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佛教
起源於1368年的哲學流派
鳳凰佛教屬臨濟宗,系江西曹溪庵堂文益和尚傳人,始在王家寨修建來峰寺,講經說法,收徒傳教。
目錄
明代洪武年間(1368一1399),佛教伴隨流官的到來而傳入該縣。其弟子相繼在鎮竿城(今沱江鎮)修建江心禪寺(又名輩提庵),又在城東東龍山修建奇峰寺,開展傳教活動。隨著僧徒的增多,信佛的人日益普遍,縣境四鄉建立了寺庵18座。清嘉慶年間傅鼐統治湘西,提倡“以神道設教,補政令之不及”,佛教在本縣空前發展,修建和維修的寺廟達90多座。民國時期,城鄉寺廟多達157座,僅沱江鎮就有52座,僧尼計480餘人。僧尼多數是出身貧寒,或看破紅塵,或被認為是“命大克親”的人。修行3年期滿,即送至辰州(沅陵)龍興寺燒艾(在頭上燒艾火9點),名叫“受戒”。他們認為經此剃度,始能修成正果。僧尼平日朝暮均得焚香拜佛,謂之做“早晚功課”。每年上元(正月)、中元(七月)、下元(十月),從初一至十五日,各寺庵僧尼除早晚功課外,白天還要念《解罪經》超度傷亡和孤魂野鬼。在佛教的廣泛流傳和影響下,一些無子求嗣、有病求治、出門求平安、經商求發財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地到寺庵拜佛、討卦、求籤、許願。佛教信徒一般都以吃齋表示虔誠,有的吃觀音齋,有的吃報母齋,有的吃朔望齋,有的甚至吃長齋,一心一意把希望寄托在神靈身上,為來生求福。縣城附近名山寺廟有定期的廟會,如南華山小香會,青龍山(即八角樓)香會、東龍山(奇峰寺)香會、觀音會、盂蘭會等,名目繁多。每逢會期,縣內外善男信女互相邀約,前往朝山拜佛,一些小商販隨之出售素食和香燭雜貨,異常熱鬧。人數達千人之多,會期1~3天不等。有的虔心敬佛,甚至遠到麻陽朝拜西晃山,數日方回。建國后,僧尼多數還俗,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寺廟失修倒塌,現存極少,有的變成危房被拆除,廟會活動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