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會通訊

湖北省會計學會主辦的旬刊雜誌

《財會通訊》創刊於1980年,是由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管、湖北省會計學會主辦的經濟與管理科學類學術期刊。

據2019年第36期期刊內頁顯示,《財會通訊》學術顧問委員會有顧問36人。

據2020年2月5日中國知網顯示,《財會通訊》共出版文獻量40731篇、總下載次數8622322次、總被引次數156840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601、(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0.290。據2020年2月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財會通訊》共載文19846篇、被引量68365次、下載量100次,基金論文量為3882篇,2016年影響因子為0.9。

歷史沿革


1980年,《財會通訊》創刊,為雙月刊;曾用刊名《財會通訊(綜合版)》。
1981年,《財會通訊》刊期變更為月刊。
2009年,《財會通訊》刊期變更為旬刊,並以旬刊穩定發行。
2014年12月,《財會通訊》入選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欄目介紹


《財會通訊》雜誌是中國創辦的第一家省級綜合性專業刊物,是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管、湖北省會計學會主辦的全國會計類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財會通訊》雜誌是由著名會計學家葛家澍教授擔任名譽主編、著名會計學家郭道揚教授擔任主編。
《財會通訊》的發展與日俱增,刊物銳意,以人為本,加大了財會新聞的開發和挖掘,實現了由關注學術向關注實務的轉變;大膽推出《財會通訊.理財版》、《財會通訊.學術版》雙品牌戰略,每月出版兩期,細分目標讀者群,提供更為專業的學術服務;並與中國最大最權威和最專業的的會計信息ICP服務商《東方會計》聯合,組建現代會計,完成了紙介與電子的融合,豐富了競爭能力。《財會通訊》雜誌財會專業刊物。探討財會理論,交流工作經驗,解決實踐中的問題。介紹國內外財務會計理論研究中的新進展及相關資料。 《財會通訊》雜誌創刊於1980年,是全國第一家會計專業綜合性刊物獲"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十大財會名刊"和"湖北省優秀期刊"稱號,讀者遍及海內外。 《財會通訊》雜誌主要反映財會工作實際、報道財會考試信息、追蹤財會熱點、提供財會研究園地。
《財會通訊》現己發展成為從學科體繫到研究平台,涵蓋財務會計知識的刊系。刊物多年來其文章轉載率名列全國同類期刊前矛,刊物系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精品資料庫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收錄期刊。其讀者遍布全國所有地區(包括港、澳、台)及海外。

主要欄目

《財會通訊》設有理論探討、工作研究、國有企業改革、意見與建議、專題討論、編讀往來、家庭理財、案例分析理論探討、考試複習指南、經驗交流、會計電算化、審計、書評、鄉鎮財會、文摘等欄目。

刊登內容

《財會通訊》發表探討財會理論,交流工作經驗,解決實踐中的問題;介紹中國國內外財務會計理論研究中的新進展及相關資料。

人員編製


據2019年第36期期刊內頁顯示,《財會通訊》學術顧問委員會有顧問36人。
職位姓名
學術顧問干勝道、王光遠、王化成、王永海、劉斌、劉峰、呂長江、孫芳城、朱東、李秉成、李青原、李心合、陸正飛、陳漢文、汪祥耀、吳聯生、肖作平、楊雄勝、楊世忠、張敦力、張俊瑞、張先治、張新民、林鐘高、胡玉明、唐國平、徐光華、章衛東、程新生、蔡春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位姓名
總顧問郭道揚
主編、社長張少堂
副社長豐福生
副主編熊年春
編輯部主任梁恆

主要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20年2月5日中國知網顯示,《財會通訊》共出版文獻量40731篇。
據2020年2月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財會通訊》共載文19846篇,基金論文量為3882篇。

收錄情況

《財會通訊》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被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等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20年2月5日中國知網顯示,《財會通訊》總下載次數8622322次、總被引次數156840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601、(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0.290。
據2020年2月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財會通訊》被引量68365次、下載量100次;據2016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財會通訊》影響因子為0.9,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155種)中排第1579名。

獲得榮譽


《財會通訊》是湖北省優秀期刊。

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註冊會計師、會計資格中初級考試重點、難點、考點精講及模擬試題。解答財會實務工作中疑難問題。提供財稅最新權威信息。講解新準則、新制度。財會新理論、新經驗。傳授理財技巧知識。
雜誌要求
1、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鍊。
2、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作者姓名、單位、地址及郵編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徵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後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論文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單位、郵編、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
4、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稿件刊登后,贈當期雜誌一冊,以供用途。
投稿須知
1 、註釋。用簡明文字解釋和說明文章中特定部分,主要有題名注、作者注、文獻注、術語注、論據注等。所有註釋用圓括弧連續編號排在文尾。
2 、參考文獻。( 1 )要求。本刊實行實引制,凡引用他人的觀點、論據、成果等,必須在文中標註被引者姓名、年份,同時還須在文章節附註明出處及頁碼。( 2 )體例。參考文獻用方括弧排在文尾,其要素及順序: ①文獻作者;②文獻題名;③譯者姓名;④出版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⑤文獻出處或電子文獻地址。
五、稿件的處理要求
1 、來稿請採用 A4 規格,以 word 文檔默認的字距與行距,用 5 號字的電子檔文件。限於人力和物力,所有電子郵箱來稿除採用的稿件外,其餘的均不回函, 35 天內未收到用稿通知,請作者另行處理。
2 、來稿按本刊的規定程序採用。本刊 稿件採用時間與發稿重點相結合的方式用稿。
3 、除以編輯部名義並採用本刊公用郵箱與作者聯繫溝通處理稿件外,其他任何個人名義的聯繫與承諾均為無效。
4 、編輯部根據本刊的要求有權對來稿進行修改、刪節,如作者不同意修改、刪節,請在來稿中註明,凡未註明者均視為作者默認本刊的規定。不同意修改、刪節稿件不予採用。
5 、來稿切勿一稿多投,對一稿多投的作者,本刊除不再採用其來稿外,同時還將要求支付編輯、印刷、校對等費用。
6 、來稿視情況控制字數,學術類文章 8000 字左右,一般不宜超過 16000 字。其他類型的文章以保證敘述事物或知識的完整性為標準,避免空話、套話、大話。
7 、本刊為 CNKI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期刊,其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轉付作者。免費提供作者文章引用統計分析資料。如作者不同意收錄,請在來稿時向本刊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
8 、本刊保留一切權利,除國家有關文獻檢索機構轉載本刊文章外,其他非國家網路媒體轉載文章,都必須取得本刊的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