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兩全

忠孝兩全

忠孝兩全,漢語成語,拼音是zhōng xiào liǎng quán,意思是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雙全”。出自《除程執恭檢校右僕射制》。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釋義


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雙全”。

出處


唐·白居易《除程執恭檢校右僕射制》:“業傳將略,名在勛籍;蘊天爵以修己,忠孝兩全。”元·高明《琵琶記·高堂稱壽》:“人生須要忠孝兩全,方是個丈夫。”

典故


對國家的忠誠和對父母的孝道,兩者都全。唐.白居易《除程執恭檢校右僕射制》:“業傳將略,名在勛籍;蘊天爵以修己,忠孝兩全。”宋.王楙《野客叢書.趙周守節優劣》:“虓能全其母,而節亦未嘗虧,忠孝兩全,正聖門所深貴者。”《說岳全傳》三三回:“聞得岳元帥忠孝兩全,大重義氣,我此去投他,公私兩盡。”亦作“忠孝雙全”。元.秦簡夫《剪髮待賓》一折:“那個不說兒文章虧殺了娘針線,學成了詩云子曰,久以後忠孝雙全。”老舍趙子曰》二一:“老人撅著鬍子告訴他:‘忠孝雙全,才是好漢!’”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忠孝雙全。

反義詞

不忠不孝。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例句

敢問將軍名諱,多謝將軍為何岸思謀,保全何岸忠孝兩全。

詞性與用法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示例


清·無名氏《說呼全傳》第四回:“朝野肅清,可稱棟樑柱石,卻是忠孝兩全,朕亦深信,卿何奏他歹意,覺狠了些。”

人物典範


岳飛

岳飛出生於北宋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縣)的一戶佃農家裡。據傳,母親在他的背上刺了四個字“精忠報國”,讓他銘記國讎家恨。曾經拜周侗為師學習武藝。且喜歡看《左氏春秋》、《孫子兵法》。他親眼目睹北宋滅亡前後的慘痛史實,和當時中原淪陷區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堅決抗擊女真貴族民族壓迫,收復故土,統一祖國的強烈願望和要求青年時代,正遇上金女真貴族對宋發動大規模掠奪戰爭,深受民族壓迫的漢族、契丹族、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仇怨金國,深入骨髓”,紛紛自動組織起來反抗。從十二世紀二十年代起,黃河南北、兩淮之間,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金民族戰爭。岳飛和抗金名將宗澤、韓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鬥爭的最前線。
北宋宣和四年,真定宣撫劉韐募勇聚士,岳飛應募,但不久即因父親岳和病故,回到家鄉湯陰縣。
1126年冬,岳飛在相州城第三次投軍,歸劉浩軍中。劉浩命岳飛招安吉倩,岳飛不負眾望,招降吉倩及其部屬三百八十人。岳飛因此補承信郎一職。
母病,“嘗葯進餌”,親自侍奉;母亡,赤腳扶棺近千里。岳飛認為:“若內不能克事親之道,外豈復有愛主之忠?”(在家裡尚且不能孝順父母,又豈能忠君報國?)
岳飛雖然被殺害了,但他的精忠報國的業績是不可磨滅的。正是他,表達了被壓迫民族的要求,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在處境危難的條件下,堅持了抗金的正義鬥爭,並知道愛護人民的抗金力量,聯合抗金軍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國人民免遭金統治者的蹂躪,從而保住了高度發展的中國封建經濟和文化,並使之得以繼續向前發展。岳飛不愧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民族英雄。

花木蘭

北魏經過孝文帝的改革,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較為安定。但是,當時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沒辦法上戰場,家裡的弟弟年紀又小,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多年的軍隊生活。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人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更不要說木蘭又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但是花木蘭最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12年後凱旋迴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認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不過,花木蘭拒絕了,她只要求皇帝能讓自己回家,好好地去孝敬父母。

文天祥

文天祥十九歲時獲廬陵鄉校考第一名,翌年(寶祐四年)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鷺洲書院讀書,同年中選吉州貢士,並隨父前往南宋首都臨安應試。在殿試中,他作「御試策」切中時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負,宋理宗親拔為第一,也成為權相賈似道門生,考官王應麟奏曰:「是卷古誼若龜鑒,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人賀」。但四天後父親不幸病故,文天祥歸家守喪三年。開慶初年(1259年)蒙古軍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請理宗遷都以避敵鋒,文天祥上書請斬董宋臣,以振人心,並獻禦敵之計,未被採納。后歷任簽書甯海軍節度判官廳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書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贛州職等。
著作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樂府》,名篇有《正氣歌》、《過零丁洋》等。宋理宗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第一名(狀元),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他晚年的詩詞,風格慷慨激昂,蒼涼悲壯,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反映了他堅貞的民族氣節和頑強的戰鬥精神。1283年1月9日(農曆十二月九日)在北京菜市口慷慨就義,年僅四十七歲。文天祥在獄中寫作大量詩詞,《過零丁洋》、《正氣歌》等作品已成為千古絕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