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汪鎮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

六汪鎮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青島西海岸新區)西北部,下設11個管區,共轄75個行政村,常住人口49137人(2017年)。鎮內交通便利,山水秀美,341國道、215省道貫穿鎮境,距青島西客站僅15公里;有西海岸第二高山鐵橛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齊長城遺址,著名古膠州八景獨佔“鐵橛懸泉”“膠河澄月”兩席。以“園藝小鎮 錦繡六汪”為定位,堅持農業主體,統籌發展二三產業,加快實現鄉村振興。

全鎮培育了“花、果、林、茶、葯、菜”等6大特色農業板塊,流轉土地5萬餘畝,位居全區前列;塔橋全羊、膠河大白菜、隆銘牛、懸泉茶等9個品牌榮登優質農產品“瑯琊榜”,年產糧食、蔬菜、瓜果20萬噸。全鎮引進了58個工業企業,規劃打造了鐵橛山踏青尋泉、秀水田園拓展研學、古韻膠河溯流問月、塔橋全羊尋根品味等特色旅遊線路,產業支撐不斷壯大。2019年,全年完成稅收收入4249萬元,同比增長18.1%;完成規上工業生產總值4.28億元,同比增長17%;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億元,佔全年任務的140%,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先後榮獲全國環境優美鎮、全國十大蔬菜品牌鎮、山東省文明鎮、山東省旅遊強鎮、山東省衛生鎮、山東省“平安農機”示範鎮等榮譽稱號。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六汪鎮
六汪鎮
六汪鎮位於青島市黃島區西北部,東臨黃島區鐵山街道辦事處,西靠諸城市,南接黃島區大村鎮,北部為下轄的黃島區膠河經濟區與青島市膠州市裡岔鎮,鋪集鎮。總面積121.78平方公里。省道泰(安)薛(家島)公路、區道黃(山)大(村)公路縱橫越境,距黃島前灣港碼頭35公里、青島國際機場65公里,距同三高速公路鐵山入口1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建置沿革
鎮因六汪村得名。1949年屬膠河縣膠河區、丰台區。1958年膠河縣撤銷,2區劃歸膠南縣,改稱第十四區、第十五區。1958年設立柏鄉鄉、六汪鄉,同年9月2鄉合併設立先鋒公社,,后改為六汪公社。1976年從六汪公社分出原柏鄉鄉的31個村、32個生產大隊,設立柏鄉公社。1984年改為六汪鎮、柏鄉鄉。1987年柏鄉鄉更名膠河鄉,1995年改為設膠河鎮。1997年,六汪鎮面積108平方千米,人口2.6萬,轄六汪、后徐家莊、前徐家莊、不過澗、下河山、西官莊、法家莊、楊家屯、曹家溝、東官莊、西台頭、東台頭、墨得水一村、墨得水二村、墨得水三村、石屋村、王家莊、崔戈庄、楊家莊、石牛卧、小溝、大溝、找字庄、河北庄、前六汪、柳杭溝、勸禮、磚瓦屯、辛王莊、宋家、孫家溝、丰台、山周33個行政村;膠河鎮面積56平方千米,人口2.5萬,鎮府駐柏鄉,轄柏鄉一村、柏鄉二村、柏鄉三村、新勝、東風、埠上蘭、齊家莊、齊家后溝、豐美庄、西澇庄、東澇庄、西下泊、東下泊、欒家莊、冷家阿洛、屯裡集、趙家村、孔家莊、灰溝、芹口、后立柱、呂家大庄、塔橋、朱家溝、龍庵村、膠河、前立柱、常家莊、劉新村、李家阿洛、殷家小庄、立柱大庄32個行政村。2001年,原市美鄉的花溝、店子、李家前夼、徐家前夼、野瀦、夏家莊、大廟口、小廟口、柘澗、下庵10個村併入六汪鎮,時轄43個行政村、53個自然村;撤銷膠河鎮,成立膠河經濟開發區。2004年底,膠河經濟開發區與六汪鎮合併,合併後面積207.2平方千米,轄75個行政村,人口5.45萬人;2012年劃歸黃島區,2014年成為國家級青島西海岸新區的一部分。

水文

兩條縱向丘陵帶把全境分成東、中、西三部分,中部較平,東、西部為丘陵,南部為山地。境內有3條季節河系膠河上游支流,分別發源於高城峴、望盪山和魯山,在鎮境西部匯入膠河,向北流經膠河經濟區入膠州市。境內有兩條河系白馬河上游支流,其中白馬河源頭流經曹家溝、花溝、李家前夼,向南進入大村鎮境內;馬家河發源於鐵橛山西麓野瀦、大廟口、小廟口,經店子村自東北向西南進入大村鎮境內匯入白馬河。

氣候

六汪鎮屬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3℃,一月平均氣溫-2.6℃,八月平均氣溫26℃。全年無霜期200天,平均年降水量750毫米。該鎮是黃島區雹災多發區,1988年9月6日晚特大冰雹襲擊34分鐘,冰雹最大直徑為10厘米,地面積雹厚度達30厘米,當年秋季農作物大部分絕產。柳杭溝、法家莊為黃島區著名風口,部分村莊因受山地影響,乾熱風比其它鎮早發生20天。

行政區劃


行政村
六汪前六汪河北宋家
丰台孫家溝山周勸禮
大溝小溝石屋石牛卧
柳杭溝楊家莊東官莊墨得水一
墨得水二墨得水三東台頭西台頭
不過澗下河山王家莊崔戈庄
找字庄辛王莊磚瓦屯曹家溝
楊家屯西官莊法家莊前徐
后徐花溝徐家前夼李家前夼
店子野瀦夏家莊下庵
小廟口大廟口柘澗柏鄉一
柏鄉二柏鄉三東風新勝
東澇庄西澇庄趙家灰溝
孔家莊西下泊東下泊豐美
齊家莊齊家后溝埠上蘭前立柱
后立柱膠河欒家莊芹口
冷家阿洛李家阿洛立柱大庄殷家小庄
屯裡集塔橋劉新呂家大庄
常家莊龍庵朱家溝1

人口民族


常住人口49137人(2017年)。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不含膠河經濟區。
總人口22741
11723
11018
家庭戶戶數7891
家庭戶總人口(總)22614
家庭戶男11643
家庭戶女10971
0-14歲(總)4240
0-14歲男2182
0-14歲女2058
15-64歲(總)15633
15-64歲男8227
15-64歲女7406
65歲及以上(總)2868
65歲及以上男1314
65歲及以上女155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1691

經濟


近年來,六汪鎮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突出招商引資、鎮駐地經濟、農業建設三大經濟工作重點,全鎮經濟實現了健康、快速發展。經過近年來的農業內部結構調整,逐步形成了黃煙、畜牧、林業等特色主導產業,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多次獲黃島區“農業建設先進單位”、“林業生產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該鎮工業以機械製造業、建築業為主。青島飛超減速機股份有限公司是該鎮機械製造龍頭企業,於1999年實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起現代工業企業制度;於2000年3月順利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年產塑鋼門窗8萬平方米,年產10大系列98種規格的減速機5萬台,產品銷往20多個省市。
六汪鎮
六汪鎮
經濟建設:農業;全鎮(含膠河經濟區)擁有55家農業企業,一處AA級風景區鐵橛山風景旅遊區。工業;鎮北工業園,鎮西工業園以及鎮轄的膠河經濟區三處工業園區,六汪風力發電廠年發電量兩億千瓦。商業;鎮西,鎮東,膠河經濟區共3處規模商業小區,建有上海如海購物中心,家樂購超市,家家悅超市,利群超市,慧泰購物廣場等,截止到2005年全鎮(含膠河經濟區)註冊有700餘戶個體工商業主。

交通


全鎮共有黃島506路 507路 517路 516路 609路 751路 752路 753路 756路 757路 775路 758路12條公交路線,路線還在不斷完善。建有六汪公交樞紐站和膠河公交換乘站兩處公交停車場。

社會


城鎮建設

六汪鎮
六汪鎮
該鎮於1998年被黃島區委、區政府列為全區7處重點小城鎮之一。1999年該鎮把鎮駐地主街道丰台路兩側的黃金地段進行拍賣,對7000平方米的舊房進行改造,新建二層商住兩用樓35棟,鎮駐地面貌顯著改善。同時,加大投入,搞好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全鎮投資500萬元,打通了駐地規劃區內總長3公里的2條街道,對鎮駐地主街道統一進行高標準綠化、美化、亮化,鋪設彩色道板3000平方米,美化了鎮駐地中心河。2004年,由山東省規劃設計院完成的六汪鎮總體規劃通過了專家評審,獲得了黃島區政府批准,新的規劃控制區域面積達4平方公里。2004年,完成了下河山供水工程,新建攔河壩1座、灌溉揚水站1座、機房5間、大口井1眼、滲渠1處、高位水池2座、鋪設輸水管3.5公里,有效改善了鎮駐地的水條件。伴隨著黃島區的歷史發展機遇,六汪鎮高起點謀划、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發展,力爭把傳統西部農業鎮打造成為黃島區最具特色的“都市農業鎮、新型小城鎮、休閑旅遊鎮、美麗幸福鎮”。
六汪鎮作為青島市的重點小城鎮建有旺旺新村,世紀之都,膠河經濟區佳合花園三處商住小區,規劃佔地1000畝的六汪社區一期工程於2014年完工,全部工程於2019年前完工並搬遷入住。

教育

教育坐落於該鎮的中學“黃島區第九中學”於2000年撤銷。2002年該鎮在鎮駐地設中心中學一處。全鎮現有中心中學2所,於2003年被評為“青島市規範化學校”;中心小學3所,於2001被評為“黃島區規範化學校”和“青島市交通安全示範學校”;其中墨得水小學於2004年被評為“黃島區規範化學校”,法家莊小學於2005年被評為“黃島區規範化學校”;有中心幼兒園1所,於2005被評為“青島市農村示範幼兒園”;有幼兒園3所,成人教育中心1所。2005年,全鎮共有公辦教職工258人,農村幼師52人;共有小學在校生1457人,初中在校生1126人,入園幼兒571人。六汪鎮於2002年獲“青島市教育示範鎮”、“青島市學前教育先進集體”稱號。2006年在五道口處新建了青島保稅區希望小學一處,於8月對勸禮小學、大廟口小學進行撤併。2006年青島韓國商會與政府出資新建膠河經濟區后立柱希望小學,於10對冷家阿洛小學和后立柱小學進行撤併。
幼兒教育
一支獨秀。六汪鎮始終堅持“素質教育從幼兒抓起”的教育理念,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的辦園宗旨,加大了對學前教育的支持、管理力度,使學前教育得到了健康、快速、穩定的發展。2000年青島市、黃島區教體局先後在六汪鎮召開了學前教育現場會;2002年,六汪鎮教委被評為青島市學前教育先進單位。現在,全鎮幼兒入園率已達到98.3%,全鎮10處幼兒園中,有9處是青島市農村一類幼兒園,2處是黃島區村級樣板園,中心幼兒園被評為黃島區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單位、黃島區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和黃島區綠色幼兒園等榮譽稱號。
義務教育
穩步提高。義務教育堅持″德育為首、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的方針,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全鎮小學入學率、畢業率、升學率全部達到100%,初中畢業生畢業率和升學率分別達到100%、96.3%。2001年,六汪鎮被評為青島市義務教育示範鄉鎮。次年,中心中學被評為青島市規範化學校。中心中學還先後被評為黃島區教育工作先進單位、黃島區新一輪辦學水平優秀等級學校、黃島區電化教學示範單位;中心小學被評為黃島區規範化學校、青島市交通安全示範學校、黃島區信息技術示範學校、黃島區德育工作先進單位、黃島區課外文體示範單位;全鎮5所村級小學中有一處是黃島區規範化學校,5處黃島區村級精品學校,同時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都通過了青島市義務教育標準化工程驗收。
成人教育
六汪鎮
六汪鎮
發展迅速。為適應構建“大青島框架下的功能新區”,六汪鎮成人教育堅持為“三農”服務的辦學方向,始終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作為重點工作。形成以成人教育中心為中心、村村都建有農技學校的教育網路。學校堅持以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為重點,堅持“訂單式培訓、菜單式教學”的管理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僅2004年,全鎮引導性培訓113人,培訓農村富餘勞動力295人,其中有36人取得了勞動部門頒發的電焊工資格證書,並全部找到了合適的工作。2005年,成教中心又開辦了電焊班、農產品經紀人班等技能性培訓班,共培訓人員169人,舉行開放教育學習培訓班培訓24人。同時,要求參加各種培訓的農村富餘勞動力仍慕名紛至沓來。可以說,六汪鎮的成人教育事業發展迅猛,方興未艾,為當地經濟建設、為廣大農民迅速步入小康社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鎮黨委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是六汪教育快速發展的堅實基礎。六汪鎮黨委政府堅持教育的戰略發展地位,堅持教育是“一把手”工程,始終把教育事業放在重要位置來抓。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黨政聯席會堅持每月一次研究教育問題制度;堅持人大代表每年一次視察教育制度;堅持政府向人大每半年一次彙報教育工作制度。並配備了得力黨政幹部分管教育,加大了黨委政府的工作力度,促進了六汪鎮教育的快速發展。
近年來,六汪鎮政府先後投入資金210餘萬元對校舍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和建設。其中,投資30萬元異地建成花溝小學;籌資27萬元改建了法家莊小學和大廟口小學,投資20萬元新建墨得水幼兒園,籌資6萬元改建了徐家前夼幼兒園。同時還籌措專項資金116萬元為學校幼兒園配備了各種教學設備,現在全鎮共有微機143台、多媒體教室2個;圖書70955冊,中心中、小學圖書配備達到國家一類標準,村辦小學達到國家二類標準;中心小學的教學儀器達國家一類標準,所有村級學校都達國家二類標準;所有的幼兒園的教學設施都達到或超過青島市標準。另外,為確保學生的交通安全,去年冬,鎮政府又投資8萬元為小學配備了2輛班車用於接送學生上學,解除了學生家長的後顧之憂。
為切實開展“課堂教學效益年”活動,儘快提高新崗位教師的教育教學業務水平,9月11日,六汪鎮中心中學正式啟動新學期“新老教師結對子”幫教的“青藍工程”,並舉行了別開生面的“結對”儀式。
“新老教師結對子”,即學校安排德才兼備的教師為“導師”,採取“一對一”幫扶形式,一名“導師”幫教一名年輕教師,以老帶新、共同促進。為使此項工作落到實處,學校嚴格了新老教師幫扶制度,並組織新老教師共同簽訂了幫教合同。合同中明確了指導教師的責、被指導教師的任務以及幫教效果的考核辦法。指導教師要在上好教研課或各級公開課、撰寫經驗論文或總結、試卷分析等方面對結對教師予以指導,且每學年互相聽課不少於40節,被指導教師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案由指導教師審閱、修改、簽字後方可使用等。這些具體的量化標準為新老教師的幫扶提出了明確的目標,也為新老教師的共同成長奠定了基礎。

文化事業

2005年全鎮實現了村村通有線電視的目標,有線電視入戶率95%。百戶擁有電話94.5部。文化、宣傳工作開展得豐富多彩,成立了花溝村秧歌隊、東抬頭村腰鼓隊等民間文藝團體,精心組織參加了黃島區民間藝術匯演,並連續多年獲優秀組織獎。
衛生該鎮有黃島區屬醫院(黃島區六汪中心衛生院(黃島區精神病醫院))一處,分為衛生院和精神病醫院,該院共有床位93張,職工60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57人,共有職能科室3個,臨床科室7個,醫技科室5個,醫生與護士之比為1:0.6。全鎮共有社區衛生服務站14處,2005年有7處通過黃島區示範社區衛生服務站驗收。

組織建設

2005年上半年全面完成了村黨支部和第八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全鎮共設39個農村黨支部、43個村民委員會,共有農村黨員1388人;同年9月份完成了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的換屆選舉工作,全鎮機關企事業單位共設1個黨總支、12個黨支部,共有黨員232人。
制度建設為不斷加快農村民主管理進程,一是制定出台了《關於村級組織“4+X”管理模式的施行意見》,由村黨支部實施決策組織權、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實施決策表決權、村民委員會實施決策執行權、村民監督委員會實施決策監督權,建立了充分體現黨支部領導的決策科學、運行規範、監督有效、充滿活力的村級事務決策“四權”機制。二是深入落實了村務公開和財務管理審接制度,規範統一村務公開內容、公開時間、公開方式,並把財務公開作為村務公開的重點,繼續實行村級財務“雙代管”制度,農村財務代管中心每月一次進村現場審查接帳。審接結束后,填制農村財務審接表及農村財務公布榜張貼公布。三是逐步建立農村幹部工資保障管理制度,出台了《六汪鎮農村幹部工資發放管理暫行辦法》,對農村幹部工資採取以村為主,上級財政定額補助的辦法予以保障,充分調動了農村幹部的積極性。

商業發展

六汪鎮
六汪鎮
近年來,全鎮以批發和零售業、餐飲服務業、交通運輸業等為主的個體私營經濟加快發展。該鎮搶抓戰略機遇,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全鎮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來抓,依託臨港產業加工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鎮駐地三大招商平台,圍繞“三個增收”目標,卓有成效地開展了招商引資工作。一是在經濟技術開發區突出開展了“二次招商”,先後引進了青島麥健食品有限公司、青島金牛化學有限公司、青島海孚氣體有限公司、青島盛澤化工有限公司、青島佰佳得服裝有限公司、青島騰泰金屬製品有限公司、青島啟紀機械有限公司、青島致遠食品有限公司等項目。二是在臨港產業加工區突出開展了產業鏈招商、通用廠房招商,引進了海爾配套項目—青島海瑞五金有限公司,在臨港產業加工區購買整棟標準廠房8000餘平方米。全鎮在區兩大園區累計引進內外資項目40多家。三是在鎮駐地突出開展了農業招商、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商,先後引進了農產品儲運加工企業8家,勞動密集型企業9家,帶動了鎮駐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四是創新招商機制,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並重,招商引資的貢獻率逐步提高。2005年,全鎮在區兩大園區引進的企業所實現的增值稅超過鎮駐地企業,引進的建築運輸企業實現財政收入達80多萬元;在鎮駐地引進的農產品儲運加工企業帶動了茶葉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轉移農村勞動力500多人。

旅遊


歷史古迹

齊長城遺址
六汪鎮境內有齊長城遺址,西自諸城市施家前夼進入該鎮李家前夼村西,於徐家前夼入烽台頂,經野瀦、山周入鐵山鎮。其中,李家前夼經烽台至野瀦一段長8.8公里,山周一段長1.5公里至2公里。烽台頂有烽火台遺址。1984年,齊長城遺址被青島市人民政府列入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齊長城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鐵橛山
境內鐵橛山海拔595.1米,是黃島區第二高山,山勢險峻,樹木豐茂,山中勝景“鐵橛懸泉”為清乾隆版《膠州志》載“膠州八景”之一,以其“溽暑不溢,大旱不涸”的神奇名噪一時。清朝詩人周於智有詩讚美曰:“琴聲彷彿出煙岑,流水高山自古今。何事成連居海上,風濤漫擬是清音。
漢祝茲故城
祝茲為西漢侯國城邑,屬琅琊郡。位於六汪鎮柏鄉三村,東南距黃島區城區28公里。據史書記載,西漢時封過兩個祝茲侯。呂瑩為前祝茲侯。呂瑩受封時間很短,因呂后病故、恢復劉氏統治被殺。后祝茲侯是劉延年,《史記》作劉延。《史記.王子侯者年號表》:“祝茲侯,延,國除”。《水經注》載:“膠水經祝茲縣,故城是也”。《山東通志.疆域志.古迹》載:“祝茲故城在州(膠州)西南柏鄉集”。民國《增修膠志.歷代城池建置圖》標註的位置亦在柏鄉(村)。
據現場考察,祝茲故城故址在今柏鄉三村西南部,柏鄉水庫北岸。該地片名“西南蓋子”,是高出周圍的小土埠,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200米,面積約6萬平方米。當地村民多在此取土,據稱土質肥沃,有許多殘磚碎瓦。此處曾出土不少文物,多為陶器,有完整的陶鼎、陶罐、陶匜、陶盆等,經鑒定均系漢代遺物,此外還有部分石器,如石鑿、石杵等。1983年當地農民在遺址西北邊緣(推斷為古墓葬)又發現較大漢陶鼎、陶匜各一件。
孔輝墓
位於六汪鎮孔家莊東。《增修膠志》載:“金知密州孔輝墓在治南七十五里孔家莊。”經實地考查,墓在今六汪鎮孔家莊東面,佔地20畝。有孔輝述祖碑,高3.5米,厚0.2米,座落在石龜上。碑前分立著兩根八棱黑色大理石柱,高4米,直徑約0.3米。碑前兩側分別置立石人、石獅、石馬、石羊。
碑文大義為:孔輝本孔子之後裔,遭戰亂失譜,乃追述祖妣以下名氏以示後人,言詞沉痛。無立碑年號及書撰人。有“時庚申年十月定遠大將軍元帥右都監知密州”。按其官銜和年號考,則為孔輝於金哀宗正大七年(1230年)立。1958年此處修建柏鄉水庫,墓地及遺物盡毀。

景區

“膠河澄月”。膠河有兩源。東源出鐵橛山北,西源出諸城縣魯山之陰。經黃島六汪鎮,於柏鄉村東匯流,北入膠州境。境內河段長約16公里,流域面積約125平方公里。膠河水色清澈透底,砂石歷歷在目。沿河高堤煙舍,楊柳掩映。在秋高氣爽之夜,柳枝倒影,皓月沉潭,令人神飛廣寒,思續萬千。古膠州八景之一的“膠河澄月”,所指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