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因高麗寺
慧因高麗寺
慧因高麗寺,位於浙江杭州玉岑山、筲箕灣西北面,五老峰東南面,與俞曲園墓、陳夔龍墓、于謙祠等古迹相鄰。佔地面積約15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2500平方米。始建於927年,原名慧因寺。
1085年高麗國王子僧統義天遠涉重洋入住慧因寺求法,並捐經、捐資,使之名聲大振,故俗稱高麗寺。宋元一度香火旺盛,后屢建屢毀,至清末建築無存。2007年參照“古高麗寺圖”重建。
慧因高麗寺
慧因高麗寺始建於927年,屢毀屢建,到晚清寺廟建築基本無存。
2007年,這座歷史名剎得到復建。復建的慧因高麗寺具有超越一般寺院的特殊意義與價值。一方面,由於北宋時期凈源法師的大力弘揚與海東法子義天的捐資獻經,使得它成為華嚴宗的中興重地和教藏中心,對中國佛教史和對朝鮮半島佛教有著重要的影響;另一方面,它也是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長久的友好歷史的見證。因此,慧因高麗寺本身雖非文物建築,但卻蘊藏著極豐富的文化內涵,承擔著以當代精神繼續發揚佛教文化,持續見證佛教文化交流的歷史的使命,是一處具有宗教文化展示性質的旅遊景點。
慧因高麗寺最早建於927年(後唐天成二年),由吳越王錢鏐建造。慧因高麗寺 的出名,和高麗國王文宗王徽的第四個兒子,也就是出家封號為“佑世僧統”的義天有密切關係。1085年(北宋元豐八年),義天遠涉重洋到杭州來求佛法,並隨師傅凈源入住慧因寺。后義天歸國,將《華嚴經》三部170卷送與慧因寺,並捐資建造華嚴經藏經閣及菩薩像等,使慧因寺名聲大振,被譽為“華嚴第一道場”,俗稱高麗寺。南宋及元代,慧因高麗寺作為御前功德院累受封賜,香火興旺。此後,慧因高麗寺屢毀屢建,到光緒初年,寺廟建築基本無存。
2004年,杭州市開始復建這座歷史名剎,並把它列為湖西36處歷史文化景點之一。這次復建,前後歷經兩年零七個月。
慧因高麗寺
天王殿為慧因高麗寺第一重殿堂,殿內以仿唐宋時期四大天王青銅像立於須彌山黃金、琉璃、白銀、瑪瑙四陲,象徵護持人民國土與佛法。旁襯絲綢彩繪及《慧因寺山圖》等,以稱頌慧因高麗寺重建盛事。兩壁面以饒富杭城山水韻味的雲水紋烘托物換星移杭城宗教發展史,四片玉石版精雕展現莊嚴佛國與說法盛會的佛教內涵。展陳手法將現代與傳統有機揉合,既精緻又不失莊重。鐘樓鐘樓為寺院懸掛大鐘之閣。新鑄的梵鍾融入了唐宋的佛教圖案,並吸取同時期高麗、新羅時代的梵鍾特色,鑄造工藝精緻。以精鑄梵鍾祝願眾生"聞鐘聲煩惱清菩提長智慧生,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鐘樓底層展示中韓各國佛寺代表性的古鐘模型與相關紀念品。大雄寶殿大雄寶殿為佛寺正殿,大雄是稱讚釋迦牟尼佛威德高上之意。現殿內佛像以慧因寺歷史中最興盛時期--宋代的群像布局呈現。紅花梨木精雕的須彌座上布列了塑像十九尊,用以表現三世諸佛、十方菩薩、聲聞羅漢、一切聖賢。背牆為三幅傳統彩繪,兩側陳列造像石刻。整個殿堂肅穆莊重,營造出唐宋佛殿的氛圍。輪藏殿輪藏是傳統寺院專設藏放經卷的殿宇,具有"推之一匝與誦讀一大藏經正等無異"的特殊含意。唐宋時江南地區輪藏設置盛行,形制華麗,寺院競相以經藏富麗誇耀,但當代江南地區寺院的輪藏已無遺構留存。史載高麗寺輪藏規模恢弘,內設宋式轉輪藏。復建的木作輪藏共四層五重檐,高13.5米,為國內最大的轉輪藏。其中三層內置經書與佛像文物,頂層為傳統宋式佛道帳的天宮樓閣,通體鐫雕天龍飛天護持佛經與佛法,整體按傳統宋式小木作法以楠木精雕而成,蘊含了江南地區樓閣式木塔建築的優秀技術傳統,同時也展現了工程技術的時代性,不僅成為慧因高麗寺中最獨特的殿宇,亦是海內外絕無僅有之巨構。華嚴經閣華嚴經閣為整個慧因高麗寺中軸空間序列的端點,閣內復建了楠木宋式壁帳,以藏佛教經籍,並展示韓國佛教界提供的大藏經雕版及各式典藏佛教文物。其環境結合佛龕與飛天彩繪的設計,遊客在瓔珞珠玉圜佩的叮噹中,彷佛置身極樂世界中,欣賞飛天技樂的曼妙與諸佛莊嚴聖容等佛教文化相關的影視片,獲得一種特殊的佛教文化體驗,享受一場佛教藝術的盛宴。佛教交流陳列室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高麗)的佛教交流肇始於公元四世紀中後期,迄今已有1600餘年的歷史。其交流活動影響之廣泛、深遠、持久是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罕見現象。在兩國佛教交流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高僧大德很多,由於場地的限制,本陳列室最後展出的是22位高僧的相關事迹。義天堂義天堂正中陳列義天大師的銅塑坐像,環以12幅銅板連環畫展陳義天大師的生平事迹。從陳列室到義天堂,設計了青石浮雕的義天入宋求法和歸國時的航海圖,今人可追隨義天大師足跡重走歷史路線,象徵傳統文化脈絡。
慧因高麗寺
很多看點都是獨一無二。如輪藏殿、四大天王獨特造型、佛像、壁畫……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輪藏殿內的“轉輪藏”。
據介紹,江南的寺廟多為元代之後的明清風格,典型的如杭州靈隱寺,比較肅穆,佛像體量較大。而在慧因高麗寺的大雄寶殿,群佛像衣衫華美、體態豐盈。
大雄寶殿中的群像是唐宋寺院中常有的,後期寺院很難見到,這些佛像的製作工藝叫“生漆脫胎”,幾近失傳,使用該工藝而流傳下來的佛像已相當罕見,在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存有一尊“鑒真大師”就是用脫胎工藝製成,是日本國寶級的珍貴文物。
而寺內四大金剛也不是排排站,而是各據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面對面站立。四大金剛像也非常獨特,手持降魔寶器,神態慈祥,不是常見的“怒目圓睜”。
慧因高麗寺內還藏有世界第一高的轉輪藏,高達13.6米。通身用楠木雕就,且用金箔裝飾。
這座數噸重的精美建築,可以以普通的人力推動。4人各據一角,手握木製推手,一致用力徐徐往前推,這座金燦燦的“龐然大物”便開始緩緩轉動。因為行進速度很慢,可以有足夠的時間,慢慢品賞其內的陳列品。
高麗寺本名慧因寺,後唐天成二年,吳越錢武肅王建也。
宋元豐八年,高麗國王子僧統義天入貢,因請凈源法師學賢首教。元祐二年,以金書漢譯《華嚴經》三百部入寺,施金建華嚴大閣藏塔以尊崇之。元祐四年,統義天以祭奠凈源為名,兼進金塔二座。杭州刺史蘇軾疏言:“外夷不可使屢入中國,以疏邊防,金塔宜卻弗受。”神宗從之。元延祐四年,高麗沈王奉詔進香幡經於此。至正末毀。洪武初重葺。俗稱高麗寺。礎石精工,藏輪宏麗,兩山所無。萬曆間,僧如通重修。余少時從先宜人至寺燒香,出錢三百,命輿人推轉輪藏,輪轉呀呀,如鼓吹初作。后旋轉熟滑,藏輪如飛,推者莫及。
“寺址最稱廣衍,舊傳三十畝有奇,而前後左右松邱竹塢麥隴菜畦不預焉”。
明萬曆如通興復時,“以玉岑緊逼無隙地,即山門為之。旁設四天王,中龕向背,俱觀音像”,其像乃寺僧無盡掘地所得,雖“淪埋歲久”,卻“莊嚴福好,宛然如新”。
大雄殿,始建之初採用雕飾龍鳳雲雷紋飾的石柱和石礎,規制宏大,人稱“漢宮金狄”,至明末猶存寺內,且為歷次修葺時採用。而其它木構件“遞圮遞修,榱桷棟楹,漸非故物”。明末如通復興時,“規模跂翼,與玉岑對峙,差相伯仲,不失舊觀”。高度與玉岑山不相上下。玉岑山最高峰海拔僅26米,地平面高度為10米,則玉岑山相對高度為16米許。如此,則大雄殿高度也當在15米上下。如通修復后,不久又圮廢。到呂純如謁寺捐資重建時,大雄殿又一次得以修整一新。殿內“初止奉毗盧佛一尊,自易庵通之葺,遂中奉釋迦,左普賢而右文殊,以華嚴座普賢長子居上首也”,即所謂“前正殿,廬三世佛”。“正殿元獨毗盧佛一尊,座下惟侍托塔毗沙門、護法韋馱而已,四旁周圍,前立二十天,后坐十八應真。易庵以為華嚴境界有主有伴,於是左增長子大行普賢願王,右增小男大智文殊師利法王子。”
輪藏殿,明萬曆如通興復時“起於園池,正猶龍藏之在”,“與大殿相連,高則倍之,接構工巧,無湊泊跡。雖諸山繚繞,湖中彷彿隱見。中設轉輪,貯欽賜藏經於函。璧水瀠環,檐阿翬煥,相輪聲聞數里。兩山邀游,咸謂目未曾有也”。修寺志時李翥列“輪藏凌雲”為“惠因十景”之一。如果藏閣高度真的比大雄殿高一倍,那麼其地面高度當在三十米左右,人在西湖中自然也可望見其雄姿。除了“高”和“巧”兩個特徵外,輪藏殿還有一個特徵,就是“中設轉輪,規制宏偉”,一柱八面,無與倫比。張岱幼時到寺內燒香,“出錢三百,命輿人推轉輪藏,輪轉呀呀如鼓吹初作,后旋轉熟滑,藏轉如飛,推者莫及” ,所述正是如通修建的藏殿轉輪。
華嚴經閣,哲宗元符二年(1099)義天王子捐資二千兩銀子建此閣,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建成。內奉義天所獻金書《華嚴經》三部以及其它教宗玄要六百多函,是華嚴教中興后教宗典籍的寶庫。南宋寧宗時曾親臨閣內閱經,且御題“華嚴經閣”匾額。元末寺毀時,閣也廢沒。明初重葺,經閣未復。“嗣後遞廢遞興,閣之遺址終屬飛蓬野蔓”。如通興復時,閣亦未復。其後寺僧本源澄的徒弟月印微“慨然創復”,惜“功未竟而殤”。“本源愍其徒之志,閉關面壁,三歷寒暑,眾心嚮往,樂觀其成。裔孫止水凝,拮据竣事,中奉准提,軒窗四照,嵐光樹色,面面如畫,聞御書額入張尚書(張瀚)府第,閣成復還,數百年久廢之規,一新耳目,遠近有重興之望焉。”華嚴經閣的修復,是高麗寺復興的重要標幟。
門票
20元
特殊人群:
A.免票政策:兒童身高1.2米以下免費;70周歲以上老年人、軍人、殘疾人憑有效證件免票;浙江省滿30年教齡的教師憑教師證免票。
B.優惠政策:兒童身高1.2-1.5米購兒童票;60—69周歲的老人憑有效證件購優惠票;18周歲以下學生、全日制大學生憑證購優惠票。
開放時間
08:00-17:00
1、乘坐809路,經過4站, 到達清波門站
2、乘坐y6路,經過5站, 到達三台山路站
3、步行約470米,到達慧因高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