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
分類
花錢源於漢代,花錢在早期使用的時候主要是中國民間自娛自樂的一種玩錢,這種錢幣由於不是流通錢,因此它的材質大都比較粗糙,中國民間把這種錢俗稱為“花錢”。“花錢”雖然具有錢幣的形態,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錢幣中的“非正用品”。
中國民間花錢的種類繁多,諸如開爐、鎮庫、饋贈、祝福、玩賞、戲作、配飾、生肖等等都要鑄錢,這種“錢”,其實是專供某種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紀念品。其中“吉語錢”是比較普遍的一類花錢。主要以“長命富貴”、“福德長壽”、“加官進祿”、 “天下太平”等吉語為內容,這同時也反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力。
古代花錢
漢代之後直到南北時期,花錢種類及數量都非常少。南朝梁武帝蕭衍太清年間鑄造的太清豐樂錢曾被認為屬於吉語花錢,但2000年9月,該錢在江蘇宜興市一次性出土了四千多枚,因此其性質被重新認定為流通貨幣。
明清時期,壓勝錢的鑄造和流傳達到鼎盛時期,稱謂繁多,內容涉及到了生活的各個領域。
壓勝錢在日本又被稱為“繪錢”(絵銭)或者“畫錢”(畫銭),室町時代末期從中國傳入日本,最早鑄造於京都的六條河原,其後江戶時代,直到明治、大正年間均有鑄造。繪錢品種多樣,用途也各不相同,有大名祝賀用的、寺社上樑用的、商家的記念品、孩童的玩具、收集者的臆造品、賭博用的賭具等等。
參見:厭勝物
厭勝錢的錢文和圖案一般都是反映古代民俗的內容,故又被人稱為“民俗錢”。“厭勝錢”的“厭”字通“壓”,因此也被記為“壓勝錢”。在日本,又被稱為“繪錢”或“畫錢”。在台灣,也被稱為“玩錢”。
“厭勝”一詞指“以詛咒厭伏其人”,最早見於《漢書·王莽傳》:“是歲八月,莽親之南郊,鑄作威斗。威斗者,以五石銅為之,若北斗,長二尺五寸,欲以厭勝眾兵”。《後漢書·清河孝王慶傳》也有“因誣言欲作盅道祝詛,以菟為厭勝之術”的記載。厭勝就是方士們用咒語和象徵性的物體幫助那些有求於他們的人來詛咒仇人、祈禱鬼神,制服被詛咒者的工具。厭勝錢則是人們據厭勝法的本義,為避邪祈福而製造的形制與流通貨幣相似的物品,供人佩帶賞玩,厭服邪魅,祈求吉祥。
《明史·馬文升傳》中“憲宗朝,岳鎮海瀆諸廟,用方士言置石函,周以符篆,貯金書道經、金銀錢、寶石及五穀為厭勝具”是中國正史以“金銀錢”用於壓勝的明確記載。
花錢一組
花錢一組。康熙通寶、咸豐重寶
花錢[分類]
宮廷用錢一種,用作宮燈的下墜,多見於清代。史載:“錢局歲十二月例精製若干緡呈進,謂之掛燈錢。”凡是見到清代年號錢中厚重、大型、銅質、精良的,即可能是掛燈錢。
花錢[分類]
為慶祝壽誕而鑄造的吉語錢。錢文通常有龜鶴齊壽、龜齡鶴壽、長命富貴、福德長壽、福壽延長等,背面為為神仙、靈龜、仙鶴、瑞雲等圖案。
指古人佩帶於身上作裝飾或辟邪的錢形鑄品,亦稱“配錢”。配錢起源於漢代,原為錢形帶扣,後來在其上增添各種圖案或吉語,諸如“日入千金,長相勿忘”等,近代清末民初民間大量的鎖片往往也被歸入配飾錢一類。
古代民間作首飾的小錢,多為私鑄,質地多為金銀。此錢在元代已經有了記載,當時婦女首飾多為金銀小錢狀,此即春錢。另有一種“新春大吉”、背面“人口平安”的小銅錢也屬春錢一類。
古時在婚嫁儀式上使用的錢形鑄品。撒賬錢上多系吉語祝詞,如長命富貴、夫妻偕老、金玉滿堂、宜爾子孫、早生貴子等,也有在流通錢表面鎏金、鎏銀的品種。
為古代錢形的象棋子,象棋到宋代才完全定型,成為現在的樣子。存世最早的象棋錢也出現在宋代,通常圖文並茂,極為精美,亦有後世仿製。
專門用來祝新春的。這種錢體形小,也怎麼精良,是民間私人鑄造的。因為專門用來恭賀新春,故又稱新春錢。
吉語錢--連中三元
即在錢幣上鑄有吉祥語句,這種錢幣種類很多,盛行於唐宋。如“歲歲平安”、“四季平安”錢。
每逢除夕或新春歲首,長輩往往要給晚輩壓歲錢。清代史料記載:“以彩繩穿錢,編做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賜小兒者錢,亦謂之壓歲錢。”那時給壓歲錢有一種鎮歲、除邪、祈福、迎福的意義。民間還有用紅繩穿百枚銅錢做壓歲錢,寓長命百歲之意。
古錢幣多數是流通用的,也有一些是吉語或頌政的花錢,但用來警世的古幣則不多見。在江蘇省鹽城市收藏家協會顧問徐守璜先生的家中有一枚特殊的古錢幣。
這是一枚圓形方孔的銅錢,直徑4.6厘米,製作精美,古樸端莊,品相完好。正面是“法宜古今”4個楷體字,背面呈龍線條圖紋,外龍內鳳,顯示了帝王的豪貴與霸氣。“這4個字還有一定的學問呢,可以旋讀,也可以直讀,體現了古人設計此幣的良苦用心。”如果旋讀的話,即是“法宜古今”,說明法是治國安邦之要;如果直讀的話,即是“法古宜今”,也就是說既要效法古代有益的章法,又要考慮是否適宜現今之所需。多種錢譜和花錢目錄,均未有所記載。在與藏友們研究后,初步認定此幣的鑄造時間在明代或明末清初,是當朝皇帝頒發給握有重權的文武百官的警世錢物。
“鎮宅之寶”大型木雕花錢
清代花錢,木質,外布黑漆,已殘,直徑16.8厘米,穿徑1.8厘米。正面為真書直讀“鎮宅之寶”,四周刻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道家稱“四象”,也稱“四靈”,後來又升格為“四御”,為四方神聖。背面穿上為隸書“驅邪鎮凶”;穿左右飾有雲紋,將錢體分為上下兩部分,分別代表天上和人間;四周刻四個符篆文字,穿口借穿為第五個符篆文字,道教稱為“五嶽真形”符;穿下刻一葫蘆,內刻“白雲觀”款,表明器物是白雲觀道士製作的符錢。
古代花錢材質通常是銅錢和金幣還有其它材質的
• 銅錢兒
• 金幣
• 白銀
• 鐵錢
• 陶瓷
• 木材質
2013年,北京古代錢幣展覽館開設“流連方寸間——中國古代民俗錢幣展”,截止2017年一直是第二展廳的常設展覽。2014年5月26日,由中國錢幣博物館、北京市錢幣學會、中國民俗錢幣學會共同舉辦的“吉金雅藏——中國歷代民俗錢幣展”在中國錢幣博物館開幕。
2015年2月,海南省海口市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景區內的中國古代民俗錢幣博物館向遊客開放,該館曾因英文翻譯雷人而被媒體曝光。
2015年9月,中國民俗錢幣博物館在廣東省廣州市觀音山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