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結

肝失調達,血氣凝結導致的現象

筋結是體表出現成串或散在性的結塊。肝主筋,肝失調達,血氣凝結而成。《雜病源流犀燭·筋骨皮肉毛髮病源流》:“肝之經脈不調,氣血失節,往往有筋結之患,不論骸體間,累累若胡桃塊狀是也。”治當以調肝散結為大法。

簡介


經絡滿布人體,貫穿全身,是運行氣血的通路,一次經絡阻塞氣血運行不暢必形成淤滯,而皮膚肌肉得不到充分營養必無光澤,甚至導致皮膚髮生各種病變,如痤瘡(青春痘)、雀斑、瘢痕等,在肌肉則形成腫瘤,痰核,在血管則形成浮絡,靜脈曲張,靜脈瘤等現象,而這些代謝又有可能形成另一個病症,如失眠、頭痛、鼻病等,如此因果循環則皮膚的代謝功能必定降低,從而加快了皮膚衰退老化的速度。

氣結產生原因


人體皮膚毒素囤積,容易在鼻側、額頭、眼下、發炎之細胞上囤積筋結,主要因素是熬夜、思慮、煩心及細胞死亡所造成的,因此長時間才會造成氣血不通,產生筋結。

內因

由於現代人的“都市人”長期營養過剩,缺少戶外運動等情況的存在,隨著其年齡增長,身體各種毛病在不知不覺中重生,尤其是女性到了中年期,因氣候及女性生理期原因引起的頭痛、頭重、經常性眼睛澀、眼花、全身性疲勞、而隨帶的皮膚問題,撥筋療法通過獨特的經絡手法及依照人體工程學設計的君竹撥筋滾動按摩棒配合使用,打散筋結、氣結排走毒素及壞死細胞、即而達到調理氣血、疏通經絡、活血、消瘀、祛風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散結、燥熱止癢、潤膚悅色,美顏減皺的效果。

外因

西醫學上有一名詞叫“結節性筋膜炎”,關於它的描述為“主要癥狀為腫塊,常為偶然發現,中腫塊大約為1.5-3cm,位於皮下深處,與皮膚無粘連而與深部筋膜粘連著,其活動度取決於局部筋膜的活動程度,質硬韌和實性感,無痛或僅有輕度的壓痛,境界清楚。很顯然,“結節性筋膜炎”的描述完全與經筋學對某一種“筋結”的描述一致,而西醫對“結節性筋膜炎”治療效果不佳,所以對該病的認識停留在對病症的描述清楚,病因不明。而經筋療法,幾乎就是對各種各樣“筋結”的治療,所以,對“筋結”的發生-變化-消除有著豐富的認識和經驗。事實上,通過對“筋結”的治療,可以使“筋結”變軟,變小甚至消失,而伴隨著這一過程,就是病症緩解直至痊癒的過程。

頸部治療

要想快速有效地放鬆痙攣的軟組織,找准“筋結”是事半功倍的關鍵。不同的組織損傷,其筋結的形態不一。如韌帶損傷,在損傷處可觸及豆大的筋結;如肌肉損傷,可在肌肉中觸摸到塊狀或條索狀粗細不等的筋結。中國中醫科學院孫樹椿教授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了在各型頸椎病中找出不同部位、形狀各異的筋結要點。如神經根型頸椎病常可在相當於C5~6水平的椎旁軟組織發現,椎動脈型頸椎病常可在C3~4水平的椎旁軟組織發現,交感型頸性心絞痛患者可在左側胸鎖乳突肌中下段觸及。而對於脊髓型頸椎病,其發病多由於下頸段的頸椎失衡所造成,在前斜角肌和胸鎖乳突肌上常可發現筋結,壓之可產生疼痛並向左胸部放射。對痙攣的肌肉進行柔和的手法治療后,患者的癥狀常可得到明顯緩解。“筋出槽、骨錯縫”是頸椎病的重要病理環節,不定點旋轉法治療通過消除脊柱的錯縫,消除異常集中的應力,糾正力線,從而使“骨合縫、筋歸槽”,頸椎的失衡狀態得以改善而達到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