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縣韓文公祠

位於河北秦皇島的歷史遺跡

以“昌黎”為郡望的唐朝著名文學家韓愈謚號“文”,人稱“韓昌黎”,又稱“韓文公”。在歷史上,國內建有祭祀和紀念韓愈廟宇的地方主要有三處,一為韓愈的家鄉河南孟州,一為韓愈曾任刺史的廣東潮州,再有就是與韓愈的郡望“名同而地異”的河北昌黎。

簡介


昌黎縣韓文公祠
昌黎縣韓文公祠
昌黎在明朝時先後建有兩座韓文公祠,一座在昌黎縣城,一座在昌黎城北的五峰山上。

概述


昌黎縣韓文公祠
昌黎縣韓文公祠
昌黎在明朝時先後建有兩座韓文公祠,一座在昌黎縣城,一座在昌黎城北的五峰山上。
今昌黎地得名“昌黎”於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因其同古昌黎有著相同的名稱,在明朝建立初始的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曾在縣城修建了一座韓文公祠。到明朝末年即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駐守山海關的山石道范志完到昌黎拜謁韓文公祠,在遊覽城北神奇而古峭的碣石山時,發現主峰仙台頂之東的五峰山“天生文筆峰”,遂力主在五峰山半山腰又修建了一座韓文公祠。五峰山韓文公祠環境幽雅,景色秀美,建成后變成了碣石山中又一遊覽勝地。共產主義先驅李大釗在其壯烈的一生中,曾多次來此遊覽、山居,在此寫就了多篇著名的詩文。李大釗在北京英勇就義后,五峰山韓文公祠因與李大釗烈士的英名緊緊相連而聞名遐邇。

歷史


昌黎縣韓文公祠
昌黎縣韓文公祠
歲月流逝,后昌黎的兩座韓文公祠相繼拆毀,城裡的韓文公祠未得復建,城北的五峰山韓文公祠於1987年得以修復。修復一新的五峰山韓文公祠坐落在昌黎縣城北偏西10華里的奇峰險嶺之中。其地山雄水美,風光旖旎。五峰山為碣石山十景之一,名“西嶂排青”。這五座山峰峭拔高聳,比肩並立,環列如椅;遠望若諸友挽臂,近觀如五指伸天。韓文公祠建在北峰前的“椅”座上,背依一堵巨大的峭壁,前臨樹木叢生、泉流淙淙的深澗。橫截山腰的壩台巍巍高矗,韓文公祠的正殿居於比較寬敞的壩台顯要部位,其東設有三間客廳,其西建有兩間耳房,依山就坡築有石牆、山門。客廳後面的峭壁根處涌有“玉液泉”,泉井雖深不足丈,卻常年玉液滿盈。重修一新的韓文公祠恢復的是歷史舊貌,正殿供台上重塑有韓愈全身彩色泥像,龕頂懸有當代著名文學家葉聖陶手書的“百代文宗”匾額,東壁掛有傳為韓愈手書的“鳶飛魚躍”拓片。留下革命先驅李大釗不少不眠之夜的客廳,亦基本復現了原貌,牆壁上鑲嵌有鐫刻《昌黎山景圖》和明末主修五峰山韓文公祠的范志完《游水岩歌》、清初著名詩人宋琬《宿五峰山》等詩文的石碑,供遊人觀賞、品味。五峰山韓文公祠重現於古老碣石的群山深處,迅疾成為北國著名的旅遊城市——秦皇島市獨具韻採的旅遊景區之一,十幾年間接待的八方遊客已達10萬人。
昌黎縣韓文公祠
昌黎縣韓文公祠
昌黎縣韓文公祠
昌黎縣韓文公祠
五峰山韓文公祠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李大釗從事革命實踐活動的地方。1919年夏,他在這裡撰寫了《再論問題與主義》和《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兩篇宣傳馬克思學說的論著。同時,還撰寫了《五峰遊記》、《山中即景》等遊記和山景詩。1924年5月,他遭到北洋軍閥政府通緝,便化妝由北京第八次,也是最後一次,到五峰山避難,居住在韓文公祠,躲避了反動軍警的追捕。並在這裡接受黨中央的派遣,到蘇聯參加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和赤色工會國際大會。五峰山韓文公祠相繼被確定為昌黎縣和秦皇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又被確定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自修復以後,平均每年接待遊客6萬餘人次。
近幾年,五峰山韓文公祠以李大釗革命活動舊址及紀念韓愈的重要建築,被確定為河北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3月5日,又被列為河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祠堂內外經過進一步整修,顯得更加清秀、幽雅。韓愈

祖籍河北昌黎


韓愈祖籍河北昌黎
流傳至今的《昌黎縣韓氏家譜》有三: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韓啟心重修本,宗子世表截止29代,傳藏至吉林省長春市韓樹昌;嘉慶十八年韓啟心重修本,易名《韓文公昌黎宗派》,後裔續補宗子世表截止34代,傳藏至遼寧省營口市韓保鋒;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韓連仲重修本,宗子世表截止36代,傳藏至河北省昌黎縣荒佃庄鄉韓營村韓紹明和鹽山縣韓將軍庄韓廣賢。另有彌補以上三譜缺失的德銀一脈支系(四門)32代“學孟”等的譜系碑,傳藏至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韓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