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其前身為中東文化研究所)於1980年9月成立,下設阿拉伯語言文化研究室和《阿拉伯世界研究》編輯部。

院所概況


阿拉伯世界研究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81年中國中東學會成立時,即為理事單位。經國家教委批准,上海外國語學院(現上海外國語大學)成立國際問題研究所,下設中東研究室。1999年6月,通過優化整合,並邀請北京、上海、西安、昆明、重慶等地以及海外學術界的專家學者加盟,成功實現強強聯手之初衷。經多年努力,現已在國內外中東研究領域享有盛譽。2000年12月,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被教育部批准建立重點研究基地,現在也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唯一的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制訂的《重點研究基地管理辦法》從1999年的試行版到2006年的修訂版,都規定了基地建設的五大目標,即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和資料信息建設、諮詢服務、深化科研體制改革。中東研究所每年為社會各界作報告五六十場,為媒體寫時評、發表評論有近百篇。
研究基地建設很重要的一點是集思廣益,形成整體策劃,依靠團隊作戰,產出拳頭產品。基於這樣的認識,上海外國語大學逐步建立起具有優勢和特色的研究隊伍,把應用對策研究與基礎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把社會科學課題與人文科學課題結合起來,既與中央有關部委保持經常性聯繫、溝通,做好諮詢服務工作,也推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阿拉伯學、伊斯蘭學的整體構建。中東研究所與美國方面合作,由研究基地掌握終審權,在美國註冊、征訂、發行了《阿拉伯世界研究》英文版第一期。此外,基地研究人員已完成《布哈里聖訓實錄》的全譯本。
教育部國際片的其他研究基地各有特色和優勢。上海外國語大學的中東研究基地雖無哲學社會科學學科群支撐的優勢,但借鑒其他基地的實踐經驗,加強了基地的全面建設,從“十五”期間的數量化標準向質量方面提升和轉移,樹立起了創新意識、創新目標和創新重點,形成了一定的創新能力、創新方法、創新機制,同時及時轉變觀念、加強制度建設、隊伍建設和學科建設,努力把中東研究所打造成符合教育部標準的重點研究基地。

組織結構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現由中東政治研究室、中東經濟研究室、中東文化研究室和《阿拉伯世界研究》編輯室組成。

所長

現任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阿拉伯世界研究》主編,在中東研究和國際問題研究領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阿拉伯世界研究》編輯室

主編:劉中民教授
副主編:孫德剛研究員
編輯室成員:包澄章、趙軍、鄒志強、章遠李意
編委會委員:丁俊、安惠侯仲躋昆、李榮建、李偉建、楊光、楊言洪、國少華、潘光

專職研究人員

劉中民、孫德剛、汪波、丁俊、劉勝湘、趙軍、包澄章、鈕松、章遠、李意、舒夢、韓建偉、潛旭明、余泳

研究方向


中東政治方向

中東地區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資源十分豐富,戰後形勢十分複雜,一直是國際政治中的熱點,也是世界大國爭奪的重點之一。從地區局勢層面看,冷戰結束后,海灣危機海灣戰爭相繼爆發,和平進程艱難曲折、歷經坎坷,地區衝突不斷加劇,各種力量重新分化組合,政治、經濟、民族、宗教等的各種矛盾交織,非常複雜。可以肯定,隨著世界大國在中東的爭奪進一步加劇,世界各國的中東學者必將更加關注中東問題。從中東國家與我國的關係層面看,中東各國與我國有著長期友好交往的歷史,現已全部與我建立了外交關係。中東國家在聯合國和其他國際場合,與我國配合密切,在人權、台灣等敏感問題上,對我持支持立場;對我國在和平進程、地區爭端中採取公正態度,給予很高評價。近年來,鑒於我維護邊境地區安全、反對民族分裂主義鬥爭以及資源合作等方面的需要,中東對於我國的重要性凸現,其地位已從“我國周邊戰略沿伸”升級為“我國周邊戰略的組成部分”。因此,加強對中東政治的研究,有助於鞏固和深化我國與發展中國家的關係,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在多極化格局形成過程中,維護我國家利益。
當前,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和國際影響的不斷擴大,我國與中東國家的往來必將進一步發展、深化,因此,加強中東政治的研究非常必要。通過研究,及時了解、掌握大國的中東政策走向和中東地區各國的互動關係,多視角、全方位地理解並把握中東地區的主要矛盾,為我國有關決策部門制定相應的政策,提供情況和建議。另外,通過與中東國家思想界和理論界同行的交流,也有利於使中東各國更深刻地了解我國的國情和政策。

中東經濟方向

中東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油氣資源,戰後,一些世界大國一直把穩定獲取中東能源當作自己的全球戰略核心。70年代中後期,兩次石油危機導致世界油價飛漲,一些盛產石油的中東國家因此獲益,積累起巨額石油美元,躋身於世界中高等收入的國家行列。長期以來,中東石油資金的流向一直是影響世界金融市場的重要因素。當前,中東經濟雖然仍以石油經濟為主,但在全球化的形勢下,正致力於產業多元化和共同市場建設,強調發展與東亞特別是我國的經貿往來,因此,深入研究中東國家的經濟發展策略及其與世界大國的經貿關係,中東經貿的發展與走勢及其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對我國的全方位開放具有突出的現實意義。
我國自50年代起就和一些中東國家建立了良好的經貿關係。改革開放后,這種關係得到了進一步增強。1998年,我國與阿拉伯國家的貿易額達72億美元。中東經濟與我國經濟有較強的互補性,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我國與中東各國的經濟往來出現了新的增長,雙方的經貿關係發展潛力很大,急待深入研究。當前,我國的經濟改革正在向縱深發展,由於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一方面需要從中東產油國進口大量的油氣和其他礦產,另一方面又要大幅度地增加出口,吸引外資,因此,在開拓能源產地、開發商品市場方面,為有關部門提供信息,溝通渠道,協助制定策略,便成為一項重要任務,即必須將產、學、研結合起來,為我國在全球化條件下有的放矢地走向亞非拉,提供理論依據和實際信息,併發揮橋樑作用。
新世紀已經來臨,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對中東的石油需求將大幅度增加,對中東各國的經貿關係也將出現新的增長。在此條件下,加強對中東經濟的研究,對於我國的經濟發展顯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中東文化方向

中東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它的伊斯蘭屬性。中東地區矛盾錯綜複雜,局勢詭譎莫測,力量消長無常,變化多端。進入90年代后,中東地區原先被兩強爭奪所掩蓋的民族、宗教、政治、經濟、社會等固有矛盾暴露無遺,局勢更趨動蕩。從深處看,中東地區的所有矛盾和鬥爭幾乎都直接或間接地與當地的傳統文化有關,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以伊斯蘭文化為背景的伊斯蘭運動即伊斯蘭復興主義運動長期以來一直影響著中東局勢的發展,它的出現是伊斯蘭意識對中東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嚴重失衡所產生的自然反射,其內涵是以伊斯蘭文化為核心的伊斯蘭主義對“全盤西化”的抵制和拒絕。在對當代中東政治、經濟等展開研究,牽涉到深層次原因時,必須對中東文化的基本特性有一個透徹的了解。這就需要我們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建立起我們社會主義中國的中東學,以使我們能夠從各個角度,歷史地、辯證地分析中東問題的各個方面。
以伊斯蘭為特徵的中東文化是當前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影響的文化之一。21世紀已經來臨,隨著我國與阿拉伯國家、中國與伊斯蘭國家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強,對伊斯蘭文化、阿拉伯文化展開深入持久的研究,參加或舉辦國內外文化研討會,必將進一步推動這一交流的進程,從而為增進中國人民對包括阿拉伯世界在內的伊斯蘭國家人民的了解與友誼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