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鷲鎮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下轄鎮

鳴鷲鎮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東北部,距蒙自縣城36公里,鳴鷲鎮區位優勢突出,為兩州五縣市七個鄉鎮交界處。東靠老寨鄉,南與芷村鎮接壤,西鄰西北勒鄉,北接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阿舍鄉、文山市德厚鎮,東部與屏邊縣新華鄉相連,西北部與開遠市羊街鄉相接。

經濟


特色產業

1、三七藥材
三七被現代中藥藥物學家稱為“參中之王”。味甘、微苦、微溫。
歸心、肝、脾經。塊根入葯,“生消熟補”,具有化淤止血、活血定痛之功效。每逢鳴鷲街天(星期二),三七市場上成袋進行交易。目前鳴鷲鎮6個村委會都有三七種植農戶,種植面積5000多畝,單產可達700公斤,產值11000元左右。三七種植技術要求較高,對氣候、土壤、環境要求較嚴。雖然三七種植成本較高,市場風險較大,但其渾身是寶,種子、花、根、葉都能出售因此其經濟收益可觀。
徠2、烤煙
烤煙是鳴鷲鎮現在最大的支柱產業,全鎮共種植烤煙8000畝,煙農917戶,現有烤房1350餘座,集群式烤房3座。06年以來全部採用集中式商品化漂浮育苗,共有7個育苗基地,育苗池1289個(其中常規漂浮池1120個,少基質漂浮池169個)。全鎮煙農嚴格按煙草部門規範要求進行種植、採摘、烘烤和分級扎把。鳴鷲鎮抓住烤煙由壩區向山區轉移的政策,力爭在下一個五年規劃期內發展到15000畝。
3、鳴鷲優質梨
鳴鷲優質梨品種主要有黃花梨、早酥、蒼溪雪梨等。鳴鷲黃花梨具有果大勻稱、質特優、高產豐產、適應性廣、高效的特點。果實呈圓錐形,單果重180-200g左右,果皮黃褐色,果肉白色,肉質細嫩,汁多味濃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左右。果心小,可食率高,品質上等。豐產穩產,成年樹株產100-150公斤;鳴鷲早酥果皮呈黃綠或綠黃色,具有果面平滑,有光澤,果皮薄而脆,果點小,肉質細,酥脆爽口,石細胞少,汁液特多,味淡甜或甜的特點,平均單果重250克。鳴鷲蒼溪雪梨具有果大核小,肉質脆嫩,汁多味香,甘甜化渣的特點,單果重量一般在五百克左右,最大者單果重量可達一點五公斤以上,可食部分高達90.4%。

旅遊


景點

鳴鷲鎮生態林
鳴鷲鎮生態林
緣獅洞石窟寺位於鳴鷲鎮西部,坐落於蒙自縣鳴鷲鎮靜靈山。緣獅洞,又名觀音洞,建於清乾隆二十三年(即公元1758年)。光緒初年,清乾隆《開化府志》列為山川勝跡,洞為石灰岩溶洞,是集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共處一地的佛教寺院,因靜靈山形似雄獅,故名緣獅洞。鳴鷲緣獅洞分內八景和外八景。內八景為八卦池;整個緣獅洞古建築群呈一個“靈”字形布局;古建築群倒影,(有詩為證:山樓倒影水中浮,水上靈山山上樓。樓下遊人樓上去,又從樓上上山頭);半字聯珠句:“此山美景正堪期,月下岩前論古詩;寺廟巍峨鐘鼓便,更深夜靜斗星移;多少靈根培佛地,也曾勞苦費心機;幾時修好觀音洞,同與神仙下盤棋。”;瓷碗粘貼而成的一對巨獅、一對麒麟,除台灣和鳴鷲外,目前全國其它地方尚未發現;滇南第一洞天緣獅洞上方有一漏天小洞,即使下大雨,也沒有雨水滴進洞中;洞內有天然鐘乳石形成的十八羅漢;洞內有天然鐘乳石形成的紫竹林及南海觀世音。外八景為魁閣、玉帶河、虹橋鎖翠、美女梳鬏、雙石頭、仙人腳、大石洞、結緣橋。

地理環境


鎮內大部份地區屬喀斯特地貌,海拔1700米至2400米,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年平均溫度14.4℃,年降雨量1273.4毫米左右。全鎮總戶數3902戶,總人口數16892人。全鎮耕地總面積26981畝,其中水田4802畝、旱地22979畝,人均耕地1.6畝。
鳴鷲鎮
鳴鷲鎮

行政區劃


鳴鷲鎮全鎮轄6個村委會、64個自然村,92個村民小組。

社會


教育

鳴鷲鎮現有初級中學一所,佔地面積6670平方米,在校學生824人,
鳴鷲鎮政府辦公大樓
鳴鷲鎮政府辦公大樓
教學班18個,教職工55人,其中專任教師50人,具備大專以上學歷的50人;初中1所,圖書配備合格學校1所,生均圖書12.6冊。小學現有校(點)19個,其中完小9所,初小點3所,一師一校點7所;共有教學班69個,其中複式班12個;教職工85個,其中專任教師82人,學歷合格79人,其中大專畢業及以上53人,占專任教師的64.6%,代課教師16人,在校學生2357人。學校佔地面積55983平方米,建築面積8729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積3.7平方米;圖書配備合格學校9所,生均圖書6.7冊。

基礎設施

1、電力設施
鳴鷲鎮中學
鳴鷲鎮中學
鳴鷲鎮現共有95個台變,其中,農網改造38個台變,農網未改造的22台,私人動力、單位專用35台。全鎮還未通電的大牛場、小龍潭兩個自然村無電村通電工程已基本建設完畢。差沖電站位於蒙自老寨鄉差沖村旁約一公里處。該站裝機容量2×800千瓦,工作水頭53.9米,引用流量4.11m3/秒,設計年發電量982.3萬度,年利用小時6139小時,電站的建成供鳴鷲、老寨兩鄉鎮電力照明及各種電力加工,總投資513萬元。建電站部分資金來源為鳴鷲、老寨兩鄉鎮集資。
2、通信設施
1998年鳴鷲鎮開通程式控制電話。現在,全鎮共有移動用戶1023戶,固定電話696戶,小靈通130部。現已開通致富通(無線電話),有電話305部。行動電話及靈通用戶已開通,鳴鷲鎮六個村委會都安有機站。分別有龍樹坡腳、猛拉機站及中學、小學、政府、電信、周純武戶、羅廣福戶等機站。
3、道路設施
全鎮6個村委會已實現村村通工程,64個自然村有52個通公路,砂石路面35公里,蒙(蒙自)文(文山)公路穿境而過,石洞村至文山阿舍鄉的縣級四級上線公路正式開通,目前正在建設涉及兩州三縣五個村的3條通達公路,路面總長32公里。全鎮有17個自然村進行了村容村貌建設,有31個村小組完成了村內道路硬化。

民俗風情

1、花山節
花山節又稱踩花山,鳴鷲花山節時間為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初九,是苗族人民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每年的這幾天,苗族同胞們無論男女老少都身穿節日盛裝趕往花山場地盡情愉樂。花山節原為苗族青年男女進行自由戀愛的節日,節日當天花山場上人山人海,主要進行鬥牛賽、爬花桿、蘆笙舞、男女采青對歌等活動項目。隨著形勢的發展,除保留原有的傳統項目外,還增加了鬥雞、斗羊、斗鳥、鬥腳架等活動。
2、花燈
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每逢喜事、喪事都可表演。成員男女老幼不限。鳴鷲花燈主要唱有故事情節的本子戲,如《三訪親》、《駝子回門》、《秦雪梅弔孝》、《小放羊》等,現代花燈曲目有相聲、小品並緊跟中央的思想路線創作編排的一些節目。重要扮演角色有蚌鳥、漁翁,樂器有鼓、笛子、二胡、鑼、弦子。鳴鷲花燈對周邊影響力大。
鳴鷲鎮
鳴鷲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