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全國科學大會的結果 展開
- 中共中央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
- 中國J25M郵票
全國科學大會
中共中央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
粉碎“四人幫”后,揭批查“四人幫”幫派體系的群眾運動取得很大成績,國內出現了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為制定科學技術的發展規劃,表彰知識界的先進單位和先進人物,獎勵優秀研究成果,充分調動廣大知識分子的積極性、創造性,以便實現黨在新時期的總任務,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在北京,中共中央召開了全國科學大會。在有6000人參加的開幕會上,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發表重要講話,鄧小平指出四個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並著重闡述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個馬克思主義觀點。
全國科學大會
1978年3月18日-31日
鄧小平發表講話
1995年5月26日至30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全國科學技術大會。江澤民同志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在講話中代表黨中央、國務院號召全黨和全國人民,全面落實鄧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投身於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偉大事業,加速全社會的科技進步,為勝利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戰略目標而努力奮鬥。會議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見》,實施好《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結合各地、各部門的實際,真正把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落到實處。
1999年8月23日至26日
代表合影
江澤民同志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都要牢記,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加強科技創新,是事關祖國富強和民族振興的大事。努力在科技進步與創新上取得突破性進展,賦予全面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以更大的動力,是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各條戰線上的同志的一個偉大戰略性任務。我們要切實擔負起這個歷史責任,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團結一致地向新科技革命進軍、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
他強調,我們既要充分估量新的科技革命帶來的嚴峻挑戰,更要珍惜它帶來的難得機遇。我們必須抓住機遇,正確駕馭新科技革命的趨勢,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加強科技創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掌握科技發展的主動權,在更高的水平上實現技術發展的跨越。
2006年1月9-11日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榮譽證書
2012年7月6-7日
胡錦濤主席做重要講話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召開的重要會議,是一次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動員大會。大會深刻分析我國科技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就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做出全面部署,這對於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和創新型國家建設、推動科技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1978年的全國科學大會做了充分的醞釀和發動工作。在開會前,先以中共中央的名義發出召開大會的預備通知,1977年9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9月18日發出;半年之後,1978年3月18日大會開幕。中央的通知中有很多重要的思想,最重要的,是肯定20多年來科學工作的路線、方針和科技人員的努力,同時提出,要恢復研究生制度,恢復職稱制度,等等。這個文件下發后,很多地方特別是知識分子薈萃的地方,已經被充分發動起來了。我們成立了一個文件小組,由童大林牽頭,負責起草四個大會文件:第一個文件是鄧小平的講話;第二個文件是華國鋒的講話;第三個文件是方毅的報告;第四個文件是郭沫若的講話,就是後來發表的《科學的春天》,收到中學語文課本里去了。
四個文件中,最重要的是鄧小平和華國鋒的稿子,由我和林自新負責起草。我們想,鄧小平的講話要從他作為科學教育主管領導人的角度,來講黨的科學工作政策和知識分子政策。講話稿中的很多重要觀點來源於小平同志此前的一系列講話。因此,我們為他起草講話稿時,並沒有專門跟他談多少次話。在他講話的基礎上加以整理、發揮,就已經足夠了。此外我們進一步查閱了《馬恩全集》中有關知識分子問題的論述。馬克思在《剩餘價值論》中,有幾段關於知識分子的非常生動的分析。他認為,一般的工程技術人員也參與創造剩餘價值,學校中的教師也是生產剩餘價值的“生產工人”。這就是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論點的理論依據。至於華國鋒的稿子,因為他當時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要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立意。我和林自新徵求了胡耀邦的意見。他建議華國鋒講一講科教興國或者叫科教建國。他說,舊社會有很多企業家、科學家、教育家提出了實業救國、科學救國、教育救國,都不成功。現在有條件了,我們應該提出新的口號。我們覺得這個設想非常好,與鄧小平此前講話的精神是一致的。這兩個稿子寫完同時送上去。小平同志很快有了迴音。他只調整了個別段落和字句。據《鄧小平年譜》記載,1978年2月底,小平同志與于光遠等人商談講話稿的修改問題時說,國家科委替我起草的大會講話稿,我看了一遍,寫得很好,文字也很流暢,講話稿中的意思多半是我過去講過的,按照這個稿子講是可以的。”——吳明瑜《追憶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
小平同志的講話稿一共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有兩個主要論點: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關於“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引用了馬克思的話“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並作了進一步的分析和闡述。第二部分講科技隊伍建設。第三部分是科技工作的一些具體的措施,包括黨如何領導科學技術工作、科學工作中如何配備幹部、怎麼選拔人才、學術上堅持“百家爭鳴”方針等豐富的內容。小平同志認為第三部分也很重要。他有一次跟外國人講,“我在科學大會上的發言,講的第三部分不為很多人注意,大家沒有注意,其實很重要,我願意當大家的後勤部長。”1977年8月6日的科教座談會上,他已表示,“我願意給你們當總後勤部長”,科學大會後也多次說過。
小平同志的稿子當時在科技系統內部沒有遇到任何障礙,卻遇到了來自上層的壓力。中共中央主管宣傳教育工作的一位副主席在政治局開會討論稿子時說,“我看這個稿子馬克思主義水平不高。關於科學工作和知識分子問題,毛主席講了那麼多,為什麼不引用?”他特別列舉了“對知識分子要團結、教育、改造”這一條,質問我們為什麼沒有寫。會後,方毅同志和我們請示鄧小平,小平同志說:“一個字也不要改。”科學大會開幕的前一天,宣傳口的一位負責人打來電話,又提了兩條意見。第一條意見,建議修改一個標點符號;第二條意見,關於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建議修改成“我們已經有了一支工人階級的又紅又專的知識分子隊伍”。這個意見與鄧小平同志講稿里的意思有著根本的區別。因為說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這是一個全稱判斷,指知識分子的整體隊伍,而說“有了一支”,是多大的比例呢?
鄧小平非常喜愛“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句話。1988年,他會見外賓的時候又說了一段話:“過去說,馬克思講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非常正確的。現在看來,這樣說可能不夠了,恐怕是第一生產力。”我們在學習討論中認為,鄧小平講“第一”,不僅僅是個序列問題,他講的是“第一重要”,因為科技推動了其他的生產力。還有一句話,文獻中沒有發表,他說:“如果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那麼,知識分子就不是老九,是第一。”我們當時都很震驚,這是他多年來獨立觀察思考得出來的結論,卻又符合當代世界發展的實際。以我自己的觀察,鄧小平對現代社會裡科學技術的作用和知識的力量的認識,是極其深刻的。他之所以反覆提出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是因為他對世界大勢有準確的把握。體力勞動者在全部勞動者中的比例勢必越來越小,即使是體力勞動者,在其整個勞動中,腦力勞動的成分也會越來越重,因此,腦力勞動者必然佔有越來越主流的地位。現在我們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大家都覺得這是常識,卻不知道這句話有千鈞重。把知識分子當成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看作自己人,這在當時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堪稱翻天覆地的變化。
全國科學大會
在對外開放方面,科技教育界也走在了前面。1979年鄧小平訪問美國,我是代表團成員之一。在他會見卡特總統的時候,卡特說:“你們怎麼不放你們的青年人出來呢?”鄧小平很風趣地回答:“那好啊,我們給你送幾千萬人來怎麼樣?”回國后,鄧小平就提出要派留學生。那時一年派了不到1000人,他覺得少,就提出,派1萬人行不行?我認為在全國科學大會前後,鄧小平改革的思路已經非常明確了。通過落實知識分子政策,推動科技教育界的改革,一下子就帶動了全國各個方面,促進了全中國的改革開放。可以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正式宣告了全面改革開放的開始,而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已經揭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
鄧小平同志在全國科學大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