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區南海中學

學術型全日制公辦重點高中

佛山市南海區南海中學,簡稱南中,始建於1907年(清光緒33年南海中學堂),是一所學術型全日制公辦重點高中。

南中坐落於國家5A級風景名勝和嶺南理學名山——西樵山麓,佔地300餘畝,是國家級綠色學校(佛山市唯一)、廣東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量大率高”(高考高優率超80%且高優人數超1000)五大名校、廣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

歷史沿革


創立於1907年的南海中學歷經“蘆荻芳菲”、“鳳地風華”、“黃旗奮飛”三個重要時期。
三十年代之廣州時期南海中學校景 3張
三十年代之廣州時期南海中學校景

蘆荻芳菲

1905年,清政府廢除科舉制度,經南海縣鄉紳集議,將西湖書院(現廣州西湖路)改為南海縣簡易師範科館。
1906年冬,館長朱世疇建議改為中學堂,鄉紳一致贊同,並獲政府批准。
1907年,南海中學堂開辦,朱世疇為首任校長(時稱監督)。
1910年,學校遷往蘆荻巷報資寺舊址(現廣州西華路,遷校費用由旅港殷商贊襄),規模進一步擴大。
1912年,改為南海中學校,學堂監督改為校長。
1914年,羅汝楠校長繼任。
1922年,南海縣政府擬停辦南海中學,並停撥每年補助的經費,羅汝楠校長極力反對無效,憤然辭職,旅港殷商與鄉紳力主保留中學,並毅然挑起重擔,立即成立南海中學校董會,負責籌集辦學經費。經此力爭,學校得以保全,校務由學監潘鏡芙代理。在其後的三十年間,旅港南海商會領袖與邑紳主持學校校董會,募集了充裕的經費,為學校創造了上佳的辦學條件。
1922年9月,李景康學士繼任為校長,上任后積極奔走,籌集巨款,擴建了大禮堂,添置了大批圖書,修建了操場,增加了員工薪酬。時值政局動蕩,不少學校欠薪停課,唯獨南中書聲不絕,深得各界讚譽。
1924年2月,曾鏡涵繼任校長。學校逐步邁向全盛時期,除中學部外,還附設小學與民眾學校,兼辦鄉村師範班,高峰期在校學生800多人,教職員工50多人。教師多從清華、北大、復旦、中大等大學畢業。在省,市組織的各種學科競賽中,南中參賽學生就一直享有“國文、英語推南中,數學冠軍是知用(知用中學)”的美譽。畢業生被清華、北京、復旦、中山、嶺南、襄勤等高校錄取者眾。
1937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委派督學分赴各省視察。經考核評估,南海中學成為全國九所最優中學之一,為粵省唯一。
1937年8月,日寇轟炸廣州,學校將高中部遷往南海北村,初中部遷往南海泌沖。曾鏡涵校長奉命北上韶關到第十二集團軍工作,李兆福繼任校長。南海中學很多學生投筆從戎,毅然走上了抗日救亡的最前線。
1938年10月20日,廣州淪陷,學校師生遷避南海麻奢,其後複課於中山前山,與南海縣立第一初級中學、縣立南海師範學校合併,改稱“南海聯合中學”。後來前山亦不能立足,聯合中學解體,學校自行改遷澳門。
1946年,曾鏡涵校長回校重新主持校務,但校園被占,設備蕩然無存,於8月暫借廣州朝天路南海學宮複課。與此同時,旅港南海商會與官紳向教育部及省政府交涉,據理力爭,終於在1947年2月遷回蘆荻東校舍續辦。複課與復校的全部款項由商會和邑紳捐助。
1953年,因校址已屬廣州管轄,乃與萬善中學合併,易名為廣州市第十一中學(現名廣州市南海中學)。

鳳地風華

1960年秋,南海縣師範學校(簡稱南師)遷至到西樵山西麓鳳地。
1962年,在海外僑胞和居鄉僑屬的強烈要求下,南海縣人民政府確定在鳳地設立南海華僑中學,南師遷往弼塘村(現佛山禪城)。縣政府無償撥出南師在鳳地的全部校舍和場地給華僑中學使用,並從南師留下部分領導和教師,又從南海農業大學調入部分教師來充實僑中教師隊伍。后又成立南海華僑中學校董會,由時任澳門中華總商會副主席馬萬褀任董事長。學校開辦時設高中一年級兩個班,初中一年級兩個班。鄒文挺任副校長並主持校務。
1963年秋,班額遞增一倍,在校董會發動下,海外僑胞和居鄉僑屬大力資助,建起教學大樓一座,增添圖書設備,教學條件日趨完善。
1965年,首屆畢業生參加高考取得優異成績,得到了校董會的充分肯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在全國展開。學校處於停課狀態。
1968年9月21日,易名為南海紅衛中學。
1971,年蟻振讓接任學校行政工作。
1973年9月,“紅衛中學”易名為“西樵中學”。此時的西樵中學,仍為隸屬縣領導的完全中學,全縣招生,與南海華僑中學有著前後繼承的關係。
1975年末,梁文海任支部書記,蟻振讓任革委會主任。
1978年,撤消“革命委員會”,由蟻振讓任校長兼支部書記。
1977至1984年,恢復高考後初期是學校師生刻苦磨礪、高考成績持續攀升的時期。蟻振讓校長以其超前的遠見和非凡的膽略,樹立了趕超重點中學的雄心,制定了“孫臏賽馬”的戰略,培養了一支團結戰鬥的教師隊伍,鍛造了一個勇於拼搏的學生群體。1978屆和1980屆,單是考入北京大學的就有3人,多人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等名牌大學。連續多年,學校高考(含中專)上線人數、比例在南海縣非重點學校中遙遙領先,在佛山地區同類學校中也位居前列。
1982年,學校高考成績與重點中學已非常接近,1983年,高考上線數與上線率還超出了本縣的一些重點中學。
1983年暑假起,開始以南海中學名義招收高一新生,暫在西樵中學寄讀。
1984年,學校獲得了南海縣人民政府的特嘉獎,成為僅有的獲得一萬元高考獎金的兩所學校之一。

黃旗奮飛

1981年,南海縣政府決定恢復南海中學,並在西樵山東麓黃旗峰現址建設新校。馮景禧、馬萬祺、何賢、旅港南海商會等旅港澳賢達捐資350多萬元。
1984年6月9日,南海中學黃旗峰校址奠基。時任佛山市委書記童孟清、南海縣委書記陳邦貴、全國政協常委馬萬祺先生伉儷蒞臨培土。
1985年9月,新校第一期工程完竣並交付使用,高中部師生遷往現址上課。
1988年,南海中學升格為南海縣縣級重點中學。
1989年11月2日,著名校友馬萬祺先生出任南海中學名譽校長。
遷址黃旗峰四十年來,在蟻振讓、麥效明、鄧丁、白基華、梁瑞娟、鍾文川、傅陸根等歷任校長的帶領下,南海中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理念不斷發展,管理模式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改進,教學手段不斷更新,教學目標不斷提升,教學業績不斷刷高。
2015年3月,傅陸根接任校長以來,首提“守望生命的綠水青山"的綠色教育理念,引領學校各項事業蓬勃發展,辦學質量迅猛提升,實現高位全面優質發展,高優率(重點率)從2015年的67.2%上升至2020年的82.6%,高優上線人數突破1000,達到1020人,創造六年“兩超越+一突破”(2015年超越順德一中,2019年超越佛山一中)的奇迹,躋身廣東省“量大率高”(高優人數破1000且高優率達80%)五大名校之一。
傅陸根校長提出“通過成就學生和成就老師來成就學校”后,學校相繼在“為每一個有夢想的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和“著力推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培養學者型、專家型教師”方面下大力氣、用真功夫,促進學生與教師發展。
僅2020年,學校教師就有共115篇論文獲國家、省市、區級榮譽;5個省、區級課題正式立項;8個省、市、區級課題順利結題;8篇論文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貢獻區級以上示範課70餘節。劉朋、徐炫清兩位老師代表佛山市參加廣東省高中地理命題大賽,斬獲一等獎(最高獎),為全省之最,6位老師在佛山市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初賽中脫穎而出,代表南海區參加佛山市賽,5位老師獲“教學能手”稱號。其中,鄧小滿和楊子超摘得佛山市賽第一名,並獲推參加省賽,九大學科中,有六大學科由我校代表南海區參加市賽,在佛山市教育教學改革成果、南海區新高考試題研究、新教材研究、教學研究論文評比中,我校均以高質高產高居南海區第一。
2020年,在老師的專業指導下,南中學子馳騁國家級、省部級、市區級學科競賽、文體賽事、信息學大賽,奮力拚搏、摘金奪銀,榮獲各級別獎勵434人次,其中國家級獎勵21人次,省級獎勵57人次,市級獎勵86人次,區級獎勵270人次。其中,健美操隊獲廣東省健美操大賽第一,定向隊獲廣東省第五;信息學隊、機器人隊、合唱團、體育健兒等均在省市區大賽中取得光芒四射的榮譽。
2020年,學校教師獲佛山市職工健身操大賽全市第三名,全佛山60所高中里南中是獨一份,;重陽佳節,退休教師蒞校共話學校發展大計;改擴建工程全面開工,新南中建設欣欣向榮;第四屆“校友杯”足球錦標賽和羽毛球賽,凝聚校友力量,增強校友歸屬感;積極籌備的“佛山市南海中學校友會”已完成最重要的前期工作;南中教育發展基金會決定進一步加大獎學力度,體現南中關懷;旅港南海商會和基金會獎教獎學大會隆重召開;傑出校友馬萬祺先生銅像揭幕典禮圓滿成功,獲得全國政協常委馬有禮先生一行和市、區各級領導交口稱讚,北京師範大學(珠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名牌高校陸續發來喜報,南方科技大學更是兩次發喜報祝賀我校畢業生榮獲獎學金;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授予我校“優質生源基地”。南海中學被稱讚為“高校人才庫”。
伴隨著學校的高質量發展,越來越多的兄弟學校關注南中動態、學習南中模式;越來越多的媒體跟蹤南中發展,競相報道南中榮耀。廣東省委省政府官方發布平台南方+、佛山電視台、佛山+、佛山日報、珠江時報,廣東教育、佛山教育、南海教育等相繼報道我校等多達30餘次,平均每周報道1.5次;南海中學微信公眾號高質高量發布推文200餘篇,閱讀量突破120萬人次,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社會上形成“南中熱度”。
新時代的南海中學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為國育才、為黨育人”的宗旨,高舉“綠色教育”旗幟,堅持“五育並舉、五育融合”,已經發展成為“學生學得好、考得好、成長得好”“老師教得好、研得好、引領得好”“學校建設得好、發展得好、輻射得好”的嶺南名校和教育教學科研高地。全體師生銘記“任重致遠”的校訓,團結奮發,勵精圖治,正努力向更高位更全面更優質發展的目標快速馳近。
佛山市南海區南海中學 8張
佛山市南海區南海中學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2019年10月,區委、區政府決定投資2.69億元對南海中學本部進行改擴建,新建一座飯堂,三個年級每個年級一層;新建一棟學生活動中心,含游泳池;新建學生公寓和教師公寓;新建一棟D7教學樓;新建地下車庫;改建綜合樓物理實驗室;改建學校東門等。
硬體設施 19張
硬體設施
2020年,南海中學增容擴建工程拉開帷幕,投入2.69億元的改擴建計劃全面施工。在未來1-2兩年內,南海中學將拔地而起一批教學樓、學生宿舍、學生活動中心、演藝中心、新學子餐廳等硬體設施,這必將極大地增加師生學習空間和運動場所,有利於進一步提升校園環境質量,增強校園人文氛圍,優化校園發展格局,改善辦學條件,提升南海中學形象,為佛山市提供更多優質學位和教育資源,為南海中學未來至少20年持續發展夯實基礎。
南海區政府對南海中學改擴建工程給予了高度重視。區長顧耀輝親臨南中實地調研;副區長冼富蘭曾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推進南海中學的改擴建項目。
2020年10月改擴建工程全面施工。預計到2021年6月,D7教學大樓、4座學生公寓將率先竣工,一個年級一層、夏天在空調環境下就餐的新飯堂也將投入使用。整個改擴建項目力爭在2022年5月前後全面竣工。更大、更美的南中校園指日可待。

辦學規模

南海中學始創於1907年,佔地267.8畝,是一所全寄宿制高級中學。學校坐落在國家級5A景區西樵山東麓,素以環境優美、校風嚴謹、成績優異享譽南粵。學校是佛山市唯一一所國家級綠色學校,首批廣東省國家級示範高中,廣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佛山市辦學歷史最悠久、校園面積最大的中學。
南海中學依山而建,整個校園呈階梯狀布局,從海拔最低的體藝館到海拔最高的山頂球場,共有 251 步石質階梯,落差 60 多米,無論身處校園的哪個角落,視野都非常開闊。校園內嶺南特色濃郁,有四大亭台,六大園林:仰聖台、滴水岩亭、思源亭、致遠亭;桃李園、綠芒園、生物園、翠竹園、丹桂園、致遠園錯落有致,點綴其中。風雨連廊縱貫全校,串聯起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讓師生校內生活不受風雨侵擾。紫荊花樹,紫羅蘭樹,木棉樹、芒果樹遍布校園,春夏秋冬,均是繁花似錦,奼紫嫣紅,美不勝收。作為佛山市唯一一所國家級綠色學校,南海中學不僅在環境方面打造綠色校園,在教學方式、社團活動等方面也對綠色教育進行全面研究和實踐,挖掘更豐富的教育內容,促進師生的人文、科學、陽光、和諧和可持續的發展。
學校倡導綠色高效課堂、自主學習,辦學現代開放,推行“小班化”和“導師制”教學,連續多年被評為“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優秀學校”。近年來,學校堅持與省內名校構建聯合體;堅持國際化交流,和英國威爾特郡伍巴頓希特學校等成為友好學校,與港、澳兄弟學校也已實現常態化交流。
在課外活動方面,學校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為了給學生構建“喜歡、享受和回味”的校園生活,每個月都舉辦一次大型的文體活動,並且學校現有 30多個校級學生社團,定期開展科技文化周、社團文化節等大型活動。這些活動在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的同時,也在無形當中提高了他們的能力,為他們的成長注入更多的活力。
● 辦學理念
南海中學始終牢記“任重致遠”的校訓,踐行“綠色教育”,堅持以“守望生命的綠水青山”為辦學理念,以“培養新時代綠色人才”為育人目標,堅持“以老師的發展和學生的發展來成就學校的發展”。
南海中學堅守綠色德育理念,堅持德育生活化、活動化,堅持自主管理,努力為學生構建“喜歡、享受和回味”的校園生活。堅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學校每月都有一次大型的文體活動,色彩斑斕,精彩紛呈。學校現有40多個校級學生社團,定期開展科技文化周、社團文化節等大型活動。

師資力量

據2021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南海中學現有教職工302名,學歷達標率100%。其中專任教師289名,研究生學歷68名,大學本科學歷221名,中級職稱131名,高級職稱101名,各類骨幹教師57名。特級教師、國家級、省級名師培養對象9人;佛山市名師8人;南海區名師53人,其中馬琳老師、楊劍老師被評定為級別最高的區首席教師;高級校長1人;學科帶頭人9人;區“引進名教師”2人;外籍教師1人。2020年,南海中學教師教科研成果近500項,獲國家、省市、區級獎勵超350項,貢獻區級以上示範課近70節,成為佛山市教育科研的高地。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1995年至今,南海中學高考業績不斷攀升,重點率穩居佛山大市前列,本科率多次常列佛山大市之首。學校現與廣東仲元中學、汕頭潮陽第一中學、深圳寶安中學、陽普寧第二中學 中山市第一中學組為廣東省六校聯合體,與英國威爾特郡伍頓巴希特學校為友好學校。
學生成績 20張
學生成績
2013年,南海中學成為華南師範大學首個教育碩士聯合培養基地,被評為“佛山市教學質量優秀學校”,同年高考509人考入重點大學,重點率47.9%,重點率在報考人數超過1000人的大校中,排名廣東省第六名。
2015年3月24日,傅陸根接任南海中學校長。南海中學踐行“綠色教育”,大力發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學校開設社團40多個,積極為學生搭建鍛煉發展的平台。
2015年高考上重點線673人,首次居佛山大市第三。
2016年高考,南海中學上重點人數首破800大關,居佛山大市第三,重點率75.1%,創下辦學歷史新高度,在報考人數千人以上的大校中,居廣東省第七。本科率99.72%,居廣東省公辦學校第一,嚴家豪同學,以633分高居廣東省第25名,被北京大學錄取。
2017年高考,南海中學更是高位進取,重點人數達到868人,穩居佛山大市第三名,重點率達到77.6%,再度刷新南海中學辦學歷史,本科上線數高達1113人,本科率99.5%。
2018年,南海中學保持高位,重點上線864人,居佛山大市第三;總分600分以上尖子生共96人,尖子生培養達到新高度,985高校錄取102人,211高校錄取274人,雙一流高校錄取313人,本科率99.7%,居佛山市公辦學校第一。
2019年高考高位攀升,實現重大突破。高優上線943人(純文、理),高居佛山大市第二。文科高分優先投檔線上線人數314人,居佛山大市第一。本科率100%,居廣東省第一。
2020年高考實現歷史性突破。高優上線1020人,高優率高達82.6%,躋身廣東省“量大率高”(高優上線超1000人且高優率達80%以上)五大名校,創造南中歷史,文科高優上線人數多達305人,再次居佛山第一,達到985高校分數線以上319人,達到“雙一流”高校分數線以上880人,邱悅同學生物滿分,榮獲廣東省單科狀元。
2020年高考,南海中學實現“量大率高”(高優上線超1000人且高優率達80%以上)的重大突破,呈現出“六大亮點”。
1.實現“量大率高”的重大突破:高優上線人數破千人大關,達到1020人,高優率達82.6%,成為廣東僅有的五所“量大率高”名校之一。
2.高位再增長:高優上線比去年增加77人(同層次學校均有減少)。
3.文科高優佛山第一:文科高優上線人數多達305人,再次居佛山第一。
4.考得好,錄得好:達到985高校分數線以上319人,達到“雙一流”高校分數線以上880人。據高校公布的生源數據,南海中學為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985、211、雙一流大學輸送的生源數量均高居全省高中前列,傲居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生源榜第一名、華南師範大學生源榜第三名、廣東工業大學生源榜第六名。
5.單科尖子高手如云:邱悅同學生物滿分,榮獲全省單科狀元。語文130分以上11人,最高分135分;文數130分以上34人,最高分138分;理數130分以上29人,最高分138分;英語130分以上300人,最高分144分;文綜220分以上27人,最高分237分;理綜260分以上29人,最高分286分。
6.體藝類全面開花:體育類考生3人居廣東省前100名,其中莫葦葦同學體育類總分居廣東省第5名,被北京體育大學錄取;美術類考生鄺嘉興、程凱雯被中國美術學院錄取。

教師成績

李傑等撰寫的115篇論文獲國家、省市、區級榮譽;王高權、張麗鴻等主持的5個省、區級課題正式立項;馬琳、萬志等主持的8個省、市、區級課題順利結題;黃仙保等撰寫的8篇論文發表在全國核心期刊上。
教師成績 10張
教師成績
在南海區2020年高考試題研究論文評比中,我校陳綺雯老師等撰寫的15篇論文榮獲一等獎(最高獎項),高居南海區第一名,領先第二名的高中8篇。
在南海區2020年新教材學習成果評比中,南海中學以9篇一等獎(最高獎)高居區直高中第一;
在南海區2020年中小學教學論文評選中,我校共14篇論文獲一等獎,這不僅僅是南海區高中第一名,更是南海區所有中小學的第一名。
劉朋、徐炫清兩位老師代表佛山市參加廣東省高中地理命題大賽,斬獲最高獎——一等獎,為全省之最。
鄧小滿、楊子超等6位老師在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初賽中脫穎而出,代表南海區參加佛山市賽,5位老師獲“教學能手”稱號。其中,鄧小滿、楊子超兩位老師摘得佛山市賽第一名,並獲推參加省賽。
九大學科中,有六大學科由我校代表南海區參加市賽,在全市近60所高中里,我校獲市賽第一名人數佔比超五分之一,其它區級獎勵不勝枚舉。
馬琳老師參與編撰全國高中語文教師用書的編撰工作,劉朋老師的研學成果入載統編高中地理課本,這充分說明我校教師的學科素養、教研水平獲得了高層的認可,輻射到全國教育同行和學子。

學校榮譽

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國家級綠色學校,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
佛山市南海區南海中學 5張
佛山市南海區南海中學
● 學校特色
2015年學校提出“綠色教育”理念以來,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五育並舉”,培養新時代可持續發展人才。學校倡導“以成就學生和老師來成就”,追求學生“玩得好、練得好、賽得好,學得好、考得好、錄得好”和老師“教得好、研得好”,學校“發展得好、建設得好”高度統一。在此理念引領下,不斷實現高位全面發展,實現了六年“兩超越+一突破”的奇迹,2020年學校躋身廣東省“量大率高”五大名校,高優上線人數達到1020人,高優率超82.6%。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 校徽:如右圖
南海中學校徽
南海中學校徽
校徽釋義:用“N”、“H”構成的一面飄揚的旗幟。寓意南海中學是南海教育的一面旗幟,教育藍天下金色的旗幟,一路凱歌的旗幟。
校訓釋義:語出曾子《論語·泰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南海中學曾被教育部授予全國最優九所中學之一(廣東省僅此一所)。百年復興,任重在肩;繼承發展,弘毅致遠。
● 學校精神:自強不息,創新有為 
● 校風:團結 奮發 堅毅 嚴謹 
● 教風:敬業 仁愛 礪德 勤修 
● 學風:勵志 致知 篤行 創新 
● 校歌:
校歌
校歌
南海中學校歌
20世紀30年代
風節文章,亘古振遐荒,巋然我校繼芬芳,菁莪教澤長。
雄哉百粵峙南方,珠水湯湯,猗歟南海百粵光,衣冠氣獨昌。
文教恢張,我武維揚,愛鄉愛國眾勿忘,發奮共圖強。
雄哉百粵峙南方,珠水湯湯,猗歟南海百粵光,衣冠氣獨昌。

學生活動

● 日常活動
學校的課餘活動豐富,每月都會舉辦各類活動。如二月師生趣味運動會、三月陽山助學愛心行、四月社團文化節、五月校園科技文化節、六月校園十大歌手比賽、九月國慶文藝晚會和新生杯球賽、十月校園體藝節暨校園風采展、十一月漢字聽寫大會、十二月元旦文藝晚會。
● 社團文化
截至2021年3月,南海中學共建有各類社團55個。
學術類社團
樵山文學社、天文地理協會、歷史社、化學社、英語角、職業規劃社、心協
體育類社團
羽協、乒協、足球社、籃球社、排球社、毽球社
興趣類社團
航拍社、DT韓舞社、百影匯、動漫社、傳媒社、BAND隊、古風社、吉他社、魔術社、街舞社、滑板社、NP (NP stdio,電子工程創造類社團)、模聯、DS設計社、魔方社、書畫社、攝影協會、Rap社、TKD(跆拳道技能)、推理社、青艾社、NTO、軍研社、古風社等。

現任領導


● 學校領導
傅陸根
傅陸根
傅陸根
南海中學黨委書記、校長
南海中學復辦以來第7任校長,2015年3月調任南海中學校長至今。
他創造性地提出“守望生命的綠水青山”的綠色教育理念,倡導“通過成就學生和成就老師來成就學校”,在堅守南海中學百年優良傳統的同時,創新辦學思路,大刀闊斧改革,提出“考研力(高考研究能力)是第一教研力”的科學論斷,構建出完善的南海中學綠色課程體系,推行“精細化管理”“教師提升工程”“班主任提升工程”“一師一隊”“一師一團”等,加快南海中學教師精研新高考、細研新課標、深研新教材、磨研新課堂。他是南海中學高考業績六年“兩超越、一突破”的引領者和締造者。
主要榮譽:
全國創新教育十佳創新名校長
南海區高級校長
南海區領航校長
南粵優秀教師
江西省優秀青年教師
主編多套教學系列叢書,發表多篇論文
主持或參與多個國家級、省級課題
姓名職務
傅陸根中共南海中學黨委書記、校長
楊劍副校長
蔣旭鋒副校長
秦昭昭校長助理兼行政辦主任
胡文華校長助理兼教研處主任
潘國鑒黨委辦公室主任
余文鋒黨委辦公室副主任
郭麗婉行政辦公室主任
譚家業行政辦公室副主任
宋業應科研與課程處主任
彭清華教務處主任
古清華德育處主任
李擁軍學生髮展處主任
梁應標總務處主任
何偉雄校務處主任
宋建奎校務處副主任
鍾敏知校務處副主任
邢東陽校務處副主任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知名校友


馬萬祺
馬萬祺
馬萬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文學基金會會長,澳門中華總商會永遠會長,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永遠主席,澳門大華行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佩璐:美國華人電力工程學家。1980年獲美國機械工程師會百年獎牌。1985年被選為柏克德公司終身榮譽工程師。1986年獲洛杉磯傑出工程建樹獎。1987年被選為全國職業工程師協會和加州職業工程師分會當年全美傑出工程師。曾任南加州中華科工會董事長和會長。
柳 嘉:歷任《廣州日報》編輯部副主任、《紅旗》雜誌編輯、《廣州文藝》主編、廣州市文聯專職副主席、廣州市文學研究會會長、廣州市作家協會主席。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散文集《山山水水》、《風華集》、《彩色之戀》,長篇報告文學集《“威化餅”王國》,雜文集《求知·求富·求采》、《柳嘉作品選粹》等。
翟 格:曾擔任香港標準行經理,從事電器進出口貿易工作,曾是香港市場最大的收音機批發商。1990年退休旅居美國西雅圖,1993年投資移民加拿大至今,現從事加拿大、香港及中國內地的教育、環保、協助傷殘人士的義務工作。現任廣州市南海中學校友理事會會長。
岑釗雄:時代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現擔任廣東省人大代表、廣東省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廣東省慈善總會榮譽會長等社會職務。
潘志勇:廣東海逸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賴傑:南海中學80后校友,樹熊集團(旗下樹熊網路、樹熊雲計算、樹熊智能等)創始人。

歷年錄取分數線


佛山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提前批第一層次學校錄取標準(南海中學)
年份批次名稱學校代碼學校名稱錄取標準
2016提前批9013佛山市南海區南海中學(普通生)第1志願,總分648(末位同分比較:綜合表現評價A,考試科目總分648,語數英三科321)
2017提前批9013佛山市南海區南海中學(普通生)第1志願,總分653(末位同分比較:綜合表現評價A,考試科目總分653,語數英三科320)
2018提前批9013佛山市南海區南海中學(普通生)第1志願,總分652(末位同分比較:綜合表現評價A,考試科目總分647,語數英三科320)
2019提前批9013佛山市南海區南海中學(普通生)第1志願,總分672(末位同分比較:綜合表現評價A,考試科目總分672,語數英三科327)
2020提前批9013佛山市南海區南海中學(普通生)第1志願,總分659(末位同分比較:綜合表現評價A,考試科目總分659,語數英三科317,語文106)

展望未來


南海中學自2015年傅陸根校長提出“綠色教育”理念以來,實施“一師一隊”工程,不斷加大學生課外活動、體育興趣指導方面的投入,推動學生“學得好、考得好、錄得好和玩得好、練得好、賽得好”相統一,堅持“樂趣、品行、體質、文化”四位一體。隨著學校硬體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和提升,綠色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的進一步深化,南中未來的各項事業必定蓬勃興旺。學校在未來的發展中將進一步引領學生在學習、心理、體藝等方面均衡、可持續發展,為培養素質全面、有夢想、有能力、有擔當的人才保駕護航,南海中學將以建設大灣區一流名校為目標,以南中人的名義、以腳踏實地的奮鬥、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