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豐鎮
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下轄鎮
演豐鎮徠轄區面積119.78平方公里,耕地40845畝(其中水田17676畝,坡地23169畝)。全鎮總人口25902人,轄有13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161個村民小組,208個自然村,其中老區村莊196個。設有32個黨支部,其中農村黨支部13個。
演豐鎮被列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1987年3月,演豐區公所改設演豐鎮。2002年7月15日,演豐鎮與演海鎮合併,設立美蘭鎮。2002年10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瓊山市,將其併入海口市,美蘭鎮劃歸美蘭區管轄。2003年6月4日,美蘭鎮更名為演豐鎮。截至2018年末,演豐鎮戶籍人口32199人。截至2020年6月,演豐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演豐墟。
2018年,演豐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26億元,同比增長7.9%;實現財政收入13984萬元,同比增長22%;全鎮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9475元,同比增長16.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9984元,同比增長13.5%。截至2018年末,演豐鎮有15個工業企業,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或綜合商店24個。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演順鄉與豐華鄉合併,設演豐鎮,屬瓊山縣第五區。
1951年,演豐鄉屬瓊山縣第三區管轄。
1957年6月,合併大鄉,設置演豐鄉。
1958年,美蘭鄉、塔市鄉劃歸演豐,成立演豐公社;同年12月,瓊山縣併入海口市,屬海口市火箭公社管轄。
1959年7月,撤銷火箭公社,分別成立演豐公社。
1961年2月,演豐公社分為演豐公社和美蘭公社。
1964年7月,撤銷美蘭公社併入演豐公社。
1967年,塔市大隊從演豐公社劃歸國營桂林洋農場。
1971年,又從桂林洋農場劃出塔市大隊,成立塔市公社。
1983年9月,演豐公社改設演豐區公所。
1984年5月,塔市區公所併入演豐區公所。
1987年3月,演豐區公所改設演豐鎮,隸屬瓊山縣管轄。
1994年1月,瓊山撤縣設市,隸屬瓊山市管轄。
2002年7月15日,演豐鎮與演海鎮合併,設立美蘭鎮。
2002年10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瓊山市,將其併入海口市,美蘭鎮劃歸美蘭區管轄。
2003年6月4日,美蘭鎮更名為演豐鎮。
演豐鎮轄區內交通發達,有美蘭國際機場,海文高速公路,東環鐵路和規劃建設中的曲口港。自然資源豐富,環境優美,有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
演豐鎮
2011年末,演豐鎮轄演豐居民委員會和演東、演中、演南、演西、山尾、昌城、群庄、美蘭、蘇民、塔市、演海、邊海、北港1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7個居民小組、16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演豐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演豐墟。
演豐鎮區劃詳情 | ||||
演豐社區 | 演海村 | 邊海村 | 北港村 | 演中村 |
美蘭村 | 演東村 | 蘇民村 | 演南村 | 昌城村 |
群庄村 | 塔市村 | 演西村 | 山尾村 | / |
演豐鎮
截至2017年末,演豐鎮常住人口28458人。
截至2018年末,演豐鎮戶籍人口32199人。
(一)主要經濟指標穩步增長。預計2011年全鎮農業生產總值26328萬元,比2006年增長35%,年均增長7%;鄉鎮企業(工業)總產值473.8萬元,比2006年增長42%,年均增長18.4%;財政收入9244萬元,比2006年增長40.3%,年均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6493元,比2006年增長37%,年均增長7.4%。
(二)大力發展支柱產業,突出規模促增收。多年來,該鎮加快發展特色產業,培植和建立區域化、規模化、產業化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形成了種植、養殖、禽畜、服務等四大支柱產業。一是以花卉蔬果為主的“綠色產業”,主要分佈在蘇民、美蘭、群庄、昌城、演南5個村委會,種植花卉7300畝、水果12056畝、瓜菜7470畝、熱作7600畝;二是以海水養殖和捕撈為主的“藍色產業”,主要分佈在塔市、演西、演東、演中、山尾、演海、邊海、北港8個村委會,海水養殖面積達11000畝;三是以禽畜飼養為主的“銀色產業”,培育養豬專業戶37家、鹹水鴨養殖戶58戶,年出欄量46萬頭(只)。四是以休閑觀光等服務業為主的“金色產業”,主要分佈在演豐墟、美蘭機場和紅樹林風景旅遊區。
(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產業升級和跨越式發展。近幾年來,該鎮確立了以發展休閑度假、旅遊觀光為主的鎮域發展格局,按照這一發展方向,積極配合上級工作部署,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的落戶服務工作。包括投資1億多元的美蘭高爾夫休閑體育項目、被譽為“海南一號工程”的東環鐵路建設項目、桂林洋大學城新校區、美蘭嘉翔體育項目和美蘭九號休閑項目等25個項目,投資總額約30億元,極大地帶動了該鎮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提升了鎮域經濟的綜合實力。幾年來共解決該鎮580多名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同時也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四)依託自然資源優勢和文明生態村創建,發展第三產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一是依託紅樹林、海底村莊等自然資源優勢和文明生態村、綠色慢行通道建設,開闢集自然風光、民族風情、文化古迹、珍稀動植物為一體的旅遊專線,吸引八方遊客,年均接待遊客10萬人次,促進該鎮旅遊業的發展;二是積極發展“農家樂”旅遊業。鎮有農家樂22家,具有濃郁的沿海漁村特色,星輝村的“唐氏”、夏山村的“琳璋家”、山尾頭村的“連理枝”農家樂,不僅提供食宿,還開展了品海鮮、游紅樹林、出海垂釣等多種旅遊項目,春節期間就接待遊客5千多人,純收入近3萬多元,同比增長40%左右;三是引導農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群庄村委會的龍窩村,由於毗鄰桂林洋大學城,根據大學生租房需求旺盛的特點,大力發展房屋出租業,成為該鎮名副其實的“出租房屋村”。
演豐鎮
(六)貫徹落實各項支農政策,促進農民增收。一是農民種糧直補發放工作。調查、落實該鎮應補助種糧直補對象4362戶,面積17651.98畝。通過“一卡通”的管理形式,種糧補貼資金164.2萬元,足額發放到農戶中。二是優質水稻良種補貼工作。全鎮早、晚造優質水稻種植面積13686畝,良種補貼資金22.3萬元,受益農戶5588戶。三是能繁母豬補貼工作。組織幹部認真調查摸底,將補貼資金270500元全部足額發放到養殖戶手中。
(七)進一步完善農村農業基礎設施。投入550多萬元,對美蘭洋、和村田、博羅田、茂山田、邁聘田、北排田6個中小田洋進行整治,改善灌溉農田面積4670多畝,受益村莊21個;投入190萬元,修建被洪水衝垮的大橋頭節制閘、坡頭水庫溢洪道、茂山過路涵等農業基礎設施;投入120萬元,完成星輝至祿尾、湖宅園至龍江約2.4公里的防潮堤建設。農村改水改廁工作穩步推進。投入80多萬元,打井18口,建水塔3座,架設水管12公里,解決調圮片、祿尾片等30個自然村6000多人的人畜安全飲水問題;
(八)堅持區片聯創,生態文明進一步展現。該鎮緊緊圍繞“創建文明生態鎮”目標,按照“區片聯創”的總體思路,科學規劃,實行多元化投入機制,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強力推進,努力探索文明生態村創建的“演豐模式”,不斷把創建活動向廣度和深度推進,掀起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的高潮,取得了顯著效果。全鎮開展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的村莊197個,占自然村總數的94.7%。其中省級文明生態村4個,市級文明生態村10個,區級文明生態村20個,初步形成了文明生態鎮建設規模。該鎮先後被評為“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海南省文明生態村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海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國十大休閑基地”、“海南十大文化名鎮”、“中國生態文化名鎮”。
2徠011年,演豐鎮財政總收入0.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2%。完成營業稅0.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3%,增值稅0.1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7%,企業所得稅14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4491元,比上年增長7%。
2018年,演豐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26億元,同比增長7.9%;實現財政收入13984萬元,同比增長22%;全鎮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9475元,同比增長16.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9984元,同比增長13.5%。
截至2018年末,演豐鎮有15個工業企業,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或綜合商店24個。
演豐鎮
演豐鎮的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末,生產糧食5281噸,人均196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椰子種植面積4750畝,產量87萬噸;橡膠種植面積2666畝,產量289噸;花卉種植面積7500畝,產值1750萬元;檳榔種植面積228畝,產值342萬元;蔬菜種植面積9370畝,產量5264噸,主要品種有辣椒、南瓜。
2011年,演豐鎮生豬飼養量8.6萬頭,年末存欄13萬頭;羊飼養量0.75萬隻,年末存欄0.25萬隻;牛飼養量0.12萬頭,年末存欄0.15萬頭;家禽年飼養量16萬隻,上市家禽15萬隻。
截至2011年末,演豐鎮累計造林5.9萬畝,其中海防林0.11萬畝,經濟林1.2畝,林木覆蓋率28%。
2011年,演豐鎮有水果種植面積12056萬畝,產量3.6萬噸,主要品種有香蕉。
2011年末,演豐鎮有高位池養蝦195公頃,產量1706噸;魚排51個,網箱1545口,產量1236噸;淡水魚塘養殖面積59公頃,產量640噸;蚝養殖面積42畝,產量42噸。擁有各類捕撈漁船496艘,捕撈水產1967萬噸。漁業總產值4014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4.48%。
演豐鎮以冰廠為主。2011年,工業(企業)總產值549萬元。擁有工業企業4家,職工85人。
2011年末,演豐鎮有商業網點203個,職工1300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2058萬元,比上年增長20%;墟鎮集貿市場4個,年成交額3755萬元,比上年增長15%。
2011年末,演豐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億元,比上年增長7%;各項貸款餘額330萬元,比上年增長5%。
2011年,演豐鎮電信業務收入38萬元。
地名含義
演豐圩,原名豆藤圩,始建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因店鋪的頂棚有豆藤而得名。民國時期,演順鄉和豐和鄉合併,各取第一字命名,稱演豐圩。
2011年,演豐鎮境內有海文高速公路、海南東環鐵路,有省道海文線、市道美曲線2條公路幹線,離美蘭國際機場14.7千米。已形成由航空、鐵路、公路等多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
2011年,演豐鎮客運總量35.04萬人次,貨運總量1.2萬噸。
2011年末,演豐鎮有曲口客運碼頭1座,日發客運機船24班次,日均客運量480人。1997年建成曲口碼頭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48班次,日均客運量960人次。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演豐鎮有綜合文化站1個,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2個,各類文化專業戶15個,各類圖書室14個,藏書7萬冊,音樂業餘隊伍1支,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地震遺址1處,遺跡6處。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演豐鎮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460人,專任教師18人;小學7所,在校學生1388人,專任教師10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學生305人,專任教師2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演豐鎮財政預算經費1330萬元,比上年增長8.3%。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44%,比上年增長9.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演豐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2個,門診所3個;有床位25張;固定資產總值51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3名,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12人。
2011年,演豐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5萬人次。14個村(居)委會村(居)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體育事業
2011年末,演豐鎮有體育場地17處,22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6%。
社會保障
2011年,演豐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0戶,人數269人,支出61.297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192元,比上年增長10%;醫療救助4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909人次,共支出4.545萬元,比上年增長60%,月人均4元,比上年增長6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61戶,人數653人,支出83.832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123元,比上年增長1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7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91萬元,比上年增長10%。社會福利費190萬元,比上年增長20%;敬老院1家,床位20張,收養農村五保戶人員20人。有慈善基金會2個。
演豐鎮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綜合整治工程竣工驗收工作
基礎設施
廣播電視
1958年,演豐鎮開通演豐有線廣播站。
1997年,演豐鎮改建有線廣播電視站。
2001年,歸海南有線電視公司管理。
2011年末,演豐鎮有有線電視用戶4.2千戶,入戶率70%。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演豐鎮有郵政所1處,代辦所1處,郵政業務總量110萬元。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25.2萬份(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千門,固定電話用戶2千戶,電話普及率70%;行動電話用戶6.3千戶,網際網路用戶380戶。
● 給排水
2011年末,演豐鎮有自來水站1個,有深水井3眼,年供水28萬立方米。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2條排水管道300米。
● 供電
2011年末,演豐鎮有電管站1個,供電所1個,總容量53775兆伏安,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12億千瓦時,供電可靠率99.78%。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演豐鎮綠化面積63200平方米。其中公共綠地6200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4.27%,人均綠地15.4平方米。
演豐鎮被評為全國十大生態休閑基地,海南省十大文化名鎮。
演豐鎮被列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020年7月29日,演豐鎮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