要的省部級科技攻關項目:
*基於知識的生產過程式控制制與管理技術與系統(0024330015)。
*基於移動主體的決策支持型電子商務支撐技術與系統(0224330017)。
*穀物害蟲實時監測與分類識別系統(0224010011)。
*人工神經網路應用於倉儲物害蟲聲音識別研究(0111060600)。
*糧食信息分類與編碼(國糧科字[2001]50號)。
*糧情測控系統檢測布點的合理性研究(國糧科字[2001]8號)。
*中央儲備糧庫糧情測控系統(國債重點工程項目)。
*糧庫管理信息系統。
*基於WEB模式的國家糧食儲備庫資產管理信息系統(0124140176)。
*醫用多媒體診斷系統(0335019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