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德鎮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下轄鎮
光德鎮,隸屬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位於大埔縣南部,光德鎮北依高陂鎮平原,西接高陂鎮,西南與桃源鎮相連,東南部毗鄰潮州市饒平縣,全鎮總面積131.07平方千米。2018年末,光德鎮戶籍人口有35601人。截至2020年6月,光德鎮共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民國十七年(1928年),全縣設8區52鄉,光德鄉、富澄鄉隸屬高陂區。1961年1月,光德建立人民公社。1987年,村撤區公所改為光德鎮。光德鎮南面橫屏山齋公崬海拔1070米為全鎮最高峰,水源於丹竹至漳溪經雷峰集各村流經高陂注入韓江。光德鎮境內的景點有光德鳥子石風景區等。
2019年,光德鎮規模工業總產值4.75億元,比增24%,財稅收入1985.6萬元,比增7%
民國十七年(1928年),潮州府大埔縣設8區52鄉,光德鄉、富澄鄉隸屬高陂區。
1957年10月,全縣設2鎮24鄉,光德鄉、富澄鄉合併稱為光德鄉。
1958年10月,全國實行人民公社制,光德鄉併入高陂人民公社。
徠1961年1月,光德建立人民公社。
1983年,撤公社成立區公所。
1987年,村撤區公所改為光德鎮。
截至2020年6月,光德鎮共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光德社區富嶺正坑。
光德鎮區劃詳情 | |||
光德社區 | 上漳村 | 下漳村 | 九社村 |
雷峰村 | 砂坪村 | 上礤村 | 澄坑村 |
上澄村 | 富嶺村 | 上坪村 | / |
光德鎮地處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南部,北依高陂鎮平原,西接高陂鎮,西南與桃源鎮相連,東南部毗鄰潮州市饒平縣。全鎮總面積131.07平方千米。
光德鎮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平均氣溫22℃,年降雨量1700毫米,日照1750小時,雨水充沛,四季如春。
光德鎮境內有瓷土資源,在大埔縣的5條瓷土礦中,第2條礦帶從光德經平原延伸到湖寮,全長23千米,寬6千米,質為一類瓷土礦。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可利用發電的水力資源達5000千瓦,全鎮現有丹竹、經穩、富嶺等3個水庫,其中上漳丹竹水庫庫容355萬立方米。鎮內有上漳和富嶺兩個林場,可開發利用林地30000畝。
2017年末,光德鎮常住人口有19562人。
光德鎮
2018年末,光德鎮戶籍人口有35601人。
2019年,光德鎮規模工業總產值4.75億元,比增24%,財稅收入1985.6萬元,比增7%。
光德鎮是大埔縣陶瓷主產區之一。陶瓷業發展始於宋朝,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境內蘊藏豐富的瓷土資源,為陶瓷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全鎮現有陶瓷企業100多家,主要生產日用瓷、工藝美術瓷、青花瓷以及仿古瓷等,種類達5000多種,產品遠銷歐、美、日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大埔縣文物志記載:經廣東省陶瓷考古專家楊少祥同志鑒定,系明代初期的古窯址,全縣有古窯址26處,多為明清時期。明代的古窯址有高陂的青碗窯、光德下窯等6處,屬潮州筆架山百窯村流派。三河余里、湖寮板坑、碗窯等古窯址屬浙江龍泉流派。清代的古窯,已基本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分佈在光德下漳3處,富嶺3處,九社3處,桃源3處,平原塘卜2處;湖寮碗窯、板坑,三河余里等。大埔陶瓷歷史悠久,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高陂有“白玉城”之稱,其花色品種達2000多種。
光德鎮境內有客家話、潮州話、漳州話,九社地區以及古野鄉蒲田講潮州話和漳州話。
廣東漢樂舊稱外江弦、儒家樂、漢調音樂等,流行於廣東省大埔縣光德鎮一帶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廣東漢樂是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南遷時帶來的中原古樂,在大埔光德流傳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有“中州古樂”之稱。在與大埔的民間音樂(如打八音、中軍班音樂)相融合的基礎上,同時又吸納了潮汕音樂(如大鑼鼓)的一些成分,成為廣東三大樂種之一;大體包括絲弦音樂、中軍班音樂、八音、民間大鑼鼓和廟堂音樂五大類。
● 大埔光德鳥子石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