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學宮
新會學宮
新會學宮又名文廟、孔廟。位於會城馬山西側。佔地12189平方米,建築面積3225平方米,學宮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門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宋慶曆四年(1044年)。當時是按山東曲阜孔廟圖案,因地制宜建造。學宮在元代被毀於兵火,明代重建。以後歷代均有重修。1956年除重修遺存建築外,並在原遺址上,重建戟門(大成門徠)、東西兩庫、兩廡、兩廊和尊經閣、“蹈和”、“履中”兩殿。近年,又以仿古建築工藝,把學宮正門殿堂修葺粉飾一新。
新會學宮
新會學宮
新會學宮
孔廟是用來祭祀孔子的,但加封“學宮”之後,它更是文人學子搏取功名的先進之門。由於科舉制度的建立,學宮歷來是生員統考入仕的考場。
新會學宮
這些文 物藏品,有如下三個特點:
2002年收藏,票價1元,圖案為牌坊,繪畫版。
徠(收藏編號:2014020100-1)
第一,具有地方性,充分展現新會發展的悠久歷史。新石器時 期的石斧、石石奔、石網墜、骨飾、陶簪等的出土,證明4000年前已有百越(粵)族人在新會生息繁衍。一具3000年前的鱷 魚骨骼,對考證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古代新會自然風貌和經濟開發,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造型獨特,紋飾精美的唐代陶魂壇、青釉魂罐,省內罕見,為研究唐代陶瓷工藝和墓葬提供了實物依據。三批出土南宋之前的錢幣,與宋末皇朝覆滅於新會崖山的歷史有關。鐵鑄“烏利單刀”,是殺人不眨眼的元將烏利,被周郡村民連人帶刀弄到河裡淹死,元軍查不出個究竟,後來村民撈回烏利的單刀,放在村廟裡示眾,譏笑害民賊的愚蠢和糊塗。還有許多新會籍明、清時代著名書畫家的手跡。反映新會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前仆後繼英勇鬥爭的歷史文物,亦有200餘件。
第二,青銅器藏品豐富,中國歷代錢幣成套,商代的父乙簋、青銅 鏡,戰國的編鐘,漢唐的銅鏡、銅壺,三國的銅鼓等等,是稀有的珍品。尤為難得的是邑人 錢幣收藏家、鑒賞家盧翰屏先生,無償捐獻的一套錢幣,上自海貝、刀貝、布貝、秦半兩,下迄清末民初的銅錢,琳琅滿目,足以反映中國貨幣發展的悠久歷史和璀璨的貨幣文化。
新會學宮
新會學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