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唇鯊,學名:Triakis scyllium(Muller et Henle,1841),為皺唇鯊科、皺唇鯊屬的一種鯊魚。三齒尖型。唇褶發達。噴水孔小,位於眼后。體側有暗褐色橫紋約13條。
溫水性小型鯊魚,棲息於近岸淺海一帶。一般體長1米左右。卵胎生,每胎約20尾。分佈於北太平洋西部。我國產於東海、黃海和渤海。它以游泳生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捕食藍點馬鮫、青鱗魚、黃鯽、長蛸、日本槍烏賊、對蝦、鷹爪蝦、鰈科魚、底棲多毛類和蟹類。皺唇鯊為卵胎生,7-8月成熟后體內受精,雄性性腺成熟明顯表現出:鰭腳增大呈飛躍式的增大,產仔期為5-6月,胚胎在母體內發育時間為9-10月,雌鯊懷胎最多為42尾,仔魚的雌雄比例為1:1。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成仔魚後排出體外。
皺唇鯊
剛出生的幼鯊體長113毫米。成年體長可達150厘米。體頗延長,前部較粗大,後部細小。頭寬扁,頭寬比頭高為大,頭長約為全長的1/5。尾細長,比頭和軀幹稍長,尾基上下方無凹窪。吻中長,背視弧形,前緣廣圓,側視鈍尖。眼中大,橢圓形,瞬褶平橫外露,外側有一深溝,距吻端比距第一鰓孔稍近,眼徑與鼻孔長約相等。鼻孔寬大,幾橫行,距口端比距吻端近許多,鼻間隔中寬,比鼻孔大1.3-1.6倍;前鼻瓣似袋蓋狀突出,幾蓋沒出水孔,后鼻瓣無半環狀薄膜。口寬大,淺弧形,口寬大於口前吻長,小於鼻孔外側之間的距離,口長等於口寬的1/4-2/7;下頜較短,口閉時上頜齒露出,下頜齒在縫合處稍露。唇褶發達,上唇褶寬扁而長,外側具一深溝,向前直延,褶長等於上頜長的1/2強;下唇褶比上唇褶稍短小,后側亦具1深溝,褶長等於下頜長的1/2強。齒細小而多,緊密地排列,多行在使用,每齒具一中齒頭,向後或向外彎斜,每側具1-2小齒頭。噴水孔小,長橢圓形,位於眼后,與眼的距離約等於眼徑的1/2。鰓孔5個,中大,中間3個較寬,最後1個較狹,最後2個距離較近,位於胸鰭基底上方。盾鱗具3棘突,中間1棘突較長大,具2縱嵴,側嵴短,縱嵴有時不完全。
皺唇鯊
背鰭2個;第一背鰭距腹鰭比距胸鰭稍近,起點與胸鰭里角相對(幼小者)或稍後,上角圓鈍,后緣凹入,下角延長尖突,幾伸達腹鰭起點垂直線上方;第二背鰭與第一背鰭同型而稍小,起點前於臀鰭起點,基底長約與距尾基的距離相等。尾鰭中長,約為全長的2/9,上葉頗發達,下葉前部稍圓形突出,中部頗寬而短,中部與後部間有一凹缺,後部三角形突出,與上葉連接,尾端圓鈍,后緣斜直。臀鰭比第二背鰭小許多,起點幾與第二背鰭基底中部相對,外角鈍圓,后緣凹入,下角延長尖突,伸越第二背鰭下角。腹鰭比第二背鰭稍小,近方形,位於背鰭間隔前半部下方,后緣斜直或微凹,外角和里角鈍圓;鰭腳寬扁,後端鈍尖。胸鰭比第一背鰭稍大,后緣稍凹,外角鈍圓,里角廣圓,鰭端伸達或伸越第一背鰭起點。
體灰褐帶紫色,具暗褐色橫紋13條;吻上1條(有時不顯明),兩眼間隔處1條(有時也不顯明),第一背鰭前方3條,第一背鰭基底下方2條,背鰭間隔處2條,第二背鰭基底下方2條,第二背鰭後方2條(最後1條有時不顯明);暗色的橫紋上具不規則大小不一的黑色斑點,最大的斑點可與眼徑等大。腹面白色。各鰭褐色,有時也具黑色斑點。
農業戶
皺唇鯊為溫帶大陸架和島架近海底棲鱉,通常生活在近海淺水區,更喜歡在河口、港灣淺水域,特別是有底藻覆蓋的砂泥地,能忍受低鹽度。主食小魚、甲殼類和底棲無脊椎動物,如食鯷、青鱗、黃鯽、藍點鮁、
梭魚等魚類。通常是孤獨的,儘管有些可能聚集在底部的休息區。
海域:分佈於西北太平洋,由南西伯利亞至中國台灣。在中國分佈於黃海、東海、台灣東北和西南海域、南海偶見。
國家:中國(黑龍江、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台灣)、日本(北海道、四國)、韓國、朝鮮、俄羅斯(南部)。
皺唇鯊圖冊
雄鯊性成熟時長99-108厘米。卵胎生,無卵黃囊胎盤,懷卵7-23粒,產仔期5-6月份。每產10-24仔。它們從春季到夏季出生,根據位置的不同,皺唇鯊通常聚集在多岩石的地方。
繁殖方法共有三種:
1.
卵生受精卵外包卵殼產出,每次排卵數目極其有限。卵呈布袋狀或螺旋狀,通常產出后被固定於珊瑚礁,海底植物或石縫中。
2.
卵胎生(非胎盤型胎生)受精卵於子宮中發育,胎仔以卵黃囊或卵巢所排入子宮的卵為營養,最後以胎仔形態產出。在子宮中並不形成胎盤。每胎產仔數目極其有限,除
鯨鯊每胎產仔可達300尾以上之外,其餘種類每胎頂多數十尾,最少的是狐鮫(長尾鯊)每胎只產下2尾。
3.胎生(胎盤型胎生)受精卵於子宮中發育,胎仔成長所需的營養靠著胎盤及臍帶直接出母體供應如哺乳類一般,每胎產仔頂多數十尾。
主要以底拖網或
延繩釣捕獲。肉質不佳,一般皆以下雜魚處理,或可煙熏食之。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7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