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木偶
泰興木偶
泰興木偶戲初從安徽傳來時,唱腔為徽詞,后改為京劇,並逐步發展,形成了平穩剛勁細膩,傳神的藝術風格,在保衛劇團中,頗有京劇傳統劇目,《穆桂英掛帥》、《楊六郎建兵》、《劉備招親》、《郭子儀上壽》、還有神話劇《姜太公釣魚》等。
泰興木偶戲由安徽流傳而來,已有180多年歷史。據史載,木偶又稱傀儡,木偶戲亦稱傀儡戲。春秋戰國時代稱木偶為俑,從俑發展到傀儡戲稱經歷了漫長的階段,到了明清時代,出現了提線木偶、杖頭木偶、布袋木偶等表演形式。民國時期,泰興的木偶戲班多時達117家,活躍於市井等鄉間。1959年,眾多的木偶戲班合併為3個木偶劇團,演出範圍北到瀋陽,南到湖南,在上海大世界遊樂場演出長達數月,頗受觀眾的歡迎。1968年調整合併為泰興縣木偶劇團,1971年曾在蘇北為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訪華作來場演出。1973年被揚州地區接收,改名為揚州地區木偶劇團,其後,仍有業餘木偶劇團活躍在泰興農村,目前尚存黃橋鎮太平村張介城木偶戲班及南沙鎮邵垈林張玉寶木偶戲班,該兩個戲班為祖傳。
泰興是中國木偶之鄉,曾經有一百多戶人家從事木偶的製作和表演。泰興木偶的發源地在廣陵鎮,這裡的木偶劇起源於清朝中期,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木偶劇種類很多,常見的有杖偶、提偶和皮影等等。廣陵木偶劇屬於杖頭木偶一類,又稱“托偶”或者“托戲”,是木偶劇里最古老的一種。道具都是用木頭刻制的,有實心也有空心的,還有的就是一個面譜。因杖偶表演時用三根木棒操縱,故俗稱“三根棒”或“三根棍”。其中一根支撐木偶頭部,稱為主棒或面棒,耳、眼、鼻、嘴均能閉合張開,眼珠轉動,頭頸上下左右扭轉;另兩根棒操縱木偶人的雙手,表演時,演者兩手能運用自如、靈活準確地把握手中的各種道具,被稱為“手挑子”或“手扦子”。杖頭木偶全長有一米左右,比一般同類木偶大,平底沒有腿,如果需要表演腿部動作,另製作雙腿由演員配合操縱,稱之為“配腿”或“配腳”。表演講究舉動、捻功和步功。操縱時,講究的是穩、准、正、平,並注意借鑒戲劇演員的水袖、步亮相、鷂子翻身等表演程式,以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活動。泰興杖頭木偶在歷史上有“神像”和“人像”兩大流派,在造型和表演方面各有特長。“神像”是方頭大耳,粗獷傳神;“人像”細膩逼真,近似真人。
2005年8月,經國家正式批准,泰興市木偶戲已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