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支柱蓼的結果 展開

支柱蓼

蓼科蓼屬植物

支柱蓼(拉丁學名:Polygonum suffultum Maxim.)為蓼科的一種植物,為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通常呈念珠狀。總狀花序呈穗狀,緊密,頂生或腋生;苞片膜質,長卵形。瘦果寬橢圓形,黃褐色,有光澤。花期6-7月,果期7-10月。分佈於河南、山西等地,生於山坡路旁、林下濕地及溝邊,其根狀莖可用於跌打損傷等疾病。

形態特徵


支柱蓼的花
支柱蓼的花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通常呈念珠狀,黑褐色,莖直立或斜上,細弱,上部分枝或不分枝,通常數條自根狀莖發,高10-40厘米,基生葉卵形或長卵形,長5-12厘米,寬3-6厘米,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心形,全緣,疏生短緣毛,兩面無毛或疏生短柔毛,葉柄長4-15厘米;莖生葉卵形,較小具短柄,最上部的葉無柄,抱莖;托葉鞘膜質,筒狀,褐色,長2-4厘米,頂端偏斜,開裂,無緣毛。總狀花序呈穗狀,緊密,頂生或腋生,長1-2厘米;苞片膜質,長卵形,頂端漸尖,長約3毫米,每苞內具2-4花;花梗細弱,長2-2.5毫米,比苞片短;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紅色,花被片倒卵形或橢圓形,長3-3.5毫米;雄蕊8,比花被長;花柱3,基部合生,柱頭頭狀。瘦果寬橢圓形,具3銳棱,長3.5-4毫米,黃褐色,有光澤,稍長於宿存花被。花期6-7月,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生山坡路旁、林下濕地及溝邊,海拔1300-4000米。

分佈範圍


支柱蓼
支柱蓼
產河北、山西、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及雲南。日本、朝鮮也有。

主要價值


支柱蓼的植株
支柱蓼的植株
藥品基源:支柱蓼的根狀莖入葯。秋季採挖,洗凈,切片,曬乾備用。
性味歸經:苦、澀,涼。
功能主治:收斂止血,止痛生肌。用於跌打損傷,外傷出血,便血,崩漏,痢疾,脫肛。
用法用量:3~5錢,水煎沖黃酒或紅糖服。

相關變種


細穗支柱蓼
細穗支柱蓼與支柱蓼的區別是花序稀疏,細弱,下部間斷。
產陝西、甘肅、浙江、安徽、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及西藏。生山坡林緣、山谷濕地,海拔1500-39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峨眉山。

鑒別要點


性狀鑒別
支柱蓼的生境
支柱蓼的生境
根莖呈連珠狀結節,直或稍彎曲,似一串小荸薺,長2~9cm,直徑0.5~2cm。表面紫褐色或棕褐色,有6~10節,每節呈扁球形,被殘存葉基,並有殘留細根及點狀根痕。有時兩節之間明顯變細延長,習稱過江枝。質硬,折斷面近圓形,淺粉紅色或灰黃色,近邊緣處有12~30個黃白色維管束點排成斷續環狀。氣微,味澀。
顯微鑒別
根莖(直徑約1cm)的橫切面:木栓層甚薄,常僅有1~3層木栓細胞,其內為甚窄的皮層,維管束外韌型,韌皮部較窄,細胞排列緊密;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導管直徑9~24μm;木纖維近方形至六角形。髓甚寬大。支柱蓼的薄壁細胞中含甚多草酸鈣簇晶,直徑15~70μm;並含澱粉粒,呈卵形、長橢圓形,直徑2~20μm;另含少量樹脂狀物。
理化鑒別
取支柱蓼的粉末約0.5g ,加水4ml,微熱,濾過。取濾液1ml,加三氯化鐵試劑1滴即發生一些藍黑色沉澱。稍一振搖,濾液即呈茶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