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義海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終身教授
曹義海,男,生於1959年,漢族,祖籍山東濰縣,1983年畢業於山東醫科大學(現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到中國醫學科學院從事研究工作。1986年到瑞士留學和研究,先後獲醫學博士和分子生物理學博士學位,現為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終身教授,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院學術院長、特聘教授。
曹義海1959年11月生於濟南市,祖籍山東濰縣,漢族。1960年隨父母來泰安。在泰安完成小學、初中、高中學業,後於1977年下鄉插隊到原泰安縣省庄公社。1978年由農村考入山東醫科大學醫學系。1983年畢業后因某種原因放棄了上免疫專業研究生和留校的機會,到中國醫科院血液學研究所從事免疫和血液病的研究工作。1986年應邀到瑞士伯爾尼大學路得維希(Ludwig)癌症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1988年轉入瑞典卡洛林斯卡皇家醫科院(Karolinska Lnstitute,該機構決定每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內的路得維希(Ludwig)繼續從事研究工作。先後獲醫學博士(MD)和分子生物理學博士(DHD)學位,併入瑞典籍。1993年應邀到美國哈佛大學兒童醫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成績顯著。1996年底因家庭原因回到瑞典,繼續從事專業研究。現為瑞典卡洛林斯卡皇家醫科院的終身教授,課題組負責人。
曹義海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走上醫學道路直接緣於從事醫療工作的父母親的影響和培養,尤其是父親對他的影響甚大。其父曹鈞,1949年畢業於山東醫學院醫學系,是省內知名的內科專家,終生敬業,勤奮不息。曹義海自幼耳聞目睹了父親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父親也潛移默化地有意培養幼子的醫學興趣,使曹義海早年就敬仰了這一神聖職業並立志從醫。在高考志願中,父子一致首選了山東醫學院醫學系。這是曹義海一生中的一大轉折。對來之不易的大學生活,他倍加珍惜,充分利用學校優越的學習條件,刻苦勤奮,求知若渴。在5年的學習中,他孜孜不倦,一心讀書,午休時間也全部用在了讀書上。晚上經常在離開教室后又在校園的灰暗路燈下繼續苦讀,終於以優異成績完成了大學學業並考取研究生,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到中國醫科院血液所后,立足專業,努力工作,成績突出。1995年曾被中國醫科院推薦到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家研究機構學習,因單位原因最終未能去成。為了能繼續在學業上得以深造,在具有較好英語水平的基礎上,1986年曹義海從國外幾家邀其去從事學習研究工作的機構中選定並來到了瑞士伯爾尼大學。這是他一生的第二大轉折。伯爾尼大學的路得維希(Ludwig)研究所是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其總部在美國的紐約和英國的倫敦)設在歐美14個發達國家的分支機構之一,主要從事癌基因轉化動物分子生物醫學研究(transgenie animals),當時世界上只有美法等國幾家研究機構搞此項研究。曹義海主要研究癌基因重組動物課題。在研究中首次發現變異癌基因ras能導致運行腮腺癌,如將此基因整合到Y染色體,所有雄性動物都患此癌症。後來通過基因重組的技術,把腮腺特異性的基因成功克隆。此項技術為研究組織基因特異性的表達和組織的特異性用藥治療開創了新方法。
1988年曹義海轉入舉世聞名的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后,主要研究細胞生長因子在致癌中尤其是對腦腫瘤的作用。他建立了這些因子的拮抗劑用於癌症治療,並利用這些因子治療某些因神經元死亡而致的神經性疾病,如老年性痴獃、帕金森氏病、脊髓性癱瘓和腦外傷等。在研究中,他與卡洛林斯卡的同事們一起建立了脊髓性癱瘓修復的新方法。利用刺激因子在大鼠模型上進行脊髓修復,發現酸性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能在幾周后使癱瘓的老鼠爬行。這改變了脊髓不能再修復的觀點,為硬癱病人的治癒帶來了希望。這一發現引起了世界轟動,各國傳媒紛紛報道此項成果。前美國總統柯林頓曾在政治演講中提到世界科技成果方面中的太空火星探查、瑞典科學家的脊髓修復和電子產業這三大成果會給人類帶來幸福,可見這項發明的重要性和影響之大。
獲醫學博士和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后,1993年曹義海又應邀到美國哈佛大學兒童醫院,在國際知名專家手下做博士后工作,從分子生物學角度研究微血管增殖在腫瘤生長中的作用。在研究中發現了腫瘤細胞分泌的血管刺激因子,建立了血管刺激因子拮抗劑,這些拮抗劑可完全抑制腫瘤的生長。同時找到了身體內源性的新血管生長抑制因子Angiostatin,這個抑制因子可選擇性抑制腫瘤血管生長而對人體正常的血管沒有影響,且對所有腫瘤有效(包括白血病),從理論上講最終可達治癒腫瘤之目的。實驗證明這一因子不產生耐藥性,無其他副作用。目前此抑制因子雖尚未進行臨床應用,但這項研究為今後癌症的治療找到了新方法,無疑也對全球的腫瘤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這一發現也為其他因血管增生引起的疾病,包括糖尿病所致的視網膜剝離性失明和糖尿病腎病等找到了新的治療方法。此項成果也引起了全球輿論界的轟動,《紐約時報》和世界上其他重要新聞媒介都報道了該項成果。此外,曹義海在美期間還發現了其他幾種抑制血管增殖和抗癌的因子。因成績顯著,被聘為哈佛大學助理教授。
1996年,曹義海謝絕了哈佛的挽留回到瑞典(其妻為瑞典人),在卡洛林斯卡腫瘤中心任教授、課題組組長,繼續從事抑制腫瘤血管的研究,建立了腫瘤血管抑制的基因治療方法,發明了治療癌症的相應藥物。1997年後,他帶領研究室對心腦血管病變側枝循環的建立進行研究,找到了能刺激血管生產的藥物,為這類病人的治療辟了新徑。現在,曹義海已成為腫瘤血管增生領域的世界知名專家,卡洛林斯卡中青年中的佼佼者。這些年他已發表了40餘篇世界一流生物醫學研究文章。重要發明包括刺激和抑制血管增長的基因、蛋白和化學物質以及文中提到的癌症治療新方法,擁有十幾項國際專利。曹義海還曾獲美國優秀人才FULBrigt獎、法國的人類前沿科技獎和瑞典醫學會人才成果獎。
曹義海因勤於事業近40歲才結婚成家,對這些年的付出他無怨無悔,其成就也深深地寬慰了其父母的心。其父重病卧床時曾面囑幼子曹義海:“無論走到哪裡都要謙虛謹慎,與人和睦,別忘了山醫,有機會多與山醫聯繫。”這話中道出了老人對母校的情懷。父子兩代都受同一母校的培育並受益終生。對母校的感情尤為深厚。那優雅靜謐的校園,清正文明的校風,勤奮嚴謹的學風和師長們精於學術、關愛學生、致力於教書育人的奉獻精神都永遠銘刻在記憶中。2000年7月,曹義海欣聞山東醫科大學併入新山大后,深為山東名校新的發展機遇感到興奮。上個世紀,百年母校的莘莘學子遍布全球,為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新世紀伊始,母校百年華誕,願母校更加青春煥發,蓬勃發展,勇攀高峰,早日建成聞名世界的名牌大學。曹義海雖入瑞典籍,但終生以山東人為驕傲,以母校而自豪,雖不能親臨為母校慶祝,但學生永遠是心繫祖國,情鍾母校。
2019年11月22日,曹義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