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諸葛亮廟
歷史遺跡
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后因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今寶雞市岐山縣蔡家坡鎮境內),人們為了紀念諸葛亮,在這裡修建諸葛亮廟,五丈原由此聞名於世。五丈原以其豐富的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和濃厚的文化內涵,吸引著大量的海內外遊客。一千七百多年來,文人墨客千古;善男信婦,焚香追思,祈求佑護。
諸葛亮像
諸葛亮廟修建在台塬的北邊緣處,坐南朝北,面對渭河,象徵著諸葛亮畢生都在嚮往北伐,追求國家統一。廟門華麗壯觀,大門上方有一豎匾,上書“五丈原諸葛亮廟”。
中院為主院,分獻殿和正殿,獻殿前有鼓樓和鐘樓,與其它廟宇不同之處是鼓樓在東,鐘樓在西,據說是因為廟宇朝向所制。
獻殿大門上方有一橫扁,書有“五丈秋風”,殿內有諸葛亮出師表石刻展,還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對諸葛亮一生評述石刻。獻店和正殿之間有八卦亭,展示諸葛亮研究八卦,並按八卦布兵擺陣。
五丈原諸葛亮廟
看到廖化像不由讓人想起民間的一句諺語: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說明諸葛亮六齣祁山時,人才匱乏,這也是北伐失敗的原因吧。
正殿西南側有諸葛亮衣冠冢,公元234年諸葛亮去世后,蜀軍密不發喪,偷偷的把諸葛亮的遺體運回漢中,葬於勉縣定軍山下。
手下將士把諸葛亮的衣服埋葬在此,以示紀念,墓冢周圍砌有石牆,樹有28根立柱,隱含諸葛亮輔佐劉備28年。
在正殿的南側建有隕星亭,亭中立一塊隕石,是在五丈原附近發現的。傳說諸葛亮去世前,在五丈原南側有隕石墜下,如今五丈原周圍村莊帶有“星”字的村名很多。
主院后牆上建有長廊,叫做將軍廊,塑有蜀國晚期的將軍像。主院內有三絕:一是獻殿前有一棵百年國槐,形似“義”字,象徵諸葛亮一生忠義,也含有劉關張三結義;二是獻殿上方的檁條是一根通長五丈的原木:三是正殿前有兩根立柱上的木紋非常特別,東側的形似鳳凰,西側的形似長龍,有許多遊人在此留影,女取鳳凰,男留長龍。
東院有月英殿,有八卦陣和書法展室。月英是諸葛亮的結髮夫人,小名阿丑。
月英殿坐東朝西,塑有月英坐像,像前有諸葛亮和月英的兩個兒子站立像。
傳說月英長的很醜,實際並非如此,月英不但長的漂亮而且很有才,對諸葛亮事業支持幫助很大,特別是在研究八卦方面。
月英殿北側是八卦陣,如果不熟悉,進去以後很難轉出來,裡邊有活門與死門,沿著活門可以出來。
隨著前邊的遊人行走,很快就出來了。八卦陣北側是書法展室。展有現代書法作品。西院是一個展室和工作人員的住所,展室展有諸葛亮生平。
郭思恭作為元朝中央廉訪司巡訪地方、督察吏治的官員,決不會毫無根據信口開河地說“廟自漢至今”。他游謁諸葛亮廟時,一定會作些調查和了解,才會記下當時的諸葛亮廟已“千有餘年”。
由於元朝至今也有七百餘年,許多資料後人無法見到,郭思恭當時以何為據也不得而知,從現有的史料細分析起來,“廟自漢至今”的提法,也有一些根據。
其一,諸葛亮逝世后,各地請求為其立廟,百姓私祭不斷。五丈原是諸葛亮病逝之地,雖屬(魏)晉之地,但其統治者對他還是崇敬褒揚。
五丈原諸葛亮廟
晉武帝司馬炎曾下詔說:“諸葛亮在蜀,盡心儘力,其子諸葛瞻在危難之時能守節而死義,這都是天下的優秀品質”。
後來,晉朝還追封諸葛亮為“武興王”。所以,魏、晉之時,在五丈原為諸葛亮建廟是有可能的。
其二,諸葛亮的孫子諸葛京,在蜀漢滅亡后歸附晉朝,被量才委任為吏,作過眉縣(今陝西眉縣)今。
當時五丈原恰在眉縣範圍內。諸葛京治理眉縣,政績卓著,受到稱譽,後來升任江洲(今四川重慶市)刺史。諸葛京在眉做客,也極有可能在其祖父病逝之地修廟祭祀。
其三,從後人的一些詩文描述中,也能找到一些旁證。元朝朱鐸在《五丈原懷古》詩中寫道:“遺廟經千古,愁雲往日還。”詩句雖不能作為信史,但亦從側面說明“自漢至今,千有餘年”的說法。
五丈原為何名為“五丈”,其說法有三:一說此原前闊后狹,最狹處僅五丈;二說秦二世西巡至此時,原頭曾颳起五丈塵柱大風;三說原高五十餘丈,原稱五十丈原,口口相傳,簡成了五丈原。五丈原主要勝跡是諸葛廟(武侯祠),廟內有匾額、題詞、碑記、碑刻、壁畫、塑像等。廟外有遺跡如“豁落城”、“諸葛鍋”、“棋盤山”、“諸葛泉”、“諸葛田”、“盤盤道”、“魏延城”、“古葫蘆峪遺址”石碑等。
唐國強團隊一行於2016年7月5日抵達五丈原諸葛亮廟,開始取景拍攝。時隔多年,唐國強再現諸葛亮經典熒幕造型,蔡家坡城建集團總經理梁曉龍全程陪同了拍攝活動。拍攝期間梁曉龍與唐國強就蔡家坡城市宣傳推廣、五丈原景區整體運營思路、三國文化研究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唐國強表示通過電視劇《五丈原》的拍攝及影視基地的落地,將為加快蔡家坡城市建設、五丈原景區開發、區域環境改善、旅遊產業發展、就業及再就業、經濟騰飛等方面提供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