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邑縣誌
中華書局圖書
《臨邑縣誌》的編修工作始於2002年7月,2004年9月印刷出版。 2002年糧食總產量3.39億公斤,比1986年增長1.26億公斤。全縣農機總動力113.24萬千瓦,比1986年增長9.92倍,年均遞增16.12%。
清順治九年(1652)知縣陳起鳳又一次續修縣誌。康熙五十一年(1712),知縣唐開陶又主修縣誌,體例仍沿用前志,但資料較前志大豐。康熙六十一年(1722),知縣魏壯也補修縣誌,但後人僅見志序一篇錄於民國志內。道光十七年(1837),知縣沈淮又一次纂修縣誌,是本縣舊志較好的版本。同治十三年(1874),知縣陳鴻?第七次主修縣誌。民國25年(1936),舊中國本縣最後一次修志,縣長崔公甫主修。
新編《臨邑縣誌》始修於1983年,1993年出版。本志上限不限,有的溯至史事發端;下限除大事記、概述延至1987年外,其他斷至1985年。本志書設概述、大事記、各專志、附錄四大部分,共24編,依次為:建置·區劃、地理環境、人口、農業、水利、工業、交通、郵電、商業、財稅·金融、城鄉建設、綜合經濟管理、黨派群團、政權·政協、司法、民政、勞動·人事、軍事、文化、教育、科技、衛生、體育、社會。
臨邑縣位於魯北平原,德州市中部。前身為漯陰縣,秦時建置。南朝宋孝建二年(455) ,改稱臨邑縣。縣域屢經變遷,至1987年面積1007.19平方千米,全縣共轄3鎮17鄉, 808個村民委員會,99190戶,人口45.26萬,其中97.67%是漢族人口,還有回族、朝鮮族、滿族、蒙古族等8個民族。縣域地形平坦,境內多為高、坡、窪相間的黃河沉積平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略有傾斜。縣內河道中,徒駭河流經本縣南部邊境,馬頰河流經本縣北部邊緣,德惠河為人工河,橫穿縣境中部。臨邑縣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區,光照充足、四季分明。臨邑資源豐富。據1983年土壤普查,全縣共有土地10萬公頃,可利用面積7.41萬公頃。地下石油為四大油藏類型,八套含油層系,含油麵積28.72平方千米,地質儲量4735.94萬噸。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紅小豆、棉花及其他小雜糧,是國家的糧食生產基地縣。本縣地理位置優越,縣城距省會濟南60千米,104國道穿城而過,是江南各地通往京津的公路交通咽喉。 1978年後,臨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其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2%以上。1987年底,工業固定資產原值達6123萬元,是1978年的2.4倍。鄉鎮村工業企業總產值達18747萬元,比1978年增長2.4倍,年均增長14.7%,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39.7%上升到63.9%。1987年,全縣社會總產值、國民收入、國民生產總值比1978年分別增長2.6倍、2.3倍和2.7倍。隨著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工、農業產值比,1978年為42.22∶57.78, 1987年為44.65∶55.35。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198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89元,比1978年增長8.97倍;年末城鎮居民儲蓄額1812萬元,比1975年增長14.89倍。 1985年,全縣有幹線公路4條,支線公路2條,縣鄉路5條和臨盤專用線,總里程247千米,形成了以縣城為樞紐的輻射狀交通網。全縣境內輸油管道有7條,全長139.5千米,擔負著勝利、華北、中原3個油田部分原油的輸送任務。郵電機構由1949年的7處增加到1985年的20處,郵路總長度1661千米。教育事業取得發展,初步形成從幼兒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中等專業教育到大學專科教育的完整教育體系。衛生方面基本形成了醫療衛生網。臨邑文化發達,歷史悠久,歷代人才輩出,漢末文學家禰衡,北宋雕塑家蓋忠,明代書法家邢侗及其胞妹邢慈靜,當代歷史學家鄧廣銘、國畫家宋雨桂等,皆臨邑籍人。
《臨邑縣誌》的編修工作始於2002年7月,2004年9月印刷出版。該志上限為1985年,下限為2002年,有些內容適當上溯或下延,個別事項上溯到1978年或更早,大事記延至2003年。全書設有概貌、大事記、24編專業志、鄉鎮區和駐臨單位簡介及附錄。專業志依次為:建置區劃、地理環境、人口、農業、水利、工業、交通郵電、貿易、財稅金融保險、城建環保、招商引資、綜合經濟管理、油田、政黨群團、政權政協、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軍事、文化體育、教育科技、衛生、社會、人物。
臨邑縣地處魯北平原,隸屬山東省德州市。東與商河毗連,西與禹城市、平原、陵縣為鄰,南隔徒駭河與齊河縣相望,北以馬頰河與樂陵市為界。南北長58.5公里,東西寬30公里,總面積1016平方公里。2002年,全縣轄7鎮3鄉1區,859個行政村,51.9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11人。
臨邑地形平坦,境內均為高、坡、窪相間的黃河沉積平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略有傾斜。為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年平均降水611毫米,年平均氣溫12.6度。
1986年以來,全縣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穩定糧食生產,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大力發展多種經營。2002年糧食總產量3.39億公斤,比1986年增長1.26億公斤。農業總產值11.93億元,比1986年增長9.81億元,年均遞增11.40%。林木覆蓋率16.6%。全縣農機總動力113.24萬千瓦,比1986年增長9.92倍,年均遞增16.12%。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全縣工業初步形成了以化工、紡織、造紙、釀酒、機械、建材、農副產品深加工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其中,石油化工是全縣的支柱產業。截止2002年底,全縣限額以上工業達到79家,企業總資產25.6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33.8億元,工業增加值11億元,實現利稅4.8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和利稅分別是1986年的20.2倍和48.9倍。全縣民營經濟從業人員5.65萬人,註冊資金7.6億元,上交稅金7060萬元。
1986年至2002年,全縣公路新建四級標準以上縣鄉公路13條,總長140.6公里,改建、大修縣道72公里,新建鄉村油路107.8公里,實現了全縣鄉鄉鎮鎮通公交車。同一時期全縣建起三級文化網路,群眾業餘文化豐富多彩,電視文化、傳統文化、節目文化風靡全縣。全民健身運動廣泛普及,2001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全民健身先進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