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金融資本的結果 展開

金融資本

金融術語

金融資本內容簡介:“現代”資本主義的最典型特徵就是集中過程,這一過程一方面表現為,由於卡特爾托拉斯的出現使得“自由競爭被揚棄”,另一方面則造成銀行資本和產業資本之間日益緊密的聯繫。這種聯繫使得資本採取了其最高級也最抽象的表現形式——金融資本。

定義


金融資本
金融資本就是工業壟斷資本和銀行壟斷資本在一起而形成的壟斷資本。途徑包括金融聯繫,資本參與和人事參與。
這種融合體現在三方面:一是產業資本在擴建過程中和銀行資本相結合;二是產業資本在多元化的產業延伸過程中和銀行資本相結合;三是產業資本在收購、兼并、重組過程中和銀行資本相結合。產業資本在其流通周期里與銀行資本的融合,是現代資本運作的必然。體現了貨幣在市場經濟中的本質及其扮演的重要作用。
當今證券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迅速發展拓展了金融資本這一概念的外延。其一,指用於增值的貨幣(資本)本身。這些貨幣以與用於工業、商業中的貨幣不同的特殊方式,即通過貨幣本身的周轉增值自身,中間不會轉換為生產資料製造商品,也不會通過買賣一般商品賺取差價。它主要的增值手段是利息收入;其二,指那些掌有大量貨幣,並將其(部分地)用於金融資本用途的企業及機構,如商業銀行、投資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及基金保險公司、金融集團、證券公司、投資銀行等。
金融資本是指由銀行資本和產業資本相互滲透、溶為一體而形成的最高形態的壟斷資本。金融資本取代產業資本占統治地位。生產和資本的集中與壟斷是這一切變化的基礎。沒有產業資本的高度集中,就無法為銀行提供大量的貨幣資本來源,也就不會有銀行資本的高度集中和壟斷。而銀行資本的集中和壟斷,又反過來通過各種信用手段,促進產業資本進一步集中和壟斷。所以產業資本的集中和壟斷從一開始就是同銀行資本的集中和壟斷交織進行的。
產業資本和銀行資本形成壟斷以後,兩者之間的關係發生了質的變化,它們相互滲透,日益溶合,終於形成了金融資本。金融資本投資對象主要是金融產品,如投資於股票,債券,銀行等。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金融資本全球化是國際資本流動發展的重要階段。

特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業資本迅速發展,出現了新的特點。
一,銀行集中和壟斷進一步發展,銀行壟斷資本的實力進一步增強。
二,金融機構多樣化,各種非銀行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金融資本獲得迅速發展。
三,金融資本概念已經拓展,金融業壟斷資本與非金融業壟斷資本進一步融合。
四,金融業務多樣化,金融機構對個人的信貸關係大大加強。
五,銀行壟斷資本國際化大大發展。

集中壟斷


金融資本是在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時才逐漸形成的一種資本形態。隨著工業資本的不斷集中並走向壟斷,銀行也不斷地進行著資本集中並走向壟斷。銀行壟斷的形成使銀行的性質開始發生變化。銀行作為支付中介,實際上是各個資本主義企業的會計和出納。它的活動性質使它對各種企業的經營活動非常熟悉和了解。但是,在壟斷形成以前,銀行的規模都比較小,銀行的經營活動也比較分散,它們還不可能與企業建立牢固的業務聯繫,並通過這種聯繫去影響甚至左右企業的經營活動。在工業壟斷和銀行壟斷形成以後,情況就不同了。這時,大企業所需要的大量貨幣資本只有少數大銀行才有能力提供,大銀行和大企業之間的經濟聯繫慢慢固定下來。銀行向企業提供了巨額貸款,為了保證貸款的安全,開始“關心”企業的經營活動,從企業的經營方向、發展規模到市場行情、盈利大小,它都要過問和干預。這時,銀行實際上已在對企業實行監督並參與一定的領導。由於企業的一切金融活動都是通過銀行進行的,銀行也有充分的條件來確切了解企業的業務情況,並據此採取相應的對策。在企業嚴重依賴銀行資本的情況下,銀行可以通過各種信用手段來影響企業的經營活動,甚至最終決定企業的命運。這樣,銀行就從簡單的中介人逐漸變成了萬能的壟斷者。

形成


工業資本和銀行資本的相互滲透和溶合是從兩個方面進行的:一方面是業務上的相互滲透:銀行通過購買工商企業的股票或直接開辦新企業,插足產業資本的經營活動;而工業資本則通過購買銀行的股票或開辦新銀行,躋身於金融領域。美國的摩根財團就是從銀行資本發展為金融資本的典型。它發家於19世紀60年代創辦的摩根票據承兌行。在摩根承兌行發展為美國最大的銀行之後,它開始創辦或擠入美國鋼鐵公司和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這樣一些大型工業企業,成了當時最大的金融資本集團。洛克菲勒財團則是從工業資本發展為金融資本的典型。它在控制了美國的石油工業和其他許多行業之後,從19世紀90年代起,又把資本大量投入銀行業,並完全控制了美國花旗銀行,也成了一個龐大的金融資本集團。帝國主義國家的各種金融資本集團大致都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工業資本和銀行資本相互溶合的另一方面,是人事參與:工業資本和銀行資本相互派人充當對方的各種領導職務,這樣,工業壟斷資本家也是銀行壟斷資本家。銀行壟斷資本家也是工業壟斷資本家,一身而二任,都成了金融資本家。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柏林6家最大的銀行經理就參加了344家工業公司。這6家銀行的董事也參加了407家公司。這750多家公司分佈在各行各業,與此同時,有51個最大的工業家參加這6家大銀行的監事會,當時最大的工業壟斷企業克虜伯公司的經理就包括在內。這種人事上的結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也非常顯著。60年代初,聯邦德國3家最大的商業銀行的代表,就在各種企業中佔有1347個領導職位。僅德意志銀行行長一人就同時兼任了16家大工業公司監事會的主席。在德意志銀行的14名監事會成員中,西門子公司、萊茵電子公司等工業壟斷組織的代表佔據著一半的席位。在美國,洛克菲勒財團的大通曼哈頓銀行,其領導成員兼任著79家大公司的董事。摩根財團的摩根保證信託公司,其領導成員更兼任著 233家工商企業的董事。根據美國國會的調查報告,在1967年底,美國十大城市的49家大銀行同6591家公司之間,就有8019名兼任董事。正是這些既控制著工業資本又壟斷著銀行活動的金融資本家主宰著帝國主義國家的國民經濟,是帝國主義國家真正的統治者。

集團形成


金融資本的主要組織形式是金融資本集團,即財團。在各個帝國主義國家中,都有為數不多的巨大財團,它們操縱著帝國主義國家全部經濟和政治生活。據1975年統計,美國最大的兩個財團即洛克菲勒財團和摩根財團,就已分別控制了3081億美元和2316億美元的資產。它們和另外幾個大財團(包括加利福尼亞、第一花旗銀行芝加哥波士頓、梅隆、得克薩斯、杜邦和克利夫蘭等財團)一起,控制了美國鋼鐵產量的77.1%,汽車產量的67%,石油產量的57.1%,發電量的34%,它們還控制著全國商業銀行資產總額的43.5%,人壽保險公司資產總額的55.6%。在日本,由於大財團和濃厚的封建家族關係常常糾纏在一起,人們習慣於把日本的財團稱之為財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居於壟斷統治地位的三菱三井住友富士、第一勸業和三和等六大財團共佔有著日本全部企業資產的25%。它們直接控制的壟斷企業已超過150家,牢牢掌握著36個最主要的工業部門,並佔有全國銀行信貸業務的2/5以上。
最初的財團大多帶有比較濃厚的行業色彩和部門分工。例如,美國的摩根財團主要佔據著鋼鐵工業和其他基礎工業,故有“鋼鐵大王”之稱。洛克菲勒財團則以“石油大王”聞名於世,其世襲領地主要是石油工業。日本戰前的財閥也都有各自的獨佔行業,三菱財閥壟斷著造船業和海洋運輸業;三井財閥主要經營煤炭工業和商業;住友財閥則倚重於有色金屬工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生產的跨部門集中和混合聯合企業的發展,各大財團的行業色彩日益淡薄。由於生產的進一步社會化和國際化,財團的部門獨佔狀況已逐漸消失。各大財團越來越多地進行跨行業的經營,極力向其他財團霸佔的行業和領域擴張。幾乎所有的大財團都是跨行業的,它們的經營範圍和利害關係已越來越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即使它們屬下的許多壟斷企業,也在日益增多地成為經營廣泛的混合聯合企業。由於各個財團互相滲透,由幾個財團共同佔有關鍵性的大壟斷企業已越來越成為普遍的現象。例如,美國最大的工業壟斷公司──通用汽車公司就是由杜邦、摩根和洛克菲勒這些大財團共同控制的。即使原來一些財團的獨佔領地,也不斷被其他財團擠入,洛克菲勒財團的埃克森石油公司,摩根財團的美國鋼鐵公司,都已被其他財團控制著一部分股權。
隨著金融資本之間的相互滲透,財團原有的家族色彩更趨淡薄。過去,財團多以專門經營某一行業的富有家族為核心,這些富豪掌握著財團及所屬企業的股票控制權,是財團的主要佔有者和統治者。因此,財團也往往以這些家族來命名,如洛克菲勒、摩根、杜邦、梅隆、克虜伯、安田,等等。情況已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由於生產規模龐大,經營的範圍日益廣泛,財團已越來越小。富有家族雖然仍舊掌握著股票控制額,但他們在財團全部股份中所佔的比重卻明顯下降。再加上財團之間的互相滲透,單獨由某一家族獨佔整個財團的情況開始受到削弱,各個家族財團逐漸進行溶合。有些財團雖然繼續沿用過去的家族名稱,但實際上已經不是由原來的家族單獨控制了。例如,美國的摩根家族早就失去了對摩根財團擁有的決定性支配權。聯邦德國的克虜伯財團也不再由克虜伯家族所單獨控制。

寡頭統治


在金融資本形成的基礎上,產生了金融寡頭。金融寡頭是指操縱國民經濟命脈,並在實際上控制國家政權的少數壟斷資本家或壟斷資本家集團。金融寡頭還通過建立政策諮詢機構,掌握新聞科教文化等來左右和影響內政外交與社會生活。
金融資本對國民經濟實行統治的主要手段是參與制。通過參與制,各大財團控制了比自有資本大幾倍、幾十倍的他人資本,把觸角伸向廣泛的經濟領域。金融資本還通過發行有價證券、創辦新企業、改組中小企業、實行各種各樣的兼并和組織各種壟斷組織等等辦法,攫取著高額壟斷利潤,實現其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統治。
金融資本在加強對國民經濟進行統治的同時,還將其觸角伸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國家的政治生活中去。金融寡頭對國家機器的滲透與控制,主要是通過人事參與,實行“個人聯合”實現的。這種“個人聯合”,可以直接由金融資本家或其代理人擔任政府職務的辦法來實現,也可以用收買政府高級官員或議員的辦法來達到目的。
此外,金融資本還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來對政府施加影響和進行控制。例如,在壟斷資本主義國家中,都有“全國製造商協會”、“僱主協會”、“經濟團體聯合會”之類的組織。這些金融寡頭的俱樂部常常通過提出建議和研究報告的形式來影響和左右政府的決策。實際上,這是金融資本家在為政府規定具體的政策方針和行動綱領,要求政府貫徹它們的意圖,為它們在國內外的各種經濟和政治利益服務。
因此,金融資本在經濟和政治上的全面統治,標誌著資本主義進入它的最高階段,這就是帝國主義的實質。
金融資本的形成和統治,把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私有制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峰。極少數金融寡頭攫取著越來越多的國民財富,它們通過兼并或合併,把對生產資料的剝奪,日益擴展到巨大的壟斷資本家之間。它們還通過各種渠道,控制著越來越多的他人資本。金融資本通過與資產階級政府的個人聯合,還把資產階級國家的財產和財政也置於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這樣,生產資料日益集中同生產日益社會化、國際化并行發展,必然使資本主義的所固有的各種矛盾更趨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