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記

合同記

《合同記》:廬劇,舊稱"倒七戲",解放后改名至今。流行於以合肥為中心的江淮一帶和大別山區,包括六安、淮南、巢湖、滁州、蕪湖等地。因合肥古稱廬州,故於1955年改名"廬劇"。相傳,廬劇有約200年的歷史,清乾隆、嘉慶年間已有職業班社。早期多演於地攤,以三小戲為主。初以大別山民歌和江淮之間歌舞為基礎,在發展中吸收了阜南海子戲,壽縣、鳳陽的端公戲,無為徽劇肥東、巢湖等地門歌的唱腔和劇目。有些班社又分別同徽劇、京劇合班演出,並受其影響,逐漸發展成廬劇。

廬劇介紹


廬劇,舊稱"倒七戲",解放后改名至今。流行於以合肥為中心的江淮一帶和大別山區,包括六安、淮南、巢湖、滁州、蕪湖等地。因合肥古稱廬州,故於1955年改名"廬劇"。相傳,廬劇有約200年的歷史,清乾隆、嘉慶年間已有職業班社。早期多演於地攤,以三小戲為主。初以大別山民歌和江淮之間歌舞為基礎,在發展中吸收了阜南海子戲,壽縣、鳳陽的端公戲,無為的徽劇及肥東、巢湖等地門歌的唱腔和劇目。有些班社又分別同徽劇、京劇合班演出,並受其影響,逐漸發展成廬劇。

歷史溯源


廬劇的確切形成年代,目前尚無定論,但從其歷史上的記錄來看,距今已有130多年歷史。1985年,在安徽省巢湖市競誘蟶希⑾忠豢榍宕紋唚輳 868年)刻的石碑。碑的上方刻有"正堂陳示"四個大字。碑文約400字,是當年在巢縣任知縣的陳炳所頒示的禁約。禁約計為四條,第二條即提到倒七戲。這塊石碑的發現,不但證明了倒七戲這一劇種名稱在130多年前已經出現,而且對其產生年代提供了較為可靠的線索:即倒七戲這一劇種形成的年代,能追溯到1840年前後(清代道光、咸豐年間)。
合肥人李鴻章還曾經用家鄉的廬劇、俗稱"倒七戲"代替過大清的"國歌"呢!那是清光緒22年(1896年),李鴻章以大清國宰相的身份出訪歐美六國。在德國,德皇威廉二世為他舉行盛大國宴,並陪同參觀軍事操練,還贈他紅鷹大十字頭等勳章。德皇在慶宴上,要求各國使節唱本國國歌。當時,大清國還沒有制定國歌,李鴻章沒有辦法,就唱了一曲家鄉合肥流行的"倒七戲"代替國歌,矇混過關了事。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廬劇也就是"倒七戲"在當時的流行,是不容置疑的。
廬劇源於何地,說法不一。一說是產生在合肥、巢縣一帶。這是由於1949年前後,廬劇在這個地區極為盛行,唱戲的班社亦多。特別是在巢縣競誘蚍⑾鍾泄亟蠱呦返氖螅銜蠱呦肪褪譴雍稀⒊慘淮鈐緦饜械拿鷗瑁ㄒ喑坡喙氖椋┬〉鰲⑺黨⒄苟傘R凰凳切緯捎詿蟊鶘揭淮A猜繢弦杖肆跽 894--1964),1956年在六安舉辦的廬劇源流探討會上曾說:"聽前輩藝人傳說,倒七戲初始於霍山、金寨、六安、商城、固始一帶",亦即皖西、豫南大別山區。合肥的廬劇老藝人王業明、董少軒、李鳳山等都說過,他們年幼學戲,師傅多是六安一帶的人。這幾位老藝人如果活著,都是一百多歲的人了。
舊時廬劇班社大都是半職業性的(即農忙時種田,農閑時唱戲),長期流動於鄉村集市。演出時一般不上舞台,只打地攤子。一般演員都缺乏功底,只要有副好嗓子,會些"轍口"就行了,久而久之形成了重唱不重做的傾向。所演劇目,多以"二小"戲、"三小"戲為主。唱腔多是一唱眾和,鑼鼓伴奏,不用絲弦,三五人湊個班子即可演出,謂之"兩打三唱"。演員身兼數角,輪番替換,還要兼打鑼鼓。後來發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還未形成固定的角色體制。廬劇從前無女藝人,旦角多由年輕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紀20年代後期,廬劇班社開始進入城市,演齣劇目不斷豐富,角色行當也相應增多,分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在倒七戲興旺發達時期,每演出於各地,即吸收當地流行的戲曲或民間藝術來豐富自己。有的班社還時斷時續地與徽班、京戲班合作,先由徽班、京戲班演出正戲,然後續演廬劇小戲,這種做法叫"四平帶折"班或"亂彈班"。與徽、京戲的合班演出,使倒七戲演員在唱、做、念的表演和鑼鼓伴奏上都有了新的不同的演變。而較有水平的倒七戲班不斷入城演出,由於要適應城市觀眾的欣賞習慣,藝術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藝術特色


廬劇的唱腔分主調和花腔兩大類。主調有"二涼"、"三七"、"寒腔"、"神調"、"老生調"、"老旦調"、"丑調"等,是演唱本戲和摺子戲的主要唱腔,也是表現不同行當的專用調,擅長敘事抒情,纏綿動人。花調是小戲的固定曲調,多為民間小調,輕鬆明快,用於演唱生活小戲。唱腔的特點是:不斷用假聲演唱,稱"小嗓子";演唱中邦腔哈台,即演唱到一定時候由場上和場后演員齊聲幫唱,其聲高亢,藉以烘托劇情,宣染氣氛;廬劇的每一行當,都有一至幾個特有的唱腔,別的行當則不能用。其鄉土味很濃,風格明朗。
廬劇的表演樸素而活潑,簡單而真實。打擊樂很豐富,幾乎是一種戲一套鑼鼓經,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鑼鼓聲中進行的。唱時,一般都站著唱,隨之做一些小的表情動作,大的舞蹈動作都是唱完一段后,隨著打擊樂器的伴奏舞蹈起來。舞蹈吸收民間花鼓燈、早船舞等形式,花樣翻新,姿態優美。傳統的廬劇唱腔沒有絲、管樂器伴奏,只有鑼鼓進行起奏、間奏和伴奏,藝人稱"滿台鑼鼓半台戲",足見鑼鼓在廬劇藝術中的地位。早期廬劇的表演也比較簡單,基本上是唱一段舞一段,唱的是民間小調,舞的是民間歌舞,舞蹈動作一般不結合劇情。演出多為幕表制,一般沒有固定的台詞,而以臨時串詞、套詞來自編。這種狀況直到解放以後才得以改變。
廬劇在流行中受不同地區人民的語言、生活和欣賞習慣的影響,其唱腔藝術上分為東、中、西三路,各具特色。東路(亦稱下路)以蕪湖、當塗為中心,唱腔柔和委婉;中路以合肥、巢湖為中心,唱腔細膩;西路(亦稱上路)以霍山、六安為中心,唱腔高亢粗礦。廬劇在表演藝術上有歌有舞,生動活潑,在唱完一段之後,隨著打擊樂器伴奏起舞,舞姿優美,花樣翻新。廬劇的伴奏原來只用打擊樂器,新中國成立以後才增加絲弦、彈撥樂器。打擊樂很豐富,幾乎是一種戲一獎鑼鼓經,習稱"滿台鑼鼓半台戲"。廬劇行當是分工后又兼代別行,如老生兼代花臉,小丑兼代老旦彩旦等。
廬劇的傳統劇目,可分為花腔小戲、折戲和本戲(包括連台本戲)。初步統計共有292個。花腔小戲多為"二小"戲、"三小"戲,內容以描寫勞動生活和男女互相愛悅者較多,也有一些是諷刺戲和鬧劇,計有《點大麥》、《打桑》、《賣雜貨》、《借羅衣》、《討學錢》、《賣線紗》、《打長工》、《採茶》等60多出。折戲,一類是獨立存在的,故事完整,有頭有尾;一類是由本戲中抽出來的,可以單獨演出,又可連在一起演出,計有《花園扎槍》、《張太和休妻》、《侯美容降香》、《觀畫》、《山伯闖簾》、《英台打棗》等78出。本戲(包括連台本戲)計有《休丁香》、《秦雪梅》、《乾旱記》、《薛鳳英》、《合同記》、《白玉帶》、《賣花記》、《烏金記》、《雙絲帶》、《花絨記》等。廬劇著名老藝人王本銀、丁玉蘭、孫邦棟等在繼承和發展廬劇藝術上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們在廬劇觀眾中有很高的知名度,深受觀眾的喜愛。

傳承價值


近年來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文化需求的多元化趨勢日益明顯,新型的文化娛樂方式對戲曲產生了巨大的衝擊,致使廬劇的生存空間不斷縮小,能演大戲的屈指可數。廬劇的搶救、保護工作應儘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廬劇作為我省主要的地方戲劇種,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對於危急狀態的廬劇來說,無疑是令人振奮的好事。靠國家保護不是萬事大吉,這只是事情的一個方面。談到危機主要是劇場不叫座,這是觀眾的危機;第二是出自劇團內部,無叫得響的劇目、無名牌演員、無名牌劇團的所謂“三無”劇團。在如今追求時尚和多種娛樂方式的大環境下,廬劇已不是奇貨可居的“緊缺物資”,要挽救廬劇危機、讓它與時俱進走向繁榮,還得靠廬劇界以卧薪嘗膽的精神苦幹實幹,從自身找原因找差距,才能煥發青春走向市場,才能與“保護”相符合相媲美。
保留火種。據業內人士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省內劇團供有四十多個,常年活躍在城鄉廣大地區,創演了不少好劇目,也湧現不少好演員。隨著改革開放、市場經濟迅猛發展,不少劇團退出歷史舞台,有的轉行歌舞,有的只有空殼,真正能玩得轉的只有合肥、六安等為數不多的團體。在那些廬劇已名存實亡、人才流失地區,實施保護是不現實的,與其花大力氣全方位進行保護,不如按廬劇的“東路中路西路”三個流行地區,在蕪湖、巢湖、合肥、六安建立四個基地,重點研究重點突破、集中優勢、資源共享,打開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改革生路,培育廬劇的“火種”。
抓傳承。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從事廬劇表演藝術的一大批“新文藝工作者”,現在已褪盡鉛華退休隱居,這批人在那個“脫胎換骨”、“又紅又專”的年代,業務上都有很高造詣,積澱了深厚的藝術成就,代表著一個廬劇時代。他們目前身體大部分都很健康,身上還有不少“玩意兒”,如果請出來課徒授藝,讓青年演員拜師學藝,對填補人才枯竭斷檔將大有裨益。人才是劇團的寶貴財富和資源,關係劇團興亡,只要有拜師學藝的氛圍和機制,是不難的一件事。
抓精品創作。只有自家編寫出叫得響的新劇目,才能走出廬劇劇目貧乏的低谷。只要主旋律突出、觀賞性強、好聽好看好懂、群眾歡迎又叫座的戲就是好戲。創作精品能拉動一個劇團綜合藝術質量的提高,因為它不是移植觀摩來的“克隆”,各部門都要探求新的藝術元素進行創作,使新劇目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獨創性。最重要的是新劇目能催生出一批嶄露頭角的拔尖人才,皖西廬劇團的武克英、汪宏雲等都是通過創作精品劇目演出而成為台柱。
建立廬劇資料研究室。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所演劇目要收集保存,包括口述、編導音美及演員、上演日期的檔案記錄,特別對原生態唱腔要錄音記譜,對有“絕活”的老演員要錄音錄像,對刻苦學藝的青年要錄製音相,紀錄他們的成長曆程。建立研究室的目的就是保存廬劇的歷史遺存,用實物文字串聯起它的發展軌跡,為改革創新提供研究課題,指導保護髮展

參考資料


http://hk.netsh.com/bbs/875/html/tree_32321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