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路

宋元時代行政區劃名稱

夔州(kuí zhōu)路,宋元時代行政區劃名稱。

北宋時期


變遷簡史

乾德三年(965),北宋滅后蜀,改“節度使司政區”為“轉運使司政區”,川峽地區初置成都“西川路”。
開寶六年(973),分成都“西川路”,置奉節“峽路”(《長編》卷14)。
至道三年(997),天下定製十五路:“一曰京東路,二曰京西路,三曰河北路,四曰河東路,五曰陝西路,六曰淮南路,七曰江南路,八曰荊湖南路,九曰荊湖北路,十曰兩浙路,十一曰福建路,十二曰 西川路,十三曰 峽路,十四曰廣南東路,十五曰廣南西路。”(《長編》卷42)。其中,川峽地區循舊制,仍置“成都 西川路、奉節 峽路”。
咸平四年(1001),分成都西川路增置廣元利州路;分奉節峽路增置三台梓州路。
《宋會要》載:“成都西川路更名成都益州路,原西川路轉運使馬亮轉任益州路轉運使;增置廣元利州路,原西川路轉運副使張志言出任利州路轉運使”。“奉節峽路更名奉節夔州路,原奉節峽路轉運使丁謂轉任夔州路轉運使;增置三台梓州路,原奉節峽路轉運副使李防出任梓州路轉運使”。
至此,原西川路、峽路(即川峽兩路)最終裂為“川峽四路”。

行政區劃

一監
大寧監:位同下州。開寶六年,以夔州大昌縣鹽泉所建為監。元豐戶六千六百三十一。領大昌一縣。
三軍
雲安軍:位同下州。開寶六年,以夔州雲安縣建為軍。元豐戶一萬一千七十五。領雲安縣、安義監。
梁山軍,位同下州,別稱高梁郡。開寶二年,以萬州石氏屯田務置軍,撥梁山縣來隸。熙寧五年,又析忠州桂溪地益軍。元祐元年,還隸萬州,尋復故。元豐戶一萬二千二百七十七。領梁山縣。
十州
夔州,都督府,別稱雲安郡,曾置寧江軍節度。元豐戶一萬一千二百一十三。領奉節、巫山兩縣。
黔州,下州,別稱黔中郡。元豐戶二千八百四十八。領彭水、黔江兩縣。羈縻州四十九。
施州,下州,別稱清江郡。元豐戶一萬九千八百四。領清江、建始兩縣,廣積一監。
忠州,下州,別稱南賓郡。元豐戶三萬五千九百五十。領臨江、墊江、南賓三縣。
萬州,下州,別稱南浦郡。元豐戶二萬五百五十五。領南浦、武寧兩縣。
開州,下州,別稱盛山郡。崇寧戶二萬五千。領開江、清水兩縣。
達州,上州,別稱通川郡。本通州,乾德三年改。元豐戶四萬六百四十。領通川、巴渠、永睦、新寧、東鄉五縣。
涪州,下州,別稱涪陵郡。元豐戶一萬八千四百四十八。領涪陵、樂溫、武龍三縣。
恭州,下州,別稱巴郡。舊為渝州。崇寧元年,改恭州。元豐戶四萬二千八十。領巴、江津、壁山三縣。
珍州,本羈縻夷州,領樂源、綏陽兩縣及遵義砦。

南宋時期


變遷簡史

北宋末期,播州土著楊文貴等獻地歸附,處在風雨飄搖之際的宋廷對新收土地無暇顧及,一時難以進行有效管理。州縣設而復廢,政區變動較大。
到了南宋之時,天下稍定,中央政府開始對這一地區進行管理。夔州路的轄區有所擴大,時領有“府三:重慶,咸淳,紹慶。州八:夔,達,涪,萬,開,施,播,思。軍三:雲安,梁山,南平。監一:大寧。紹興三十二年,戶三十八萬六千九百七十八,口一百一十三萬四千三百九十八。”

行政區劃

一監
大寧監,同北宋
三軍
雲安軍:同北宋
梁山軍:同北宋
南平軍:同北宋
三府
重慶府:本恭州,后以高宗潛藩,升為府。
咸淳府:本忠州,咸淳元年,以度宗潛邸,升府。新增豐都、龍渠兩縣,並北宋時三縣計五縣。
紹慶府:本黔州,紹定元年,升府。新領七個羈縻州。
八州
夔州:建炎三年,升夔、利兵馬鈐轄。淳熙十五年,帥臣帶歸、峽州兵馬司。
達州:南渡之後,新增通明縣。
涪州:同北宋
萬州:同北宋
開州:同北宋
施州:同北宋
播州:別稱樂源郡。大觀二年,南平夷人楊文貴等獻其地,建為州,領播川、琅川、帶水三縣。宣和三年,廢為城,隸南平軍。端平三年,復以白綿堡為播州,三縣仍廢,嘉熙三年,復設播州,充安撫使。咸淳末,以珍州來屬。領樂源縣。
思州:政和八年建,領務川、邛水、安夷三縣。宣和四年,廢州為城及務川縣,以務川城為名;邛水、安夷二縣皆作堡,並隸黔州。紹興元年,復為思州。領務川、安夷、邛水三縣。

元朝時期


變遷簡史

有元一代,開始施行行省制度,行省成為一級行政區劃。原本為第一級行政區劃的夔州路開始隸屬於四川行省,其疆域也較大程度縮水。據《元史·地理志》記載:“元至元十五年,立夔州路總管府,以施、雲安、萬、大寧四州隸焉。二十二年,又以開、達、梁山三州來屬。戶二萬二十四,口九萬九千五百九十八。至元二十七年數。領司一、縣二、州七。州領五縣。”

行政區劃

一司:錄事司(置於路、府所在地的管理城市民政的機構)
二縣:奉節(下縣)、巫山(下縣)
七州
元朝夔州路圖
元朝夔州路圖
施州:下州,領建始一縣
達州:下州,元至元十五年,隸四川東道宣慰司。二十二年,改隸夔路。領通川、新寧二縣。
梁山州:下州,本梁山縣,宋升梁山軍。元至元二十年,升為州。領梁山縣。
萬州:下州,領武寧縣。
雲陽州:下州,宋置安義縣,后復為監。元至元十五年,立雲安軍。二十年,升雲陽州。領雲陽縣。
大寧州:下州,宋時為大寧監。元至元二十年,升為州。領大昌縣。
開州:下州。沿襲宋制。

歷史地理


兩宋時期,以奉節夔州路都督府為三峽周邊區域最高行政中心,三峽奉節一帶的城市群是川東行政中心主要集聚地。今三峽地區圍繞奉節周邊的其他區縣(城口還沒出生除外),包括巫溪縣(大寧監)、雲陽縣(雲安軍)、萬州區(萬州)、開縣(開州)、忠縣(忠州咸淳府)、梁平縣(梁山軍)、秭歸縣(歸州)、恩施市(施州),直屬奉節夔州路管轄!而且這些二級行政區也都各自有多個下屬縣,足見宋代的奉節及其周邊的三峽地區曾是一個人口及城鎮密集,城市化水平較高的繁榮地區。

編年簡表


南宋夔州抗蒙(元)編年簡表
1234年(端平元年)---南宋大軍端平入洛,宋蒙敗盟。
1235年(端平二年)---窩闊台汗兵分三路,開始侵掠南宋。
1236年(端平三年)---蒙軍襲蜀,四川制置使趙彥吶逃遁夔州,四川“五十四州俱陷破,獨夔州一路及瀘果合數州僅存”。
1237年(嘉熙元年)---蒙軍沿大巴山穀道南下,縱深突襲夔州路後方,破夔州白帝關,后被夔州水軍擊退。
1239年(嘉熙三年)---蒙軍兵分兩路侵掠夔州路,一路圍堵重慶,一路攻陷路府夔州。宋廷急詔援夔,最終光復夔州。
1240年(嘉熙四年)---孟珙擢升四川宣撫使兼知夔州,遣副手彭大雅築重慶城,彭大雅派部將甘閏於釣魚山築城。
1241年(淳祐元年)---成都宋將田世顯開門降蒙,四川安撫制置使陳隆之遇害。
1242年(淳祐二年)---夔府遷治白帝城,乃支撐全蜀安危“八柱”之一,南宋政權“蔽吳之根本”。同年夔路策應司成立。
1243年(淳祐三年)---孟珙舊部余玠入蜀,補缺四川制置使兼知重慶,繼續先前孟珙擇險築城、耕戰治蜀之策。
1246年(淳祐六年)---孟珙病逝,宋廷特贈太師、封吉國公、謚忠襄。
1251年(淳祐十一年)-余玠趁蒙古已多年內亂之機,冒險北伐興元失敗,打破了宋蒙之間戰略平衡。
1253年(寶祐元年)---余玠守蜀日久,剛愎自用,被宋廷以余晦撤換,死於非命。同年韓宣出任遙郡防禦使,馴守夔州。
1254年(寶祐二年)---李曾伯出任四川宣撫使、京湖制置大使,進駐夔州,總領兩大戰區防務。同年重慶余晦被撤換。
1257年(寶祐五年)---蒙哥汗正式下詔滅宋。蒙古侵宋由抄掠轉為以全面佔領宋土為目的。
1259年(開慶元年)---蒙哥汗圍攻釣魚城,亡,蒙軍撤返。
1260年(景定元年)---忽必烈繼任蒙古大汗,繼續征伐南宋。
1262年(景定三年)---忽必烈以“據夔”為取蜀突破點,重點進攻夔州。夔州提刑鄭子發率軍攻打蒙軍蟠龍山城失敗。
1263年(景定四年)---夔州安撫使徐宗武鑄夔門鐵鎖,建卧龍山堡囿,備戰抗蒙。同時蒙古開始扶持成都經營周邊。
1265年(咸淳元年)---夔州都統王勝大敗蒙古東川帥府軍於李市、沙平兩地。
1266年(咸淳二年)---夔州總管張喜率軍救援開、達二州,再次大敗蒙古東川帥府軍。
1271年(咸淳七年)---忽必烈在大都稱帝,國號大元。同年元廷將四川行省治所從興元首次遷至成都。
1274年(咸淳十年)---元軍在長江上搭建浮橋,截斷宋軍水路往來。夔州宋軍雖多次出擊爭奪,均失敗。
1275年(咸淳十一年)-夔州安撫使張起岩率軍反擊元軍,一舉收復開州,因功加封福州觀察使。
1276年(景炎元年)---南宋滅亡。而夔州繼續抗元,安撫使張起岩孤軍救援萬州,遭遇元軍截殺,敗回夔州。
1277年(景炎二年)---湖北元軍自三峽溯流而上,攻掠夔州至太原坪。
1278年(景炎三年)---重慶守將趙安降元,張鈺突圍被擒。川鄂元軍會師白帝城下,夔州被迫投降,宋蒙(元)戰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