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鷺印度洋亞種

牛背鷺印度洋亞種

牛背鷺印度洋亞種(學名:Bubulcus ibis seychellarum)是牛背鷺的亞種之一,中型涉禽,體長46-55厘米,體重0.3-0.5千克。虹膜金黃色,嘴、眼先、眼周裸露皮膚黃色,跗蹠和趾黑色。棲息於平原草地、牧場、湖泊、水庫、山腳平原和低山水田、池塘、旱田和沼澤地上。繁殖期4-7月。營巢於樹上或竹林上,常成群營群巢,也常與白鷺夜鷺在一起營巢。每窩產卵4-9枚,多為5-7枚。分佈於塞席爾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牛背鷺印度洋亞種
【中文別名】印度洋牛背鷺
【拉丁學名】Bubulcus ibis seychellarum
【命名者及時間】Salomonsen, 1934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鸛形目鷺科,牛背鷺屬,牛背鷺

形態特徵


牛背鷺印度洋亞種是牛背鷺的亞種之一,中型涉禽,體長46~55厘米,體重0.3~0.5千克。體型較其他鷺肥胖,嘴和頸亦明顯較其他鷺短粗。夏羽大都白色,頭和頸橙黃色,前頸基部和背中央具羽枝分散成髮狀的橙黃色長形飾羽,前頸飾羽長達胸部,背部飾羽向後長達尾部,尾和其餘體羽白色。冬羽通體全白色,個別頭頂綴有黃色,無髮絲狀飾羽。虹膜金黃色,嘴、眼先、眼周裸露皮膚黃色,跗蹠和趾黑色。

生活習性


棲息於平原草地、牧場、湖泊、水庫、山腳平原和低山水田、池塘、旱田和沼澤地上。常成對或3~5隻的小群活動,有時亦單獨或集成數十隻的大群。休息時喜歡站在樹梢上,頸縮成‘S’形,常伴隨牛活動,喜歡站在牛背上或跟隨在耕田的牛後面啄食翻耕出來的昆蟲和牛背上的寄生蟲。性活躍而溫馴,不甚怕人,活動時寂靜無聲。飛行時頭縮到背上,頸向下突出像一個喉囊,飛行高度較低,通常成直線飛行。
主要以蝗蟲、螞蚱、蜚蠊、蟋蟀、螻蛄螽斯牛蠅金龜子地老虎等昆蟲為食,也食蜘蛛、黃鱔、螞蟥和蛙等其他動物食物。主要是水牛及家畜從草地上引來的昆蟲,兼食魚、蛙等。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營巢於樹上或竹林上,常成群營群巢,也常與白鷺和夜鷺在一起營巢。巢由枯枝構成,內墊有少許乾草。直徑30~50cm,高12cm。每窩產卵4~9枚,多為5~7枚,卵淺藍色、光滑無斑,大小為40~50mm×33~35mm,平均47mm×34mm。雌雄親鳥輪流孵卵,孵化期21~24天。

分佈範圍


分佈於塞席爾。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