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花橋
鼓樓花橋
侗族鼓樓來源與侗族的“堂卡”、“堂瓦”,即與侗族“卡房”有直接的承襲關係。侗語中“堂”是大夥人的意思,“瓦”是說話的意思。“堂瓦”直譯就是“眾人說話的地方”。在侗寨凡是決定與全寨利益相關的重大事宜,都必須經過全寨人的共同商議才能決斷。因此寨子內就需要有一個容納眾人議事的地方,“堂卡”(卡房)就這樣產生了。最早的卡房是方形的單層木屋,四角由四根木柱支撐,四周有牆板,房內有四條長凳,中間有一個火塘。今天人們看到的鼓樓的底層實際上還保持著“堂卡”的原始形式。
風雨橋又稱花橋。因為在橋上可以避風雨,故叫它風雨橋。橋花俏好看,有彩繪,故稱之為花橋。明代《赤雅》中將鼓樓稱之為“羅漢樓”。所謂“羅漢樓”即是從功能上看當時的鼓樓有起著男女青年活動交往場所的作用。“羅漢”之意是侗語青年男子。清代《黔記》中稱之為“聚堂”。
關於鼓樓,最早見於史書的是明代鄺露的《赤雅》。其中講侗鄉:“以大木一株埋地,作獨腳樓,高百尺,燒五色瓦覆之,望之若錦鱗焉。男子歌唱飲,夜歸緣宿其上,以此自豪。”明萬曆古本《嘗民冊示》中載有:侗族“或百餘家,或七八十家,三五十家,豎一高樓,上立一鼓,有事擊鼓為號,群踴躍為要。”明李宗昉的《黔記》中說:“諸寨共於高坦處建一樓,高數層,名聚堂。用一木杆,長數丈(尺),空其中,以懸於頂,名長鼓。凡有不平之事,即登樓擊之,各寨相聞,俱帶長鏢利刃,齊至樓下,叫寨長制之。”其實,無論是歷史文獻中記載的鼓樓,還是實際保存下來的鼓樓都可能不是最古老原始的鼓樓,而應是相當成熟的鼓樓。如今在侗鄉能夠看到的現存最古老的鼓樓恐算是黎平縣述洞下寨的那座獨柱鼓樓。該鼓樓建於明崇禎九年(1636年),已經歷了330多年的風風雨雨。此外,從江縣的增沖侗寨有一座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鼓樓,有明確的碑文記載。
從建築工藝上看,鼓樓花橋建造的工藝是十分複雜的。基本上是大結構套小結構,小結構再套更小的結構,而這一切都是渾然一體。
侗族鼓樓的支撐柱以八柱、六柱、四柱的居多。所謂四柱鼓樓以四根大立柱為主要支撐,這四根大柱的上端和中部分別與上、中四根大枋以榫頭穿連。四柱的下部以四根“地腳”銜接成四根大柱的基部。上部四根大枋,中部四根大枋,下部四根“地腳”分別呈三個正方形。基部的正方形最大,中部次之,上部最小。得出這樣的形式是因為四根立柱並不是垂直連枋的,而是向中心作一定的傾斜的。這樣構成的主體支撐框架,看起來是一個呈椎形的長方體骨架。這四根大柱的長度決定了鼓樓的高度。鼓樓越高層數越多,需要穿連的木枋就相應增多。
在四大立柱的外面豎起四根丈余高的柱子,與四根枋的榫頭穿連,形成圍著四大柱的四根外柱,加檁加椽蓋瓦后形成下四檐。繼而在每根外柱上連接內大柱的枋上再豎第二層外柱,亦以檐枋將外柱穿連,加檁加椽蓋瓦形成第二層四檐。如是依此層層上加,從第二層起每層外柱的高度明顯縮短,每上一層,木枋亦須縮短一定的尺寸。
外柱層層加到與內大柱頂端平行后,於頂上再豎四根高約3米作鼓閣架子的柱子,用四根穿枋將上部連接。鼓閣的基部座孔牢牢地嵌在穿入內四大柱上端的穿枋上。鼓閣架正中有一根中心柱,柱腳嵌於內四大柱的中部榫頭穿枋部位的交叉枋上。中心柱與閣架上端平行以四根(或八根)穿枋相連接,呈輻射狀榫頭結構。
鼓閣架的下層至上部輻射枋呈130度左右斜角。斜角的四個面(或六個面,或八個面)均為複雜的交叉式斗拱結構,或人字形斗拱結構。閣頂的上部與中心柱的上部,再斜架四根(或六根、八根等)頂梁,形成傘狀。到此為止,一個完整的鼓樓架子(從底到頂)就完全呈現出來了。加檁子加椽木覆蓋青瓦及石灰漿,在檐角雕塑各種飛禽走獸作裝飾,在檐枋的封檐板上及梁枋上施以各種彩畫,一座美麗的、極富民族風格的侗族鼓樓就建成了。
四柱鼓樓的工藝過程大致如此。六柱、八柱的亦復如是。當然,柱頭越多,樓體越高,層數越多,閣頂重疊越繁,其內部結構就越複雜,工藝上的難度也就越大。令人讚歎的是如此高難度的建築,卻是完全出自侗族鄉土民間的匠師之手,不能不讓人對他們頓生敬佩之心。
侗鄉人勞動之餘、旅行之間,喜歡在風雨橋的廊中休息閑坐。那裡成了一個小型的公共場所。人們在此拉家常、談莊稼、話世界、唱大歌。人們甚至還在橋的閣樓上設立神龕。如此看來,風雨橋不僅是人們的日常生活的場所,也是人們精神生活的空間。
鼓樓花橋的營建工作是在寨老們的主持下由全寨人集資獻料進行的。對材料的選擇十分考究,全部用耐濕抗壓的優質杉木為主幹架。主柱、檐柱的柱徑在30—50厘米左右,高度達18—20餘米。尤其是中間的四根大柱(亦叫金柱)都要用百年以上的老杉樹。這種杉樹質地優良、不易腐爛。一棵能做鼓樓中柱的大杉樹,直徑在50厘米左右,其生長年限至少在200年左右。選作鼓樓材料的樹不僅要大,而且要求其生長發育正常。被風雨吹斷尖的不能用,認為它不完善,做成鼓樓會給寨人帶來厄運;生杈的樹不能用,認為它不能一心到底,會中途分裂,眾人分心。只有那些高大挺拔、筆直秀美的大杉樹,才有資格被選來做鼓樓。
鼓樓花橋柱子在砍伐時有一個神聖的儀式。在動斧砍樹那天,全寨男人帶上斧頭,在寨老和巫師的帶領下,到選定的大樹面前。由巫師念詞作法,敬請山神土地祖先保佑之後才能動斧。侗族對樹木有崇敬之心,認為樹木有靈魂,特別是上了百年的老樹,已經成了氣候,不可輕易侵犯。所以砍伐前必須由巫師請它,只有徵得它的同意后,才能把它請去做鼓樓和花橋的柱子。動斧砍樹時,忌諱往下倒,只能往上倒。認為往下倒不吉利。因為每座鼓樓就是一蔸大杉樹,大杉樹只能頭頂藍天,紮根大地,而不能頭朝下。剝下的樹皮,使用上也有規定,不準用來蓋牛羊圈的,更是不能隨意踐踏的,只能用作蓋人住的房屋或禾倉房。
建鼓樓花橋,事前一定要先請法師看好地形,找好地穴。民間有“一龍二穴三風水”之說,可見風水在鼓樓花橋建造中亦甚為重要。地穴選好後上山看好木材,要準備好兩頭肥豬、幾百斤米和酒水,然後方可架勢建造。建鼓樓花橋要經過砍樹、發墨、發錘、立柱、砍寶梁、上樑等一系列程序。每一程序就是一個小小的儀式。其中祭祀和禁忌是少不了的。
鼓樓的形狀和高低多種多樣,但有一個總的特點,即角必須是偶數,有四檐四角、六檐六角、八檐八角等,偶數表示興旺;層數必須是奇數,從1層到29層,均是奇數。奇數表示“陽”,是吉利和興旺的象徵。侗族鼓樓是一種極富有視覺效果的建築。作為一種高度形式化了的文化物象,它必然有構成這種圖景效果的圖像來源。侗族鼓樓是一個集多種建築形式和多種喻象形式的綜合性建築物。從建築本身的取像上看,侗族鼓樓的圖像形式來源是很清楚的,也是非常直觀的。從下往上看,鼓樓基本上是綜合了堂、樓、屋、塔、亭、閣、殿等建築的圖像要素而建的。鼓樓的最底一層,也就是鼓樓真正的實用性的這一部分,是一個大堂的形式。從原型上追溯,它應該是早期侗寨中的“堂卡”(即卡屋),或更早一點的村寨中的“公”。直到今天它仍然保留了傳統侗寨中“掌卜”的聚眾議事的功能。可以說“堂卡”就是原始鼓樓的形式。這是鼓樓的最基礎的部分,成熟時期的鼓樓仍然把這個建築形式保持下來。
鼓樓花橋的建築技藝是人類建築藝術中的一朵奇葩。被建築界、文物古建築界所公認,是中國建築的一個品種。其傳承方式獨特,有其妙無比的“匠桿”、“竹尺”,能充當任何高大宏偉建築的“設計圖紙”;有一整套自成體系的“文字元號”,世代相傳。在力學、美學、人文學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鼓樓花橋代表性傳承譜系有楊通臣→楊光炳→楊昌槐→楊勝輝→楊秀光→楊再文。
隨著時代的發展,城鄉建築使用新的建築材料和新的形狀增多,木結構建築越來越少,許多老木工匠人年事已高,已不能再從事木製建築工作,鼓樓風雨橋工程越來越少,匠師無所作為。加之侗族過去沒有文字,技藝全憑口傳心授,沒有文字資料和專業學校培訓新匠師,鼓樓風雨橋建築技藝有逐漸失傳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