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施陶丁格
赫爾曼·施陶丁格
赫爾曼·施陶丁格,德國著名化學家、化學教育家。1881年3月23日生於德國沃爾姆斯。1898年在達姆施塔特技術大學學習。青年時他對植物很有興趣。他父親讓他先學化學,為學植物學打基礎。於是施陶丁格先後在慕尼黑大學和哈勒大學學習與化學有關的課程。他讀書十分刻苦,1903年他撰寫了《不飽和化合物丙二酸酯》的論文,並獲博士學位。
赫爾曼·施陶丁格
在中學時,他曾對植物學發生濃厚的興趣,所以中學畢業后,他考入哈勒大學學習植物學。這時有一位對科學發展頗有見地的朋友向他父母進言,最好先讓施陶丁格打下雄厚的化學基礎后,再讓他進入植物學的領域。這一中肯的建議被採納了。
借他父親轉到達姆一所大學任教的機會,施陶丁格也來到該城的工業大學改讀化學。從此施陶丁格與化學給下不解之緣。
1903年,他完成了關於不飽和化合物丙二酸酯的畢業論文,從大學畢業。接著又來到施特拉斯堡,拜著名的有機化學家梯爾為師繼續深造。
1907年,以他在實驗中發現的高活性烯酮為題完成了博士論文,獲得了博士學位。同年他被聘為卡爾斯魯厄工業大學的副教授。
5年後,他被楚利希聯邦工業大學聘任為化學教授。在這裡他執教了14年,這期間的教學和研究使他熟悉了化學,特別是有機化學的各個領域和一些新的理論,為他順利開展科學研究奠定了紮實的基礎。也在這期間,他投入了上述關於高分子組成、結構的學術論戰。
1926年,他為了有更充裕的時間,進行更多的實驗來驗證他的大分子理論,他應聘來到布萊斯高的符來堡專心從事科學研究。在符來堡他度過了他的後半生,許多重要的科研成果都是在這裡完成的。施陶丁格在高分子科學研究中取得成功之後,他開始按照早年的設想,將研究的重點逐步轉入植物學領域。事實上,他選擇高分子課題時,就曾考慮到它與植物學的密切關係。在1926年他就預言大分子化合物在有生命的有機體中,特別是蛋白質之類化合物中起重要的作用。他順理成章地將大分子的概念引人生物化學人和他的妻子、植物生理學家瑪格達·福特合作研究大分子與植物生理。
要證明大分子同樣存在於動、植物等有生命的生物體內,他們認為最好能找到除了粘度法之外的其它方法,證明大分子的存在和存在的形式。經過兩年多的努力,他們利用電子顯微鏡等現代實驗觀測手段,終於用事實證明了生物體內存在著大分子。可惜的是這一項有重要意義的工作,希特勒法西斯的上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被迫中斷,施陶丁格所在的研究所毀於戰火。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結束,施陶丁格立即總結了他前一段關於生物有機物中大分子的研究。
1947年,出版了著作《大分子化學及生物學》。在這一著作中,它嘗試地描繪了分子生物學的概貌,為分子生物學這一前沿學科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為了配合高分子科學的發展。
1947年起,他主持編輯了《高分子化學》這一專業雜誌。他晚年的興趣主要在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由於年事已高,成果不多,但是培養了許多高分子研究方面的人才。
1965年9月8日,施陶丁格安然去世,享年84歲。
弗爾姆斯
施陶丁格的觀點繼續遭到膠體論者的激烈反對,有的學者曾勸告說:“離開大分子這個概念吧!根本不可能有大分子那樣的東西”但是施陶丁格沒有退卻;他更認真地開展有關課題的深入研究,堅信自己的理論是正確的。為此他先後在1924年及1926年召開的德國博物學及醫學會議上,1925年召開的德國化學會的會議上詳細地介紹了自己的大分子理論,與膠體論者展開了面對面的辯論。
達姆施塔特
事實上,參加這場論戰的科學家都是嚴肅認真和熱烈友好的,他們為了追求科學的真理,都投入了嚴密的實驗研究,都尊重客觀的實驗事實。當許多實驗逐漸證明施陶丁格的理論更符合事實時,支持施陶丁格的隊伍也隨之壯大,到1926年的化學會上除一人持保留態度外,大分子的概念已得到與會者的一致公認。
在大分子理論被接受的過程中,最使人感動的是原先大分子理論的兩位主要反對者,晶胞學說的權威馬克和邁那在1928年公開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同時高度評價了施陶了格的出色工作和堅韌不拔的精神,並且還具體地幫助施陶丁格完善和發展了大分子理論。這就是真正的科學精神。
1932年,施陶丁格總結了自己的大分子理論,出版了劃時代的巨著《高分子有機化合物》成為高分子科學誕生的標誌。認清了高分子的面目,合成高分子的研究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從此新的高分子被大量合成,高分子合成工業獲得了迅速的發展。為了表彰施陶丁格在建立高分子科學上的偉大貢獻,1953年他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
慕尼黑大學
什麼是高分子呢?它是由許多結構相同的單體聚合而成的,分子量往往是幾萬、兒十萬。結構的形狀也很特別,如果說普通分子象個小球,那麼高分子由於單體彼此連接成長鏈,就象一根有50米長的麻繩。有些高分子長鏈之間又有短鏈相結而成網狀。又由於大分子與大分子之間存在引力,這些長鏈不但各自捲曲而且相互纏繞,形成了既有一定強度、又有不同程度彈性的固體。固為分子大,長鏈一頭受熱時,另一頭還不熱,故熔化前有個軟化過程,這就使它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正是這種內在結構,使它具有包括電絕緣在內的許多特性,成為新型的優質材料。人們對它們的組成、結構的認識和合成方法的掌握經歷了一個實踐——認識——實踐的曲折過程。
1812年,化學家在用酸水解木屑、樹皮、澱粉等植物的實驗中得到了葡萄糖,證明澱粉、纖維素都由葡萄糖組成。1826年,法拉第通過元素分析發現橡膠的單體分子是C5H8,後來人們測出C5H8的結構是異戊二烯。就這樣,人們逐步了解了構成某些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單體。
1839年,有個名叫古德意爾的美國人,偶然發現天然橡膠與硫磺共熱后明顯地改變了性能,使它從硬度較低、遇熱發粘軟化、遇冷發脆斷裂的不實用的性質,變為富有彈性、可塑性的材料。這一發現的推廣應用促進了天然橡膠工業的建立。天然橡膠這一處理方法,在化學上叫作高分子的化學改性,在工業上叫作天然橡膠的硫化處理。
進一步試驗,化學家們將纖維素進行化學改性獲得了第一種人造塑料——賽璐珞和人造絲。1889年法國建成了最早的人造絲工廠,1900年英國建成了以木漿為原料的粘膠纖維工廠,天然高分子的化學改性,大大開闊了人們的視野。1907年,美國化學家在研究苯酚和甲醛的反應中製得了最早的合成塑料——酚醛樹脂,俗名電木。1909年德國化學家以熱引發聚合異戊二烯獲得成功。在這一實驗啟發下,德國化學家採用與異戊二烯結構相近的二甲基丁二烯為原料,在金屬鈉的催化下,合成了甲基橡膠,開創了合成橡膠的工業生產。
上述對高分子化合物的單體分析,天然高分子的化學改住的實踐和在合成塑料、合成橡膠方面的探索,使人們深切地感到必須弄清高分子化合物的組成、結構及合成方法。對於這個基礎理論問題人們所知甚少,這一理論發展的緩慢與高分子本身的複雜特性有關。化學家們一直搞不清它們的分子量究竟是多少,它為什麼難於透過半透膜而有點象膠體,它為什麼沒有固定的熔點和沸點,不易形成結晶?這些獨特的性質以當時流行的化學觀來看是很難理解的。
早在1861年,膠體化學的奠基人,英國化學家格雷阿姆曾將高分子與膠體進行比較,認為高分於是由一些小的結晶分子所形成。並從高分子溶液具有膠體性質著眼,提出了高分子的膠體理論。這理論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某些高分子的特性,得到許多化學家的支持。儘管也有化學家提出了不同看法,但均未引起注意。我們將支持格雷阿姆的高分子膠體理論的稱為膠體論者。他們拿膠體化學的理論來套高分子物質,認為纖維素是葡萄糖的締合體。所謂締合即小分子的物理集合。他們還因當時無法測出高分子的末端究甲醛和丙二烯的聚合反應出發,認為聚合不同於締合,它是分子靠正常的化學鍵結合起來。天然橡膠應該具有線性直鏈的價鍵結構式。這篇論文的發表;就象在一潭平靜的湖水中扔進一塊石頭,引起了一場激烈的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