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察察公路
丙察察公路
丙察察公路(丙察察線或丙察察):是丙察然公路東段,連接雲南省貢山縣丙中洛鄉-(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察隅縣城,全長270公里,屬219國道。2009年修通的極簡易險路,屬等外公路(是便道上走汽車,因此舊路不在公路等級)。
包括丙察線(即丙察公路)和察察線。它通過察然公路到波密縣然烏鎮、接川藏公路南線即318國道。景點匯聚:丙中洛鎮與西藏察隅縣察瓦洛鄉接壤,這裡雪山環繞,風景秀麗,是滇西北“三江併流”風景核心區之一,怒江第一灣、石門關、茶馬古道、霧裡村等精品旅遊景點匯聚於此,是怒江州正在打造的“從怒江到拉薩”(全程1500公里)滇藏新通道、新精品旅遊線路的必經之地。
改建:因為滇藏公路建設滇藏新通道,2015—2017年進行改建,升級為油麵三級公路—四級公路的機會(丙中洛境內27公里投資5億,察隅縣境內的察察線投資18億),當然是改造難度最大的路段。丙中洛鄉境內,路基寬度根據情況分別為8.5米、7.5米或6.5米;察隅縣境內,採用設計時速20公里的四級公路標準,路基寬度6.5米和4.5米,4.5米路段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按300米內設置錯車道。
丙察察被稱為第七條進藏公路,也是最艱難的進藏路線,是以險而名的道路,同時也是風景最為原始優美的道路,被網友稱為:身在地獄,眼睛在天堂。它能讓你體驗穿越於天堂和地獄之間的極致感受。
丙察察公路(丙察察線或丙察察)是雲南省貢山縣丙中洛鄉-察瓦龍鄉-察隅縣城,滇藏新通道核心程丙察然公路東段,
全長約270公里,包括丙察公路和察察線,2009年建成通車的,被人們稱為第7條進入西藏的公路。
丙中洛鄉過三十多公里就到察瓦龍鄉的地盤,因此絕大部分是察察公路或察察線。
丙中洛至察瓦龍段公路從2000年興建到2009年首次竣工,而察隅縣至察瓦龍鄉段公路於2008年興建,經過了多次改造至2011年完工。
丙察察
比較可知。2009年10月察察線沒有貫通之前,從察隅到察瓦龍是不通車的,所以察隅縣的領導到所轄的察瓦龍鄉檢查工作,只能繞道滇藏或川藏線,走上千公里的路才能到察瓦龍。
丙察察公路
但在雲貴高原-青藏高原過渡地帶,丙察察線總體看是海拔較低的,一些是2,000米上下,所以可以四季通車。
附:察隅縣城-波密縣然烏鄉(然察公路或察然公路),地勢巨大升高:從察隅到然烏經過 德姆拉雪山,要從2,000米爬到5,000米,而且山勢較陡。翻過5000米的德姆拉山口,經然烏鎮后駛入川藏線(318國道)趕往波密縣城。德姆拉山埡口是察然公路里接近然烏的山口。
丙察察線是進藏路線中最為艱險、風景也最優美原始的路線。說它是公路,恐怕有些牽強。
事實上,目前丙察察線還只是連接城鄉之間的簡易道路,由於路況差、道路艱險,鮮有人選擇從這裡進藏,這也讓丙察察更具神秘色彩。
其中,察瓦龍前後的路段最艱難。
丙察線即丙察公路。
險峻主要表現在這段,特別是秋那桶村以後至察瓦龍,有懸崖土路、小流沙、大流沙。
察察線即察察公路,主要是路面低級,另外,要翻閱三個雪山口。
目若村位於竹瓦根鎮東部,是察隅縣“滇藏風光走廊”3A景區之一目若村旅遊集散中心。
丙察察公路
丙察察公路
丙察察公路
閱讀這些專文,可以了解大量情況。不詳細摘錄了。
專題介紹:《中國國家地理》“滇藏新通道”專題里的專文“丙察察:神秘的滇藏新通道”、“滇藏新通道(丙察察線)極限挑戰全記錄”。“自駕丙察察線——再也不想來第二次的精彩體驗”。車友文章“丙察察線:最艱難的進藏之旅”。網易新聞報道“丙察察線,最艱難原始的進藏線”。
丙察察公路機會好,建成沒幾年就再次遇到歷史性巨大機會——滇藏公路建設滇藏新通道——它可以升級為油麵三級公路了。它是改造難度最大的路段。
建設滇藏新通道,西藏察隅縣路段
已被列入國家支持藏區建設“十二五”規劃。據2015年1月新聞《拉林公路開工路段主體工程完工75%》里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吳春耕介紹,察隅縣境內的察察線投資18億。
雲南怒江州六庫至丙中洛段(六丙公路)
將改建,丙中洛至察隅縣段改建為油麵三級公路。
丙察察公路
丙察察公路是2009年修通的極簡易險路,屬等外公路(是便道上走汽車,因此不屬於正常的公路等級,如果算公路等級,可能是第六級了,比五級公路差)。
丙察察公路
貢山縣丙中洛鎮境內(是219國道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內段的組成部分),丙吉公路改建工程全長27.23公里,起於雲南省怒江州S237線丙瑞公路K40+200處,經丙中洛鎮東側山坡、重丁村、石門關、木桶、秋那桶、那打底,止於貢山縣 吉瓦圖村,接察隅縣公路,總投資5.2億元(其中中央資金4.16億元,地方配套資金1.04億元)。
整條線路從南到北沿怒江布線,穿梭於著名的怒江大峽谷之中。
丙吉公路按照三、四級公路標準建設,路基寬度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為8.5米、7.5米或6.5米。
丙察察公路
丙察察公路
全線新建橋樑9座(大橋6座,中橋3座),其中K1+930m格馬洛河大橋、 K9+877m怒江大橋、K17+049m必邱大橋為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箱型拱橋,其餘橋樑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T型梁橋。全線路面結構為瀝青混凝土路面,項目工期為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共24個月。
丙察察公路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完整保留當地自然、人文、歷史文化遺產是工程建設指揮部面臨的一大難題。工程指揮部及時與設計單位溝通交流,在確保路線指標達到設計要求的前提下,結合實際,對路線平面布置進行微調,採取堆砌擋牆拼寬路基的施工方式為景區讓道,確保不破壞當地自然風貌,人文、歷史文化遺產,使之成為怒江大峽谷的最美公路路段之一。2017年3月30日,丙吉公路(丙中洛至吉瓦圖)改建工程已於提前完成路面鋪築,正常情況下可以在年底完工通車。
察察公路段。
計劃總投資18.2億元,路線主線全長約264公里。
本項目路線起於西藏東南部察隅縣察瓦龍鄉南部的滇藏交界處,與雲南境內的滇藏新通道終點相接,向北沿怒江經松塔、曲珠、察瓦龍鄉政府、左布至目巴,在目巴離開怒江轉向西北經夢扎、庄通、德究通、牙那、目若、昌拉卡、益秀拉、央車、青車、明期、桑久,終於竹瓦根鎮接S201線。
路線主線全長約264公里。本項目設有3條支線,總長約41公里。
採用設計速度20km/h四級公路的技術標準。
路基寬度6.5米和4.5米,主線(回頭曲線)轉彎半徑不小於15米;路基寬度為4.5米時,在地形、地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按照間距不大於300米的地方設置錯車道。
全線(含支線)設大橋95米/1座(怒江大橋舊橋利用),中橋468.56米/13座,小橋1045.66米/42座,舊橋利用66米/4座,涵洞695道,其中鋼筋混凝土蓋板涵64道,鋼波紋管涵洞631道;
全線設養護工區3處,佔地面積60畝,建築面積8080平方米。
項目合同總工期30個月,實際開工日期2015年6月26日,計劃竣工日期2017年12月26日,項目計劃總投資18.2億元。
受自然條件影響,項目施工難度較大
本項目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自東往西穿越橫斷山脈的怒山、伯舒拉嶺山脈,屬構造剝蝕高山峽谷、高中山峽谷地貌,沿線地表水系發育,山高坡陡,地質構造錯綜複雜,岩層破碎,新構造運動活躍,地震劇烈,外營力風化剝蝕作用強烈,地表岩體破碎。
另外,現代冰川積雪盤踞的高山區有豐富的冰雪融水,降水集中,暴雨強度大。
這些特殊的自然條件,使得公路沿線時常發生許多崩塌、危岩、岩堆、滑坡、泥石流、碎石流、雪害、涎流冰、水毀等不良地質現象。
對此,本項目的各施工單位針對各自標段內存在的不同的地質災害問題,制定了詳細的地質災害處理方案,隨時做好應對發生地質災害的情況,並採取相應措施對不良地質路段進行整治處理。
本次改建工程:
改善了路線平縱麵線形;整治病害;整修和加寬了路基;鋪築路面;增加了橋涵和排水工程;增設了必要的交通安全和管養設施等,使得車輛通行更加安全、舒適,行駛速度也相應提升。
據介紹,以前開車從察瓦龍鄉到察隅縣需要近13個小時,且路況極差,易發生安全事故。項目建成通車后,從察瓦龍到察隅縣開車僅需8個小時,且行車安全性得到了極大地提升。
滇藏新通道(西藏境內)滇藏界至察隅縣竹瓦根鎮公路工程是西藏自治區“十二五”公路交通規劃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