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圖

綠地圖

綠地圖(Green Map System)是在紐約成立的一家非營利組織,其工作內容主要致力於聯合世界各的人們,以繪製綠色地圖(Green Map)www.greenmap.org 的方式,幫助大家認識和描繪本地區的人文和生態環境。

綠地圖上有什麼


國際綠地圖標誌
國際綠地圖標誌
每張綠地圖上面都會使用統一的圖示,標註出包括自然勝境,動植物分佈,基礎建設,文
化景觀,生態資源,環境資訊,交通步道甚至污染情況等十幾類超過一百種地區信息,共
同組成一幅反映社區人文生態景觀的本土綜合圖譜。

綠地圖誰來做


每一份綠地圖上都是由來自當地的志願者共同協作完成的,這些人包括社區居民,學校里的學生和教師,自然保育愛好者,環保志士,自行車團體,熱心地方文化傳承的人等等。
這些完全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民間代表彙集在一起,共同創造出一份代表當地真實的生活與生態的活生生的圖景。因此每一份地圖都是獨一無二,充滿了城市原生態的風韻風情。
儘管採用世界通用的標識圖案,但是每一份地圖的繪製都是獨具特色的。這其中包括各種充滿地方風格的手繪,童趣盎然的圖畫,色彩鮮艷的布藝拼貼,也有精確的等高線山區介紹,複雜精準的都市道路圖,或者包含整個城市(如New York)的詳盡而廣博的介紹。一些地區還有自創的本土圖示。

綠地圖在世界各地的發展


1992年春天,第一份綠地圖在紐約誕生(Green Apple Map),由創始人溫迪 包爾(Wendy
Bower)及其工作夥伴共同完成。這份地圖一經面世即備受肯定,並被推廣到世界各地。到
了2005年,經過九年的發展,已有來自各大洲257個城鎮地區繪製了175種地圖。其中包括
中國台灣省。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的添加中,平均每周都有新的地區加入。
綠地圖在中國
目前包括自然之友、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在內的的多家機構獲得綠地圖系統使用授權
完整的“綠地圖”應該包括
地圖標題、
指北針、
圖標示例、
景點說明、
製作人姓名和時間、

綠地圖的繪圖過程


綠地圖系統負責授權各地的繪圖者使用其綠圖例和製圖工具,但每一個綠地圖項目都是由當地人員組織和領導的。草根組織和現有的非營利性組織、大學、中學、政府和旅遊組織等都可以發起綠地圖項目,利用綠地圖系統可調整的工具和繪圖方法來繪製並出版滿足他們自己當地居民和訪客需要的綠色地圖。綠地圖系統通過將其開發的可調整製圖工具和通用的圖例資源與各地製圖者的知識和領導力的結合起來,來支持各地的綠地圖繪圖者。繪圖者繪製的體現人們對自己社區“形象”變化的地圖,可以作為當地居民和遊客全面的了解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的選擇和實用指南。

中國首套濕地綠地圖在世博展出


濕地綠地圖

2010年濕地使者行動“綠地圖詮釋濕地之美”
2010年濕地使者行動“綠地圖詮釋濕地之美”
中國,上海-中國首套濕地綠地圖將於9月25日至9月30日在上海世博會WWF(世界自然基金會)館展出。此次展出的20幅濕地綠地圖大多數著眼於濕地的生物多樣性,在地圖上形象化地標示出當地特有的魚類、鳥類、獸類和植物分佈等信息,可以用作生態導遊地圖。從高原聖湖尕海的獨特生態到西洞庭黑鸛天然棲息地,從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森林漳江口紅樹林到原生態的雅安海子山高山濕地,從遍布各地的濕地保護區,到市民身邊的湖泊河流公園,不同地區不同濕地類型的綠色信息,包括動植物分佈、景觀分佈甚至污染狀況,都通過一幅幅生動的綠地圖反映出來。這些綠地圖都是由WWF組織的濕地使者隊伍製作的,是中國首套針對不同濕地生態系統類型的綠地圖圖集。來自全國的30支大學生隊伍、600多名大學生構成了今年的濕地使者隊伍。他們在暑假期間前往全國15個省市代表性的河流、湖泊、高原濕地、灘塗、紅樹林等濕地生態系統進行考察。中南林業大學從珍稀冬候鳥黑鸛的視角出發描繪西洞庭湖的生物群落;江西師範大學則對比冬夏不同季節的鄱陽湖生態,探求鄱陽湖成為全球越冬候鳥棲息地的原因。此外,許多隊伍還考察了人類生產生活對濕地的影響和依賴。成都信息工程學院製作的園田村綠地圖著眼於這個位於成都水源地的村莊所發展的生態農耕產業,希望幫助當地推廣有機農業。而在蘭州交通大學繪製的黃河綠地圖,以及浙江財經學院繪製的錢塘江口綠地圖上,則體現了污染對濕地的侵蝕。 “在繪製綠地圖的過程中,我們從中領悟了自然界各種生物之間的微妙聯繫,了解了濕地生態系統如何運轉,並期望通過綠地圖的方式進行表達。”重慶大學濕地使者的心聲也代表了所有濕地使者的心愿,希望更多的人通過綠地圖了解濕地的美麗,以及濕地的功能。據介紹,今年的濕地使者行動獲得了綠地圖系統Green Map System的官方授權,推動中國大學生製作針對濕地生態系統的綠地圖。 2010年濕地使者行動由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WWF及國際濕地公約秘書處(RAMSAR)聯合主辦,由可口可樂公司提供資助。北京天下溪教育諮詢中心承擔今年的濕地使者行動項目實施工作。

濕地使者行動

濕地使者行動:濕地使者行動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和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等單位共同發起的大型公益環保項目,旨在支持和鼓勵高校環保社團及全社會參與濕地宣傳和保護。自2001年首次啟動以來,全國已經有4000多名師生成為濕地使者,在28個省市自治區的600多個社區向數百萬群眾宣傳濕地保護理念。濕地是極其重要和不可代替的生態系統,被譽為“地球之腎”、“鳥的樂園”、“天然水庫”和“天然物種基因庫”。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和濕地資源,對於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10年中國濕地使者行動以製作濕地綠地圖的手段,讓濕地使者們進入濕地、觀察濕地、學習濕地,把濕地生態系統中的自然生境,動植物分佈,文化景觀,甚至環境破壞情況等信息標註在富有創意和個性的地圖上,並通過對濕地綠地圖的講解宣傳,宣傳濕地的重要功能、多重效益和保護濕地的意義,使廣大公眾提高對開展濕地保護的重要性認識,從而轉變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