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狀態

介於焦慮情緒和焦慮症之間的一種狀態

焦慮狀態是介於焦慮情緒和焦慮症之間的一種狀態,比焦慮情緒重而較焦慮症輕。焦慮狀態有明顯的焦慮情緒,如煩躁,易怒,易激惹,緊張,坐立不安,還伴隨睡眠障礙以及一些植物神經紊亂的癥狀,如心慌、心悸、胸悶、乏力、出冷汗,但這些癥狀一般時間較短,可有一定誘因,而且時好時壞,可以通過自我調節緩解。

概述


焦慮是最常見的一種情緒狀態,比如快考試了,如果你覺得自己沒複習好,就會緊張擔心,這就是焦慮。這時,通常會抓緊時間複習應考,積極去做能減輕焦慮的事情。這種焦慮是一種保護性反應,也稱為生理性焦慮。當焦慮的嚴重程度和客觀事件或處境明顯不符,或者持續時間過長時,就變成了病理性焦慮,稱為焦慮癥狀,符合相關診斷標準的話,就會診斷為焦慮症。

焦慮症


焦慮症很常見,國外報告一般人口中發病率為4%左右,占精神科門診的6~27%。美國估計正常人群中終身患病機率為5%,國內發病率較低,平均為7‰。戰時焦慮症占戰時神經症的1%。常於青年期起病,男女之比為2:3。
焦慮是預感到未來威脅,與懼怕不同,後者則是對客觀存在的某種特殊威脅的反應。正常人的焦慮是人們預期到某種危險或痛苦境遇即將發生時的一種適應反應或為生物學的防禦現象,是一種複雜的綜合情緒。焦慮也可以是所有精神疾病的一種癥狀。病理性焦慮是一種控制不住,沒有明確對象或內容的恐懼,其威脅與焦慮的程度很不相符。
一、病因與發病機理
病因未明,不同學派有不同解釋。
1、遺傳因素:在焦慮症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緣親屬中同病率為15%,遠高於正常居民;雙卵雙生子的同病率為2.5%,而單卵雙生子為50%。有人認為焦慮症是環境因素通過易感素質共同作用的結果,易感素質是由遺傳決定的。
2、病前性格特徵:自卑、自信心不足,膽小怕事,謹小慎微,對輕微挫折或身體不適容易緊張,焦慮或情緒波動。
3、精神因素:輕微的挫折和不滿等精神因素可為誘發因素。
4、生物學因素:焦慮反應的生理學基礎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活動的普遍亢進,常有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過度釋放。軀體變化的表現形式決定於患者的交感,副交感神經功能平衡的特徵。
關於發病機理也有不同說法,有的學者強調杏仁核和下丘腦等“情緒中樞和焦慮症的聯繫,邊緣系統和新皮質中苯二氮蘧受體的發現,提出焦慮症的”中樞說“;也有人根據β-腎上腺素能阻斷劑能有效地改善軀體的癥狀、緩解焦慮,支持焦慮症的“周圍說”。心理分析學派認為焦慮症是由於進度的內心衝突對自我威脅的結果。基於“學習理論”的學者認為焦慮是一種習慣性行為,由於致焦慮刺激和中性刺激間的條件性聯繫使條件刺激泛化,形成廣泛的焦慮。Lader提出:遺傳素質是本病的重要心理和生理基礎,一旦產生較強的焦慮反應,通過環境的強化或自我強化,形成焦慮症。
二、臨床表現
可起病於任何年齡,以40歲以前發病為多見。起病可急可緩,病前常有心理或軀體方面的誘因。
1、急性焦慮症,又稱驚恐發作(panicattack)。突然出現強烈恐懼,伴有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患者突然恐懼,猶如“大難臨頭”或“死亡將至”、“失去自控能力”的體驗,而尖叫逃跑、躲藏或呼救。可伴有呼吸困難、心悸、胸痛或不適、眩暈、嘔吐,出汗,面色蒼白、顫動等。每次發作持續數小時,一月可數發,間歇期可無明顯癥狀。
2、慢性焦慮症,又稱普遍性焦慮或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anxiety)是一種自己不能控制的,沒有明確對象或內容的恐懼,覺到有某種實際不存在的威脅將至,而緊張不安、提心弔膽樣的痛苦體驗。還伴有顫動等運動性不安,胸部緊壓等局部不適感及心慌、呼吸加快、面色蒼白、出汗、尿頻、尿急等植物神經功能亢進癥狀。
在慢性焦慮症的基礎上可有驚恐發作
三、病程與預后
病程長短不一,部分患者病程持續時間較長。女性患者、病程短、病前性格良好、癥狀變化不多者,預后較好;軀體癥狀明顯者,預后較差。但經適當治療,大多預后良好。
四、診斷依據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依據
1、反覆出現無明確原因、對象或內容的恐懼、緊張不安等情感體驗,並伴有運動性不安和植物神經功能亢進等軀體癥狀。
2、自知力完整,要求治療。
3、病程持續1個月以上。
4、病前性格特徵、精神因素及家族中有類似發作者等均有助於診斷。
5、已影響患者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6、排除癔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心臟疾病及其它軀體疾病和精神疾病伴發的焦慮狀態。
(二)鑒別診斷
1、心臟疾病:驚恐發作時出現的胸痛、心悸、出汗等易誤診為急性心肌梗死,通過查體、發作時間、誘發因素及心電圖檢查可以鑒別。值得注意的是二尖瓣脫垂時可伴驚恐發作。
2、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伴發的焦慮癥狀,經過治療,焦慮癥狀隨甲狀腺功能的恢復而改善。持續存在的焦慮,應考慮為慢性焦慮症。
3、癔症:癔症的情感發作易與驚恐發作相混淆,前者具有濃厚情感色彩,哭笑無常,情緒多變;後者以強烈而不能自控的焦慮、緊張為主要特徵。
4、抑鬱症:常伴有焦慮。抑鬱症以情緒低落、興趣索然,自我感覺不良、自我評價低,能力降低及消極觀念等為主;焦慮症則以預感到未來不幸或實際不存在的威脅將至而緊張、恐懼。
五、治療
1、心理治療是指臨床醫師通過言語或非言語交談建立起與患者的良好醫患關係,應用有關心理學和醫學的知識指導和幫助患者克服和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情緒障礙、認知偏見以及適應問題。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是幫助焦慮症患者康復的兩條腿,藥物治療是雪中送炭,必不可少;心理治療是錦上添花,會讓患者進一步康復,也非常重要。
那麼,找什麼人做心理治療最合適呢?
(1)精神科醫生 有一部分精神科醫生的特長就是心理治療,找這部分精神科醫生做心理治療最合適,因為這才是最稱職的心理醫生。其他精神科醫生可能特長不是心理治療,但也可以做心理治療,像支持療法、認知療法等等;
(2)臨床心理學工作者 比如醫院的心理治療師等掌握臨床心理學知識的人。
適合焦慮症的心理治療有:支持治療、行為治療、認知治療、生物反饋治療等等。
問渠心理網介紹一個放鬆治療給大家:
放鬆訓練就是通過身體放鬆而達到心理放鬆,比較簡單的如深呼吸法:焦慮不安時閉上眼睛,慢慢用鼻子吸氣,口鼻呼氣,反覆三到五次。也可以採用冥想法:即有意識地想一件開心的事情,盡量真實而具體。過度緊張、焦慮時,先輕閉雙眼,全身放鬆,做幾次均勻而有節奏的深呼吸,反覆地自我暗示:“不要著急”、“放鬆、放鬆”,幾分鐘后,情緒就會平穩。[
2.藥物治療:中西藥物焦慮既能穩定患者的情緒,改善身體的狀態。
3.損害大-此狀態之患者不能或勉強完成其社會功能,缺乏輕鬆、愉快的體驗,痛苦感極為強烈,“哪裡都不舒服”、“活著不如死了好”是他們真實的內心體驗。
4.需心理醫生的治療-此狀態之患者一般不能通過自身調整和非心理科專業醫生的治療而康復。心理醫生對此類患者的治療一般採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手段。在治療早期通過情緒調節藥物快速調整情緒,中後期結合心理治療解除心理障礙並通過心理訓練達到社會功能的恢復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