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
漢語漢字
疾,漢語常用字,讀音jí,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時代。基本含義為病,身體不舒適:疾病;引申含義為一般的痛苦:疾苦。
疾的常用組詞為目疾。包含疾的常用成語為高材疾足。
會意字。甲骨文由表示人的“大”和表示箭的“矢”組成。全字所描繪的是一隻箭正好射中一個人的腋下,即一個人被箭射傷的情形。有的學者認為古人用箭傷來代指疾病,因此認為“疾”的本義就是“病”。王國維《觀堂集林·毛公鼎銘考釋》:“象人亦(腋的古字)下箸矢形。古多戰事,人箸矢則疾矣。”古代戰爭很多,而弓箭是常用的武器之一,在戰爭中的人們經常被箭射傷,所以古人以為“疾”的初始意義是“箭傷”或“外傷”,由此再引申為“病、疾病”。“疾”字的金文保持了甲骨文的形體,從春秋時代開始,其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疾”字中的人形被換成“疒”。許慎將小篆的“疾”說成是形聲字,引起了不少人的懷疑。段玉裁作注時說:“矢能傷人,矢之去甚速,故從矢會意。”這就是說,小篆的“疾”仍然是會意字。“疒”甲骨文像一個人病後躺在床上之形,因此有學者認為“疒”為“病”之初文,再加上“矢”形而成“疾”,其意思應是由箭傷引起的疾病。《說文》古文中像人身軀形的一長豎和像床體的一豎尚未合一,到了小篆里,兩者就共用一個長豎了。漢隸中的“疒”最初還沒有點,這源自篆文。後來在一橫之上加一點,變成“疒”了。

疾
疾jí(ㄐ一ˊ)
● ● 病,身體不舒適:疾病。目疾。殘疾。諱疾忌醫。
● ● 一般的痛苦:疾苦。
● ● 疼痛:疾首蹙額。
● ● 恨:疾惡如仇。
● ● 古同“嫉”,妒忌。
● ● 弊病,缺點:“寡人有疾”。
● ● 快,迅速:疾步。疾走。疾進。疾馳。疾足先得。
◎疾 jí
〈名〉
● ● (會意。甲骨文字形,從大(人),從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矢能傷人,矢之去甚速,故從矢會意。”本義:受兵傷。泛指疾病)
● ● 輕微的叫疾 [ill]
疾,病也。——《說文》。段註:“析言之則病為疾加,渾言之則疾亦病也。”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韓非子·喻老》
伯牛有疾,子問之。——《論語·雍也》
● ● 泛指病 [disease]
司馬子反辭以心疾。——《韓非子·十過》
● ● 如:疾革(病情加重);疾損(病情減轉,病情好轉);疾動(發病;疾病發作);疾棘(病危)
● ● 廢疾;廢疾的人。亦泛指病人 [disability;patient]。如:疾瘵(廢疾,殘疾)
● ● 疫癘;發生疫癘 [epidemic disease]
疾在腠理。——《韓非子·喻老》
寡人無疾。
君有疾。
已有疾疫。——《資治通鑒》
● ● 又如:疾疫(發生疫病);疾癘(瘟疫);疾瘧(指瘧疾);疾厲(即疾癘)
● ● 痛 [ache]。如:疾首(頭痛);疾癢(痛癢);疾心(痛心)
● ● 痛苦;憂患 [suffering]
問之民所疾苦。——《史記·滑稽列傳》
身自疾痛。——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 ● 又如:疾痛慘怛;疾困(疾苦;疾疢);疾吏(病困的小官吏)
● ● 缺點,毛病,瑕疵 [fault]
必有竊疾。——《墨子·公輸》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梁惠王下》
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史記》
詞性變化
◎疾 jí
〈形〉
● ● 快速;急速 [quick]
奮疾而不拔。——《禮記·樂記》
征鳥厲疾。——《禮記·月令》
而疾討陳。——《左傳·襄公五年》
何來疾也。——《戰國策·齊策四》
不能疾走。——《戰國策·趙策》
草枯鷹眼疾。——唐· 王維《觀獵》
疾馳入仆營。——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 ● 又如:疾快(快速);疾言(言語急迫);疾進(急速進行);疾疾(迅速的樣子;急遽不安的樣子)
● ● 敏捷;輕快 [quick;nimble;sharp]
● ● 又如:疾伶(機敏伶俐);疾俏(動作輕快靈活);疾跳(精悍,機靈)
● ● 急劇而猛烈 [rapid;sharp;violent]
● ● 又如:疾威(暴虐殘酷);疾雨(急驟的雨);疾雷(急雷,突然響起的雷。比喻洶湧的波濤)
● ● 惡 [evil;bad]。如:疾日(惡日,不祥的日子)
● ● 怒,強狠 [angry;fierce]。如:疾視(瞋目怒視)
● ● 強大,宏大 [powerful]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荀子·勸學》
◎疾 jí
〈動〉
● ● 患病,生一般的病 [fall ill]
寒暑不能使之疾。——《荀子·天論》
● ● 又如:疾色(患病的臉色);疾耗(患病的壞消息);疾作(瘧疾發作)
● ● 厭惡;憎恨 [disgust;hate]
爾無忿疾於頑。——《書·君陳》
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論語·季氏》
生而有疾惡焉。——《荀子·大略》
有亡而無疾。——《荀子·大略》。楊倞註:“疾同嫉,嫉恨。
疾其君者。——《孟子·梁惠王上》
憤世疾邪。——明·劉基《賣柑者言》
疾大戶兼并。——清· 張廷玉《明史》
● ● 又如:疾惡(憎恨惡人);疾心(憎惡之心);疾吏(憎恨獄吏)
● ● 極力;儘力;努力 [do one's utmost;spare no effort]。如:疾爭(極力爭辯);疾作(努力勞作);疾耕(努力耕作);疾學(努力學習)
● ● 嫌怨 [detest]
疾王聽之不聰。(聽,名詞。聰,耳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 ● 又如:疾怨(怨恨)
● ● 通“嫉”。妒忌 [envy;be jealous of]
人之有技,冒疾以惡之。——《書·秦誓》
公私之分明,則小人不疾賢,而不肖者不妒功。——《商君書·修權》
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 ● 又如:疾裘妒枕(夫妻間對雙方有外遇的嫉妒);疾夫(妒忌者);疾心(心生妒忌);疾忌(妒忌)
● ● 憂慮 [hesitate]
草食之獸,不疾易藪;水生之蟲,不疾易水。——《莊子》
● ● 非難;毀謗 [slander]。如:疾毀(毀謗)
疾、病
二字在“疾病、生病”的意義上是同義詞,並沒有輕重的區別,都既可指重病,也可指一般的病。《呂氏春秋·貴公》:“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又《知接》:“管仲有疾,桓公往問之。”同一件事,有時用“病”字,有時用“疾”字,可見這兩個字沒有輕重之分。《呂氏春秋·異寶》:“子培疾而死。”“疾”而至於死,可見“疾”並不指輕病。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病”的本義是病情加重,“疾”不具備這個意義。
疾、捷、快、速、迅、急
這六字都有“快速”的意思,但也有區別。《說文》:“速,疾也。”“迅,疾也。”表示快速古代常用“速",“迅"比“速”猛厲,“迅雷”不能說成“速雷”。“快”上古只表示心情愉悅,魏晉以後才有“快速”的意義。“疾”也比“速”來得急切。“捷”有“敏捷”的意思,“猿得木而捷”,“捷"不能換成其他字。“急”強調緊迫、急切,與“緩”相對。“急迫、急需、急促”的“急”不作“疾”。
【卷七】【疒部】秦悉切(jí)
病也。從疒(nè)矢聲。
?,古文疾。
?,籀文疾。
【註釋】①矢聲:矢上古屬脂部,疾屬質部。脂、質對轉。
說文解字注
病也。
註:析言之則病為疾加,渾言之則疾亦病也。按經傳多訓為急也。速也。此引伸之義。如病之來多無期無跡也。止部曰:疌,疾也。
從?,矢聲。
註:矢能傷人,矢之去甚速,故從矢會意,聲字疑衍。秦悉切。十二部。
?,籀文疾。
註:從廿者,古文疾也,從?者?省也。
?,古文。
註:各本篆體作?,是仍與小篆無異,今正。考(考)?篆下曰:?,古文疾。童篆下曰。?,古文以為疾。此?為古文疾之明證。而《集韻》《類篇》皆曰:?,古文疾。?,籀文疾。此丁度所見不誤之明證也。其曰籀文作?又作?者,乃當其時巳有誤本同今本,而因倂(並)入之,又譌(訛)古為籀也。
廣韻
秦悉切,入質從 ‖疾聲質1部(象著矢致疾卧床,矢非聲)
疾,病也。急也。秦悉切。十一。
【午集中】【疒部】疾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5
古文:?、?、?、?、?
《唐韻》秦悉切。《集韻》《韻會》昨悉切,竝音嫉。《說文》:病也。一曰急也。徐曰:病來急,故從矢。矢,急疾也。《易·復卦》:復亨出入無疾。《書·說命》:若葯弗瞑眩,厥疾弗瘳。
又《玉篇》:患也。《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疏:不疾者,猶言不患此病也。
又《玉篇》:速也。《廣韻》:急也。《易·繫辭》:帷神也,故不疾而速。《詩·大雅》:昊天疾威。傳:疾猶急也。《禮·月令》:季冬之月,征鳥厲疾。疏:疾,捷速也。張衡《南都賦》:總括趣欱,箭馳風疾。
又《增韻》:惡也。《左傳·昭九年》:辰在子卯,謂之疾日。註:疾,惡也。
又《爾雅·釋言》:疾,齊壯也。疏:急速齊整,皆於事敏速強壯也。
又虐也。《詩·大雅》:疾威上帝。朱註:疾威,猶暴虐也。
又怨也。《管子·君臣篇》:有過者不宿其罰,故民不疾其威。註:疾,怨也。
又毒害也。《左傳·宣十五年》:山藪藏疾。註:山之有林藪,毒害者居之。
又姓。《姓譜》:元魏疾陸眷。
又車轅前之下垂在地者曰前疾。《周禮·秋官》:大行人立當前疾。
又劉疾,鳥名。《爾雅·釋鳥》:鶛,劉疾。
又與嫉通。《書·君?》:爾無忿疾於頑。
又《秦誓》:人之有技,冒疾以惡之。傳:見人之有技藝,蔽冒疾害以惡之。《史記·孫臏傳》:龐涓恐其賢於已,疾之。
又與蒺同。前漢《揚雄傳》:及至獲夷之徒蹶,松柏掌疾黎。

疾
【筆順】
①丶(點)②一(橫)③ノ(撇)④丶(點)⑤㇒(提)⑥ノ(撇)⑦一(橫)⑧一(橫)⑨丿(撇)⑩㇏(捺)
【寫法】
“疒”從上、左包圍“矢”,底部“疒”“矢”齊平。
“疒”,首筆點起筆於豎中線;點、提兩筆分寫橫中線上下。
“矢”,兩橫筆上短下長,短橫在橫中線上側;撇、捺底部持平。
![]() 隸書 | ![]() 篆書 | ![]() 楷書 |
◎ 客家話:[沙頭角腔] cit8 [客英字典] cit8 [海陸豐腔] cit8 [寶安腔] cit8 [陸豐腔] cit7 [梅縣腔] cit8 [台灣四縣腔] cit8 [客語拼音字彙] qid6 [東莞腔] cit8
◎ 粵語:zat6
上古音系
字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疾 | 疾 | 質 | 疾 | zid | 象著矢致疾臥牀,矢非聲 |
廣韻
字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疾 | 疾 | 秦悉 | 從 | 質A | 質A | 入聲 | 三等 | 開口 | 眞A | 臻 | 入五質 | dzʱi̯ĕt | dzĭĕt | dziĕt | dzjet | dziɪt | dzit | dzit | ji2 | zit | dzit | 病也急也秦悉切十一 |
蒙古字韻
字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
疾 | ꡐꡞ | tsi | dzi | 入聲 |
中原音韻
字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
疾 | 疾 | 精 | 齊微齊 | 齊微 | 入聲作平聲 | 齊齒呼 | tsi |
洪武正韻牋
字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疾 | 疾 | 昨悉 | 二質 | 真 | 入聲 |
分韻撮要
字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
疾 | 疾 | 精 | 第八賓稟嬪 | 陽入 | 病也患也惡也急也 |
殘疾、疾馳、瘧疾、痼疾、疾書、疾苦、惡疾、暗疾、疾病、疾患
疾如雷電、積憂成疾、疾不可為、疾風迅雷
【疾病】 jí bìng
[disease;illness]〈名〉病的總稱
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禮記。樂記》
【疾步】 jí bù
[hurry]〈名〉很快的步伐
疾步行走
【疾馳】 jí chí
[hell;gallop away at high speed]〈動〉飛快地賓士
警車疾馳而過
【疾惡好善】 jí wù hào shàn
[hate evil and love good] 憎恨醜惡,喜好善美。形容事非界線清楚
【疾惡如仇】 jí è rú chóu
疾:憎恨;惡:指壞人壞事。憎恨壞人壞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樣。
【疾風暴雨】 jí fēng bào yǔ
疾: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風雨來勢猛。比喻迅猛激烈的鬥爭。
【疾風知勁草】 jí fēng zhī jìng cǎo
在猛烈的大風中,只有堅韌的草才不會被吹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
【疾呼】 jí hū
[cry]〈名〉表示強烈或突發感情的呼喊
憤怒和痛苦的~
【疾苦】 jí kǔ
[the weal and woe;hardships;sufferings;pain;difficulty]〈名〉指生活上的困苦
關心人民的~
【疾忙】 jí máng
[rush]〈副〉 急忙
【疾趨】 jí qū
[scurry] 〈動〉很快地走,小跑
~而過
【疾如雷電】 jí rú léi diàn
快提就像雷鳴閃電。形容形勢發展很迅速。
【疾如旋踵】 jí rú xuán zhǒng
旋踵:轉動腳跟。快得就像轉動一下腳跟。形容變化很快。
【疾駛】 jí shǐ
[ram] [車船等] 〈動〉高速行駛
一列客車~而過
【疾視】 jí shì
[glare at;look at with angry eyes;stare angrily]〈動〉 怒目而視
夫扶劍疾視。——《孟子。梁惠王下》
【疾首蹙額】 jí shǒu cù é
疾首:頭痛;蹙眉:皺眉。形容厭惡痛恨的樣子。
【疾書】 jí shū
[quickly write]〈動〉 快速地書寫
揮筆~
【疾速】jí sù
[strenuous] 〈動〉迅疾;迅速
~行車
【疾痛慘怛】 jí tòng cǎn dá
[painful] 痛苦的情懷與悲慘的惦念
~,未嘗不呼父母也。——《史記》
【疾惡】 jí wù
[hate] 〈動〉憎惡
~反動勢力
【疾行】 jí xíng
[race;go away as speedily as one can] 〈動〉急速行走;急速前進
隊伍在林間公路上~
【疾言遽色】 jí yán jù sè
疾:快,急速;遽:倉猝,急。言語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對人發怒時說話的神情。
【疾言厲色】 jí yán lì sè
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疾疫】 jí yì
[blight] 〈名〉疫病;瘟疫
【疾足先得】 jí zú xiān dé
比喻行動迅速的人首先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