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模
嚴格按真船比例縮小的比例模型
船模即船舶模型,是完全依照真船的形狀、結構、色彩,甚至內飾部件,嚴格按比例縮小而製作的比例模型。船模因為其真實的再現原船主要特徵,做工精良,其本身蘊含著的是船舶文化,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一套用心收藏的船模可以完整真實的再現一個船舶公司,一個船舶品牌的歷史。
船模是根據船體的型值表和型線圖,按一定比例縮小製造的船體模型,是預報實船航行性能和輔助船舶科研教學的重要工具。作為實船試驗的近似替代品,船模的可靠性(即動力相似性)與它們的幾何相似性密切相關,因此船模曲面不僅要求光滑,而且要求具有較高的幾何加工精度。由於船模曲面屬於大型對稱自由曲面,目前手工放樣的製作方式不但加工效率極其低下,而且也難以保證船模曲面的加工精度。目前,如何根據船模曲面的特點,充分利用現有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Aided De—sign,CAD)/計算機輔助製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計算機數字控制(Comput-Numerical Control,CNC)一體化技術,迅速提高船模曲面的加工效率和精度,是船模製造業非常迫切的研究課題。
1958年在北京舉行了第1屆全國航海模型比賽,並創造了第1批航海模型運動的全國紀錄。從那時起,幾乎每年都舉行全國性比賽。歷屆全國運動會,航海模型均列為比賽或表演項目。50年代,中國的航海模型運動曾同蘇聯及東歐一些國家有過交往,並兩次派代表觀摩了東歐國家的國際比賽。1978年,中國航海運動協會與世界航海模型聯合會建立了聯繫。1979年第1屆世界動力船模型錦標賽時,中國航海運動協會應邀派代表出席觀摩。1980年3月,世界航海模型聯合會主席團通過決議接納中國為會員國。
船模
“炫彩校園”第七屆創意校園行之航模比賽
第一中學船模比賽受到學生青睞
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船模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文字、用詞應力求準確。研究報告的文字也簡單、明了、通順、流暢,既明白如話,又把研究的效果準確地、科學地表達出來。船模研究報告以行業為研究對象,並基於行業的現狀,行業經濟運行數據,行業供需現狀,行業競爭格局,重點企業經營分析,行業產業鏈分析,市場集中度等現實指標,分析預測行業的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通過最深入的數據挖掘,對行業進行嚴謹分析,從多個角度去評估企業市場地位,準確挖掘企業的成長性,已經為眾多企業帶來了最專業的研究和最有價值的諮詢服務過程。
主要研究領域有:
團隊隊員楊雪峰作為中國船模專家訪問比利時安特衛普河上博物館,2011年12月13日,比利時安特衛普河上博物館(Museum Aan de Stroom)迎來了兩位特殊的客人—中國船史研究協會嶺南組副組長何國衛和寧波古船坊總經理楊雪峰。他們此行是專為一百二十多艘漂泊在外的中國古船模而來。
在船模自航實驗中,船模與實船由於無法滿足雷諾相似條件而產生了尺度效應,使得船模與實船的推進因子存在一定的差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自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各國船池開始根據所積累的船模自航和實船試航資料來研究實船推進因子的修正方法。比如,△C,、△叫法和1978ITTC標準方法就是2種應用得較為廣泛的修正方法,但這些方法中包含大量的經驗修正,要想對實船推進因子進行準確地預報也十分困難。隨著船舶計算流體力學的發展,運用RANs方法對船模、槳模單獨的粘性流場計算已比較成熟,一些學者已經開始嘗試對船一槳綜合流場特徵與流體動力進行模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隨著全球船舶水動力學CFD (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計算流體力學)應用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值水池虛擬試驗技術再次成為國際水動力學領域創新研究的核心。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的科研團隊針對新技術提出數值水池應具備三大技術特徵:基於屬性細分的知識封裝、基準試驗檢驗與大子樣應用驗證及結果的可信度評估和情景化。其中,情景化的基本內涵是比擬物理水池模型試驗,藉助虛擬現實技術手段,對試驗對象、環境、過程和結果等進行虛擬重建,構造並展現高逼真度、高精度的水動力性能試驗“現場”,讓用戶在虛擬實驗室中隨意漫遊,並與試驗對象等進行交互,從而能夠從不同位置、不同視角觀察試驗過程中連續變化的流場,如阻力試驗中的自由表面、分離流動、漩渦等,從而獲得“身臨其境”的用戶體驗。
我國的船模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一帶,即珠三角、長三角地區。中國的各種模型出口量很大,90%左右的產品都是出口型商品。很多產品包裝、說明書用外文標註,就是為了照顧外國客戶。2012年中國船模行業市場規模約為5.03億元,到2017年有望達到7.95億元。
中國模型產業已經具備了很充實的加工基礎,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並佔有了較大的國際市場,不久或將進入向更高階段轉型的關鍵期。該產業時下面對的困難包括:設計創新力滯后,缺乏專業的高端設計人員;企業各自為戰,相互壓價,缺乏行業內的協調性,行業整體競爭力不強;此外,信息獲取渠道有待拓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