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村

福建省泉州安溪縣蓬萊鎮溫泉村

溫泉村,地處安溪縣蓬萊鎮西南邊,是泉州市歷史文化名村之一,也是革命老區基點村。全村人口5000人,省道308線貫穿全境。擁有中、小學優良教育資源,有著名副其實的溫泉天然資源。

村莊簡介


溫泉村 地處蓬萊鎮政府駐地西北13公里處,龍潭溪東岸,海拔142米。因唐姓居住開發,稱唐家村。後由於該地有天然溫泉湯,故取名湯泉。村委會設在湯邊,轄17個自然村,農耕點大園。自古以來,溫泉重教興學,人才輩出。在封建時代的科舉制度中,登進士有唐夢斧、唐文黼、唐桂生,中舉人有唐時興、唐道一、唐 王 成、唐朝誥、唐協龍(武科),這在安溪的鄉村中是少見的。明代有安溪富豪“三朴”之一唐添賜(號朴齋)。主要古迹有龍潭溪邊的“韓德樓”,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由曾任陝西韓城知縣、廣西新寧州、西隆州知州的進士唐桂生返鄉時建。該樓為四方形的石土木結構,坐東南朝西北,共3層94個房間,佔地面積約1350平方米,1998年10月縣文管會在此樹立文物保護標誌。民國22年(1933年)9月8日,陳鳳伍等在該村青雲樓不幸被捕,壯烈犧牲,安溪中共黨史稱“青雲樓事件”,青雲樓亦被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唐氏家廟被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評為“泉州名祠”。村民主要為唐姓。溫泉還是安溪僑鄉之一,著名僑領唐裕為中國與印尼復交、中國與新加坡建交做出積極的貢獻,曾多次受到江澤民、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地名含義


溫泉古稱“湯泉” ,因域內有多處地下熱水----溫泉而得名,1961年至今取名“溫泉村”。現建天然浴池5個,水溫最高達80攝氏度,水中富含硫磺,水質滑膩,洗浴可健身,亦可治療多種皮膚病,極具利用價值和開發價值。

歷史沿革


溫泉村宋朝時隸屬金田鄉龍興里,明清時屬中六里之興一里,民國時期屬尚卿鄉,稱“溫泉保”;1949年解放以後,屬十區溫泉鄉,1958年屬蓬萊公社,稱“溫泉大隊”。1961年屬蓬萊區龍泉公社,1965年蓬萊公社改製為蓬萊鎮,溫泉隸屬蓬萊鎮,易名為“溫泉村”至今。1984年改為溫泉村委會。

行政隸屬


溫泉位於蓬萊鎮西北部,離鎮區17公里,距縣城僅32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東與本鎮上西村接壤,而與本鎮龍溪村交界,北與尚卿鄉中山村,圓德村及本鎮寮海村相連,南與本鎮龍居村毗鄰。

自然角落


苦 湯 位於苦湯壩下。溪中有巨石,石上有像碗大的窟窿,常年積水,水味苦,故名。
吳悲婆 以前吳氏居住,后徙居尚卿鄉福林村。
石 神 在虎頭石山西麓,龍潭溪東畔。包括石神、墓庵、陳頭、石磜頭、頂山尾、田厝洋、溪東7個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