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向日葵花盤的結果 展開

向日葵花盤

中藥

向日葵花盤,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的花盤。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入葯部位


花盤。

性味


味甘,性寒。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清熱,平肝,止痛,止血。

主治


用於高血壓,頭痛,頭暈,耳鳴,脘腹痛,痛經,子宮出血,瘡疹。

有關配伍


1、治頭痛,頭暈:鮮葵房(花盤)30-60g。煎水沖雞蛋2個服。(江西《草藥手冊》)
2、治腎虛耳鳴:向日葵花盤15g,首烏熟地各9g。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3、治胃痛:葵花盤1個,豬肚1個。煮食。
4、治婦女經前或經期小腹痛:葵房30-60g。水煎,加紅糖30g服。(3-4方出自江西《草藥手冊》)
5、治功能性子宮出血:葵花盤1隻。炒炭研末,每次3g,每日3次,黃酒送服。(南葯《中草藥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60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粉敷。

採集加工


秋季採收,去凈果實,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性


向日葵又名:丈菊,西番菊,迎陽花,向日葵,太陽花,草天葵,轉日蓮,望日葵,朝陽花,葵花,向陽花。一年生高大草本。莖直立,高1-3米,粗壯,被白色粗硬毛,不分枝或有時上部分枝。葉互生,心狀卵圓形或卵圓形,頂端急尖或漸尖,有三基出脈,邊緣有粗鋸齒,兩面被短糙毛,有長柄。頭狀花序極大,徑約10-30厘米,單生於莖端或枝端,常下傾。總苞片多層,葉質,覆瓦狀排列,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頂端尾狀漸尖,被長硬毛或纖毛。花托平或稍凸、有半膜質托片。舌狀花多數,黃色、舌片開展,長圓狀卵形或長圓形,不結實。管狀花極多數,棕色或紫色,有披針形裂片,結果實。瘦果倒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稍扁壓,長10-15毫米,有細肋,常被白色短柔毛,上端有2個膜片狀早落的冠毛。花期7-9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原產北美。

藥理作用


具有緩慢而持久的擴張周圍血管的作用,使外周阻力降低,血壓下降,心率減慢。

現代應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

有關論述


《安徽中草藥》:“平肝降壓,止咳平喘。治頭痛眩暈,支氣管哮喘,胃痛。”

附註


葵花也是極佳的庭栽觀賞花卉,葵花子是美味可口的食物,同時也可製成葵花油,供烹調用。