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兵

作戰兵種之一

大刀兵,作戰兵種之一。在中世紀,大刀兵是最常見的主戰兵種之一,大刀兵需要挑選身體強健的壯士,裝備重甲。訓練消耗費用比較高.《大刀進行曲》是對大刀兵英勇作戰的讚歌.

目錄

正文


29軍的大刀兵
29軍的大刀兵
大刀兵的特點
手持大刀的兵種,近戰威力強大,近距離對付長矛兵和弓箭手有很明顯的優勢。在中世紀,大刀兵是最常見的主戰兵種之一,曾經有過輝煌的戰績。
中國的大刀兵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作戰兵種。大刀兵是消耗費用比較高的兵種,大刀兵需要挑選身體強健的壯士,訓練大刀兵需要花上一定的功夫,大刀兵還往往裝備重甲,有的還拿大盾。唐朝的陌刀兵,就是一種著名的大刀兵,手持2米左右的長桿大刀,是大唐步兵中的精銳部隊。明朝戚家軍的大刀兵,曾在抗倭戰爭中大顯身手。一直到20世紀中葉,中國戰場上最後的大刀兵仍然英勇奮戰。
女大刀兵
女大刀兵
29軍大刀兵的傳奇
29軍的大刀兵曾在中國近代史上聞名一世。開始29軍並不都是大刀兵,每個連三個排,其中每個排一個大刀兵,大刀兵的人兩桿槍兩把大刀,班長有一把手槍
1933年1月初,日軍侵佔山海關熱河吃緊,平津危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布防,第三軍團29軍擔任喜峰口馬蘭峪方面的作戰。3月10凌晨,以宋哲元為總指揮的29軍的三十七師趙登禹、王治邦、佟澤光三個旅趕到,趙登禹率隊在喜峰口附近與日軍展開肉搏戰,他們手提大刀,殺聲震天,幾處高地失而復得。
3月12日凌晨開始,趙登禹、佟光澤兩個旅分兩路包抄敵營,拂曉前趙登禹到達日軍特種兵宿營地,大刀兵如神兵天降,痛殲睡夢中的日軍。據《中國共產黨遷西縣歷史》記載,從3月9日至3月13日的喜峰口血戰中,殲滅日軍4000餘人。29軍大刀兵的神勇使得全國振奮,也震驚了日本,日本國內媒體驚呼“明治大帝練兵以來皇軍名譽,均在喜峰口外被宋哲元剝削凈盡也。”著名音樂家麥新受喜峰口血戰鼓舞,創作了《大刀進行曲》。
29軍原屬馮玉祥的西北軍,馮玉祥與蔣介石中原大戰失敗后,被蔣介石收編建成,因此屢受冷遇。開赴喜峰口時,29軍兵力雖有20000多人,但裝備極差,重武器很少,彈藥也不足,使用的步槍不僅樣式陳舊,數量不夠,許多還配不上刺刀,因此每人配備大片刀。
29軍的抗日勇士們用大刀砍掉了無數敵人腦袋,然而大刀只是舊時的兵器,無論使用它的人如何神勇,也無法抵擋敵軍的飛機炮火。
蘭玉田說,他親眼看見29軍的炮彈落到鬼子人群中,一顆、兩顆……一直落了13顆都沒有爆炸,直到第十四顆才炸響。武器裝備落後如此,這場戰役的結果可想而知了。
1933年4月13日,29軍撤出喜峰口,在興城以北灤河西岸布防。4月14日,日軍突入喜峰口。4年後的“七·七事變”中,29軍再次對敵軍揮起大刀,曾經在喜峰口英勇抗戰的趙登禹為國捐軀。
大刀兵與日軍白刃戰時的優勢
曾有一篇文章說:
“在一對一的情況下,日本刀面對中國大刀並不佔有優勢,大規模白刃戰時大刀更顯威力。”
“比較一下這兩種刀就會發現:日本刀刀身很窄,但由於採用精鋼作為原料,鍛造及淬火的工藝十分精良,因而強度很高;刀刃鋒利,波浪形的刀紋清晰可見;刀鞘及護手的外形精美,被世界各地的收藏家視為珍品。反觀中國大刀,通體由整塊鋼鐵打造,鋼質一般;刀身特別是刀頭部分較寬,刀尖呈上斜形類似《武經總要》中所描寫的“前銳后斜”的宋代手刀;長柄末端有一圓環。雖然大刀無論在鋼質,刀刃,工藝及外形上都比不上日本刀,但是大刀是根據實戰需要而誕生的,鋼質和工藝的要求低使得任何一個農村鐵匠都能製造;寬厚的刀身讓鋒利的日本刀也對它無可奈何;在砍劈時運用自身重量來彌補刀刃的不足,所以在與日本刀的戰鬥中並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