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帶絛蟲
絛蟲綱圓葉目的寄生蟲
肥胖帶絛蟲(Taenia saginata Goeze, 1782)曾稱作肥胖帶吻絛蟲,又稱牛帶絛蟲、牛肉絛蟲或無鉤絛蟲等,在我國古籍中也被稱作白蟲或寸白蟲。它與豬帶絛蟲同屬於帶科、帶屬。兩者的形態和發育過程相似。
肥胖帶絛蟲
成蟲外形與豬帶絛蟲相似。但蟲體大小和結構有差異,主要區別見表。兩種帶絛蟲的蟲卵在形態上難以區別。
區別點 | 豬帶絛蟲 | 肥胖帶絛蟲 |
蟲體長 | 2-4m | 4-8m |
節片 | 700-1000節 較薄、略透明 | 1000-2000節 較厚、不透明 |
頭節 | 球形、直徑約1mm,具有頂突和2圈小鉤,約25-50個 | 略呈方形、直徑1.5-2.0mm無頂突及小鉤 |
成節 | 卵巢分為3葉,即左右兩葉和中央小葉 | 卵巢只分2葉,子宮前端常可見短小的分支 |
孕節 | 子宮分支不整齊、每側約為7-13支 | 子宮分支較整齊、每側約15-30支,支端多有分叉 |
囊尾蚴 | 頭節具頂突和小鉤、可寄生人體引起囊尾蚴病 | 頭節無頂突及小鉤,不寄生於人體 |
人是牛帶絛蟲惟一的終宿主。成蟲寄生在人的小腸上段,頭節常固著在十二指腸空腸曲下40~50cm處,孕節多逐節脫離鏈體,隨宿主糞便排出。通常每天排出6~12節,最多達40節。每一孕節含蟲卵8~10萬個,但其中40%需到外界發育2周才成熟,另有10%為未受精卵。從鏈體脫落下的孕節仍具有顯著的活動力,有的可自動地從肛門逸出。當孕節沿地面蠕動時可將蟲卵從子宮前端排出,或由於孕節的破裂,蟲卵得以散播。當中間宿主牛吞食到蟲卵或孕節后,蟲卵內的六鉤蚴即在其小腸內孵出,然後鑽入腸壁,隨血循環到周身各處,尤其是到運動較多的股、肩、心、舌和頸部等肌肉內,經60~70天發育為牛囊尾蚴(cysticercus bovis)。除了牛之外,羊、美洲駝、長頸鹿、羚羊等也可被牛囊尾蚴寄生。
人若吃到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牛囊尾蚴的牛肉,經腸消化液的作用,囊尾蚴的頭節即可翻出並吸附於腸壁,經8~10周發育為成蟲。成蟲壽命可達20~30年,甚至更長。
寄生人體的牛帶絛蟲多為1條,但在地方性流行區,如貴州的從江縣,患者平均感染成蟲2.7~8條,最多的一例竟達31條。患者一般無明顯癥狀,僅時有腹部不適,飢痛、消化不良、腹瀉或體重減輕等癥狀。由於牛帶絛蟲孕節活動力較強,幾乎所有患者都能發現自己排出節片,多數並有孕節自動從肛門逸出和肛門瘙癢的癥狀。脫落的孕節在腸內移動受到回盲瓣阻擋時,可因加強活動而引起回盲部劇痛,另外,偶然還可引致闌尾炎、腸腔阻塞等併發症和節片在其它部位的異位寄生,曾有孕節在子宮腔、耳咽管等部位的報告。
調查中發現37%的牛帶絛蟲病患者指甲縫中帶有絛蟲卵,誤食蟲卵的機會當不少;但人體幾乎沒有牛囊尾蚴寄生,至今全世界較可靠的人體感染記錄僅有幾例,顯示人對牛帶絛蟲的六鉤蚴具有天然免疫力。
詢問病史對發現牛帶絛蟲病十分重要,這是因為牛帶絛蟲孕節活動力強,並常自動逸出肛門,更易引起患者注意。病人常自帶排出的孕節前來就診。觀察孕節的方法與豬帶絛蟲相同,根據子宮分支的數目和特徵可將兩者區別。若節片已干硬,可用生理鹽水浸軟,或以乳酸酚浸泡透明后再觀察。
通過糞檢可查到蟲卵甚至孕節,但採用肛門拭子法查到蟲卵的機會更多。還可採用糞便淘洗法尋找孕節和頭節,以判定蟲種和明確療效。
肥胖帶絛蟲
造成牛帶絛蟲病地方性流行的主要因素是病人和帶蟲者糞便污染牧草和水源以及居民食用牛肉的方法不當。在上述流行區里牛的放牧很普遍。而當地農牧民常在牧場及野外排便,致使人糞便污染牧場、水源和地面。牛帶絛蟲卵在外界可存活8周或更久,因此牛常因吃到被蟲卵或孕節污染的牧草而受感染。廣西和貴州的苗族、侗族群眾習慣人畜共居一樓,人住樓上,樓下即是牛圈,人糞便直接從樓上排入牛圈內,使牛受染機會增多。這些地方牛的囊尾蚴感染率可高達40%。當地少數民族又有吃生的或不熟牛肉的習慣。如苗族、侗族人喜吃“紅肉”、“腌肉”,傣族人喜吃“剁生”等,都是將生牛肉切碎后稍加佐料即食;藏族人喜將牛肉稍風乾即生食,或在篝火上烤食大塊牛肉。這些食肉習慣都容易造成人群的感染。非流行地區無吃生肉的習慣,但偶爾因牛肉未煮熟或使用切過生牛肉的刀、砧板切冷盤時沾染了牛囊尾蚴而引起感染。
中國台灣流行的帶絛蟲,其成蟲形態像牛帶絛蟲,而幼蟲卻類似豬帶絛蟲的囊尾蚴,具有發育不良的小鉤;其囊尾蚴多寄生在鹿、野山羊、野豬、猴等動物的肝內,也可感染豬和牛。人體感染因生食野生動物肝所致,亦可因生食豬、牛肉和內臟而受染。有人將這種絛蟲作為一個新種,即台灣帶絛蟲(Taenia taiwanensis),但其分類地位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防治肥胖帶絛蟲病應採取以下措施:
1.注意個人衛生,改良飲食和衛生習慣,肉類必須煮熟煮透,切生菜和熟菜的刀、砧板要分開,用后應洗刷乾淨,防止污染。
2.加強肉類的檢驗及加工工作。如果食用的牛肉中沒有活的囊尾蚴,人類便不可能感染中帶絛蟲。因此,應加強肉類檢驗及加工工作。
3.加強屠宰場的工作,嚴禁出售有牛帶絛蟲幼蟲的牛肉。
4.加強對牛的飼養管理,為防止牛感染,應將廁所與牛舍分開,以防牛吃人的大便。
5.及時治療病人。常用的中藥有檳榔、南瓜子、龍芽草,西藥有氨硝柳胺(滅絛靈)、毗喹酮等。具體用法如下:
1)檳榔、南瓜子:晨間空腹服60-80克南瓜子(先碾碎),2小時后再服60-80克;檳榔煎劑200毫升(檳榔要先浸泡后煎);半小時后服硫酸鎂,全葯服完后約3-4小時排出蟲體,本葯治癒率達90%以上,且副作用小。(以上為成人用量,小兒酌減)
2)龍芽草:葉芽全粉0.7-0.8克/千克體重或葉芽浸膏40毫克/千克體重,空腹一次頓服,1.5小時后再服硫酸鎂,48小時內可排出蟲體。
3)氯硝柳胺:成人藥量為2-3克,分2次服用,間隔l小時,小兒藥量酌減。
4)吡喹酮:10毫克/千克體重,總量不超過0.5克,清晨空腹1次頓服,l-2小時后服瀉藥,服藥當天或次日排出零碎蟲體與節片,服藥后可出現頭暈、噁心、腹痛、等麻疹等,個別可出現心電圖改變,所以服藥時應遵醫囑或住院治療。
6.治療病人和帶蟲者。在流行區應進行普查普治,以消滅傳染源。驅蟲常用檳榔、南瓜子合劑療法。該法療效高,副反應小。用南瓜子、檳榔各60-80g,清晨空腹時先服南瓜子,1小時后服檳榔煎劑,半小時后再服20-30g硫酸鎂導瀉。多數患者在5-6小時內即排出完整的蟲體,若只有部分蟲體排出時,可用溫水坐浴,讓蟲體慢慢排出,切勿用力拉扯,以免蟲體前段和頭節斷留在消化道內。用過的水應進行適當的處理以免蟲卵擴散。服藥后應留取24小時糞便,仔細淘洗檢查有無頭節。如未得頭節,應加強隨訪,若3-4個月內未發現節片和蟲卵則可視為治癒。
7.注意牧場清潔,管理好人糞便,勿使污染牧場水源,避免牛受感染。
8.加強衛生宣教,注意飲食衛生,改變不衛生的飲食習慣,不吃生肉和不熟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