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腦梗塞

一種發生於頭部的病

小腦梗塞是一種發生於頭部的病,發病主因多為椎-基底動脈異常和心源性栓子導致,經核磁振(MRI)檢查發現病灶並能準確定位具有臨床意義。

康復和預防措施有科學準確用藥,預防腦梗塞複發、積極地開始康復治療、日常生活訓練、調整情緒、後遺症的功能恢復護理。

病因


1、腦梗死的發病原因特別多,這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動脈硬化,而其他的因素還包括高血壓疾病,吸煙、飲食不當,缺乏體育鍛煉、糖尿病、飲酒過量、腰臀比過大和過度的精神壓力等等的情況。
2、腦梗死這個疾病的主要的高發人群是五十至六十歲的老年人群。
3、腦梗死這個是一種急性的疾病,而且患有這個疾病的死亡率也是非常的高的,所以對於腦梗死這個疾病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及時的發現,及時的治療。

癥狀


小腦梗塞
小腦梗塞
臨床上一般將小腦梗塞分為三種類型:良性型、假腫瘤型和昏迷型,無論哪一型小腦梗塞發病時都會有頭暈、步態不穩、噁心嘔吐等臨床表型,但后兩種除了小腦症候群外還可以合併偏癱甚至出現昏迷,臨床治療一般給予降纖、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芳香開竅中藥及脫水降顱壓等藥物治療。

急救


1、檢查生命體征。
2、患者意識清楚,可讓病人仰卧,頭部略向後,以開通氣道,不需墊枕頭,必要時蓋上棉毯以保暖。
3、失去意識的患者,應維持昏睡體位,以保持氣道通暢,不要墊枕頭。
4、腦梗塞患者嘔吐時:臉朝向一側,讓其吐出。
5、未得到醫生許可,勿讓患者進食或飲水。
6、腦梗塞患者抽搐時:迅速清除患者周圍有危險的東西。
7、急救車到時,要將病情準確地轉告醫生。
另外,對腦梗塞患者切記不能進行搖晃、墊高枕頭、前後彎動或捻頭部、頭部震動等不當急救措施。

康復措施


恢復期治療目的就是改善頭暈頭痛、肢體麻木障礙、語言不利等癥狀,使之達到最佳狀態;並降低腦梗塞的高複發率。比如下肢癱瘓的中風患者如果要進行步行訓練,必須具備獨立坐、獨立站、重心在患側下肢時的站立以及具有分離運動出現的條件。也就是說必須按照從坐起→站立→行走這一順序進行訓練。在我國,不少中風患者的家屬都希望患者能早日恢復步行功能,常常在患者尚無獨立站立能力時,就強行扶著患者練習走路。這樣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會出現膝關節過伸,加重“划圈”步態的癥狀。
康復治療包括肢體運動功能、言語、吞咽、二便等全身功能訓練。日常康復採用肢體運動康復儀,採用神經訓導康復方法,訓練其神經損傷區周圍正常神經細胞發揮功能,使受損肌肉群低頻脈衝按順序模擬正常運動,且多次重複的運動可以向大腦反饋促通信息,使大腦重新恢復支配肢體運動功能的能力。儘快地最大限度地實現功能重建,消除肢體麻痹,最大限度恢復患者的肌張力和自主的肢體運動,較快恢復肢體功能。

護理


(1)飲食護理。
(2)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感冒。長期昏迷的病人機體抵抗力較低,要注意給病人保暖,防止受涼、感冒。病人無論取何種卧位都要使其面部轉向一側,以利於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當病人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嘔吐物時,要及時吸出或摳出;每次翻身變換病人體位時,輕扣病人背部等,以防吸入性或墜積性肺炎的發生。
(3)預防褥瘡。昏迷病人預防褥瘡最根本的辦法是定時翻身,一般每2~3小時翻身一次。另外,還要及時更換潮濕的床單、被褥和衣服。
(4)預防燙傷。長期昏迷的病人末梢循環不好,冬季時手、腳越發冰涼。家人在給病人使用熱水帶等取暖時,一定要注意溫度不可過高,一般低於攝氏50度,以免發生燙傷。
(5)防止便秘。長期卧床的病人容易便秘,為了防止便秘,每天可給病人吃一些香蕉及蜂蜜和含纖維素多的食物,每日早晚給病人按摩腹部。3天未大便者,應服用麻仁潤腸丸或大黃蘇打片等緩瀉藥,必要時可用開塞露幫助排便。
(6)防止泌尿系感染。病人如能自行排尿,要及時更換尿濕的衣服、床單、被褥。如病人需用導尿管幫助排尿,每次清理病人尿袋時要注意無菌操作,導尿管要定期更換。幫助病人翻身時,不可將尿袋抬至高於病人卧位水平,以免尿液返流造成泌尿系感染。
(7)防止墜床。躁動不安的病人應安裝床擋,必要時使用保護帶,防止病人墜床、摔傷。
(8)預防結膜角膜炎。對眼睛不能閉合者,可給病人塗用抗生素眼膏並加蓋濕紗布,以防結、角膜炎的發生。
(9)一般護理。每天早晚及飯後給病人用鹽水清洗口腔,每周擦澡1~2次,每日清洗外陰一次,隔日洗腳一次等。

飲食原則


三多、兩適量、四限制。即多吃含鉀、鈣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適量補充蛋白質,適量進食海產類食物,限制食物熱量,限制脂肪吸收,限制食鹽用量,限制刺激性食物。

預防


培養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避免大多數腦卒中的發生,控制病情,降低腦卒中的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
吸煙者應該戒煙,不吸煙者也應避免被動吸煙。應採取合理飲食、增加體力活動等措施控制體重。選擇適合自己的體力活動,制訂個體化運動方案。成人每周不少於3次適度的體育活動,每次時間不少於30分鐘,如快走、慢跑或其他有氧代謝運動等。建議不飲酒,飲酒應適度。40歲以上人群應定期體檢,一般每年一次為宜,了解心腦血管有無異常,監測血壓、血糖和血脂水平,高危個體還應進行顱內外血管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