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

中國著名心臟外科專家

張永,男,1970年1月出生,漢族,先後畢業於菏澤醫學專科學校、上海醫科大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心血管中心心外科主任。

擅長先心病、瓣膜病和冠心病的腔鏡下手術治療。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79年9月~1982年7月就讀於菏澤醫學專科學校醫療系。

工作經歷

1982年7月~1991年8月擔任山東省單縣中心醫院外科住院醫生。
張永照片
張永照片
1987年6月~1988年6月擔任北京安貞醫院心外科進修醫生。
1990年9月~1991年6月山東省衛生幹校出國預備人員英語培訓班學員。
1991年9月~1996年7月上海醫科大學心胸外科碩博連讀研究生。(導師:石美鑫;時任班長,研究生會主席)
1996年8月~2000年4月任北京朝陽醫院心外科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期間在印度學習半年)
2000年4月~2005年9月任北京友誼醫院心血管中心中心副主任。(主管心外科)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期間分別在美國和德國學習3個月)
2005年9月~2012年2月任北京軍區心肺血管病研究所所長,北京軍區總醫院心肺血管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教授。
2012年3月至今,任北京友誼醫院心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擅長先心病、瓣膜病和冠心病的腔鏡下手術治療。
具有紮實的胸心外科臨床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熟悉本專科各種病人的圍手術期處理,能為心外科各種病人制訂合適的臨床治療方案;熟練掌握各種心臟疾患如先天性心臟病、瓣膜疾病、胸部大血管疾病和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等的外科治療措施和手術方法。至今已施行各種心外科手術4000餘例,其中冠脈搭橋3000餘例,瓣膜和先心手術1000餘例,總手術死亡率低於1%。所應用的新技術和重症病人治療經驗等在多個學術會議交流,並曾被中央4套、人民網、新浪網、健康報、中央電視台科技之光欄目等專題報道。
張永參加節目
張永參加節目
於1999年在國內較早的開展了非體外循環心臟跳動下搭橋,迄今已開展該類手術3000餘例,手術死亡率0.5%。於1999年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應用胸骨正中小切口心臟不停跳下冠脈搭橋術,至今已開展近300例,無一例死亡。於2001年國內較早開展了腔鏡下獲取大隱靜脈,迄今已愈1000例。於2006年在國際上率先開展經小切口冠脈三支病變搭橋術,迄今已30餘例,曾被中央電視台科技之光欄目專題報道。在體外循環下搭橋的心肌保護水平處於國內先進,應用橈動脈搭橋1600餘例,應用雙側橈動脈等做為冠狀動脈移植材料水平和全動脈化搭橋水平處於國內先進。於1999年開展了於腔鏡下結紮先天性動脈導管未閉術,於1999年開展了冠心病室壁瘤治療,處於國內先進水平。已實施80以上高齡搭橋50餘例,無一例死亡;於2004年成功地開展了同期頸動脈內膜剝脫及冠脈搭橋術,迄今已開展30餘例,為國內除了阜外醫院地同類手術最大病例組(阜外醫院共為80餘例)。於2005年在山東省聊城市人民醫院做心臟移植一例,病人身體健康,並在繼續工作。
手術範圍:各類冠脈搭橋和微創冠脈搭橋,包括各種重症和室壁瘤和心律失常的病人;各種瓣膜病的置換和修復、瓣膜病合併冠心病、瓣膜病合併心律失常、多瓣膜疾患等;各種先心病包括共干、右室雙出口、完全房室管畸形等複雜性先天性心臟病;胸部大血管疾病;房顫;心臟腫瘤;頸動脈狹窄行頸動脈內膜薄脫術;先心病的腔鏡下手術等。
在北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工作期間共培養碩士研究生6名,均已畢業。
科研項目
1. 冠狀動脈搭橋的臨床研究。
2. 微創冠狀動脈搭橋的臨床研究。
3. 冠狀動脈搭橋移植材料和取材方法的研究。
4. 重症冠狀動脈搭橋的心肌保護的研究。
5. 小切口微創冠狀動脈搭橋在冠脈三支病變全血管化中的應用研究。
6. 全胸腔鏡手術在冠狀動脈完全性在血管化中的可行性研究。
7. 常規體外循環與非體外循環心臟跳動下冠狀動脈搭橋結合點和對比性研究。
8. 胸腔鏡技術在心臟外科的應用及其前景系列性研究。

論文著作

上海醫科大學學報,2000,27(2)87-90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76例分析。
上海醫科大學學報,1998,25(6)454-455橈動脈序貫橋及雙側橈動脈在冠狀動脈搭橋中的應用。
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2001,17(2)114應用肺灌注顯像預測病人肺動脈壓力。
高血壓雜誌1999,7(3)221應用肺灌注顯像預測犬肺動脈壓力。
上海醫科大學學報,1997,24(5)359-361從理論到實踐-------對醫學高等教育教學方式的一點感想。
中華臨床醫藥雜誌,2001,2(7)90應用左乳內動脈加橈動脈行全動脈心肌再血管化。
中國醫藥導刊,2000,2(7)41-42應用IABP於體外循環中產生波動性血流在高危冠狀動脈搭橋病人中的應用。
中國醫藥導刊,2000,2(5)20-21食管、賁門癌術后病人生活質量的評估。
上海醫科大學學報,1995,22:77-78應用胸骨正中小切口行冠狀動脈搭橋術。
中華醫學雜誌2005,83(34):2433-2434橈動脈在全動脈化冠脈搭橋術中的應用。
中國現代醫藥雜誌,2005;7(3):221-224.影響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移植物遠期通暢的若干因素。
中華醫學雜誌,2006,86(45):3234-3237.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中升主動脈粥樣硬化的診斷與處理。
中華外科雜誌,2007,45(2):280-282急性冠脈綜合症行急診搭橋之經驗。
上海醫學雜誌,2007;34(5):257-259.鶉雞腸球菌致亞急性心內膜炎1例。
實用醫學雜誌(J),2008,24(16):2879第三次心臟手術行再次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1例。
中華醫學雜誌,2007;87(45)3187.運用橈動脈對65歲以上老年人行冠脈旁路移植術的經驗。
中華外科雜誌,2008;46(4):248-251.編譯,急性心肌梗死併發症的外科治療。
成人心臟外科學,第二版,615~642頁,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內窺鏡採集大隱靜脈對靜脈橋血管平滑肌和內皮細胞的影響。
華北國防醫藥(J),2009,21(1)升主動脈、全弓置換加支架“象鼻”術治療Stanford A型主動脈夾層。
華北國防醫藥,2007,19(6)32-34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心房顫動治療體會。
華北國防醫藥。2006,18(5)339-340再次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療效觀察。
華北國防醫藥,2006,18(6)419-420左心室室壁瘤21例外科治療體會。
華北國防醫藥,2007,19(2)34-35內窺鏡採集大隱靜脈在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中的應用。
臨床心血管病雜誌,2008,24(3)233-234微創技術在老年冠狀動脈搭橋術中的應用。
臨床誤診誤治,2010,23(7)630-632使用端側吻合技術治療先天性主動脈弓縮窄。
華北國防醫藥,2007,20(3)連續35例80歲以上高齡患者行冠狀動脈搭橋術無死亡的臨床經驗。
臨床心血管病雜誌,即將發表The preliminary effect of combined carotid endarterectomy and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in patients with carotid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hin Med J, 2009;122: 2951-2955.內窺鏡輔助與全層切開採集大陰靜脈的組織學變化。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J),2008,12(18):3567-3570 內窺鏡採集大隱靜脈的臨床效果及應用體會。
臨床外科雜誌(J),2009,17(2):111-113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同期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12例。
臨床誤診誤治(J),2009,22(4):9-10:24-25The role of radial artery in total arterial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 in coronary bypass surgery. Chin Med J, 2008;121(3): 200-204。

社會活動


中國心血管循證醫學雜誌常委。
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分會常委(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