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陵橋
河南橋樑
灞陵橋,橋樑名稱,著名的有河南灞陵橋和甘肅灞陵橋。
渭水長虹灞陵橋“聞眺城邊渭水流,長虹一道卧橋頭。”坐落在縣城南清源河上的灞陵橋,是千里渭河上游的第一座橋樑,自古以來人們稱它“渭河第一橋”。灞陵橋是一座古典純木結構卧式懸臂拱橋,當地群眾俗稱卧(或“握”)橋,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橋長40米,跨度29.5米,高15.4米,寬4.8米。橋底部以並排10根粗壯圓木並列11組,從兩岸橋墩逐次遞級,飛挑凌空。頂部為飛檐式廊房,共13間64柱。橋兩端建有卷棚式橋頭屋,四角鬥起,脊聳獸飛。整個橋體高挑凌空、雄偉壯觀,宛如一道絢麗的彩虹,被冠以“渭水長虹”之美名。歷史上許多達官貴人、文人墨客都對灞陵橋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極高的觀賞、科研價值讚嘆不已,或贈匾額,或題對聯,或留碑文,或題詩作詞,使這座橋聲名遠揚,身價倍增。現橋上留有左宗棠題“南谷源長”、蔣介石題“綰轂秦隴”、孫科題“渭水長虹”、于右任題“大道之行”、當代著名書法家啟功題寫的“灞陵橋”等匾額,還有汪精衛題寫的碑文。灞陵橋於1981年被列為甘肅省省級文物而倍受呵護,省政府先後兩次撥款進行了維修。它經歷了世事滄桑,見證了渭水源頭的古今巨變,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橋樑、文化、民俗、力學和藝術不可多得的瑰寶。如今,它不僅成為渭源風物形象的代表,也作為定西市旅遊標誌,展現給世人的是歷久彌堅、更加多彩迷人的姿容。
灞陵橋,原名八里橋,在許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泥河上,相傳為三國名將關羽辭曹挑袍處,灞陵橋從此名
灞陵橋[河南橋樑]
灞陵橋
甘肅渭源縣城南,渭河三大源頭之一的清源河上,有一座氣勢恢宏的木質結構的廊橋——霸陵橋。紫紅色的曲拱單孔橋,像一彩虹橫跨清源河上,為渭水第一橋。霸陵橋是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建設的,經清代同治年間、1919年、1932年、1984年四次大的維修。1918年的修建由當清源鎮柯寨村何遇江、何遇海兩兄弟參照蘭州雷河灘卧橋式樣進行改進,形成如今純木懸臂曲拱、單孔廊橋。橋身由單梁變成疊梁,結構嚴密,氣勢雄偉,霸陵橋全長40米,廊房15間,跨度27米,高15.4米,寬4.5米。
霸陵為古縣名,在西安市東。漢文帝9年(公元171年),在其地築霸陵,並命名為縣名。漢文帝死後葬霸水(今霸河)旁。有一年渭河水大,淹了霸陵,渭河源頭渭源縣修的橋就叫霸陵橋。明朝大將徐達與元將李思齊激戰於此,元軍兵敗移至渭源城,且折掉了渭河橋。正值暴雨連天,河水猛漲,無法過河,難以攻城。徐達聽從他人建議,在木籠中裝石投入河床,壘成橋墩,終於建橋成功。元兵看見明軍將士修好了橋,守城無望,只好投降。徐達揮筆提寫了“霸陵橋”幾個大字。數百年來,歷代政要、文人墨客,無不稱讚此橋,左宗棠題寫“南谷源長”、蔣介石提寫“綰轂秦隴”、于右任“大道之行”。楊虎城將軍題詞是:“鳥鼠溯靈源,雪浪雲濤,東行匯徑瀆黃河,漢關紫氣;隴秦資利涉,月環虹跨,西望是金城楊柳,玉塞萄萄”。清代詩人楊景熙在“渭水東注”一詩中讚美此橋是:“閑眺城邊渭水流,長虹一道卧橋頭”。
甘肅省渭源縣渭河第一橋——灞陵橋
灞陵橋
附近景點
灞陵橋
春秋廣場是河南省許昌市的一處城市廣場,因毗鄰關羽夜讀《春秋》的春秋樓而得名。每到節假日,來此休閑的人絡繹不絕。在暖日的照耀下,坐在石凳上,欣賞廣場的美景,觀察閑暇漫步的人們,放鬆了心情,緩解了壓力,也排遣了離家的孤獨,快樂心情油然而生。
許昌博物館位於許昌市文峰路中段明代文峰塔省級文物保護區內,佔地面積1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366平方米,子1987年12月底建成,博物館造型新穎,風格獨特,展區展廳呈南北對稱的兩個U字形,中間由亭台,迴廊連接,組成三個開闊的庭院。
許昌灞陵橋文物景區,是以三國勝跡灞陵橋為依託,修復闢建的名勝遊覽景觀.
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下邳之戰,曹操俘獲關羽及劉備妻妾甘,糜二位夫人歸許。加官進爵,"禮之甚厚",然而,關羽不忘舊主,執意尋歸劉備,遂掛印封金,保護二位"皇嫂"車仗,斬關西去,行至灞陵橋時,曹操率群僚趕來為關羽贈袍餞行,關羽疑其有詐,立馬橋頭,以刀挑袍,辭曹西行,開始了震驚世人的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的壯舉。灞陵橋即為"漢關帝挑袍處".後人推崇關羽"忠,義,仁,勇"的品格,遂在橋西建關帝廟設像以祀.
苑區坐落在城西八里的石樑河畔,佔地126畝。古運河貫穿其中,兩岸垂柳依依,灞橋飛架。如長虹卧波,水禽相戲,野趣天成,河東為園林式仿漢建築青梅園和秋湖垂釣村。河西有清代建築群關帝廟及新闢建之桃園.這座融橋,廟,園為一體的文物苑區,正以嶄新的風姿,迎接四海賓朋.
殘碣證史-漢關帝挑袍處
三國文化產業園位於許昌境內灞陵橋景區及周邊區域(相傳為三國名將關羽辭曹挑袍處),主要包括三國大劇院和三國文化綜合體兩大部分,其中三國大劇院預計投資6億元,擬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